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成都回三国-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刘鑫觉得如果自己能把周瑜和周异“打包”带回成都,那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不过刘鑫也算是知道大汉人民的思想情节,所以刘鑫觉得“打包”带走周异一家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就算自己通过“预言”的手段将周异可能在几年后“病死”的消息说出来,周异可能也是会选择返回江东老家吧。

    这就很麻烦咯。

    不过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但是现在能搭上周异这条线的话,那刘鑫也算是与当朝太尉周忠扯上一点关系,日后在朝堂之上也能有一个人给自己说话了。

    想到这里,刘鑫突然一拍脑袋,自己怎么还想着找人打听王允的消息呢,咋就忘了还有袁绍这个洛阳“本地人”呢?

    刘鑫这也是和苏佳一样陷入了误区,昨天在商量关于王允的事情时,竟然忘记了袁绍这个在洛阳待了那么多年的“本地人”,而且袁绍也早已踏入仕途,虽然这几年暂时辞官,但是对于最近大汉官场上的事务也算是略有耳闻,自己怎么就忘记问他了呢?

    想到这里,刘鑫不动声色的对袁绍询问道:“对了,二弟你对当今朝政还有什么了解吗?”

    袁绍虽然没弄清楚刘鑫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但是依旧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嗯啊,我对当今朝政还算是有些了解,虽然我三年前辞官,但是一直对于官场发生的事情有所关注,而且在洛阳这个太子脚下,基本上官场如果发生了什么大事小事,都不消三天的时间,就能传的满城尽知,所以我对于现在的大汉官场还是非常了解的。”

    刘鑫点了点头,袁绍这么说刘鑫也就放心了,不过仍旧暗骂自己真是骑驴找驴,明明有袁绍这个情报员而不知道用。

    于是乎,刘鑫装出有些随意的样子,开口对袁绍说道:“原来如此,那二弟你先给我说说,如今的大汉三公是那三位?”

    大汉三公即是司马,司徒,司空,而这其中的司马等同于太尉,在黄巾起义之后的东汉末年,司马一职被置于三公之位之上,太尉替补进了三公之列,到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曹操将三公之位合并为了丞相,这也是曹丞相的由来。

    其中司马与太尉相当于大汉的军事最高长官,何进这个大将军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司马的管辖范围,但是在实际上何进根本就不听从司马的管辖,而司马也没有任何办法处置何进,而且因为大汉各地起义不断,地方部队的自主权被逐渐放大,司马的真正权利就越来越小了;至于司徒一职就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主管各类政事,不过到了如今十常侍乱政的时代,司徒一职的权利不断缩小了,毕竟政见不能上达天听,司徒相当于被十常侍架空了;而司空则是大汉时期的监察御史,专门负责管理监督大汉的官员,当然了,如今的大汉官场早就是一池黑水,各种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的官员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司空是多么的不作为。

    所以如今的大汉三公,虽然地位看似崇高,权利极大,实际上的情况非常尴尬,基本上没有多少实权,类似于一种傀儡状态,或者说位于中央的高级官员,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尸位素餐的状态,他们基本上不会做什么实事,都在为自己的家族,为自己个人谋求利益罢了。

    如此大汉,吃枣药丸。

    袁绍一听,笑着点了点头,开口对刘鑫说道:“大哥你这就问对人了,最近这两年大汉三公之位变动的还挺频繁的,我的父亲袁逢如今就身居司空一职,而司徒则在去年换人,现在由如今名气正盛的王允担任,至于司马一职则是由杨家家主杨赐担任。”

    刘鑫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但是心里却是泛起了波澜,没想到现在这大汉三公之位与历史上变动的那么大。

    袁家能在大汉三公之位中占据一个位置,这也是在意料之中,刘鑫表示对此毫无意义,毕竟四世三公的名头可不是用来说说的。

    而提到四世三公,除了指代袁家之外,也能够指代弘农杨家,因为弘农杨家在西汉丞相杨敞之后,其玄孙杨震官至太尉,号称“关西孔子”,然后杨震其子杨秉、孙子杨赐、重孙杨彪尽皆位列大汉三公之位,用“四世四公”来形容弘农杨家才更加合适。

    而这杨赐字伯献,因为其父亲杨秉官至太尉,且以忠正而闻名,又精通儒学,因而有许多的门生,拥有很高的名望,因此杨赐少年时便传承家学,研习儒术,常常隐居教授自己的门生子弟,而且作为大汉数得上名号的“官二代”,杨赐一开始并不热心于仕途,所以当地州郡长官屡次礼命都不接受。

    要注意,这里的州郡长官都是“礼命”杨赐,而不是征辟或是征召,可见弘农杨家之势大,哪怕是太守刺史都不敢对当时还是白身的杨赐失了礼数。

    后来,杨赐才受大将军梁冀的礼命,但杨赐并不以此为荣,反而不大愿意,在出任为陈仓令时,杨赐便以身患疾病为由而没有赴任,朝廷派了公车特征(这里就相当于皇帝亲自派专车来邀请杨赐做官了)杨赐也没有接受,然后又屡次推辞当时大汉三公的礼命,后来才以司空所举高第,迁为侍中、越骑校尉,后以司空所举高第,迁任侍中、越骑校尉。

    并且在建宁初年,杨赐在华光殿中侍讲,曾经教授过年轻的汉灵帝刘宏,然后历任少府、光禄勋,升任司空,因为遇到天灾而被罢免,后来再拜为光禄大夫,又代袁隗为司徒之位,然后便因直言劝谏被汉灵帝免官。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杨赐也是一代牛人,其才学毋庸置疑,加上其强大的家世,现在能当上司马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才怪咧!

    根据历史记载,杨赐是在公元一八二年才开始担任大汉中的三公司空,然后成为了司徒,并没有担任过司马一职。

    如今杨赐竟然提前了两年就位列大汉三公,而且还是担任了他最不应该担任的司马一职,毕竟杨赐是一个妥妥的文士,而司马可是军事长官!

    刘鑫突然感受到了来自天道的恶意。(未完待续。)

第二九七章 坏习惯() 
不过话说回来,刘鑫觉得弘农杨家相比于同为“四世三公”的袁家来说,命运要好上太多了。

    袁家的主要成员在袁绍袁术两兄弟逃出洛阳之后,基本上被董卓杀了个干干净净,除了少数幸存者外,袁家嫡系成员基本都死在了洛阳。

    而袁术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二世祖,本来在孙坚被射死之后收留了孙策等人,手下也算是人才济济,丝毫不比当时的曹操差多少,只要善加经营,拿下荆州是没有问题的,结果袁术在得到传国玉玺之后,竟然想到了自立为王,虽然袁术也算是过了一番帝王瘾,但是在最后还是成了众矢之的,在逃亡河北时被刘备捡了便宜,最后死在了逃奔袁绍的路上。

    当然了,刘鑫觉得以当时袁术和袁绍的糟糕关系,以及袁绍与袁术两人也算是袁家最后的两支血脉,袁术就不可能投奔袁绍,或者说袁绍不可能让袁术投奔自己的。

    毕竟将心比心,刘鑫能够猜测出袁绍当时的想法,只要袁术一死,袁绍这个袁家庶子就是袁家最后的血脉了,到时候就算是袁家庶子又如何,袁绍现在已经是袁家最后的血脉了,袁术自然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袁家家主,从庶出“转变”为嫡系,所以袁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吗?

    而且袁术那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性格袁绍怎么可能不知道,如果真让袁术投奔了自己,或许过不了几天,袁术的本性就会暴露无遗,在袁绍面前上蹿下跳,指手画脚,甚至会强行借助自己“嫡子”的身份对袁绍进行夺权。

    当然了,袁绍肯定有信心不会让袁术夺权成功,但是有这么袁术这么一个混蛋扯自己后腿,不论是谁都会很厌烦的吧,何况袁术的“嫡子”身份也算是袁绍心里的一道坎,可以说袁术一日不死,袁绍就永远是个庶子,这对于当时已经志在天下的袁绍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袁绍是不可能让袁术前来河北投靠自己的,当然了,袁绍不可能正大光明的拒绝袁术的投奔,毕竟这会败坏袁绍的名声,所以袁绍只能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来杀死袁术,以绝后患了。

    刘鑫想到这里,忍不住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对面的袁绍,不禁肯定了这个猜测,就拿现在的袁绍来说,如果刘鑫提议帮他杀死袁术,袁绍绝对是举双手赞成,谁叫袁术这么跳呢?

    而弘农杨家就不一样了,弘农杨家在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这段长达近百年的战乱里,不仅没有衰弱,反而日渐强盛,弘农杨家在晋朝,隋朝,唐朝,宋朝等数个王朝的统治下,家族成员都出任过丞相之类的朝廷命官,一直以来都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可谓是铁打的杨家流水的王朝。

    所以说,弘农杨家绝对算的上是东汉末年的一条“大腿”,不过弘农杨家作为一个以文立家的大家族,家学强盛,可谓是与世无争,所以在之后的三国时期中,弘农杨家几乎是“默默无闻”,弘农杨家的子弟也就基本上没有出现在《三国演义》中了,世人对于弘农杨家的了解也就知之甚少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三国时期的最大获益者,其实还是那些东汉的各大世家豪门,除了少数比较倒霉的世家豪门,比如袁家,其他的世家豪门在经历了将近百年的战乱之后,家族实力不仅没有减退,反而还变得更加强大了,因为连年的战乱让这些世家豪门兼并了更多的土地,收纳了更多的百姓称为他们的奴隶,佃户,而且还趁着战乱发了一笔战争财。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古诗说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刘鑫不知不觉间,又想了一些有的没的,不过袁绍等人也已经算是习以为常了,都在静静的“围观”着刘鑫,也不开口打断刘鑫的沉思。

    刘鑫突然回过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