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来到西汉末年-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彭大牛道:“哎,这个和我家的耧差不多,只是大了一些。来先试试吧。”
小刘diǎndiǎn头,说着话,便将麦子到在了播种机的箱子里,一下子倒了有40斤左右。前面彭大牛也套好了马,由他牵着,后面小刘扶着播种机后面的一根栏杆。
小刘后面一声吆喝,彭大牛牵着马走起来了,围观的人看着那播种机的向前而去,沙沙作响,知道种子都洒到了田地里。众人看去,地下六条明显的鲜亮的土印,但没有明显的土沟,众人再看那播种机那六条腿后面绑着一些杂草布条类的东西,将刚刚翻开的土沟刚好覆盖,种子只有很少的一些洒落出来。
众人赞叹声中,发现不光是仅仅六条腿的播种机快多了,而是那播种机像跑一样,丝毫不费力气。有些孩子欢闹中,紧紧跟随,大人则站在地头不住的议论,啧啧赞叹。这样播种可比以前快太多了,不像耧还要老庄稼把式才能控制,他这个播种机怎么看操作简单多了。
众人都在议论,自己要不要买一个。众人议论声中,彭大牛跟着马匹已经掉转头,向地头跑来。
不多会,老彭带着马跑到地头,众人看田地里,已经超出平时一天所播种的量了。
众人将老彭他们围住,有问老彭感受的,有问小刘感受的,有问小刘播种机价格的。
小刘唤过两个对这个感兴趣的人,跟他们讲解一番,不多会,一个牵着马,一个扶着播种机,飞一般的向前而去。
这时候彭伯海问道:“小刘,这个播种机多少钱?”
小刘举起手,比划两个手指道:“2000钱一个。”
彭伯海道:“我要订5个。”
小刘大喜,忙说道:“今年买全部半价,1000钱一个,剩下的都有平州府补贴。”
众人听到这里,围拢过来,纷纷预定。
彭大牛看着喧闹的人群,心里十分敞开,虽说损失了一diǎn麦种和稻种,不过白白得两台播种机,也是划算的,今年再多种几百亩都不会太累了。昨天小刘说很快收割机也可以定制了,看来今年可以有个大的丰收了,再也不怕种不完,收不完了。
几天后,送走小刘,还不到春耕时节,但开荒已经可以了,彭家村人修完路之后,全体忙起了新一年的开荒工作。
第九十章 新制钱()
平州府内,江河行拿着几枚新出的钱样,细细端详,还有几个大商人也在场。江河行道:“我们这里五铢钱照样用,大家先放心。另外,我们也要自己造钱了。你们几个也看看,毕竟你们用的最多。”
杨弘、孔氏兄弟,还有杜邦老汉,看着桌子上的新钱,一个个拿到手里细细端详。杜邦问道:“和王,这个钱我看比五铢钱轻不少啊,两个也没一个五铢钱重啊。”
江河行手里托着新的铜钱道:“那是当然了,我这个10个是一两,一个一钱重呢。你说说这五铢钱多重啊?”
杜邦哈哈一笑道:“五铢钱是五铢重啊,一两24铢,差不多5枚钱就一两多。”
江河行道:“这个发多少钱可是要害啊,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要跟产出多少要适应,太多太少都有麻烦。我们先不发,先有多少五铢钱在这里,先来兑换,三年后再考虑发新钱,到时候心里也有个数,不能乱来。”
杨弘、杜邦、还有孔氏兄弟都表示赞同。
孔飞拿起一枚银钱道:“和王,这个银钱如果大diǎn就好了。”
江河行看着他道:“怎么说?”
孔飞道:“有时候我们买东西,拉的铜钱比要买的东西还重,如果是银子就方便,可小银钱也麻烦,能有大的银块就好了。”
江河行眼前一亮道:“你这个建议不错,以后我们会做的,不会让你们带太重的钱,不然也是太麻烦。”
他们几个都很高兴。
江河行本来请来他们是想问下纺织的事情,还有收割机的事情,还有商会的一些事宜,刚好张捷送样钱过来,江河行也就给他们也看一下。
杜邦告诉江河行棉布已经做出不少,不过看的人多,用的人少,大家好像都不太习惯。本来也做的不多,因为去年大家都堵住家门给他要棉花,他看大家喜欢棉花,能卖就先卖了不少,反正能同样赚钱,他也省不少事。
江河行安慰他道,新东西的推广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棉布慢慢来,将来人家习惯了,说不定麻布穿的就不多了。平州天气严寒,棉花做被子是个好主意,棉布也可以先用在被子上,不一定都要做成衣服。
杜邦diǎn头称是。
孔飞讲了自己做播种机的事,还有筹备收割机的事,他说按照江河行的吩咐,一个个都是做成标准化的零件,到各个县才让他们拼装,做的又快,运输也很方便,不过前一段播种机的任务看来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实在是一下子量来的太多。又说了筹备收割机的事情,钢铁都不成问题,现在手里熟手工匠也多,完成应该不成问题。
江河行diǎn头,比较满意孔氏兄弟的配合,没有他们,光靠王柯组织的生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推广到平州。
最后江河行看着杨弘道:“杨弘啊,今年以后,很多事要麻烦你了。”
杨弘满面笑容道:“和王,我最爱有和王给我交代任务。”
江河行一笑道:“杨弘,你一直是商会会长,我呢,看你各方面关系维持的不错。希望你做的长久一些,再说对你的生意只有好处,绝对没有坏处。这两年丝绸没少赚钱,不过这次给你的任务要耽误你赚钱了。”
杨弘还是继续满面笑容说道:“不管赚不赚钱,我都愿意为平州多做diǎn事。”
江河行说道:“我估计最近一段时间,长安,洛阳,南阳,邯郸等地的商人,可能来的更多,到时候你要多帮忙,最要看着不要让人欺负。你知道同行是冤家,虽说有些事按法还可以,可背后阴招也许很多,也令人无奈,就是做的让你恶心。我要你代我传个话,正常的生意我不会管,不会问。谁若是欺生,就是跟我过不去。我们认识好几年了,你也了解我的,能体谅大家的,我尽量体谅大家的难处。”
杨弘满脸严肃起来,连连diǎn头道:“和王一向对我等优容有加,我不敢忘记和王大恩。”
江河行接着说道:“我也不是对人没有优待,我只是希望到时候可能生意会没有现在好赚钱,有些人心里会不舒服,对新来之人,多方刁难。你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有些人你觉的实在为难的话,直接告诉我。我看到时候谁敢找茬。”
江河行说着这话也是满脸严肃。
杜邦和何氏兄弟听到这里,也是身体一颤,面色严肃起来。杜邦胆子大一些,红着脸道:“和王,可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江河行道:“这倒没有,我只是提早做个预防罢了,你们两个也将话放出去,到时候别让老杨一个人为难。”
杜邦道:“虽说这是一方面,来的人多,做生意的机会就更多,大多数时候还是好事。我们有机会一定将和王的心意说出去,给那些想做小动作的一个警惕。”
何氏兄弟也是如此表态,江河行很是满意。
他们走后,江河行仔细梳理了平州的事情,近期的事情基本料理,江河行想想老呆在这里,也不是个事。过段时间,周边地方都去看看,也好做到心里有数。打定主意,江河行便将事情交代张凯,李孝文他们。
他回家了一段时间,陪陪赵清漪,看看樊娇,抱抱孩子,安心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有些地方春耕已经开始了。
江河行收拾行装,告别妻儿,带着几个亲兵,轻装简从,乘着两辆马车,出了平州府,向东而去。
一路之上,走的甚慢,江河行看着道路两旁忙于春耕的人们,播种机被大量的使用,今年的种植面积看的出,比往年大多了。一路上看到忙碌的农民,虽然忙碌,脸上并不忧愁之色,各个忙于这块地之后,又要赶往下一块田,一副急匆匆的样子。
一路走走停停,看着路边的农田,只是这个时候太过于忙碌,不能到人家家里去看看。江河行略有遗憾,路上走了四天,这才到了吉林城。
吉林城变了模样,不像以前,都在河东一侧,现在河西也同样盖了好多房子。江河行下了车,下去转转,发现前面有个很大的市场。
江河行带着两个亲兵,走到市场入口之处,一股鱼腥冲扑面而来。市场很大。宽敞的大路之上,两面都是高大的门面店。一个个招牌挂的都是很显眼,有的还挂木制的扁鱼挂在门口。江河行注意到,大路的两面都是跟鱼相关的。
江河行迈步走了进来,里面没什么人,各个店门口的伙计无精打采的站在门口。看到江河行衣着打扮,各个睁大眼睛看着他,嘴里高声叫喊。一个喊道:“客官,这边来瞧瞧哎,新鲜的活鱼,刚刚运到的,你来瞧瞧。”另一个则喊着:“先生,瞧瞧吧,新鲜的活鱼,吉林城最大的活鱼。”
江河行反正也无所事事,打算全部看看。他先走进了靠近市场门口的第一家店,这家店招牌做的大,上写着“赵家鱼行”四个大字,招牌黑底,字则是金黄的,似乎还抹了金粉,显得光彩夺目,异常耀眼。两个年轻的伙计,利索的短发,黑帆布的制服,脚下穿着长长的鹿皮靴子。衣服上还有不少泥diǎn和鱼鳞,看起来有diǎn脏兮兮的感觉。不过两位看到江河行一行人,立马站到门口两边,高声喊道:“客官请进。”
第九十一章 咸鱼干()
江河行和两个亲兵迈步走到店里,里面很深,门口一个高高的黑色柜台,上面放着一杆秤。柜台后站着一人,看年纪40岁上下,一身黑色的麻布长袍,也是短发,长须。胡须不同的是不是黑色白色,有些淡黄色。江河行从柜台旁边绕进来,他也跟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