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赈灾,活人无数,让淮安一带的百姓活命无数。
于是乎,乡野间奔走相告,人人愤怒清廷的残暴罪恶,称道圣国的宽厚仁慈,善待百姓,一时间,讨虏军声势大振,乡民向讨虏军提供满清的情报,各地驻防塘汛哨兵,被乡民俘获扣押,交送讨虏军处理。
待洪水退去,驻留在淮安府城一带半个月的讨虏军,加入了二万余名山阳青壮充当勇壮胁从军,一路随行,往北征战。
林启荣等率讨虏军将士从洪泽湖和运河两路杀出,进入黄河,将胜保率领的一万不到的清兵杀得大败。在淮安周边百姓的拥护支持下,讨虏军兵分两路,分别沿黄河和京杭大运河西进北上,进军神速,乙三师和万余太平军攻往徐州府城;乙六师和黎振辉水师加上山阳壮勇一路攻占宿迁、邳州,进入山东地界。
冯云山看完南方讨虏军将士的进军情况,一边大喜一边又为清妖的掘开黄河恼怒不已。
“咸丰、胜保,你们做此等生灵涂炭之事,真是自掘坟墓!”冯云山怒道。他是真的怒了,自己千方百计想要赶往黄河,为来年的黄河决口赈灾准备,满清倒好,竟然为了攻敌,人为地将黄河决口,此等天怒人怨之事,满清不灭亡才怪。
左宗棠也忿然道:“陛下悲天悯人,实为仁明之主。如今微臣才体会到陛下当初不顾一切要北伐攻占黄河一代的苦心。”
冯云山摆摆手,示意左宗棠不要再拍马屁了,直接道:“朕的讨虏军数量如今看来,已经是不够用了。占据的地方多了,四处都要用兵,兵力捉襟见肘。而且,朕要尽快平定中原,彻底扫清满清势力。季高,你有何良策?”
他的身边,也只有左宗棠富于谋略了,其余的,即便是石达开、罗大纲,虽说战术眼光可以,但谋略还是欠缺。而其他林凤祥等将领,则只能领兵打仗了。
因此,冯云山得知曾国藩自尽,临死前命手下归降圣国,自然是大喜过望。他的手下人才济济,可都是后世历史上证明了的。招来充当幕僚,最为合适不过了,而且,如今自己已然登基为帝,大义名分都在,不怕其拒绝。
原本对曾国藩杀害曾天养的仇恨,随着其自尽加上最后的命湘军将领归降,也减少了不少。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一方面,可乘新朝新建,陛下登基的大好时机,在原本的南方几省招兵,扩大讨虏军规模,同时令兵工厂抓紧生产火器,武装军队。只要招募一批地方驻兵变成,原本的如廣东军区、糊南军区等地方驻兵,悉数升格为野战军,合兵转为乙等师,这样便能迅速弥补兵力不足问题。”
“其二,便是全力招降满清地方大员!此举可谓一箭双雕。”
……ps:推荐一本大神绯红之月的书:革宋。
第612章 缴获宝物无数()
“陛下新登大宝,可命人尽快传诏各地的地方大员,向他们招降!这要有几个府的知府或是一省的巡抚归降帝国,便会引起轰动,其他的省份也会跟风。到时,帝国的讨虏军再出兵中原,便能将中原几省都逼降。这样一来,整个天下,帝国便占据七八,再整军西北和关外辽东,便能统一天下,成就大业!”左宗棠说到激动处,满面红光,挥斥方遒。
冯云山微一沉吟,点头道:“季高所言甚是。朕也有些犹豫,这些地方官员,大多是贪腐之辈,不能勤政爱民,即便投降帝国,朕如何敢用?”
“陛下,可先安齐心,等帝国兵力充足,掌控住地方,还怕他们翻天不成?这帮人精明得很,自然会看清形势,不敢与帝国对抗的。”左宗棠说着,又道:“听说糊北巡抚青麟也归降了帝国,而且湖北一地绝大部分都已经被讨虏军占领,不如便让他通告各地,带头宣布率领湖北一省归降帝国。”
冯云山笑道:“哈哈,季高不错,还能想出这个做托的主意!就这么办,朕等下便下旨!另外,昨日朕便已经派人通知《南方日报》刊登最新一版的特刊,将满清皇帝退位,朕登基之事大肆宣扬一番,从另一方面督促满清的地方官僚投降帝国!”
见冯云山心情不错,左宗棠想起最重要的一事,连忙禀报道:“陛下,讨虏军此次出兵的战果已经基本统计出来了。缴获太多,难以一一统计,具体数据在后勤处周处长那边,微臣这里,也只是记录了一些大的方面,但也是让微臣大为惊骇。”
说完,左宗棠将一份厚厚的清单呈上。冯云山取来一看,也惊呆了!
从天津大沽口登陆以来,一路沿着大运河和白河西进,攻下天津府城,再一路攻下香河、通州、圆明园,直到占领北京城,一共折损讨虏军将士八百多人,受伤二千余人。一共击毙清妖约一万五千余人,俘虏清兵四万三千人。
缴获大小火炮三千余门,鸟枪抬枪土铳近五万多杆,其中有近一半在京郊的各处火器造办处和武备院库房中缴获,其余一半直接从投降的清兵手中缴获。当然,这些武器可靠性太差,冯云山根本就看不上眼,只能战时封存起来,后面到底是发给地方驻兵还是等待后一步送往广东的兵工厂进行改装,或者干脆重新回炉重新制作,却是要看情况了。
最让冯云山心喜若狂的,还是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和紫禁城内的各类宝贝了。
冯云山看了一眼,那后世著名的十二生肖的铜像,也列了进来,不过,按珍贵程度分十个等级的话,只能排在第九级了,甚至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唐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也只能排在第四、五类宝物之中。
最贵重的,却是在一间密室搜查出来的只有一米多高的佛塔,全部用整块天然赤金打造雕琢,通体镶嵌着红黄蓝绿黑五色宝石,冯云山见缴获的清单里,将它列在第一类。旁边与之同一类的,还有十八颗小儿头颅大的夜明珠。
至于在后世价值连城的翡翠白菜摆件、翡翠朝珠、西瓜碧玺、鹅蛋大的夜明珠之类的,都已经只能排在三四级了。
冯云山不敢再看下去,他有点担心自己的心跳了。尽管他知道,这些东西,在目前这个时代,可能感觉不到有后世那么值钱,但却也已经是惊天的财富,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单单是清单,据左宗棠的说法,便有厚厚的上十本。
左宗棠只是挑选了些典型的,抄录了十几样在清单上而已,实际上,缴获的各类宝物,何止十几万件?
相当于,中华大地历朝历代的宝物,有一小半都汇集在满清的圆明园和紫禁城内了。
而且不光这两处地方,北京城和皇城内的那些王公贵族和满清官员,纷纷出逃,因为走得匆忙,加上那时也寄希望北京城能够守住,好多宝物都未收拾,全部被讨虏军将士查获。
冯云山没有心思再看这些宝物情况了,直接问道:“季高,你就给句实话,估算下来,这些宝物,总共价值多少?”
“陛下,您这不是为难微臣吗?”左宗棠头疼了,冯云山的这句话,实在是问倒了他,他还真答不上来:“这么多的宝物,微臣总算是明白了那句话,数不胜数!这些宝物,哪件都是价值连城,偏偏数量还如此巨大。微臣斗胆,就算按十万件来算,平均每件就算按二万两计算,也值二十亿两银子。”
冯云山眼睛都直了!他知道很多,也是随口问问,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么恐怖的一个数字!而且,这还是左宗棠保守估计的,实际上,只怕不只十万件,而且平均起来,也不只二万两的价值。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当然,冯云山也清楚,这不能这么算,倘若这些宝物全部投放外面,必然会引起整个市场的崩塌,但再怎么样,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富可敌国,不是一句空话。
亏得满清还一直说缺钱,是因为他们不肯变卖家底啊。却没想到,最终便宜了自己。
冯云山交代:“必须看牢这批宝物,不能让一件遗失。这不是朕一个人的,是整个帝国,整个华夏一族的宝物。另外,让后勤处的人盯牢一点,不能单独让士兵经手。”
左宗棠答应下来,至于其他的银两、粮食、战马等,也是太多,不过与宝物比起来,根本无需再提。他转口又说起了另一件事情:“陛下,帝国新立,按惯例,应当册封陛下的祖辈,还有皇后、太子等。微臣担心时间长了,会人心浮动。”
冯云山一听,叹了口气,他其实早就想到此事,不过,这件事情,他想拖段时间,看来,难以拖过去啊。估计左宗棠提及此事,也是受到跟随的将士们的委托,一旦册封了皇族,自然就会封赏官员,估计是一干讨虏军将领都盼望着早点得到封赏和官职的任命,毕竟是从龙之功。
“再过一段时间吧,朕的心态,还没转过来,而且,这次登基过于仓促,朕的身边,除了季高你之外,缺少参谋之人。”冯云山苦笑道:“朕本来想等稍延后一两月,等南方的战事结束,再统一按功绩封赏众将士。此事稍后朕会考虑的。”
左宗棠走后,司法部部长黄玉琨又前来觐见。他提及的是俘虏的一种清兵的事情,特别是礼部右侍郎宝洌А⒃俏鞑颊构瘟洌约傲硗獗环驳亩嗝逋豕蟪迹继惹坑玻恢逼瓶诖舐睿欢伦∽彀突灌洁饺赂霾煌#乩促鞅ǚ朐粕剑绾未χ茫
按黄玉琨的意思,此等清妖,便是直接斩首示众。但这一路,看见冯云山对清妖似乎是越来越宽容,对于那些俘虏的清妖,尽量都是劝降,不投降的,也是暂时关押起来,因此,让黄玉琨也有些拿捏不准。
冯云山一惊,还真是,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忘记了太平圣国起事的初衷了。“杀灭清妖”虽然是一句口号,但对于广大的讨虏军将士来说,却是至为神圣的使命。自己有必要通过黄玉琨,告诉众将士自己的想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