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缔-第9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瞧着三才的手指指向左边,赵祯无奈的点了点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是瞒不住三才的,而且以他的忠心和地位也不会把这种事情宣扬出去。
三才的脸色变得极其怪异,小声道:“官家,莫不是这草原女子都如此开放,风气实在太惊世骇俗。”
赵祯苦笑着望着三才:“朕算不算是被强幸?”
“官家,这话说不得!”
宫帐中短暂的沉默一会后,三才试探着问到:“官家,这该如何是好?”
“撤!今日就回朝!”
………………
尘埃落定,事实以成,赵祯已然没有了办法,萧挞里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心中愤恨之余也对昨夜之事颇为回味,没想到贵为一国女主的萧挞里,居然在床第之间如此疯狂。
昨夜风流如同烙印一般刻在赵祯的记忆里,赵祯走出宫帐便瞧见克鲁跪门口,手中捧着一方托盘,上面是一个玉葫芦,只不过这玉葫芦被从中间劈成两半,用一根红丝带扣着。
“请陛下取其一也!”
赵祯不取,克鲁就一直在地上跪着跟随赵祯,这是契丹风俗,也是成婚之前的定情信物,赵祯正在气头上,岂能轻易就范?
但三才小声在赵祯耳边说道:“陛下,瞧这模样,好似那位对您并非只出于计谋,而是动了真情,否则这一出便不会有了。”
赵祯随手拿了一个对克鲁道:“朕要见她!”
“陛下,主上有旨,自今日始,勿相见!”
“屁!她说不见就不见?想什么呢!回去告诉她,朕的女人永远是朕的女人,朕即天下!”
“尊大宋皇帝旨意……”克鲁缓缓起身退走。
赵祯看着手中扣有红丝带的葫芦,内里刻有一个萧字,看来这是萧挞里的信物,解下腰间的香包放入其中,抬头望向萧挞里的宫帐轻声道:“朕的东西永远都是朕的,包括你和辽朝!你不按规矩出牌,就别怪朕了!”
而在另一边克鲁回到帐中,萧挞里便快速的望向他:“他,拿了吗?”
克鲁笑着说道:“拿了,大宋皇帝反驳您嘞!还说了粗言。”
萧挞里急急起身又吃痛的坐下,克鲁赶紧上前:“大宋皇帝也太不知晓怜香惜玉了……”话还没说完就被萧挞里打断:“拿了哪个?”
克鲁把半个玉葫芦递上:“拿了萧字的。”
萧挞里长舒一口气,摸着赵字的半边随即又佯怒道:“冤家!拿哪个不好,非要拿萧字?!这孩子只能姓赵了!”
克鲁小声道:“真的不见大宋皇帝了?”
萧挞里挣扎许久:“不见了,即刻派人护送他返宋,路上切莫耽搁,以皮室军为先!”
“奴婢遵旨!”
“慢着,把这白熊毯子给他送去…………”
克鲁惊讶的望着萧挞里,这白熊皮做的毯子是她的最爱,现在却要送与大宋皇帝,可见她是对赵祯动了真情,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当赵祯看见克鲁送来的白熊皮后,心中微微动,而看见四周整装待发的皮室军以及韩琦整顿侍卫后便知,自己该回朝了,而在这个时候,萧挞里居然连看都不看自己一眼,说明她心意已决。
赵祯翻身上马准备离开,但马蹄两步之后,回头冲回宫帐,朝着萧挞里所在的宫帐大喊:“我赵祯一定会回来的!”
萧挞里从帐中的缝隙瞧着赵祯,喃喃念叨:“回来还是回来吗?”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
赵祯这个人很自私,他的东西向来不喜欢与旁人分享,更不喜欢脱离自己的掌控,这让他无时无刻的不去挂念,但这却不是什么罪过,只不过是后世的职业特点,把他的私有意识培养的强烈点罢了。
人都是自私的动物,当你的社会地位发生改变之后,这种自私有时会无限的放大,比如赵祯当上了大宋的皇帝,当上了天下之主,这个时候他对某些物品或是人的看重就达到一种非常集权的自私。
这是帝王享有的权利,而且是历代帝王都会有的问题,毕竟帝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悲欢离合。
赵祯是大宋的帝王,他对萧挞里的这种威胁和不受控制非常的恼怒,他能感受到这个女人是爱自己的,但却因为身为辽朝之主的身份而不得不爱上自己。
这是操蛋的理论,在赵祯看来,只要两个人相爱,无论是什么原因,最终两人都要走到一起,那一句勿相见简直就是在割裂这段感情,赵祯决不允许。
萧挞里打的什么主意赵祯能不知道?
不就是为了挽救辽朝而用这种血脉相连的方式争取时间,让自己心慈手软吗?这个愚蠢的女人简直是一再挑战自己的忍耐极限。
随着马车上下的颠簸,赵祯一遍又一遍的诅咒着这个恶心的世道,生生把自己的女人逼绝路了,这个时候赵祯早已把自己的问题抛到了九霄云外。
此时的赵祯已经把所有的问题全都推到了辽朝的腐朽上,这个王朝的腐朽,无能使得在大宋的压制下苟延残喘,只能依靠一个女人用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来挽救,想想都觉得悲哀。
自己唯一能做的不是辅助这个孩子,不是让他在辽朝站住脚跟,而是彻底的摧毁这个腐朽衰落的王朝,把契丹人赶到草原里去才是终结一切的最好办法。
愚蠢的女人既然知道自己的男人厉害,为何要要去自我牺牲?
究其原因是赵祯的思维方式和萧挞里的完全不同,他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而萧挞里却是在为整个辽朝考虑。萧挞里不知道,赵祯事实上是个非常自私的人。
之所以对大宋的百姓如此仁爱,对大宋如此上心,因为他觉得这些都是自己的东西,大宋是自己的大宋,百姓是自己的百姓,甚至整个东亚在赵祯眼中都是囊中之物!
抱着这种心态,赵祯自然把这片土地上的东西都看作是自己的,从他一开始穿越过来便固执的认为,辽朝是大宋的,西夏是大宋的,吐蕃是大宋的,西域是大宋的,更不用说大理这种弹丸之地的彩云南国了。
把头伸出窗外,让冷风稍稍吹一下,赵祯对着边上的三才道:“召韩琦觐见!”
三才微微一愣,立刻点头道:“奴婢遵旨!”
韩琦骑着马,迎着风匆匆而来,他是担心官家又有什么想法了,夜长梦多,还是早早离开辽朝境内为妙。
不等赵祯的车驾停稳,他便上车:“臣韩琦参见官家,不知官家召见所为何事?”
马车再次启动,赵祯望着韩琦道:“使团之中可带有信鸽?”
韩琦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带有信鸽三只,因在辽朝上京附近,戒备众多,不敢擅用。”
赵祯点了点头:“甚好,如今依然是出了上京城的范围,三才!笔墨伺候,韩琦拟旨!”
车厢之中立刻热闹起来,三才和韩琦两人都觉得有要事要发生,果然当韩琦提笔之时,赵祯便开口惊人:“朕回朝之途,南望苍云,宋辽之争以无可避,逐步蚕食之计穷尽,却不能断起根源,唯有一战而定之,朕在辽之所见所闻,感悟颇深,辽人仿宋,非一日之功,虽长远不及,却一时之利也!当断之!”
韩琦下笔飞速,在颠簸的马车上字形也未走样,这是他多年在外练出来的功夫,而赵祯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感觉到了不寻常,显然这是要伐辽的节奏啊!
而三才在边上更是惊讶,以他对赵祯的了解,现在宋辽的关系最少也该继续缓和下来才是,为何愈演愈烈?
但接下来赵祯的话头一转:“着戍边将士稳固守土,非不得已不得深入辽境,驻防有序,轮换有度,演兵不废!宋辽通商税收不变,以公文行书辽朝,我大宋商贾借道辽朝西域,以谋商路之便,税赋可缴也!”
这…………韩琦稍稍楞了一下,这么说来又是要安稳下来,并不像要动手的样子,官家到底要做什么?
赵祯要做的很简单,一年时间,大宋要想全面伐辽,一举击溃辽朝,所需要最少的准备时间就是一年,而这一年的时间里,大宋需要进行情报收集,需要物资准备,甚至要加军械的产量等等。
赵祯不想再拖下去了,一场灭国之战势在必行。
这一年的时间里要让宋辽之间的关系相安无事,最要要保证两国之间的安定,商贾通商自然不能少,大宋的商贾前往西域向辽人缴纳税收有何不可?
赵祯相信,只要辽人的税收政策不过分,绝对能从大宋商贾的身上得到大量的好处。
通商缴税本就应该,对于大宋商贾来说,若是大宋能拿下西域,他们之向大宋缴税便可,若是没有拿下,还要多缴纳一部分给辽朝。
同样的,从天竺借道也是一样的道理不是。
韩琦在马车的颠簸之中完成的了赵祯的旨意,旨意的内容非常清楚,就是交代朝廷积极备战,小心宋辽之间的摩擦。
这么多年终于等来了,韩琦不禁为之兴奋,多少年来,大宋的官员和百姓就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官家却主张蚕食之计,不断对辽朝进行蚕食减少其战力。
蚕食之计虽然稳妥,但终究是耗时耗力,以大宋如此国力,可一举倾覆之!
朝臣们是支持官家蚕食之计的,花费少,死人少,没压力,还能对辽朝实施压力,岂不舒坦的很?
一场大战下来,所费公帑何止万巨,说不得要把大宋的家底都搭上,而征召壮劳力征战,眼下大宋稳固打好大局面岂不是被破坏掉?
可有些人不这么想,比如韩琦,在他看来一战定乾坤之后,大宋便可外无强敌之忧,内可依律法之治也!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赵祯的“眼睛”()
谁能想象,大宋伐辽的政策是在赵祯一路归国的途中所制定下来的,契丹的皮室军在赵祯的车驾度过苍耳河之后便尽数撤走,大宋的边军已经抵达接替了他们的任务。
两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