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缔-第7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一旁倒酒夹菜?
赵祯习惯了自己家人在一起吃饭,自己夹菜倒酒怎么了?身体力行才叫吃饭,饭来张口那是残疾人……再说自己有儿子倒酒,老婆夹菜,要一个外人来操持什么!
越是皇家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赵祯要培养孩子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华夏贵族,“香汤沐浴,食以膏粱之味,饰以文绣之衣,教以礼数,这样的人才算是一个贵族。
中国的贵族可要比欧洲早上数千年,在欧洲人还是荒蛮的黑暗时代,华夏便已经出现了礼数,君子,自然也不会缺乏贵族,当然这些贵族并非是那些暴发户似得的家族。
真正的贵族以文教传家,以耕读为伴,以仁德行事,虽然会顾及自己的利益,但在德行上不会有愧与心,真的有那么几个贵族之家是让赵祯都肃然起敬的。
所谓的贵族不是指那些宗室,说实话他们要在欧洲也算是贵族,但在大宋,在赵祯眼中却不行,因为多多少少这些宗室都在吃大宋朝的软饭,即便有几个不靠荫恩的也是少之又少,也是为了自家的门楣好看些。
这些宗室里真心是为了大宋江山社稷的人少的可怜,赵祯曾经在军中试探过,最后的结果几乎都是为了自己的家的门楣,希望为后世子孙拼搏一个好前程。
这道理本来是没错的,谁不愿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一个连自己家人都爱的人你指望他能爱自己的国家?可赵祯需要的却是那种能把朝廷和大宋江山放在第一位的人。
原因无他,赵祯需要一个宗室领兵北上,也需要一个宗室前往倭国周转运兵一事。
外臣武将当中他最信任的只有狄青,杨怀玉,不甚至说连杨怀玉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相信,因为他出自将门,出自天波府杨家。
大宋的这次北伐很可能成为最后一次北伐,一旦攻陷辽朝的上京道,整个辽朝都会随之土崩瓦解,没人比赵祯更清楚一个游牧民族统治的帝国崩溃的速度有多快。
虽然辽朝已经汉化,可他在本质上依旧是不愿放弃游牧民族所拥有的一切,甚至保留了奴隶制度,这就意味着辽朝的封建制度本就是不完善的,而与大宋的制度相比,它的短板立刻相形见绌起来。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辽朝若是一个王朝独立的存在与世上也没什么,但大宋就在他的身旁,而且不断的在前进,在发展,大宋的商贾奔走与辽朝各处,把大宋的商品也销售到辽朝各处。
辽人对大宋的生活了解有的时候甚至超过了宋人本身,他们知道大宋的各地工钱是多少,知道大宋什么商品对自己最有用,甚至知道若是自己在辽朝过活不下去该去投奔大宋的哪一座城市…………
用饭完毕之后,赵祯端起清茶漱口,吃不言寝不语是一种良好且让人难受的习惯,若是王语嫣不在,赵祯绝不会这么老实的吃饭,而孩子们也是如此。
只不过若是有皇后在,一旦赵祯肆意妄为之时,王语嫣便会履行皇后的权利,不断上谏他道:“为人君者,可无礼呼?!”直到赵祯厌烦又无奈的遵守为止。
今日自己做的很好,轻咳一声后,赵祯这才开口道:“今日回章的内容就是今日的所见所闻,并且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或大或小,只要有所收获便好,朕后日考校你们的时候就看这东西。”
三个孩子大眼瞪小眼的望了望,最后起身施礼道:“儿臣遵父皇旨意!”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而赵祯笑了笑道:“都去玩吧!下午随意在北京城中走动,但不可故意甩掉亲卫和师傅,若是让朕知晓,禁足一月!”
“是,父皇。”
对于这帮孩子来说,最讨厌的东西便是他们在北京城中玩耍的时候会有亲卫司的人跟着,而那些父皇为他们找的“师傅”便更过分了,不允许他们仗势欺人,不允许他们显摆自己的身份,跟不允许他们作奸犯科……
但谁都知道父皇厌恶什么,怎么可能用自己的名声去做这种事情,他们既然出来,那便是要舍弃身上的皇子身份,与同龄人一样的在北京城中游历才是。
赵祯见孩子们走后便对王语嫣笑了笑:“朕知晓你今日去碧雅轩查账,速去吧!”
王语嫣长叹一声道:“官家何必如避重就轻,碧雅轩的账臣妾查不查都一样,反正最后要被三司挪去好大一部分,而这些孩子真的会如官家所说那般从中受益?”
赵祯望向孩子们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微微点头道:“会的,一定会,这北京城本就是一座巨大的书院,人们在其中每日都会学到不同的知识,道理,甚至是智慧。
知晓吗?朕不会约束他们去任何地方,好的,坏的,三教九流皆可接触,这样他们才能看清世上的道理。”
瞧见王语嫣惊讶的眼神,赵祯微微摆手再次开口道:“只有让他们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他们才会懂得其中的道理,尤其是旭儿,他要知道天的高邈,也要知道地的厚实,否则只能是一个连守成之君都做不好的废物……谁都能成为废物,唯独他不行。”
ps:书友们,我是我欲乘风归,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历史的怪圈()
赵祯自始自终便明白一个道理,即便是自己统率万邦,御极四海,大宋之强盛盛况空前,但也需要一个有德的继任者才行,要使一个国家延续他的辉煌并不是一代君主便能达到的事情。
坐在已经吃的干净的桌前,自己给自己斟上一杯清茶,赵祯便陷入沉思。
赵祯熟悉历史,他在穿越之后曾经于自己的御书房中秘密的统计过一些不可告人的东西,即便是昨夜他也在勤政殿中的密室里再次进行了一次秘密的统计。
统计的东西很简单,从夏商周开始被篡位而亡的朝代共有三个,西汉、东汉、唐。
篡位乃是臣子犯上,在大宋的制度之下几乎不会发生,但也不能说绝对不会出现,只不过几率很小,小到赵祯并不担心。
而因反叛而亡的朝代便更多了些:夏、商、周、秦、隋,共五个,从夏开始的历代王朝最大的危险便是反叛。而细数下来历史上各主要王朝共有五个直接亡于反叛。
这些王朝都曾经强盛过,但最后也是被反叛而亡掉,虽为的反叛看似和篡位一样,但是又有细微的差别,前者一般都是说在朝中有一定地位或者是皇帝的近亲推翻统治者,也就所谓的有一定基础之后再推翻,后者则一般是说农民起义或者底层百姓的反抗。
赵祯觉得自己给百姓提供的生活已经完全不会使得百姓来推翻这个王朝,现在的大宋百姓已经和大宋绑在了一起,除非他们疯了,否则谁会反对这个给予他们极好生活的王朝?
谁又能保证下一个王朝和大宋一样?
接下来便是直接亡于外族侵略的只有北宋、南宋,虽然是一个王朝,但赵祯更习惯把他们作为俩个时期。而间接亡于侵略的便是西晋、东晋,剩下唯一一个被革命推翻的只有一个清朝。
赵祯最后的总结便是并非一定就是土地兼并导致的一个王朝的破灭,赵祯认为在华夏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者并不多,只不过出了个朱元璋而已。
但历代的农民起义却可以动摇王朝的基础。
当农民起义后,统治集团内部有人反叛时,灭亡对这个王朝来说就不可避免了。
这就是说反叛才是对一个王朝最危险的东西。很多人一致认为秦亡于农民起义的观点赵祯认为这有待商榷。
陈胜、吴广起事是导火索,而楚贵族项氏、秦帝国的基层官吏刘邦、萧何才是推翻秦帝国的主要力量,同理隋末也是如此。
既然自己已经把农民的问题处理好了,剩下来的便是要担心其他的问题,比如他发现的,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是那么的相同,以至于大同小异的走向灭亡!
而各王朝灭亡的基本的或是主导性因素无非是暴政、昏政、恶政。
每当王朝初立之时,大多都有一个发展期、鼎盛期,然后就进入衰败期,也就是暴政、昏政、恶政阶段,最后灭亡,大多数王朝都是如此,几乎没有例外。
这是一个可怕的循环,几乎是无法躲过的循环,华夏历史上千百年来所有的王朝几乎都是如此!
赵祯几乎是在发现这一点之后便身体冰凉,因为他认为自己可能也无法终结这一历史循环,自己现在正处于大宋这个历史上的鼎盛期,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现在也可以说是鼎盛期,那么自己的出现到底有没有改变这段时历史?
赵祯认为改变一部份的历史并不算是改变历史,灭了大理,西夏不算,夺取燕云也不算,除非能改变历史大势,让大宋一直延续下去,这样才算是改变了历史。
大宋现在处于发展期,王朝的统治集团在政治上还算清醒,但在历史上,一个王朝到了鼎盛期就会忘乎所以,衰败期更荒唐可笑、愚不可及,而所谓的中兴之主也只是昙花一现。
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出现暴政,昏君,恶政的时候,也就是这个王朝灭亡的原因。而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王朝都是这样灭亡的。
赵祯的担忧在于他总结的结果,在历史上,即便是繁荣的宋朝确实被落后的游牧民族灭亡,看来落后并不一定挨打,有时却也可以打他人。
而这个如流星般璀璨的时代也没有躲过魔咒,即便它再耀眼,再璀璨,它的灭亡也是因为出现了昏君,暴政,奸臣等等内忧外患而导致的。
这也是赵祯努力培养孩子的原因,但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这毕竟是中华历史上从未给出现过的一个命题。
赵祯在王语嫣呆滞的眼神中急急的离开了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