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臣世家-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趁着这些大家还活着,把一些关键时点的历史让这几个人分别写出来。比如,蔡道说,那个苏大胡子比较善于些三国时期的历史,而苏轼则比较善于写战国时期的历史,曾巩可以让他写写隋唐交替时期的历史。至于五代史,欧阳修编写的新五代史就不错。还有东西两晋南北朝,则可以采取竞稿的方式来选拔。

    而总编修的人选,蔡道并没有多说什么,赵煦有自己的喜好。

    何况,朝中的各位大臣,还是小看了赵煦的‘野心’。

    如果,单单是资治通鉴的话,根本就用不了五万人。

    赵煦想象自己的先祖宋太宗赵光义一样,在编一部属于自己的太平御览。

    这将是大宋朝的第二部类书。赵煦将收揽天下间的奇书,绝版书,将其汇总成册,以供自己及后世子孙收藏和阅读。

    三榜三甲究竟花落谁家,蔡道并不清楚。

    不过,有一点却是他可以肯定的,状元、榜眼、探花总共九个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阿谀奉承、用词华藻之辈。不然的话,他们又怎么能够从数万人中突围而出,打动那位小皇帝呢?

    那种题目只有和合了赵煦的心意,才有可能被点为三甲。

    不过,这一切都与蔡道无关了,此时的他就正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如今,蔡道早已不再汴梁城里带着了。

    带着亲随一起来到了武当山,最终,朱太后还是应允了他的请求。毕竟,他要做的事情,对大宋的江山,对赵煦都有好处。

    在古代,不管是皇家,还是官府,大兴土木总是劳民伤财,一方面虚耗国库,一方面无节制的征徭役,虚耗民力。

    如果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还要加上一条——破坏自然环境。因为,中华古代修建大型建筑,并不像西方那样,用石头修建,大多数的建筑,基本上都是用木头修建的。

    可这一次,在武当山修建大规模道观的人是蔡道。

    蔡道发起的这项工程,不但没有以上三个缺点,正相反,还能拉动周边的确的经济,让周边的百姓富裕起来,而且,修建道观所需要的木材也是从国外购进的。

    自从蔡道将涠洲岛号开到了占婆国的国都之后,蔡家便和占婆国以及真腊国开始了商贸往来,双方大部分交易的物品,蔡家是从内陆地区收获的华夏出口老三样——丝绸、陶瓷和茶叶。而这两个国家无非就是粮食和树木。

    东南亚气候适宜,多雨水,所以,林木生长极快。虽然大多数树木并不适合用来造船,倒是却可以用来兴建建筑和制造家具。

    当然,这两个国家还有一个特产——大象,蔡道只让换回了十头,就没有继续换购回来,这东东也就是用来观赏,把它用在战场上的话,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赵煦从狄安的口中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曾经起了非常大的兴趣,不过,蔡道再给他讲过其中的利弊之后,他便立刻对大象失去了兴趣。

    这一次,在武当山修建道观群,蔡道打算将主建筑都用砖石结构建成,虽然不如西方的原石结构,但是也能极大的预防火灾的发生。

    蔡道在建筑方面肯定是比不上一般的工匠,不过,他在建筑方面有一个独门知识,这个时代超越了其他所有的工匠,这个独门知识就是预防雷电的先进经验。

    蔡道有钱,所以,在农闲时节雇佣了武当山附近将近十万百姓替他工作,不过,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因为马上就要到了春耕的时节。

    不过,先开始的这一个月,主要工作就是将一些比较易于存放的建筑工具先搬上山,然后开始在山间修建道路。以方面以后,在动工的时候,建筑工人们还上上下下。

    每一个工人,一天管三顿饭,至于带不带自己的孩子来吃,蔡道安排监督的人并不管,不过,如果是乡里的混混和二流子想不干活白吃饭的话,这些监督人的可就不会轻饶了他们。

    那些想要在里面划水的人,也被很快揪了出来。

    这些人可是太行寨里积年的山贼,别看是一些老病残,动起手来,一点都不含糊。那些自恃武勇的乡下恶霸,被这些老山贼三下五除二收拾的干干净净。

    这件事甚至惊动了荆湖北路转运使苏辙,这位老先生自上任以来,就一直都非常头疼荆州府那些豪强,和乡间的恶棍。没想到,蔡道派过来这些老残病居然这么厉害,便找到正主,想要向他借人。

第540 汴梁城内大戏开幕了1() 
    对于苏辙,蔡道自然非常尊敬。不过,那些老残病,他并没有派过去,而是把史二奈连同一小队年纪比较大、却身体健全的山贼派到了荆州府。

    短短一个月后,荆州府内的那些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豪强,要么主动向苏辙投案认罪,要么主动将家产变卖,迁往其他各路,要么就是彻底从世间消失了。而那些乡间的恶霸,只要是被查实了,则全都销声匿迹了。

    苏辙虽然是个文人,却对史二奈的这种做法并未说什么,狠是狠了点,可只要治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对于他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呢?

    进过这么多年的浮浮沉沉,苏辙终于达到了他兄长苏轼的精神状态,对高官厚禄也不再像以往那么热衷了。

    不过,让蔡道比较厌烦的是,这个小胡子居然有事没事常常往武当山上跑,而工程才刚刚开了个头,根本甩不脱手,他也只能整天遭受苏辙的骚扰。

    而就在制科闭幕的第二天,汴梁城中,保育院如今又换了另外一副模样。

    这里本来就是临时修建的会试场所,将来,会试的考场还会牵回原址,不过,那里将会改成今年会试考场的模样。

    锣鼓响起,大戏开锣。

    保育院的围墙还在,不过都被重新搭建成了胸墙一般的高度,这是为了方便让周围没什么钱的老百姓观看的。

    至于保育院里面,那可是要掏钱的。

    不过,第一天保育院建成新戏院之后,第一天开幕,周围却被封锁了起来。

    这是因为,第一天的观众非常特殊,也非常尊贵,有当今的官家,朱太后,诸王和诸位公主。孟皇后因为有了身孕,自然不能出宫,赵煦倒是想带着几个婕妤来看戏,可是,朱太后岂能让赵煦坏了规矩。只要孟皇后一天还是皇后,他的这些后妃都不得在外臣面前露面。

    虽然朱太后也是嫔妃出身,但是,她却比任何人都守礼仪。当初,那件事,也是韩绛那个老东西坑的她。

    今天上演的大戏,名字有些不雅,赵煦想让蔡道将之改了,可朱太后在得知之后,反而支持以这个名字开戏。

    公主与太监

    这出戏大致就是说的一位公主和一个伺候她的小太监从相识,相伴,分离,到死去的故事。

    明眼人一看,就是说得仁宗长女福康公主和梁怀吉之间的故事。

    不过,为了避讳,蔡道在编戏的时候,戏子们的服装专门咨询过曾肇和蔡京。凡是涉及到皇家的,都改成了唐朝的服饰,而那些比较犯忌讳的龙啊,凤啊的,则询问过赵煦的意见。

    至于皇帝干脆就改成了唐朝的皇帝和公主。

    戏曲开幕之后,在场的人明知道这出戏的来源与详情,却被戏台上戏子们的精湛演技深深触动了。

    公主和太监之前当然没有爱情,可尊贵的公主和低贱的太监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相伴,公主高兴,小太监自然跟着高兴,公主生病了,小太监就彻夜守护着公主,直到公主病愈,他自己却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了

    如此种种,这就是第一幕,并不煽情,主题也仅仅讲得只是年幼的小公主和小太监之间的温情。

    小太监年纪还小,并不懂得什么事忠诚,他只是企盼着这位同样关护自己的公主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快快乐乐地生活。所以,观看着也只是看着戏子们的表演,想着自己和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自己的身边是否也有这么一位有情义的小太监或者小宫女。

    第二幕,主题讲的是,身为慈父的皇帝,孝顺伶俐的公主,以及直达皇帝长大以后,才彼此相认的国舅一家。

    国舅虽然是个没有什么文化,却老实本分的农民,可是他的妻子却是十足的泼妇,贪钱,粗鄙,好惹是生非。国舅家有两个儿子,年纪的大那个已经成家,脾气秉性和他的父亲一样,可小的却是一个贪财好色,好吃懒做的浪荡子,到了三十岁还没有成家。

    由于思念没有见过面的生母,也为了庇护国舅一家,在孝女和国舅一家之间,这位身为慈父的皇帝,却最终选择牺牲孝女一生的幸福,将十五岁的公主嫁给了三十岁的国舅家的二儿子。

    第二幕到此戛然而止。

    明知道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可当那位被人人称颂的皇帝在宣读这份圣旨的时候,所有观剧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每一位在场的公主都在想着同样一件事,如果自己是那位福康公主,最终的结局又有什么不同呢?

    第三幕,就是公主在嫁人之后,于国舅母子之间的冲突。

    这一段就比较简略,因为整件事争论的焦点其实还不再这里。

    第四幕,这才是这出戏的关键,仅仅是一个泼妇无理取闹之言,有关于公主与小太监的流言却流传了开来,这时一位正气凛然的白脸大臣出场了,他先后向皇帝上了几道奏折论公主内宅状及正家札子。

    皇帝无奈之下,只好撸夺了公主的称号,其乳母被迫离开了公主,公主府邸其他属员解散,那个小太监更是被贬出了京城。而驸马也被贬出了京城。

    就这样,因为这位大臣的直言,公主的境况没有任何的改变,一个家也彻底破散了。

    自此之后,形单影只,身边净是一些陌生人的公主没过多久就发了疯,还差一点就点着了自己的居所,把自己活活烧死。

    这个时候,突然落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