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缔-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祯小小的蒙了口酒,夹起一旁的菜放入口中道:“朕说过与灾民同食,死去的在灾民也在其列,你们来享受这些贡品,朕跟你们一起吃!”
三才一开始以为官家是在跟自己说话,但仔细听了听却惊慌的发现官家好像在和灾民的冤魂说话,而且每句话中都充满了自责……三才听了两耳朵就赶紧躲开,这是时候还是让官家一个人静静的好。
繁华的洛阳城从不缺少夜间的娱乐活动,赵祯没有强求所有的百姓和自己守夜,独自一人坐在城墙:“吃饱了就看看西京的繁华,唉,如果大宋的每个城市都如西京或是洛阳城一般该多少,朕也不知你们来自何处,也许见识过这样的繁华,没见过的便好生看看,也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
王语嫣胆战心惊的走城墙,在听到赵祯的话后差点扭头跑下去,白色的气死风灯散发着忽明忽暗的光芒,赵祯一个人坐在灯下对着一个硕大的灵位说话,仿佛是在和死去的亡灵言语。
这样的场面着实太吓人了,连一向胆大的王语嫣也不禁心中发毛,但当她看见薇拉无所谓的走前去给赵祯满酒之后便咬牙往前走,这时候可不能退怯,连薇拉都大着胆子的前,自己这个大宋未来的皇后可不能怯场!
走到赵祯身前的王语嫣缓缓的在蒲团坐下,硕大的灵位写着:大宋天圣元年旱灾亡故百姓之位。
看着赵祯对着灵位说话,也不知怎么的王语嫣突然就觉得不害怕了,这几年官家变了很多,现在的他虽然还是少年人,可身却很难看见少年人应有的稚嫩,反而充满了青年人的壮志。
赵祯递过一个小酒杯道:“你现在就代表皇后陪朕一起敬死去的百姓一杯!”
王语嫣红着脸的接过酒杯跟随赵祯一齐恭恭敬敬的对着排位敬酒,酒水缓缓的洒落在地慢慢的流淌进砖石的缝隙中。
“主人快看城墙下!”一旁的薇拉突然开口惊呼打破了城墙的寂静。
赵祯和王语嫣奇怪的起身看向城墙之下,两人不禁身体僵硬,远处,一支支队伍正沿着城门口的御街缓缓走来,人们的手中都打着白色的灯笼。
不时有人加入到守灵的队伍中,整个洛阳城仿佛变成蜡烛的海洋,无数的烛光和天的星星交相辉映,形成震撼人心的画卷。
这是洛阳城的百姓自发为亡者守夜。
呆呆站在城墙的赵祯觉得喉咙堵得慌,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话形容眼前的场景,洛阳城的人们没有沉浸在繁华的夜生活中,反而走出家门到御街陪自己为亡者守夜。
他看见人群中的文人士子
作赋吊念逝者,普通百姓无论老幼皆是面相龙门镇肃立,就连妓馆中的清倌人也穿素服盈盈拜下。
三才激动的站在远处攥紧拳头,百姓们自发的前来守夜,都是因为城墙年轻的大宋官家,是他把人心凝聚在一起,原本还觉得不妥的朝臣在看到这一幕后面露愧色,三才嗤之以鼻的腹诽:“穷措大!早干什么去了?”
赵祯站在城墙对着百姓躬身行礼对三才招了招手,三才立刻跑了过去。
百姓们看着城墙官家的行礼齐齐的躬身还礼,官家这是用百姓之礼向大家致意啊!
城墙传来宦官尖利的嗓音:“陛下有训!朕夜不能寐,登高城,夜守灵,期亡者归,愿其早日轮回!然,朕见城中百姓自发守与御街为亡者送行,朕甚慰!朕看到了百姓的良善,也看到了大宋的希望,我大宋以孝道治国,以仁德治国,有尔等如此,何愁国家不强,何愁百业不兴?洛阳百姓乃大宋之良善,乃世人之楷模!”
山呼海啸的声音从城墙下传来:“谢陛下!”
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长亭,风云际会()
赵祯在西京拖延的时间太久,灾情稍减的时候从东京城发出的奏疏如雪花般飘来,多是朝廷中必须要交给赵祯批阅的奏疏,当然也不乏催促赵祯早日返回东京城的。
作为国家的最高领袖,赵祯的离开对东京城的百姓和大臣来说都是极为凄惶的事情,百姓们觉得没了主心骨,只要赵祯不再东京城皇宫一日,他们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而文臣则更加担心赵祯留在西京,毕竟太祖当年就被西京洛阳的雍容和地势所吸引,打算迁都洛阳城。文官们的政治资源都在汴梁,赵祯一日不回他们便一日就睡不安生。
今日东京城的南熏门外可谓是盛况空前,东京城的百姓站在由开封府衙役组成的人墙之后,百官则是在不远处的长亭等候。
寇准站在文官之首瞥了一眼站在武将之首的曹玮紧皱眉头,自从曹利用消失后,赵祯便任命这位开国大将曹彬的四子出任枢密使,这是官家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
曹彬的大名在大宋乃党项和契丹都是如雷贯耳,不仅仅是因为他深的太祖太宗的器重,更是因为他累累军功,在将门世家中,没有一个家族可以和真定曹家相比拟的,平后蜀,伐北汉,灭南唐,几乎在大宋一统江山的每一场战争中都有曹彬的身影,虽然后来因失律贬官,但真宗继位后便官复原职。
要知道他在雍熙北伐之时亲手葬送了大宋的数万精锐,也导致了原本节节胜利的宋军大败而归,这样大的过错居然没有以正军法反而还能官复原职,可见曹彬在太宗真宗心中的地位。
曹家也一跃成为将门的领军家族。
“宝臣啊,官家的车驾已经行至何处?”
面对寇准的发问曹玮无奈的说道:“据探马来报,官家的车驾已经行至板桥镇,最多一个时辰便到。寇相公您都问我三遍了,为何今日如此性急?”
寇准看了看一旁紧紧盯着自己的丁谓底声道:“没甚,没甚,老夫只是担心官家路还有变数,你也看出来了,官家年少使指意气挥斥方遒,不愿在东京城的皇宫中待着反而喜欢外面的大千世界。”
“这有何不好?官家想去哪就去哪便是,反正我等作为臣子总不能把官家困在皇宫中吧?”
寇准摇了摇头道:“官家为大宋之本,如若不在东京城坐朝理政,难免会事倍功半,我中书省和三司官员联名奏,不知枢密院是否署名?”
寇准的话让曹玮瞳孔一缩,这是在拉自己下投名状!
摸了摸下巴的胡须曹玮笑道:“寇相公说的是,可联名书怕是不妥吧?咱们可以想个办法让官家不离开东京城便是。”
寇准见曹玮左顾而言他便知道他不愿一起署名,随即露出嘲笑道:“宝臣的想法固然很好,却更为不妥,官家出皇城在东京城中随意行动,长此以往便更想看看外面的模样,到那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曹玮被寇准反将一军,但他仍然皱眉道:“但如果按照寇相公的说法不就是把官家软禁在皇城中了吗?”
他的话让寇准脸色大变,随即说道:“荒唐!我等是为大宋着想,到你口中怎生变成软禁了,真是岂有此理!”
“寇相公勿恼,我只是好心提醒你而已,怎么反而归罪与我?反正我枢密院是不会署名的。”
曹玮说完又看向不远处的丁谓道:“中书省和三司也不都是个个署名了吧?”
“这是奏当然悉听尊便,老夫可不会强把人家拉入一党!”
丁谓指桑骂槐的话让曹玮嗤笑不已,转头便不再搭理寇准,看来自己顶了文臣枢密使的位置,让寇老西心中记恨了不少。
曹玮稍稍一想就明白,将门出任枢密使的只有父亲大人,现在官家把自己扶枢密使的位置不就是希望将门和文臣打擂台吗?既然官家想看出好戏,那自己就演给官家看便是!
两人的交头接耳都被丁谓看在眼中,他三角眼的眼角露出嘲笑的光芒,这个寇老西还真是不死心,之前叫自己署名自己便未答应,现在又拉拢曹玮,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曹玮是将门,一旦同意署名就不光光是枢密院的事了,还把将门也一起拉了进去。
曹玮能有那么蠢?活该寇老西碰壁!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由御前班直组成的前军如在战场冲刺一般咆哮着冲了过来,在到达长亭不远处齐齐的勒住缰绳,马儿嘶鸣着抬起前蹄重重的砸在地面发出巨大的震动。
之后是赵祯的车驾和两边的翊卫,优雅中带着从容,缓慢中蕴含着勃发,队伍整齐划一即使在行进中都是成行成列,天家威仪展现的淋漓尽致。
殿后的侍卫亲军司缓缓前进,把队伍保护的严严实实,整个大驾卤薄如山呼海啸般压了过来,直逼的人喘不过气!
围观的百姓连连叫好,拍手称快,他们见识过禁军的校阅表演,但和眼前的官家仪仗比起来相差甚远,瞧瞧人家御前诸班直的军士就是和普通禁军不一样,一行一动整整齐齐,耐看的多了。
可同围观百姓看到的不一样,曹玮看到的是精美的军阵和完全服从的士兵,这哪是什么大驾卤薄,完全就是战场的冲杀之阵!
这样的阵法必须要全军步调一致整齐有序才行,整个队伍在前进的时候不能出现一丝慌乱,否则便会影响整个军阵的运转。
在曹玮的眼中这些军士都是宝贝,每个人都是训练有素,前面的马军还好些,后面压阵的步军才是真正的精锐,看似整齐实则是由无数的小队铸成,曹玮仔细打量才发现这些人都是五人一位组的队形。
“难道其中还有什么蹊跷不成?”
曹玮的喃喃自语引起身后将门的注意,因父恩荫侍卫兵马司都虞候的杨文广奇怪的问道:“有何蹊跷,只是比四军的架势好看些罢了,看着唬人,真刀真枪的干起来也不一定多皮实。”
曹玮瞥了他一眼笑道:“性情勇毅为佳,却不能目中无人,就算是杨延昭站在这里都不敢妄加论断!”
软中带硬的话让杨文广一时脸红,强辩着说道:“我杨家军那个不是百战悍卒?如若拼杀起来……”
他的话还没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