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骑之虎啸狼骑-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州刺史像木头一样站在越州城正门上。就在昨天他的小孙子也被他亲手送进火堆,他的家人没能躲过这场瘟疫。如今就剩下他自己了。贵为一州刺史家里都是这样,贫民百姓家会是啥样就可想而知。

    三匹快马奔进越州城,越州刺史听到咚咚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太子诏,越州刺史接诏。”

    越州刺史转过身慢慢走到来人面前。

    “贵使如何称呼?”

    “在下太子殿下驾前侍卫长薛平。刺史大人,越州如何了?”

    “你自己看不到吗?江南明珠。水陆通衢之地,繁华似人间天堂的越州。如今户户遗白骨、夜夜鬼唱歌,已经形同鬼域。请问薛大人太子怎么说?”

    “太子有令,奉天发现瘟疫迹象,令各地早做防范。”

    “太子殿下见微知著。心怀百姓,本官代越州百姓谢过太子殿下。只是已经晚了。薛大人,本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大人答应。”

    “刺史大人,薛平有负太子殿下的嘱托,对不起越州的父老乡亲。大人有所差遣,薛平定当竭尽全力。”

    “哦?薛大人的家乡也是越州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正是。”

    “那就再好不过了。薛大人,本官代天牧民,治理越州。每天兢兢业业,唯恐有不当之处。眼看着越州越来越繁华,百姓各得其所,本官心中甚是欣慰。却不料遭此横祸,越州三十万户十不存一。本官有负皇恩,愧对百姓。薛大人,越州就拜托薛大人了。这是本官的官印以及越州名册账簿,本官就交给薛大人了。”

    “刺史大人您这是要干嘛?”

    “本官向陛下,向太子殿下和越州百姓谢罪。”

    越州刺史说完之后,不等薛平反应过来,便纵身跳下城楼。薛平连忙跑到城门处,只见越州刺史已经血溅城门。越州长史和一些官员们哭喊着跪倒在越州刺史身边,薛平走上前跪倒在地。

    “刺史大人以身殉职,堪称百官楷模。我等应当效法刺史大人,竭尽全力救助越州百姓。长史大人,诸位同僚。本官受刺史大人嘱托,暂代越州刺史之职,还望诸位鼎力相助。”

    “我等愿听大人差遣。”

    越州长史领着剩余官员逐一拜见薛平。此时此刻,对于越州这样的重灾区,别人是避之不及。而薛平却留下来担起了这副重担,越州官员无不佩服。薛平转身告诉跟自己来的两个太子侍卫。

    “两位兄弟就此别过,请禀报殿下,薛平誓与越州共存亡。若薛平有幸不死,再为殿下效力。两位兄弟一路保重。”

    两个侍卫哭着打马离去,薛平留在越州主持越州救灾大局。龙兴荣知道此事之后,立刻面见肃正帝。肃正帝感念薛平勇于承担重担,特地册封薛平为越州刺史,肃正帝的这道旨意很顺利的通过三省勘合,吏部签押,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

    越州刺史府内,薛平热情接待了救助百姓有功的杏林堂的老板薛锦松。这位薛老板本人也是个名医,在这次瘟疫当中,散尽家财购置药物,救助百姓。因为他的努力,从瘟神嘴里抢回了不少人的性命。

    寒暄过后薛平挥退众人,向薛锦松亮出一块金牌。薛锦松连忙躬身施礼。

    “虎眼越州堂堂主薛锦松拜见大人。”

    “自家兄弟不必客气,在下虎牙奉天组副统领薛平。家主有令,越州堂薛锦松办事得力,特准晋级。家主问:虎眼越州堂损失如何?”

    “回禀薛统领,越州堂成员损失惨重,但堂中精英均在。越州万通钱庄保存完好,请家主示下。”

    “家主有言,救援不日即到。值此危难之际,我等要全力救助越州百姓,为彻底掌控越州奠定基础。家主已安排书院精英前来,补充越州官员的不足。家主还问,此次瘟疫从何而起?”

    “回大人,此次瘟疫初期是由城中乞丐而起。在此之前曾经发现过井水中有死猫死狗的情况。我等及时处理并采取了防范措施,哪知没等上报家主,城中乞丐就成群的发病,瞬间势成水火。我等能力有限救援不及,才导致如此惨状。”

    “原来也是从乞丐开始的,查过没有?”

    “查过,这些乞丐全都是吃了别人送来的死羊和变了味的肉之后,逐渐发病的,此事定是有预谋的。只是时隔已久,已经无法查出那些人的具体身份。”

    “此事重大立刻回报家主。”

    “遵命。”

    “锦松,今后越州之事你我就要携手同心了。陛下已经授权于我,我把你补进越州官吏,便于今后行事。这也是家主的意思,还有就是越州堂中精英也全部补进来,我要把越州变成家主的越州。”

    “好,这实在是太好了。可是大人,越州长史还在,如何处置?”

    “那个长史用不了多久就是自己人了,放心吧此事我来安排。”

    薛平是在牛天赐进入东宫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一个官职比较高的虎牙成员。越州薛家是当地大户,若是论起来薛锦松还是薛平的堂侄。但是若论起在牛天赐小集团里的资历,薛平就不如薛锦松了。薛锦松是由万贯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要员,可以说薛平要不是投靠牛天赐的话,他想在越州有所建树是很难的。牛天赐借着这次天灾悄悄开始了自己的战略布局。

    这也是西门庆的逐鹿策中提出的战略方针,只是没想到出现瘟疫这个因素,这场瘟疫也无形中加快了布局的速度。所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非常有道理的。

    牛天赐接到越州传书之后略加思考,随即命令卧槽传讯西门庆和周孝贤,要求加快布局的同时,利用一切手段查清那些制造瘟疫的人的底细。

    布置完这些,牛天赐将所有的事情回想一遍,思路逐渐集中到远东戎部身上。牛天赐仰起头来说:“这不是天灾,而是**。”(。)

第九十一章 天灾人祸(三)() 
大燕的这场瘟疫始发于春夏之交,并随着盛夏的到来日趋严重。古时的医疗手段比较落后,普通百姓的卫生意识也不强,导致这场瘟疫迅速蔓延开来。在古代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是没什么好办法的,只有苦熬,熬到冬天到来瘟疫就会褪去。可是真正能够熬到那时候的人,实在是不多。

    鉴于瘟疫日趋严重,肃正帝调用军队封锁了通往京城的道路。除了运送物资的车队、太医署的医官以及传递信息的信使之外,疫区的军民人等全部被封闭在原地,不得离开。

    按说做到这一步应该不会再让瘟疫蔓延开来了,但是却偏偏天不遂人愿。也不知是哪里出的问题,一股流民从瘟疫重灾区的江南,越过清江逃亡到疫情相对较轻的江北各州。由于人数太多,江北各州一时猝不及防,拦截不力,导致流民大潮向着奉天汹涌而来。

    肃正帝得知后大吃一惊,迅速下旨各地驻军拦截流民,把他们赶回江南去。这道圣旨刚一出口就遭到众臣反对。以户部尚书陈九龄为代表的一帮大臣建议就地安置流民,救治其中染病者。他们的理由是百姓既然已经逃出来了,断然没有再逼他们回死地的道理。陈九龄等人跪地哀求肃正帝给百姓们一条生路。而此时向来和肃正帝站在一条线上的李克,却建议肃正帝将这些流民中没有染上瘟疫的人,分流到各地以减轻延江各州的压力。

    李克的这个办法不能说不对,因为流民的数量过于庞大,禁锢在沿江各州无疑会对各州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分流出去,既可以保住这些流民的性命,又可以为将来恢复疫区的农耕各业做好人力上的准备。只是这个操作过程实在是不好把控,谁知道那些流民中到底有多少没染上瘟疫的人。再说大量的粮食物资已经运进了疫区,再往回调运浪费实在是太严重了,而且一时间也来不及。

    流民吃不饱肚子,就很难留在原地。更可怕的是会引发骚乱。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当庭辩论起来,吵得肃正帝脑袋嗡嗡作响。

    最后还是李克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流民先在沿江各州滞留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没发现有染上瘟疫的状况。就迅速分流到其他州府。至于粮食先以军粮应急,等运到疫区的的粮食回运之后,再补充到军中。肃正帝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同意。这样一来,从江南疫区渡江而来的流民日益增多。沿江各州已经快要安置不下了。太医署的医官们连连上书,都说流民如此密集,恐怕会引发更大的瘟疫。肃正帝实在是想不出其他办法,只得下旨分流流民。

    朝令夕改让下面的人跑断了腿,个别州刺史实在是等不起了,于是擅自下令放流民离开。他们知道不能把流民往京城方向赶,就引导流民逃向云州、青州、冀州、肃州这些没有发生瘟疫的地区。如此一来,通往这些地区的官道上每天人流如潮,哭声震天。沿途倒毙在路上的流民比比皆是。沿途各州县关门闭户人人自危,一时间粮食物资等生活必需品物价飞涨。朝廷的救援又不能及时到达。肃正帝想收集民间粮商的存粮救济灾民的想法落空。大燕各地到了米贵如珠,人贱如狗的地步。

    俗话说良心丧于困地,在生存面临危机的时候,礼义廉耻这些道德底线就彻底的不复存在。饥饿难耐的流民们开始组织起来抢夺运过来的粮食,甚至攻击一些县城府库,抢劫村庄中的百姓人家。一时间各地告急文书雪片似的飞向京城。肃正帝震怒了,压抑多时的怒火终于爆发。他不顾众臣的反对下旨平叛,十六卫大将军有一多半被派出去平息地方骚乱,这其中就有军之子。这支部队严格贯彻了肃正帝的旨意,全军杀气腾腾的冲向沿江各州。所过之处流民几乎被杀的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滞留沿江各州流民中有一部分含恨返回江南,一部分向着冀州青州这些地方逃去。军之子的做法引得民间百姓怨声载道,但是肃正帝对此却不闻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