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孙北平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影响。
说时迟,那时快。整个骑兵兵势霎时间冲进先登死士的人群之中,尽管麴义也想带人抵挡,只是骑兵的冲锋一向是可怕的,还不等他们反抗,前面一排的士兵早已经被撞得往后飞去,更有甚者,直接被一匹又一匹的活活踩死,脑浆炸裂。
很快,先登死士已经被骑兵彻底冲散,再难组织队形反抗,而麴义也只能是带着十几个人往军队后面撤去。站在高处战车上指挥军队的袁绍知道:军队完了,只能是指挥着还能撤退的部队往后撤离。甚至于在无终城墙上来不及休息的张燕也看到远处这一幕,来不及多说什么,只是冲下城楼,指挥着还能动弹起来的士兵,战场时机,稍纵即逝,如果等到袁绍重整了部队,那么再想有如现在这样如此容易击败他只怕又是另一回事了。
战事一直延续到晚上,袁绍的军队被迫追击着逃了十几里地,直到晚上野色渐渐黑了下来,赵云和张燕领着人才不得不撤会无终城,这一场战事,整个袁绍军能逃掉的,已经不到五千余人,幽州西面,袁绍暂时再也无力成为威胁,对于袁绍来说,死伤如此多人,已经足以伤筋动骨,十几天后,等知道袁绍兵败的张郃,也缓缓领着军队撤出了右北平,顺着黑水河,在易京一线重新组织起防线,大半个幽州,已经只有公孙瓒和刘和所率领的乌桓与忠于以前的刘幽州的部队。
半个月后,张燕、赵云率军与我终于在右北平相见,我也是尤为高兴,忍不住拉住张燕与赵云的手,笑了一笑:“如果没有张中郎与子龙来救我,我恐怕早已经是墓中枯骨,今天什么也不说,当不醉不归。”
“前将军之言有理,当不醉不归。”张燕也是哈哈大笑说道。
赵云默然。
多少个日日夜夜,梦中常被过去的噩梦惊醒,总是回想起上一世被袁绍逼得****而亡的结局,每到此时,总是会被吓得醒过来。
进得郡治府,只见着早已经坐满了位置,所留下的也只有上位还有左右两个位置,刚刚坐下,看着满座文武,心中一片感怀万千,朝着张燕望过去,“张中郎,第一杯当敬你!”
酒干立毕,再次满上第二杯,“这第二杯,当敬赵云将军,敬田豫将军,敬田楷、关靖、单经,敬吾儿,敬二三子!”
第三杯,这时候众人都知道我是郑重其事的,也不由一片肃穆,心中隐隐期待,沉吟了一下,说道:“第三杯,当敬袁绍,刘和、阎柔、鲜于辅、鲜于银等辈,若无他们的当头棒喝,亦不会有现在的公孙瓒。”目光如火如炬,直视远方,有如吞天地之机。
一时间有明白过来的,不由暗暗佩服我的胸襟气阔;有没想明白的,一时间只觉得高深莫测。
就这样,喝酒喝到深夜,整个屋内众人倒成一片,其中张燕尤其出人意料,极擅于喝酒,地上十几个酒坛,愣是不曾见得醉倒他,和他喝酒的如单经、田楷,早已经醉倒,值得一提的是,似乎张燕和公孙续非常要好的样子,细想也释然,如果不是看吾儿顺眼,恐怕也不会派兵来救我,至于赵云,一开始虽然喝得不多,不过在气氛热烈以后,我也不禁开始跟着起哄,倒想看看赵云酒量多大,其中有几人以为他武艺如此高超,比酒却不一定行的,只想着在酒桌上一定要大败子龙,只是让众人傻眼了,喝到最后,竟然只有张燕和赵云还在喝,至于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看着看着也竟然睡着了。
(本章完)
第24章 颍川评()
颍川郡是个美丽的地方,青山绿水,土地肥沃,虽然经过了黄巾之乱,但是和其他地方的荒凉对比已是繁华热闹不少,而且此处民风淳朴,看往来之人,虽是街井小民,却也是谦恭有礼,一派斯文,不愧是三国时期名士的发源地,算起来,三国的名士十之八九都出自这里。
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书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
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穿过旁门,就是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轻轻拨弄一下琴弦,音色圆润清脆。
现在的颍川书院仍然是天下名士的中心,一直等到了历史上的曹操官渡之战挫败袁绍,其野心日益显现,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首的闲散颍川名士不甘于汉献帝刘协受曹操挟持,至于现在的刘协,曹操仍然是保持着礼仪上的君臣之礼,比之董卓、李傕、郭汜之流已经好了不知多少。
今天的日子略微有些不同,是颍川书院的一年一次的名士品评的日子,一年不过三四天而已,因为在月旦,时人称之为“月旦评”。有名的则是名士许劭对曹操的评价,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往年是品评知名人士,只是近年来却有不同,因为天下纷乱,群雄遍起,逐渐的名士们开始评价。起天下诸侯人杰,有心的人有志于谋求进身之阶又苦于无门的,便特意留意于大名士对于诸侯们评价,也好去谋求立身之基,以至于这一场原本普通的月旦评也显得如此重要,有些诸侯更是派人过来想要直接招揽名士,或者给天下士人留个好印象。
“诸位,在下学业有成,自酌一可为一郡太守,只是天下英雄何其多,不知何人可以值得投效,在场的诸位来自五湖四海,自然是知道天下英雄,不知道何人可以为君。”这个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文士,只是看其气质不凡,只怕也确有其本事,让人轻视不得。
话毕,一个心情稍显激动的人抢先站了起来,对着满座诸文士皆敬了敬道:“若要论天下英雄,可当为曹公。”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如今曹公乃是朝廷官身,天子亲赐司马,有兖州、司隶为根基,当为天下英雄。”
座下众人只觉得确有道理,只是还不等座中诸人肯定,这时又有一人站立而起,双手一拱,言道:“非也,非也!天下英雄,当为北方袁公,比职位,乃大将军职,更甚于司马;更何况其家世乃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再加上其人又好结交名士,可为天下英雄。”这人说完之后脸带倨傲之色的看了座中诸人一眼,席地而坐。
座中诸人虽然觉得此言有理,只是有些不满于此人面色。就在这时,有一个文士站了起来,但见其气质不凡,飘飘然间自有一身超然卓越,问道:“敢问刚才这位仁兄名讳?”这人说完话,眼睛看着刚才说话那人。
“吾乃郭图,袁绍将军帐下从事。”说完之后席地而坐。座中诸人听闻此言,不由看向了郭图,有些人暗暗记下,只待散席之后亲自拜访,只是那人却并不放过,看其神色似乎早有所料,再次言道:“那不知幽州的公孙瓒最近怎么胜得你家主公?”
郭图的脸顿时黑成了一条线,并不答话,其他人看在眼里,更加觉得好奇,一人问道:“幽州的公孙瓒,那不是一年以前就被袁公围在易京了吗,最近还听说即将败亡了呢。”旁边一人忍不住,站起来回答道:“兄台你这就错了,你那已经以前的消息了,我最近刚从北方回来,听闻幽州的公孙瓒似乎已经脱困易京,不但如此,还在右北平挫败了袁公五万大军,现在已经是在右北平安然自若了。”
满座众人听闻此言,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嘶!当真?”
“当真!”
寂静,满场无声,北方袁公,现在公认的与曹操并列的当世最强的两个诸侯,现在竟然败在了曾经的敌手公孙瓒手中,这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只是,还不待众人继续想下去,就有人继续发言道:“要说天下英雄,我认为刘备刘玄德也可为英雄,听说现在已经在徐州扎稳了脚跟,劝退了曹公的军队之后,似乎刘徐州有意将徐州拱手相让,以素有仁义满天下、信义著于四海的刘使君的本事,只怕又是一方诸侯。”
另有一人说道:“江东孙策,亦可为英雄,其父孙坚,自洛阳而得传国玉玺,到孙策这一代,果敢献玉玺于南方袁术袁公路,现在在江东开阔地盘,借势脱困于江东,已经是有诸侯之基。”
只是在座诸人继续热烈讨论,下面的却有些让人没有多大兴趣了。
此时,在一屏风一张桌子后中坐有三人,只见三人皆是气质非凡之辈,虽然左位这人为人朴实相貌略显普通,但是隐隐之间让人轻视不得,只见上位那人一身清雅超然脱俗气质,说道:“士元,何故如此沉吟?”
左位这人回过神来,恭敬答道:“先生,我只是听闻刚才座中诸人言幽州之公孙瓒本来是将要败亡,为何现在反而脱困,龙跃于渊,不可限量。”
原来这左位的正是庞统庞士元,至于上位的一身超然气质的则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右边这位还未曾说话的,一身任侠气质的则是徐庶徐元直,这司马徽正是庞统和徐庶师父。
有推荐的来个推荐呗,没有的话收藏订阅一下,帮我评一下评分也是好的,拜谢。
(本章完)
第25章 有凤来斋()
司马徽笑呵呵说道:“士元,这其中的道理我只怕也不能猜透,只是听说似乎有人相助,具体的只怕还是要去当面对质恐怕才清楚了。”
旁边的徐庶听着师父司马徽和师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