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孙权会亲率军队抵抗,但是刘晔却看透了一切,知道曹丕虽然骄傲自大,但是曹丕也不是一个傻子,会不吸取自己父亲在赤壁之战中的教训,毕竟跨江作战的一方可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曹丕这只是想要逼迫孙权与自己对垒,随便打上几场给自己刷一下声望罢了,而孙权也知道曹丕的想法,所以孙权只会率大军在江北压境,然后必定会静待进攻,不会亲率大军迎击,最终孙权都没有来与曹魏军队交战,曹丕也唯有选择撤退。

    而且刘鑫也知道刘晔不仅在看待天下局势的时候有一手,而且刘晔在识人方面也是很有一手的,

    当时有一个人名叫魏讽,在东汉末年就很有名声,卿相以下的官员都愿意与他诚心结交,所以魏讽的名望在曹魏势力中颇高,曹丕对魏讽十分看重,而且在延安元年的时候,刘备手下的将领孟达率众投降,所以曹丕对孟达甚为器重,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所以曹丕也得了一个好名声,当时的人们都称曹丕有“乐毅之量”。

    虽然曹丕对为的魏讽与孟达二人十分看重,但是刘晔在一见这二人的时候,便认定了这二人他们必定会叛变,最终魏讽于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在邺城叛变;而孟达则于太和元年(也就是公元227年)与诸葛亮通信,意图叛乱不成。

    所以在太和元年,魏明帝曹睿继位的时候,便再次进封刘晔为东亭侯,食邑为三百户,并且在次年,辽东的公孙家族发生内乱,公孙渊胁逼自己的叔父公孙恭让位,自立为辽东太守,所以刘晔向曹睿进言,认为公孙氏占领辽东很久了,而且自恃着天高皇帝远,虽然公孙家族早已经投靠了曹魏,但是在实际上公孙家族与曹魏之间的关系就好像胡族一样难以制约,甚至随时会发动叛乱,所以刘晔建议曹睿应该趁公孙渊立足未稳,出其不意的出兵讨伐,并且开设悬赏来引诱公孙渊的反对者前来协助,可能未必开战就能够完美的解决辽东割据的问题,可惜依旧是按照曹家的传统,最终刘晔的意见都没有被曹睿给接纳,公孙渊便于景初元年(也就公元237年)正式叛魏。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曹魏势力的三代领袖都在一开始的时候喜欢忽视刘晔的意见,并且有意压低刘晔在曹魏势力中的地位,毕竟这个时候的刘晔已经算是前朝的汉室宗亲了,自然是会被有所忌惮的。

    所以后期的刘晔开始变得八面玲珑,因此得到了曹睿的宠信与亲近,但是刘晔也多了一个坏习惯,那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一次曹睿是打算攻伐蜀汉,朝中的大臣都说不可以,但是刘晔在私底下却对曹睿说可以,然后出去了就和朝臣又说不可以,因为刘晔也是艺高人胆大,说的时候都好像是真心的一样,所以曹睿和各个大臣都没有怀疑刘晔。

    但是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当时的中领军杨暨也是曹睿宠信的大臣,而且非常敬重作为三朝老臣的刘晔,不过这人却是最为反对曹睿伐蜀的大臣,因此刘晔在与杨暨见面的时候。也经常向他说不可攻伐蜀汉的理由,群体杨暨便以为刘晔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想法。

    结果到了后来,杨暨再次和明曹睿讨论攻伐蜀汉之事,杨暨恳切地进谏反对曹睿攻打蜀汉,结果让曹睿指责他只是儒生出身,不通军事,杨暨因此只能搬出一直反对伐蜀,亦是曹魏重臣的刘晔来劝告曹睿,但是曹睿这边却是一直听到刘晔说可以攻伐蜀汉,于是曹睿找来与杨暨对质,但召见时刘晔却不发一言。

    这时刘鑫也不得不佩服刘晔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力,在对质之后刘晔便再次私下去见了曹睿一面,刘晔一开始就指责曹睿不应该将伐蜀大计随意啊告诉其他人,更称怀疑蜀汉已得悉曹睿将要起兵来攻的情报,结果把曹睿给忽悠瘸了,曹睿更是因此感谢了刘晔一番,然后刘晔又去见了杨暨一面,一来也是指责杨暨不懂人情世故,对君主的进言太过于直率,本来应该要婉转地表达才是,于是杨暨也是十分感谢刘晔,不过这时也有人见到刘晔这样巧妙奉迎两方的所作所为,不由得甚为厌恶,于是向曹睿告发,并且建议明帝召见刘晔的时候,特地以与自己本意相反的意见来问刘晔,如果每次刘晔都表示同意的话,那就表示刘晔他是一直在揣摩上意了,后来曹睿就这么一试,结果果然如此,于是曹睿就开始疏远刘晔,刘晔作为一个聪明人,自然是知道事情的真相,刘鑫也不敢判断是真是假,刘晔在此时之后便因而发狂,在太和六年(也就是公元232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再两年之后再任太中大夫,不过这两个职位都算是闲职了,不过在这个时候,年事已高的刘晔便因病去世,被追谥为了景侯,也算是就这样度过了他可谓是传奇的一生,毕竟作为一个汉室宗亲,竟然成为了取代汉朝的曹魏三朝老臣,所以刘鑫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来形容刘晔了。

524章() 
毕竟刘晔可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虽然细分下来刘晔所在的汉室旁支已经算是比较偏房的一脉了,但是刘晔投靠曹操,而且还是那种全心全意的为曹操服务,这让刘鑫是有些看不懂了,毕竟就连荀彧这个世家子弟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刘晔这个汉室宗亲却是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曹”,而且到了后期曹魏取代汉室之后,刘晔更是变本加厉,对曹魏势力的曹丕与曹睿都是各种讨好,让人有些不知道是该说刘晔他识时务者为俊杰好呢,还是离经叛道,忘记自己的祖上姓谁名谁了。

    不过毕竟是三国这样的乱世,每个人为了活下去,亦或是更好的活下去,就必须做出一些看起来非常奇怪的选择了,所以刘鑫也不好多说刘晔什么。

    但是,现在刘鑫倒是非常好奇,刘晔是想要找自己干什么的,毕竟看这样子刘鑫觉得应该是刘晔拜托了刘虞来找自己的。

    所以,刘鑫若有所思的对刘虞说道:“哦,伯安兄,你今天带着子扬老弟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刘虞一听刘鑫这么说,不由得一拍脑袋,笑着说道:“哦,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本来一开始是我想要来找子期兄感谢一番的,毕竟子期兄可是帮助了我一个大忙,要不是子期兄你出手帮助的话,我还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拿到这个调令回到幽州呢,所以我就想到今天子期兄你肯定是会来到这次洛阳拍卖会的,所以就特意赶了过来。”

    “而我和子扬老弟也是认识了十多年了,今儿子扬老弟前来洛阳办事情,所以正好前来拜访我,于是乎我就给子扬老弟他介绍了一下子期兄,所以子扬老弟表示自己对子期兄有结交知心,因此我就决定带着子扬老弟来见子期兄你了,而且我也相信子期兄你会与子扬老弟相谈甚欢的,毕竟也不是我吹,子扬老弟可是我们这一代汉室宗亲中,能力最为出众的一位了,当然了,子期兄你就不存在这个范畴内的,毕竟以子期兄你的能力而言,我大汉数百年里的历史里,也就只有那就为雄才大略的先皇,才是能够与子期兄你比较的目标了。”

    刘虞的这一番话让刘鑫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自己要不是一个穿越者,而且还带上了各种金手指,哪里有可能受到刘虞这样的吹捧,不过刘鑫也知道刘虞对刘晔的描述非常正确,在这一代的汉室宗亲中,也就刘晔与刘虞这两人在汉末三国时期有所作为,至于这一代其他的汉室宗亲,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消息了。

    所以,刘鑫笑呵呵的看着刘晔,开口说道:“伯安兄你这就有些捧杀我了,不过子扬老弟的能力我还是能够看出来的,绝对是当世少见的王佐之才,不过就是有一点比较麻烦了,子扬老弟现在的前途并不明朗。。。”

    刘鑫这样故意说的欲言又止,便是想要让刘晔见此情形来追问自己,因为刘鑫倒是有想法让刘晔跟着自己做事,毕竟刘晔的大局观非常不错,刘鑫的手下正缺乏这样的人才,而且最重要的是,历史上的曹操手下的那些文士人才,大都数都已经投靠到了自己的手下,刘鑫作为收集控,自然是不会放过刘晔的。

    而刘鑫的想法自然是成功了。

    刘晔在听到了刘鑫对自己的预言之后,自然是来了兴趣,毕竟刘鑫的“仙师”之名是摆在那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刘鑫不可能会想要砸了自己的招牌,随口胡说的,因此刘晔现在很想知道刘鑫对他接下来的评价,毕竟刘鑫现在给他的评价可是先扬后抑,最后干脆有这样支支吾吾了,这让刘晔感觉有些不太对劲,毕竟如果是好事的话,刘鑫作为自己的亲戚也不可能会这样按着不说的,所以刘晔怀疑这可能是一件坏事,不过因为刘晔无论是在辈分还是什么方面,都是比刘鑫低的,所以刘晔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不过毕竟是刘晔,脑子也是转的快,很快刘晔便想到了合适的问话方式,“子扬见过子期大哥,虽然子扬自认为有些唐突,但是子扬还是希望得到子期兄你对我的建议,毕竟我们也本是一家人,相信子期兄你也不愿意让我这个当弟弟的走上一条歪路吧。”

    刘鑫听完刘晔的话后,不由得眉头一挑,没想到这刘晔还真是一个聪明人,这么快就知道打蛇随棍上,与自己攀上交情了,不过这也正合刘鑫之意,毕竟就算刘晔没有多少表示,刘鑫也会选择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刘晔的。。。

    否则刘鑫该怎么忽悠刘晔为自己效力呢?

    所以,刘鑫又假装沉思一会儿,这才慢慢的点了点头,对刘晔说道:“其实子扬老弟你接下来的前途之所以暗淡,其实还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子扬老弟你所托非人,两个上司都不是什么靠谱的人,甚至还是一个还想要谋逆,虽然子扬老弟你也不会因此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会被这两个人耽误了前程,而且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