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大帝-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上大顺朝廷的联络人说,他们还联络了其他许多土司。大家一起起事,互相支援,云南官府绝对镇压不过来,造反肯定能成功。
既然如此,不是孤军作战,吾必奎胆子就更大了。
素有野心的吾必奎坚信富贵险中求,现在大顺军入主北京,大明朝廷都被赶到江南去苟延残喘了,再不起事,机会就没了。等大顺朝廷打败大明,统一了天下,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给自己了。
于是,本来就不安分的吾必奎接受了大顺朝廷的册封,准备在崇祯十九年冬月初一这天,跟其他各地土司一起起事,当大顺朝的武定侯。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求推荐票!】
第124章 全省叛变()
除了吾必奎外,其他云南省各地的土司如临安府沙定洲、东川府禄万亿、石屏土司龙在田等人,都做好了起事的准备。
将起事的时间选定在冬季,就是因为此时正处寒冬,起事后可以迅速占据有利的位置。在天寒地冻的天气中,大明朝廷军队不能第一时间平叛,大家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休养生息、训练军队,准备跟大明朝廷的决战了。
而云南省官府,却对这些土司准备叛乱的事情一无所知。西南军区总司令解学龙的主要注意力,也是放在四川那边,防备张献忠的进攻去了。
因此,对云南省的各地土司在大顺朝廷的联络下密谋叛乱的事,解学龙也一点都没注意到。
崇祯十九年冬月初一,大明江南各省王公贵族的叛乱已经全部平定,大明境内正感觉一片歌舞升平的时候,云南省各地土司却在这一天突然同时举事,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
短短五天之内,元谋土司吾必奎就攻占了毫无防备的武定府、姚安府,还有楚雄府的定远县,军队扩张至2万人。
蒙自土司沙定洲和妻子万氏,率军攻占了临安府府治建水县和中部、南部大部分县城,还有广西府、广南府全境,军队扩张至3万人。(注:这里的广西府是当时的云南省下级行政区划,不是广西省。)
张献忠的义父,石屏土司龙在田也率军攻占临安府北部诸县,及澂江府、新化州全境,军队扩张至2万人。
北方的东川府土司禄万亿、禄万兆兄弟也攻占了东川府、寻甸府全境,军队扩张至2万人,
还有丽江府、永宁府、陇川司、孟琏司等地,均有土司率兵起事,参加叛乱,叛军总兵力达到惊人的20万人之巨。除昆明、楚雄、大理、曲靖等少数西南军区驻云南第十四军重兵驻守的大城市,其他边缘县城州府均被起事的土司叛军攻占。
短短几天之内,云南省几乎全境易帜。叛乱的土司纷纷宣布,拥戴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为正统,大明朝廷任命的官员在云南省反而成了人人喊打的逆贼。各地知府、知州等大明朝廷任命的官员,纷纷被逮捕关押,甚至凌迟处死。
而驻扎在昆明、楚雄、大理、曲靖等地的西南军区第十四军官兵2万人,面对20万叛军、遍地烽烟的情况下,也是不知所措。
天寒地冻的,在朝廷命令尚未下达之前,他们也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只能牢牢守住几座大城市,不让叛军攻陷就得了。
几天后,各地叛军的情报汇集到云南省首府昆明后,统计出叛变的土司有二十多人,叛军总兵力达20万之巨。
云南省长吴兆元、副省长吴文瀛、罗国,驻昆明的第十四军军长杨畏知、副军长万元吉、参谋长瞿式耜,黔国公沐天波(挂副省长职)等云南省军政大员,齐聚省政府,商议对策。
副省长罗国道:“情报上说,除昆明、大理等几个大城市外,其他州府大都被叛军攻占,各地知府、知州等朝廷任命的汉族官员均被关押,有些已经被处死牺牲了。我认为,应该趁叛军刚刚起事,立足未稳之机,马上出兵镇压,平定叛乱。”
参谋长瞿式耜,是前礼部尚书钱谦益的学生。钱谦益因巨额贪污受贿被朝廷处决后,瞿式耜受了一些影响,在西南军方不受同僚们的待见。
但是,第十四军成立后,瞿式耜却被崇祯皇帝任命为第十四军参谋长,让瞿式耜大感意外。
意外之下,瞿式耜大为感动,认为皇帝不搞株连,只要自己有才能,还是能得到重用的。不会因为自己的老师品德不端,就被皇上歧视了。
因此,瞿式耜上任后,竭尽全力帮助军长杨畏知进行军制改革、军队训练,让第十四军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战斗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瞿式耜的才能得到了军中大多数将领的认同,站稳了脚跟,消除了老师钱谦益之案的影响,说话也没有原来那么小心翼翼了。
听到罗国的发言,瞿式耜就摇头道:“罗省长此言差矣。我们都知道,云南省内交通不便,山路崎岖难行。加上现在已进入冬季,不知何时就会下雪封山。此时贸然出兵打仗,不是很合适。万一大军行到途中,大雪降下来,封山堵路,那就糟了。此事要从长计议,不能冲动。”
省长吴兆元听完后,向第十四军军长杨畏知问道:“都快过年了,却出来这么一档子事。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我看我们都要被朝廷问责。杨军长是什么意见?”
杨畏知道:“朝廷问责的事情先放下,我赞同瞿参谋长的意见,此事需要慎重对待。我们兵力本来就少,2万人,只有敌军的十分之一。任何一个士兵,都不能轻易损失。没有必胜的把握,我们不能轻易出兵。”
听到军方首长杨畏知的表态,挂职副省长的黔国公沐天波就急了,对杨畏知质问道:“那难道就任由叛军横行云南,劫掠乡里吗?我看你们十四军应该马上出兵,打败叛军,稳定人心,才是正理。如果军饷粮草不够,我沐王府可以捐助部分军资给你们,助十四军平叛。”
黔国公沐天波已经失去了封地,爵位也只能再降级传两代而已。按理说,他跟江南各省其他王公贵族一样,对大明朝廷和崇祯皇帝应该恨之入骨才对。他没有起兵叛乱就算不错了,为何还如此积极,想要支持大明朝廷的军队去打败叛军、平定云南呢?
原来,沐王府从第一代黔宁王沐英开始,经过200多年的经营,云南全省到处都是他们的沐氏勋庄,数量达上百家。
沐氏勋庄的功能,就是利用沐王府在云南省境内的特权,低买高卖,赚取巨额差价利润。
他们从当地农民手中低价收购珍贵特产,加工后集中到昆明,再运到中原各地出售,赚取了巨大的利润。各个沐氏勋庄中,不仅囤积了大量的珍贵药材、野兽皮毛等珍惜特产,还有数量不菲的现金。
但是,这些沐氏勋庄,平日里仗着沐王府的势力和特权,欺压良善、盘剥农民,在云南各地都激起了尖锐的民族矛盾。
因此,当各地土司同时发起叛乱后,沐王府设在各地的沐氏勋庄就首当其冲,成为了那些土司叛军“打土豪、分财产”的对象。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求推荐票!感谢“石头kk”、“我爱炒菠菜”的打赏。】
第125章 黔国公沐天波()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土司叛乱中,沐王府的损失异常惨重。也难怪沐天波比杨畏知这些大明朝廷的军官还要着急,甚至想资助军队立马出兵平叛了。
如果不是他现在没有调兵打仗的权力,他都想直接带自己的家将卫士出征,去跟叛军拼命去了。
听到沐天波的质问,知道沐天波为何如此着急的杨畏知安慰道:“我们不急于出兵,只是慎重行事,不代表我们就任由叛军横行云南了,沐省长不必着急。”
瞿式耜见军长同意自己的意见,跟着点头道:“不错,我们不是不出兵,而是必须要有必胜的把握,才能出兵。目前来看,对于叛军20万人的数量,我们的军队虽然武器先进,但人数太少,即使出兵也显得兵力严重不足。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各大城市的防御,保证几个大城市不丢就行了。然后,我们应该马上将最新的叛乱情报汇总,汇报给军区总司令部和中央朝廷,请朝廷派兵支援,并决定是否在冬季出兵。”
沐天波气得站起来道:“你们就是胆小怕事,我会上报朝廷,弹劾你们的。”
听到这么诬蔑军方的话,杨畏知的脸就冷了下来,道:“军队怎么行事,自有我们的考虑,不消你来指手画脚。你要弹劾,尽管弹劾去吧!”
“哼!”沐天波哼了一声,怒气冲冲的离开了会议室。
沐天波离开后,鉴于他“副省长”的身份,省长吴兆元就显得有些尴尬,对杨畏知道:“这次叛乱,沐氏勋庄损失惨重,沐省长有些着急,杨军长不用生气。”
杨畏知摆了摆手,道:“吴省长言重了,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沐氏勋庄这些年在云南各地欺压当地老百姓,引起了不少的冲突,朝廷没追究沐王府的责任,反而给他安排了一个副省长的闲职,已经算给他面子了。现在竟然想干涉军队事务,我看他是没摆正自己的位置,还真以为云南省是他沐家的后花园呢。”
罗国点了点头,道:“不错,沐省长平时就有些骄横跋扈,认不清形势。现在皇上明摆着要治理他们这些王公贵族,他还敢说这些话,真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啊。”
吴兆元点了点头,也对这个挂名的副省长有些不满,于是摆手道:“不说他了,我们还是讨论一下当前的形势吧。”
杨畏知点了点头道:“不错,这种不识时务的人,总有一天要被朝廷惩治的。我们还是继续讨论怎么应对叛军的攻势吧。”
接下来,这些云南省的军政高官,针对当前席卷云南全省的土司叛乱形势,商讨了几个时辰。
最后,大家确定了先立足防守、保证几个最重要的大城市不出意外的总方针。
在这个总方针之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