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怒火,喷向满清鞑子敌人!
汉家儿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在嘹亮的讨虏军军歌声中,冯云山走到礼台边缘。
接下来,是接见黄埔军校一期的学员代表,并发放结业证。
傅善祥却是政治科的代表,她拿着政治科为她准备好的一束木棉花,跟着其他科目的学员冲到台前,心情无比的激动与紧张。
近了,近了,更近了!
她脑袋一片空白,一颗心仿佛要从胸腔里跳出来,心窜得厉害。第一次与圣王这么接近!
糊里糊涂地跟着旁边的学员代表列好队形,等待圣王一个个握手过来。
尽管目不斜视,但傅善祥还是用余光看到圣王走近自己,她太过于激动,鼓鼓的胸口起伏不已。
终于轮到她了!
一个宽大温暖的手,握住了她的小手,虽然皮肤有些粗糙,甚至有些扎手,但傅善祥却仿佛飘到云端,头重脚轻得几乎要摔倒。她一下觉得自己柔软的小手,就要化掉,融入在圣王的大手里。
温文尔雅的面容,脸上堆着笑,眉间却有些微皱,似乎在思考着重要的问题。傅善祥盯着眼前的圣王,呆了,甚至忘记了松手。
从圣王的手握上她之后,她便似活在梦里,一颗芳心,早顺着接触的手掌,离开了她自己。
冯云山有些奇怪地盯着面前这位英姿飒爽,长相俊俏的女学员,旁边跟随的李善兰介绍道:“圣王,这是政治科里的唯一的女学员傅善祥,全科成绩第一。”
这便是傅善祥?果然俏丽无比。不过,她是政治科里成绩第一?这么说来,岂不是,要让她给自己当工作秘书了?
冯云山心神一动,不由手中握得更紧了。
冯云山早在黄埔军校开科之后便提起过,从政治科中选拔前三名,第一名在王府办差,直接给自己当宣传文书,第二三名去讨虏军中的总参谋部当宣传参谋。没想到这第一名却是傅善祥。
一阵少女特有的体香飘入冯云山的鼻孔,他这才醒悟过来,看着面前的傅善祥一脸崇拜地盯着自己,对着傅善祥友善地一笑,连忙松开握着的小手,走向旁边的救护科学员代表。
而傅善祥,犹自未觉。
第381章 坚守武昌的曾国藩()
咸丰四年农历二月上旬。
天气阴冷,虽未飘雪,但冻雨绵绵,让武昌城内外,一片萧瑟悲凉。
站立在武昌城头的曾国藩,眼中布满血丝,疲惫不堪。他已经二天没合眼了。
“军门,有卑职在这便可,您老还是回府歇息一下吧!”站在曾国藩一旁的罗泽南和李元度两人劝道。
“是啊,大哥,您得歇歇了,否则,身体怎么熬得住?这里有我们把守,长毛贼兵休想打进来。”下首的曾国荃也附和着劝道。
曾国藩摇摇头,任凭冻雨沾在眉毛和胡须上,半响,才用低沉的嗓音缓缓言道:“曾某一败再败,衡州丢了,长沙城也失陷了,岳州也丢了,皇上虽有责怪,但一直没过多降罪于我,反而勉励曾某,皇恩浩荡,难以为报!如今,客居糊北,退守武昌,若再不守住,我等均死无葬身之地也!如今战事糜烂,我等更要舍身忘己,报效朝廷。”
“上月,制台吴大人在黄州兵败战死,七千精兵全军覆没。长毛贼军的西征大军更是率兵数万,气势汹汹地接连攻克黄州、蕲州、汉口、汉阳,如今更是将武昌省城团团围困。贼兵的水师也是逆流而上,不日便会抵达武昌,届时,将更为凶险。这几日,我见城外贼兵连番调动,想必是有所图谋。危急之时,曾某哪有心思去城中安歇?也罢,既然兄弟们关心,曾某便在藏兵洞中眯一会。你们给盯紧点,有事需急唤醒我!”曾国藩总算松了口,答应就在城楼歇息一会。
其实,他明白,就算自己闭上眼睛,一时间也难以入睡。大清兵败如山倒!他又如何睡得着?
他想不通,为何这粤贼和长毛贼兵越闹越大,越战越猛,而这大清的官兵,反而畏惧如虎,烂到了根里。
他更是痛恨,那粤贼狡诈如斯,不给他练兵的机会。若是再过上一年二年的,让他好好编练那些湘勇,带出二三万的家乡子弟兵,他曾国藩又岂会如此不堪一战,接连败逃,竟然被从老家一路赶到这糊北的武昌!
“奈何时运不济啊!时也,命也!”曾国藩喃喃地叹息道,躺在藏兵洞中早安排妥当的软草席之上,眼角两颗浊泪不禁滚落。
……
武昌城外,城东六里外的一处山坡上,太平军几路大军的首领,在此处集会商议攻武昌对策。
殿左九指挥曾天养、国宗石祥祯、国宗韦俊、典水匠唐正才四人,席地而坐。
“二位国宗,唐大人,如今我水陆天兵近三万,围困武昌已经半个多月,虽武昌城内才不到一万多清妖,但攻打数次,毫无破城迹象,为之奈何?”曾天养率先挑起话题。
石祥祯瓮声瓮气地道:“若是清妖敢出城决战,石某必杀得他们屁滚尿流。可清妖总当缩头乌龟,石某却是没办法了。”
韦俊皱着眉头,想了下,忽道:“清妖将附近州府的兵力全部龟缩在武昌城内,加上城内有新任湖北巡抚的妖头青麟和湖广两省帮办团练大臣的妖头曾国藩两人指挥镇守,一时间难以攻克啊!小弟却是有一想法,不若我等分出一万兵力,继续朝鄂北鄂西进攻,断绝清妖在鄂地的根基补给,时间一长,武昌必然粮食不济,自然不攻自破!”
曾天养皱皱眉头,刚想说话,唐正才抢过话道:“韦国宗的方法好是好,不过,却需要多长时间难以把握,有可能要个半年一年的,会不会太长,东王可是让我等西征大军尽快占领武昌,再回师击破清妖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
曾天养道:“国宗可能还不了解,老曾听探子报,鄂西的荆州城已被南王的粤兵围困,此刻我们赶去,却是晚了,说不定还会造成天国与南王的纷争。不过,鄂北却是可以,不过,孤军深入,清妖从陕西调兵会正好碰上。不如将大军全部压上,猛攻几次,说不定清妖便溃散了。”
唐正才却道:“全军压上,要是一旦攻不下武昌城,势必对将士们的士气造成严重打击。还需慎重考虑。不若先将此军情,报与西征主将天官又正丞相曾水源曾丞相,由他定夺再行计较。不过,韦国宗的办法也可一试,便由韦国宗和石国宗各领兵五千,占领鄂北等地。”
唐正才却是东王的亲信,官职堪比丞相,他这样一说,综合了大家的意见,众人纷纷点头。
于是便这样决定下来。
韦俊和石祥祯两人领着一万太平军,在唐正才水师的护卫下过了长江,赶往孝感。
太平军分兵一天后,有探子来报,有清妖头率领三千妖兵竟然出城东门外列队,看样子是准备突围的模样。
曾天养闻报大喜,连忙点起六千太平军,展开攻势阵型,朝城东门扑去。
清军带兵将领是塔齐布,手持大旗,将二千湘勇布置在前,后面列一千绿营兵,亲自带领着一干湘勇冲阵,攻入太平军中,一时间太平军竟然被冲乱了阵形。
曾天养大怒,见塔齐布在阵前冲锋,杀戮手下太平军将士,怒从心头起,忍不住一时的愤恨,单身冲入敌阵,直取塔齐布,大声叱说:“妖头!拿命来!”
挺矛直刺,正中塔齐布坐马。马吃痛一跳,将塔齐布摔下马。曾天养抽矛再刺,准备一举将塔齐布刺死,不料清兵拥至,将塔齐布救起。
塔齐布下令清军往回撤逃。
清军不加抵抗,连忙往城门跑。曾天养领兵紧追不舍,来到城东门下,忽地一声炮响,城门内又冲出两队清兵。
与此同时,城楼上枪炮齐鸣,千枪百炮一齐开火,曾天养身旁的太平军纷纷中弹倒地。原来是清兵在此埋伏,塔齐布出城故意装作突围模样,然后失败撤退,却是引诱太平军来攻。只不过,是曾天养太过勇猛,一个回合便将塔齐布挑下马。塔齐布便趁机下令撤逃,将太平军引至城门下。
想明白了关节,曾天养大惊,急忙下令勿要追赶,退后回营。但此时哪里还来得及?
之间城墙上的鸟枪射出的铅弹,和如雨般箭支,集中射向曾天养。虽然有十余名亲卫奋不顾身地想上前挡住曾天养,但高大魁梧的又自傲无比的他,又如何会要手下兄弟的保护?
曾天养猛呼让弟兄们撤退,他刚想抄手抓起一具清妖的尸体,放在自己背上挡住身后城墙射来的铅弹和箭支,但却迟了半拍,只听噗噗几声,数粒铅弹射中他后背,他都听见了入肉的声音,便觉一阵剧痛传来,紧接着便栽倒在地。
一旁的太平军亲卫连忙将曾天养抬起,冒着危险将之抢回太平军大营。
因主将曾天养受伤生死不知,加上被清兵伏击,太平军士气低迷,被湘勇带领绿营兵一阵冲杀,惨败而回,损失惨重。
清军随后猛追,杀声震天。
太平军一退再退,直到离城墙六里处的营寨处,才止住溃散的势头,依靠着营寨,加上留守营寨的数千太平军将士出营救援,才将追击而来的湘勇抵挡住。
经此一战,太平军损失三千余人,没了主将,再也无力围困武昌城。
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
而这边,刚护送两位国宗渡过长江,准备返回武昌城外长江水面的太平军水师,却被从一直藏身在武昌南边嘉鱼境内斧头湖内的湘勇水师,顺长江而下,趁夜突袭,唐正才被杨载福的旗舰上排枪击中,身负重伤。
黑夜中,太平军被杀散,大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