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臣世家-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终留在保育院的世家子和宗室子总共也没有超过五十人,这其中就包括曹虎、蔡攸,狄明和狄亮,这四个孩子经过近一年的磨练,身体变得更加壮实了。

    其余并没有出现什么惊才艳艳的孩子,不过,能够坚持下来的多是一些性格坚韧之人

    而蔡攸更是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没进过蔡京的允许,在曹国舅的主持下,和赵泌一起出家入道,成为了蔡道的师弟。

    第二年,秋收的时候,试验田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这也引起了很多有志之士和那些注重家族利益的世家的极大的关注。

    首批被吸引来或者说是被强迫来学习经验的人,就是蔡道向宋神宗举荐的苏大胡子的弟子——苏门六学士。

    苏门六学士,其中有三个是进士出身,且官职在身,陡然俱被招入京师。

    这件事本身在朝野之中就掀起了巨大的轰动。只要是在文坛混得不错的,就没有不知道这六个俊彦都和苏轼有关联,其中五个人都是苏轼的弟子。

    可是,让人猜疑不定的是,自从他们入京之后,宋神宗却一直没有给他们立刻的官职,他只是跟每个人都深谈了一次,便把人扔进了保育院之中。

    对于这几个俊彦的感官,宋神宗觉得这六个人的文学才能的确是很强。特别是黄庭坚,这个人虽说是苏轼的弟子,可他的字、他的诗词、他的文章一点都不比苏大胡子逊色,唯一欠缺的就是他的词作之中并没有多少十分出彩的作品。当然,这是相较于苏轼和秦观的作品而言的。

    而谈论到做官的本事和见解,张耒无疑是其中的翘楚。即便他如今的官职还是比不上黄庭坚和晁补之的大,可要论起执政的经验,他们两个人是拍马也赶不上张耒的。

    而且,经过石得一手下的皇城司的一番查探。

    蔡道对他的评价完全属实,甚至是略有不足。

    张耒的确是受到了当朝执政们的打压,这才一直在县尉和县丞的位置上兜兜转转呆了整整九年的时间。并且,他也的的确确是一个非常清廉的官员。当官九年,却仍然一贫如洗,却又甘之如饴。当时,张耒进京觐见皇帝的时候,身上穿得是家里那件‘最新’的官服,也是补丁摞着补丁。

    同样是为赵家打工,宋神宗看到这样的官员,对于他的遭遇,如何能够释怀呢?

    看看满朝吃的脑满肠肥的宰辅们,再看看又黑又瘦的张耒,宋神宗第一次有了心痛的感觉。

    其他三个人相较于黄庭坚和张耒来说,实在还是稚嫩了一些。

    所以,宋神宗并没有急于授予他们官职,在休息了几天之后,反而把他们先后都派到了保育院。

    就是想让他们几个先和蔡道接触一下,观察一下这五个人的执政理念。

    如果他们几个能够和孙觉一样,接受蔡道那一套种田的理论,并且准备在自己任职的地方加以实践的话,宋神宗并不会吝惜官职,甚至还会给予他们更大的担子。

    可是,他们几个如果也和保守派一样,对于一切和变法的事物都持反对的意见,更加不会接受蔡道这个小孩子的意见的话。

    宋神宗顶多也就是给黄庭坚和张耒略微提升一下官职,晁补之调回京畿附近的属县在感触啊一番。

    而那两位没有进士出身的——陈师道和秦观。就得等到明年了,制科开始的时候,这二人必须拿出自己的真才实学,去和天下的才子们争取这次蔡道替所有人争取来的机会。

第204 三年2() 
而那两位没有进士出身的——陈师道和秦观。

    他们二人就只能得等到明年了,制科开始的时候,这二人必须拿出自己的真才实学,去和天下的才子们争取这次蔡道替所有人争取来的机会。

    至于年纪最小的李廌,宋神宗到没有难为他的意思,他本是华州人,又没有官职在身,所以是第一个进京的。宋神宗把他派到保育院,呆了整整的十天,这才将他送到了孙觉那里,让这位坐镇关中的老臣安排一些差事,磨练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至于他能够在蔡道那里看明白多少东西,那就要看他自己的理解能力,和之后在地方上实践时候的感悟了。

    有关国家的三件大事。

    元丰六年正月正旦,司马光上呈了那本由他主持编修的书,并被宋神宗亲自命名为《资治通鉴》。几个月之后,宋神宗下旨擢升司马光为资政殿学士,而范祖禹为秘书省正字。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宋神宗知道司马光的本事,也就是修修书,当个御史。掌军和亲民官都不是适合。而司马光看好的范祖禹也同样如此。

    比较讽刺的是,当初,王安石就非常器重这个范祖禹,可惜的是,这个人跟在司马光身后,一心只知修书,根本就没有搭理过拗相公。

    元丰六年,宋神宗本欲发大军继续征伐西夏。

    因为蔡道的献计献词,没有了沈括继续呆在延安府,没有了徐嘻这个大宋朝版赵括的继续领兵,元丰五年也就没有了永乐城的惨败。这也是蔡道在事后才知道的情况。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计谋,一路人马一次小小的的防守反击,只一路就消灭了西夏国大军整整五万人马。

    西夏国损失的人数既不会让整个西夏国元气大伤,可也会让西夏国忌惮如今大宋国的势力,选择隐忍并且潜伏起来,以待将来。

    可是,苏轼和大将刘昌祚合作无间,干出得成果实在是太过于出色了,让刚刚熄灭的覆灭西夏国雄心壮志的宋神宗又重新燃起了心中的***。

    希望刚刚升起,宋神宗就被自己选择的人泼了一盆冰凉彻骨的冷水。

    历史上永乐城之战大败的罪魁祸首有三个——沈括、徐嘻和种谔。

    沈括是祸端,徐嘻是祸首,种谔却是犯了一个领军将领不应该犯得大忌——拥兵不救。

    如今,沈括虽没有被降职,却被彻底的调离了前线。

    可徐嘻和种谔却被同时安置到了熙和路,大军就驻扎在五路伐夏中得到的兰州。

    原本如果只有种谔在兰州的话,西夏人想要偷袭兰州,根本就不可能。

    可是,有徐嘻这个大宋版赵括在,就让西夏人的大军找到了这么一丝破绽。

    西夏国的统帅虽然智商不及种谔,却也不是个易与之辈。

    先是派大军袭扰会州,种谔亲率大军救援。而后,西夏国就派偏师围住了兰州。

    此时的兰州,刚刚才被大宋国收复一年多,城墙残破不堪,五路伐夏时的大军虽然因为中官李宪而保存了下来。可是,已经被种谔带走一半大军,留下的将领有能力也不少,却不得不临时接受徐嘻这个半吊子文官的辖制。

    在西夏军围城前,就探知了这一情报,却不敢出城进攻,只敢婴城自守。还振振有辞地说什么:“王师不鼓不成列!”

    他竟然还亲自执刀,自率亲军监督兰州城中的将士拒战。

    先机已失,唯一的生机就这么白白的错过。等到西夏大军彻底围住兰州的破烂城墙,宋军将领们看到城外越聚越多的西夏国大军的时候,就知道大势已去。

    说起来,种谔带走近半的精兵,并不算中计,因为他直面的就是西夏国的统帅,大军也足有十多万人马。不过,西夏国为了雪元丰五年惨败泾源路之耻。也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这次出征的时候,在袭扰会州的大军中掺杂了近半的女兵。这样,就为攻击兰州的大军留下了充足的人马。

    种谔带领大军在会州附近和西夏国军队对峙了整整七天的时间。等到他发现对方的怪异之处,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兰州被攻破,又重新被西夏国所占据。这样惨烈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熙和路。

    “书生误我!”这是种谔得到消息后,吐血昏迷过去前说得最后一句话,也是这位在宋夏边境上征伐一生的老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的打击面有点大,可是,听闻这句话的读书人并没有责怪这位老将军。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句话中的书生指的就是徐嘻。

    仅仅过了一个月之后,急怒攻心的种谔就这么死在了病榻之上。

    没有了永乐城之败,他的一生还算是圆满。虽然从结果论上看,兰州之败,种谔逃脱不了关系。可实际上,宋神宗和朝中的大臣心中都明白,此次战败,真得和种谔关系不大。

    错就错在,徐嘻,这个宋神宗和吕惠卿共同赏识的书生。很多人都为了这个人劝谏过宋神宗,不宜重用于他。

    蔡道入境之后,也曾经直言不讳地指责宋神宗,胡乱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徐嘻。而‘大宋赵括’这个外号,就是蔡道给他取得。

    可作为一个皇帝,宋神宗始终坚信自己的眼光,虽然没有继续坚持修筑沈括和徐嘻共同建议的永乐城,可还是将徐嘻派到了兵力最为精锐的熙和路。

    这个草包居然和那位千古笑柄宋襄公一样,在战争中坚持古礼。同样面对的是蛮夷之国,同样的食古不化。结果自然也是一样。

    兰州城破,能够从中突围的将领和士卒根本十不存一。幸好,兰州城由于收复时日尚短,朝廷还没有来得及移民于此。也就避免了像原本史实中永乐城之败,导致近十万民夫和工匠失陷在西夏国的屠刀之下。

    有逃出来的将领和士卒作证,宋神宗再想包庇战死的徐嘻,蔡道首先就不会答应。得知消息后,蔡道亲自写了一道奏折,恳请宋神宗严惩徐嘻。

    朝中的大臣,不管是保守派亦或是变法派,也没有人出来帮腔,徐嘻虽然是个文人,但他根本不是由正途出身。当初只是在自己的策书中谄媚地说了变法的好话,便从一介布衣,变成了如今的镇守一方的大臣。更何况,他的后台——反复无常的吕惠卿已经倒台了。

    对此情况,宋神宗不得不严办已经战死的徐嘻,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