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天启-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射击或者装药,受到攻击的面积增大,所以取得的效果比汉军要强得多,明军的惨叫声明显增加了许多。

    但离得近了,火铳的击中比率也大大增加,所以后金甲兵倒下的也在增多,这时,鼓手同时将鼓敲响三声,然后是一下一下地响起,离壕沟二十步的步兵方阵开始向前移动,鼓响一下,向前一步,后金甲兵开始向这边直射,不停地有士兵倒下,军官立即驱赶后面的士兵补上,杨光皋看到两者相距约三十多步时,叫道:“分段开火。”

    鼓手重重敲了一声,步兵方阵停了下来,第一排士兵蹲下,第二三排士兵自动错开,又是重重地一响,三排士兵一齐发射,阵前瞬间被硝烟填满。这时前三排士兵都站立在原处,开始装药,第七八九排走到最前面,第七排蹲下,第八九排错开,重重的鼓声响起,又是一阵枪响,然后第四五六排上前重复,阵上只见此起彼伏的枪声,而阵前的硝烟刚刚快散去,又被填满,士兵根本看不到对面的情况。

    三阵枪响以后,鼓声不再响起,风将硝烟慢慢吹起,将战场又显现在众人眼前。披甲军倒下一大片,但也有些披甲兵已经逼近了壕沟前,有人正在跳入壕沟中,杨光皋命令道:“迅速分段开火。壕沟兵用刺刀退敌。”鼓声响起,这三次重击鼓声比前一次要急,又是三阵枪响,然后鼓声一变,连续敲击四下,壕沟里响起各级军官的声音:“不要再装药,打完后用刺刀。”

    然后鼓声响起连续三声,步兵方阵装好药后在军官的带领下开始前进,一直抵达壕沟边缘,鼓声长短相间地响了六次,各方阵军官叫道:“自由射击。”于是前排的射击完后,就走到后面去装药,这样循环往复,不停地向壕沟那边倾泄弹药。

    那边的建奴甲兵不停地倒地,这边的明军方阵步兵也不时有人中箭倒下,迅速地让辎重兵拖到后面,医官开始进行简单地包扎。

    终于建奴撑不住了,对面金声响起,甲兵开始缓缓后退,汇在一起,但都还是面对明军,边退边射箭。杨光皋下令跟着后金兵缓慢前进,同时将步兵队列集中,变成了两个阵形,每阵都是六排步兵,前后两个阵形间隔十步。士兵跟着鼓点越过壕沟,一步步地向前逼近,并不停响起火铳击发的声音。

    后金甲兵快要退到旗主处时,突然阵形一变,一群白甲兵冲了出来,将手里拿着的标枪,甩刀什么的一起丢了过来,将第一排方阵前面的士兵打倒了十几个,然后抽出长兵器,向着方阵砍了过来。

    这些白甲都套着两层甲,他们冲入方阵后开始乱砍,而步兵用刺刀对付时根本不是对手,前面的方阵很快就乱了起来,倒地的士兵大声惨叫,没有受伤的士兵也开始四处逃窜,躲避白甲的砍杀,甚至有士兵开始向后跑,冲向后面的方阵,后面方阵的军法官大叫:“向旁边跑,不准冲阵。”然后走到方阵前方,遇到冲到本阵前的士兵就是一刀砍倒在地。其他准备向后退的士兵看到这情况,稍微清醒了一点,要么回身去和建奴博斗,要么向旁边跑去。

    第一排方阵很快地被白甲兵打散,白甲又冲向第二排方阵。前面方阵的教训第二排的司长们都看得清清楚楚,自然知道如何应付,都高叫着:“保持阵形不要乱,自由射击。射击完毕不准装药,用刺刀一起刺杀建奴。”

第53章 初战(二)() 
白甲前进速度极快,方阵指挥官才下完命令,他们已经逼近到方阵前十步左右。而火铳的击中率一般来说较低,这是指在五十步左右时,而靠近了打,火铳却变得比弓箭还要精准,所以第一阵枪声响起时,大量靠近方阵的白甲倒在了阵前。而明军阵形没有乱,即使有白甲冲进来,杀了前面的一个士兵后,也很快被其它方向刺来的几把刺刀刺中,倒在了血泊中。

    这时后面的汉军被逼着向前冲,可他们畏畏缩缩的样子,四处乱瞟的眼睛都预示着不可能给方阵造成什么威胁,果然,当方阵步兵都挺着刺刀向前走时,汉军很快崩溃,迅速向后逃去,后面的甲兵的刀砍也阻止不住向后的人流。

    骑兵营一直在两翼随着方阵缓慢前进,这时左翼杨光皋手一挥,带着骑兵向溃逃的汉军冲去,右翼的曹文诏几乎与他同时行动,很快,汉军冲乱了后面的甲兵阵形,甲兵也开始向后逃亡。杜度长叹了一口气,也带着亲兵向后逃去。

    这时鼓声连响八声,步兵停步警戒,稍事休息后再开始追击。辎重兵开始清扫战场,先将本方受伤士兵抬到后面医官处,再给未死的建奴补上一刀,斩下首级,将兵甲收好。最后一排没有参加战斗的步兵方阵向着前方便步追去。

    骑兵营紧跟着建奴,火铳早已经扔在地上,每人都拿着马刀,跑过敌军身边时,将刀垂下,马的速度会让刀轻易地将建奴砍倒。追了大约十里后,杨光皋下令停止追击,因为前方出现了建奴的留守军队,阵形森然,前面还有陷马坑,只留了几个狭窄的通道让建奴败兵通过。

    杨光皋还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对方一阵箭雨射来,射中了几个骑兵没有着甲的腿部,伤了几十匹马。骑兵没有远程火力,只好救起伤兵,缓缓后退。曹文诏不甘心,退出建奴射程之后,也不下马,就在马上左右开弓,连发十支箭,射中十个建奴,引得骑兵大声欢呼。

    大家隔着一定距离僵持着,这时后金的船只从上游下来,缓缓靠在岸边。后金军开始分批上船,上完后迅速驶向对岸,下完人后又驶了过来。

    这时,周遇吉带着步兵终于赶到了,杨光皋和曹文诏带着骑兵让开正面,向两翼展开,随时准备追逃。周遇吉下令:“三段射击。”然后亲自用鼓给步兵敲节奏。火铳在这平坦地方,射程和伤害力远远超过弓箭,再加上后金兵与明军在盔甲上的差距,使得收尾过程顺利无比,明军以极少的伤亡消灭了还来不及上船的大部分留守部队,以及部分已经上船的后金兵,曹文诏又展现了一次左右开弓的神技,八箭八人,而且是已经上船了的人,在明军的欢呼声中,曹文诏控制着自己颤抖的双手,缓缓地举起铁弓大呼:“一切为了大明,一切为了皇上。”

    士兵也一起大叫:“一切为了大明,一切为了皇上。”河对岸的杜度端详着自己左臂的弹孔,听着这震耳欲聋的喊声,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汗王这次会如何惩罚自己呢?天呀,连京营都这么能打了,这世界还有天理吗。

    战场打扫完毕,本次战斗,共杀敌一千四百三十七人,其中建奴六百一十三人,没有俘虏。共缴获镶白旗牛录旗八面,旗主旗一面,而京营共阵亡三百五十九人,重伤二百八十六人,轻伤六百三十三人,据医官报告,重伤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保下一条命来。

    大军休整了一天,然后用两天时间赶回了广宁城。王化贞在城门外安排了隆重的欢迎场面,他一直要想进攻建奴,但每次都是大败而归,逃回的士兵百不存一,这次京营出战,仅斩首真夷就有六百多,让他大大涨脸,而且也证明了他的攻击战略是对的,他当然高兴,所以当杨光皋向他要曹文诏时,他立刻答应下来。

    而且他还有个得意事儿,他派遣练兵游击毛文龙,深入建奴后方,收复沿海各地。七月十四日毛文龙到镇江后,暗通镇江中军陈良策为内应,率一百余人夜袭,擒后金外戚佟养真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后又派陈忠等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捷报已由搪马传送去京师。

    “光皋为朝廷贺,为皇上贺,亦为巡抚大人贺。”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杨光皋也是喜上眉梢。毛文龙在镇江闹出这么大的事,当可牵制后金兵力,更加有利于广宁的固守。

    八月十五,京营踏上了回京的路。缴获和轻伤员已经由辎重营用马车先行带走,重伤员则由医官在广宁照顾到伤愈后再回京。所以路上又进行了拉练,等到达山海关时,已经把速度提高到了每天四十里。

    毛文龙捷报传到京师以后,兵部听信王化贞的主张,催促熊廷弼出关督师,所以此时熊廷弼已经驻扎在离广宁一百多里的右屯卫了。杨光皋在路过时拜访了他,熊廷弼当着他们批评了王化贞的进攻策略,觉得想靠西虏和内应就一举荡平辽东,只怕想得太简单了。几人都深以为然,但也不便随意附和熊廷弼,他们是京营的军官,随意发表意见会被人视为是皇上的意思,让另有用心的人利用,整出了什么事那可就坏了。

    等回到京师后,首先是献旗于太庙,然后将牺牲的将士名单奉入忠烈祠。等这些都做好后,皇帝亲自来到了京营。

    进了营后,众将皆以军礼迎接皇帝,曹文诏抑制住自己要跪下的冲动,别扭地使用军礼向皇帝致敬。

    朱由校用军礼还礼后,和京营大帐中各级将领一起坐下。跟来的太监开始传旨:京营各营,改称近卫军,升杨光夔为近卫军指挥使(正三品),总领近卫军各部。杨光皋为近卫军指挥同知(从三品),协理近卫军各部,鲁钦为近卫军指挥同知,主领炮营,周遇吉为近卫军指挥佥事(正四品),主领步营,曹文诏为近卫军镇抚(从五品),主领骑营。各级军官,均升一级,参与辽东战事的士兵每人赏赐五两银,未参加的士兵每人赏赐二两银,各有功者,按功劳赏赐晋升。

第54章 辽东局势() 
众人皆跪拜接旨,然后召开司以上军官大会,讨论近卫军改制的事宜。

    前面杨光皋等人已经将战事过程详细上奏给了皇帝,并且指出了现在军队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白刃战有待加强,特别是多人对付一人的攻法,而且敌人攻击一强就会出现溃散现象,二是指挥方法有待改进,三是医官数量太少。朱由校强调,针对这些问题,各位军官要群策群力,一起提出意见,汇总以后再报来。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