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缔-第10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已经不是战争的问题,这是政治上的决策,战争中就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所以赵祯才如此的有恃无恐,因为他早已把契丹做进了局中,只要入局,一切都是他说的算,一切都要听他的,这场“游戏”什么时候开始是他说的算,什么时候结束也是他说的算。
当然这一切都在大宋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否则赵祯也不会再灭了大理和党项之后才对契丹动手。
事实上赵祯自己也知道,宋和契丹之间的差距在那里,也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逆转的,这一点是赵祯利用穿越而来的“先见之明”在作弊。
契丹自澶渊之盟后并未把大宋作为必须灭国的敌人,甚至还在蜜月期的时候把大宋真的当成兄弟之国和贸易伙伴,而大宋也是以南北朝相称。
汉家王朝对礼法的重视,对蛮夷的鄙夷有多厉害,可就是这样一个由契丹人组建的辽朝,却能得到汉家王朝承认,在华夏历史上有多不容易?
况且那时候的大辽昭昭如日,中天而悬,国力强盛,藐视四方,有得到大宋的承认,根本就没有把大宋的崛起和威胁放在心上。
而在那个时候,赵祯便开始积蓄力量,以图日后大宋崛起灭国契丹做准备,可以说赵祯的目标一直很明确,灭国契丹,统治草原,永除后患!
这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在持久战开始之前没有什么显露,一直是辽人占据上风,可当真正要拼国力,拼国运的时候,契丹人猛然发现,大宋后发先至,已经有些吃力。
燕云之战已经给契丹人提醒了,赵祯在一开始的时候甚至不愿先攻燕云,他担心让契丹人惊觉,但不取燕云对大宋的损失太大,又没有抵挡契丹人的北方屏障。
两害相权取其轻,赵祯只能夺取燕云之后,在动手收拾西夏,以保障国力。
但谁能想到赵祯居然在燕云成功击杀耶律宗真,这是他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不得不说这也是国运的一部分。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机遇,遍地黄金()
赵祯离开的时候上京城的早市还没有结束,午市便悄然而至,街上所有商铺店铺已经开门,买什么的都有,日常用度,木器,铁器,金银器;布匹,绸缎,棉花衣。
各种各样的牙行伙计穿着黑白鞋在街面上高声叫喊着工厂招工,但他们的信息绝不会相同,这是牙行的规矩。
饭馆酒楼的幌子高高挂起在风中招展着,远远便能瞧见,小二也是热情的在街上揽客,别看他们揽客,但却一点也不招人烦。
行色匆匆之人,他们绝不会耽误别人的时间,更不会对贵贱有所歧视,保不齐街上的一个衣衫褴褛之人日后就成为自家酒楼的贵客,现在的大宋,尤其是上京城中,行情好着呢!
发财的机会也多,只要你脑子灵活,空手套白狼的生意也能做得来,前段时间就有一夜暴富的事情发生。
不过是从秦凤路来的逃荒人名叫李山,本打算用朝廷北迁的补给钱活口,谁曾想到一路都有饭食供应,于是便随着迁徙之人来到了上京城。
这可不得了,此人原是个泼皮,但还算有道义,一路上尽为妇孺撑腰,随迁的官员见他仗义,便许了他一个小小的门房。
李山不靠别的,就在官衙门口当门房,但却从不收取别人例钱,而是告诉别人消息获利,什么消息?自然是告诉别人这上京城衙门来的都是什么人。
这不算犯法,也不算不义,来的是什么人即便是门房不说,想要知道也可以自己盯着,但却省了不少事情。
而有些聪明人便直接每月付钱给他,虽然其中都是些无用的鸡零狗碎,可万一有用呢?
就是凭借这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李山发了家,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这不是个长久的买卖,便主动向那有知遇之恩的官员请辞,但一文钱都没给那官员,而是把随身带着的一块家传印记给了官员半块,有言在先,若是有事凭借印记差人来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对于那官员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李山这个混混来说却是把身家性命都送与他了。
开始那官员本不以为意,一个混混的保证能有什么用?只是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此人倒是还真讲情义,好生勉励一番也就作罢。
谁知短短一个月后,李山居然成为上京城中人脉最广之人,各家商号,各家铺面都有他从中牵线搭桥,连门路最广的牙行都愿意让他穿针引线。
这可就不是一个小混混了,几乎所有认识李山的人都尊他一声李事主,能在各行各业都吃得开的主事人。
但他更愿意自称老李,此人心性不坏,越是做大之后,越上进,开始读书识字拜先生,时间长了倒是和文人官员有所联络,因出手豪阔,倒是也颇有名望。
上京城中谁家的事情难办,只要能拜到他,必会办的妥妥帖帖。
久在街面上逛,连赵祯都对此人好奇不以,他是通过怎样的手段迅速崛起的?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赵祯看重的却是他的榜样作用,曾经有位伟人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眼下这个李山就是上京城中的榜样,听着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居然是不争的事实,想想一个秦凤路的小混混,居然成为整个上京城中的事主,多么让人羡慕和嫉妒啊!
而这种情绪只要利用的好,宣传的好,上京城也能成为大宋控制草原的特殊城池。
不光要向大宋百姓宣传,还要像所有人宣传,这上京城乃是一座机遇之城,一座遍地是黄金的城市,只要你肯卖力,只要你肯来,就有钱挣!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缺,就是不缺穷人,想要发财的人太多太多,想要一夜暴富的人也不少,而且这座曾经的契丹都城是契丹人的故乡。
他们的祖州就在上京城的边上,这里是耶律氏的发家之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置,因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皆诞生于此,所以得名。
而祖州的地位也不可小瞧,一点也不比上京城差。
阿保机秋季狩猎多在此,建有西楼。城高二丈,西北隅有内城及殿;东为州廨、官舍、绫锦院等,东南横街四隅有楼,下连市肆,繁华异常。
原本为契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可后来有了中京上京之后,祖州政治中心的地位就被削弱,反倒成为契丹的宗族中心。
现在落入大宋的手中,反倒是变成了上京城的附庸,因为交通便利,祖州成为上京城的交通枢纽和货运中转站,每日向上京城提供日常用度所需。
这些事情忽然让在街上闲逛的赵祯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类似于后世铁幕出现时的一幕,大宋和契丹的意识形态差距并不大。
更容易拉拢对方的百姓,以前的辽朝就这样拉拢过汉家百姓,虽宋辽之间有澶渊之盟在,其中明确规定不许隐匿“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迁越百姓。”
虽然规矩如此,但这些早已名存实亡。
相反,双方之间把对方百姓视作一种资源,互相派遣间人诱惑之,鼓动之,连通商的马车之中有时都装着百姓…………
反倒是这几年大宋越来越繁荣之后,对待契丹百姓便没有原本那么热衷了,甚至组建巡边的队伍,击杀契丹越界的百姓,万一是敌人的奸细又该如何?
赵祯打算重新打开这扇门,他相信一旦这扇门打开,契丹人便会如潺潺流水般来到大宋,当然还需要一些适当的宣传。
“三才传旨随军翰林钱礼,自今日起,大宋边境对契丹人开放,凡是契丹百姓归附大宋者,皆可赦免,入宋之疆土,皆为宋人落籍!”
三才理所当然的去传旨,对于他来说皇帝的旨意当然无条件执行,可边上的蔡伯却大吃一惊。
自从拿下契丹人的中京道开始,大宋便不允许外族入境了。
尤其是契丹人,毕竟境内存留了一些契丹人,难免会有拖家带口出现的逃户,或是以探亲名义滞留的契丹人。
为此官家还下达过一道靖边令,阻止任何外族从北方入宋,今日怎么放开了?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卖”大宋()
赵祯并不在意契丹人的反抗,恰恰相反,越是激烈的反抗,越证明他们的绝望。
即便是萧挞里此时的死战也是为了争取契丹归宋后的好处。
赵祯甚至能猜想到萧挞里的内心想法,先把契丹人逼上绝路,给契丹人以死战的决心,待赢得胜利后再用作和谈的筹码。
不过这事情在自己这里行不通,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打算和契丹和谈。
那是什么给了契丹人错觉?
是自己让蔡伯希去契丹送东西贺正旦,以及给了萧挞里国书并说吃大宋的底线,这两样东西给了萧挞里和契丹人以幻想。
赵祯忽然觉得自己有些愚蠢,为何要在这个特殊时刻给契丹人以和谈的假象?
在怡享街上走了半天,赵祯明白了,还是因为被这太平盛世一般的景象给融化了。
自己不希望契丹和大宋再死人了,也不希望大规模的战事再起。
眼前的一切太过美好,美好到了让人忘却初衷,忘却“根本利益”这样有用的东西。
让人变得厌恶战争,厌恶死亡,甚至是厌恶一切的丑恶,只想着把眼前的盛事和荣耀记在心中,永远的刻进脑子里。
“再传旨,命随军翰林学士钱礼草诏,凡边防之巡查游骑,若见有投奔大宋者,一律带回,一路好生照拂,若有离境之契丹人,亦是如此,不得阻碍!”
赵祯忽然来了兴致,既然那个女人想要带领契丹人拼死一击,那自己就要耐心的陪她玩下去。
釜底抽薪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用的不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得好,便是一剂猛药。
大宋要收揽契丹百姓,自然要大张旗鼓的收,痛痛快快的收,心安理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