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坚今年才二十五岁,从小学习家族中的兵法与武艺,因此不论是单挑还是兵法推演,整个吴郡都没有人都够胜过孙坚。

    不过孙坚对于兵法之外的书籍毫无兴趣,因此孙坚对于四书五经一窍不通。

    当然了,术业有专攻,在大汉可没有北宋那般重文轻武,因此孙坚并不觉得自己不懂四书五经有什么不对的,反而引以为豪,孙坚觉得读书并没有什么卵用,反正在孙坚看来,拳头硬才是硬道理。

    至于如今的大汉,实际上武职官员的实权远在文职官员之上,尤其是在西凉并州这样的边疆区域,名义上刺史是一州主官,掌控着一州地区的军事政治,但是实际上的主权人还是那些封边大将,他们兵马在手,怎么可能会甘心听刺史的话呢?

    而且在边疆地区,与异族的冲突时有发生,甚至偶尔还会发生小规模的战争,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将们自然是借机抬升自己的地位,架空当地刺史的权利,因此西凉等地的刺史早就成为了傀儡。

    至于其他地区的校尉县尉等官员,他们也是拥兵自重,与同等品级的官员相比,地位高出了不少,尤其是在那些局势不稳定的地方,校尉县尉甚至已经取代了太守县令,在当地发号施令。

    到了朝廷中央,大汉三公在名义上属于最高级别的官职,但是说到话语权,还数大将军何进,何进现在已经自认为是百官之长,每次朝会时都很自然的站在最前面了,袁逢都只能表示无可奈何。

    当然了,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袁逢等人的注意,武官与文官的权利对比就像是一个天平,一边地位的提升,就代表这另一边地位的下降。

    而袁家和弘农杨家这些大汉顶尖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是走的文官路线,家族成员从事武官的基本都是庶出旁系,因此武官地位的提升,自然是影响到了宗法制的权威,毕竟庶子旁系的官职地位凌驾于嫡出本家之上,这不是在打脸吗?

    至于让家族的嫡系成员弃文从军,开始将重心放在军队上,那不是开玩笑嘛。

    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但是如今儒术正盛,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而且前面也提到过,如今大汉所有的文化知识,可以说都掌握在这些世家大族手上,因此世家大族在从事文化活动时都有着buff加成,有着天生的优势,所以走文官路线可谓是如鱼得水。

    而在武官方面,世家大族的优势就不是很大了,虽然能在练武的时候饮食方面跟得上,至于兵器也都能用上最好的,能请来更多的名师培训,少走不少歪路。

    但是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尤其是对于武官来说,升迁之路永远都是来自于实绩,来自于战场之上.

    同人不同命,这是世家大族们的共识,他们自认为自己的性命要比那些普通老百姓们高贵的多,但是战场上可是刀剑无眼,不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世家大族的家主,都是说死就死,可不会管你的身份高低。

    因此,世家大族中从事武官的成员,大多数都和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说的是头头是道,但是一到真正的战场上,就变成一个个无头苍蝇,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于是乎,在东汉三国之中,武将大都是出身于草莽,尤其是最顶尖的那批一流武将,吕布关羽和张飞,赵云典韦和许褚,没有一个是世家出身,好一点的就像张飞的地主出身,差一点就是普通平民罢了。

    而再细数世家出身的武官,还真找不出几个人来,至于一流武将中,更是一个没有。

    因此,现在武官地位在文官之上时,也让不少出身普通的武官在不断地战斗中获取功勋,一步步走上高位,其中的佼佼者,便是董卓了。

    董卓出身的家族和孙家差不多,只能算是当地豪强,甚至因为立足在边疆山区,与异族混居,并没有被承认为世家。

    但是董卓自身条件很不错,不仅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还和当地的异族成为了朋友,拉拢起了一支强大的私兵。

    而现在,如今的董卓在一点点的升迁中,董卓从最开始担任的羽林郎,统管元郡地区的羽林军,不久之后董卓便升为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

    在征战之中,董卓因为出身豪强,本身就不像世家弟子那般惜命,所以董卓极力表现自己,充分发挥他勇猛强悍的优势,纵横冲杀,左右开弓,由于战绩突出,很快因功迁升为郎中,后来又因功升迁为广武令、郡守北部都尉(统治益州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官职,主管军事方面)、西域戌已校尉(掌管西部各民族事务,可以理解为专门管理异族事务的武官),如今董卓已经被征拜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至此,董卓可谓是平步青云!

    要知道在大汉十三州中,除去那些通过买官上任的刺史之外,其他刺史都是世家大族的成员,只有董卓这个另类,是出身于豪强家族。

    而对于孙坚这样的世家成员来说,董卓就是一个很好的模板,孙坚完全可以复制董卓的升迁之路。

    孙坚和董卓一样,在自家地区声名颇旺,结交甚广,完全能够拉出一支素质不错的军队,而且孙坚身边还有不少实力不俗的家将与朋友,整体实力尤胜董卓。

    西凉有异族作乱,而动物也有百万山越割据一方,而且山越各自为政,一个部落的人数都不是很多,进行清剿的压力并不是太大,而且数量极多,这也代表功勋极多,孙坚不说要成为一州刺史,至少也能成为一郡太守。

    而现在,孙坚差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出兵攻打山越的机会!

    作为一个县尉,孙坚可没有权利带兵入山清剿山越。

    ps:继续去团年,回来之后还有一两张。

第三一九章 外行管内行() 
不过这样的机会,可是十分难得的。

    如今以袁家和弘农杨家为首的世家势力,已经意识到武官的地位不断提升,以及那些他们世家子弟看不起的“泥腿子”,竟然一点点爬上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这让袁逢这种阶级主义的拥护者无法接受。

    因此,袁逢联合着世家势力的文官,集体向汉灵帝请愿,开始想方设法的压制武官地位,并且加大武官晋升的难度,甚至在想办法卡死某些出身较差的武官晋升之路。

    比如想要当上某个品级的武官,就必须通过文化考试。

    没错,袁逢他们想让武官通过文化考试来晋升,这简直就是想搞个大新闻。

    不过这事话说回来,何进怎么可能让这样的提议通过,他可是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更不提什么孔子曰XX,老子曰xx什么的,何进可是一无所知。

    所以,何进认为袁逢他们是想要搞个大新闻来对付自己,何进自然是极力反对,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过,袁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既然没有办法限制武官向高位的晋升,那就安插一些文官进入武官体系中。

    简单地说,袁逢想要在军队中设置类似“政委”的官职,分化武官的权利,甚至凌驾于同级别武官之上。

    袁逢的想法非常好,但是现实很骨感,以皇甫嵩为首的高级武官纷纷表示反对,拒绝让文官这些外行人来领导军队,这不是在瞎胡闹吗?

    因此,袁逢的这一计划也只能宣布破产,不过袁逢不知道,日后他的这一计划,被曹操给实现了。

    曹操创立的新官职——祭酒,简单的来说就是军队参谋,按照前缀的不同具体等级也不同,不过也算是一种基础官职,将文官塞入武官体系中。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军队中,基本上除了某些儒将之外,基本上没有文官的位置,至于像军事谋士,就是军队中的临时工了,战争结束之后就会取消编制,因此不予讨论。

    接二连三的失败,让袁逢心情很不美好,不过袁逢自然不会甘心失败,于是想出了一招釜底抽薪之计。

    袁逢在一次朝会上,向汉灵帝上书建议,认为如今大汉内乱不断,此起披伏,因此攘外必先安内,认为大汉应该暂时停止与异族的战争,专心平定内乱。

    而汉灵帝一想,觉得袁逢的想法很不错,于是同意了袁逢的请求,并且根据袁逢的建议颁布诏令,要求大汉各地除非面临异族的侵略,否则不允许任何人带兵主动出击;各州官军的重心将放在如何平定镇压内乱上,并且秉着就近原则,每个县城的官军不能随意逾越界限,前往其它县城的管辖范围内平定内乱。

    袁逢的这个建议看起来非常不错,实际上只要是个明眼人都知道,袁逢这是在想方设法的减缓武官的晋升速度。

    原因很简单,前面也提到过武官的晋升是需要足够的功勋,而想要获得功勋的最好方式便是打胜战。

    但是打胜战之后,功勋的多少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在对异族的战斗后,功勋肯定要比对内战争高出一两倍来。

    而且第二条规定中,基本上断绝了某些武官大量获得功勋的可能性,转而更加平均的分配在每一名武官身上。

    这看起来是非常公平,但对于孙坚这样有能力横扫江东,一鸣惊人的武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打击,因为孙坚不可能前去扫荡山越获取功勋了。

    而且孙坚所在的郡县中,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什么严重的叛乱起义,因此孙坚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武之地,只能暗自叹息,世道多艰。

    所以,孙坚一直在老家当校尉,当得非常憋屈,于是这两天左思右想,决定来洛阳找自己的老朋友周异寻求帮助,孙坚知道自己的老朋友周异是洛阳令,所以孙坚想在洛阳当一个基层武官,混几年资历,争取日后能够再转回地方为官时能得到升迁的机会。

    而现在,孙坚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刘鑫,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