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鱼跃农门-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子里一直是种稻谷的,豆子和麦都种得少,咱们这儿雨水丰沛,当然适合种稻,但一旦遇上旱年,可没多少替代的粮食,灾年就难扛。这东西我也是无意间得的,只得了三个,在观里住的时候我试着种了,收了一大窖子,婶子是瞧见的。”
进宝媳妇早就傻了,听着小鱼提到她,连连点头作证。
小鱼把剩的那颗生土豆放到桌上,四个人八只眼睛都盯着这貌不惊人还有些丑陋的块茎,仿佛那上面凭空生出朵艳绝天下的花来。
“我只是为了证明,这东西能当菜也能当饭填饱大家的肚子。窖里剩的那些,便一个也不能动了。”
杨三爷立刻点头:“不动,不动,谁也不能动。”
“三爷爷,我得的种不多,满打满算,不过够观后头大家帮我开的那二亩多地。我想着,如今我跟我娘不在村里,我将种这东西的经验教给进宝叔,请叔婶帮我看着那二亩地。过了三个月,照着二十石来算,能收上四十石的粮食。”
听着她说这话,杨进宝激动得脸都红到了脖子根,他人憨厚不多话,只知道不停地点头。
“四十石粮食其实也不能给全村人当粮食。得留下足够的种。”唐小鱼的双目发亮看着杨三爷,“三爷,小鱼这么些年都是靠着村里人拉拔着活下来的,现在是我报答的时候了。这头一茬种出来的,咱们全都留种。”
全都留种?留那么多作甚?
“我要给村子挣名声,挣光耀。”
杨三爷双目微眯,迟疑道:“丫头,你的意思是?”
“不可能只咱这一地遭灾,像咱们这样的村子一定还有很多今年会打不上足够的粮食,三爷爷,您跑一趟县衙,献宝贝!”
献宝贝啊!可不是宝贝吗?
一亩地能打二十石的粮食,不挑地头不挑节气,这可是天大的宝贝。
“可是,你说的这二十石,靠谱吗?”
杨三爷心里发虚,若种出来跟报的有差,差得远,那可是戏耍官家,欺骗朝廷的罪啊。
“您别就这样直接空口说白话啊!”小鱼笑了起来,“这东西的产量我是有数的,只要照看得当,只会多不会少。但咱不能把话对上头这样说白了。您得转弯抹角地找县官老爷先透个口风,请他着人留意着。咱们闷头种出来,到收成那天,当着他的面算,看咱说的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不止村里得好处,县官老爷报了上去也是顶大的功劳,就算是假的,达不到这么好,于他也没有损失,不过是多拨两个人的事儿。”
杨三爷想了又想,老爷憋得通红,猛地一拍大腿:“你说的对,若真能成,不止能解了饥荒,还能为村里的伢子们铺条大道。这事值得冒险啊!进宝你跟小鱼学着怎么整这地,我找人日夜守着那两亩地,断不叫任何人或牲口给祸祸了。明儿一大早,我就进城,托关系,看能不能见着县老爷!”
杨三爷想见县老爷还真的不一定能成,不过小鱼已经想好了路。
“三爷爷您先别急,这种好事咱不怕多些人摊功劳。我今天先教叔怎么切芽育苗,晚上我就回城里去,我先托人找找关系,能不能搭上主簿老爷,得了信儿我就回来请您老过去。”
唐小鱼事事都想周到了,杨三爷也不再拿她当个未成年的小丫头片子看,几人先约定要闭紧了嘴巴,事情一天没定下来,一天不叫外人知道。三个大人带着一个小丫头再次到了观后的地窖口子,看着里头堆得像个小山似的种薯,杨三爷老泪纵横,差点没跪下来磕谢天恩。
这只是小鱼用三个这样的瓜蛋蛋种出来的,若这些全都当种子种了,又能生出多少宝贝蛋啊!
唐小鱼丝毫不藏私,挑了几个土豆就回去手把手教进宝两口子怎么切种,怎么育种,地要怎么耙,育的苗怎么栽怎么加肥,直说到日头偏了西。
杨进宝亲自套车送小鱼回城里去,约好了出苗的时候再来接她回村,这才急忙赶三地回村里去。
唐娘子倚门等着女儿,从黄昏等到日落,正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时,总算见着唐小鱼的影子了,免不了又是好一顿数落,直到唐小鱼赌咒发誓再不扔下她出门这才作罢。
忙累了一天,小鱼是头挨着枕头就睡了。
临睡前一刻,她脑子里想着的,是要怎么才能见到主簿老爷呢?
第15章 运气真好()
第15章运气真好
早上头一波客人散去之后,小鱼坐了个马扎歇了会,便对唐娘子说:“娘啊,我有事离开下,这会客人不多,您来收账吧。”
唐娘子应了一声,洗了手上的面粉走过来。
小鱼早写好了一张条子,将各项吃食的单价列清楚,方便唐娘子算钱,然后拿了长竹筷,从油锅里捞了四根新炸好的油条,拿油纸纸包了放在篮子里,跟唐娘子挥挥手就要走。
“哎,你要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唐娘子忙扯住了她,“别跑太远。”
“没事,我去主簿老爷家给晖哥送点吃的,前些天我应了他的,一直没得空送去。”
晖哥是洪大叔家的大儿子,名叫洪晖,今年十七岁,是主簿老爷的贴身小厮,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前几天回来,唐小鱼专门请他吃了顿饭的,唐娘子一听也放了心,挥手让她去了。
唐小鱼挎着竹篮子,脚步轻快地穿街过巷,不多时到了城东一处大宅院的角门口。
县里的主簿姓何,在县里也算是个大户,他家祖上曾跟随□□皇帝起事建国,虽然他是分支旁裔,但也沾了不少光,家里算是富庶,人也聪明,二十岁上以孝廉入仕,当了六年的主簿,倒也有些手段。虽然年纪不算大,但前任县太爷和现任的县老爷都相当倚重他。
唐小鱼在角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守角门的下人瞧见了,便出来呼喝:“哪里来的野丫头,怎么在我们府前乱转悠?”
小鱼立刻上前,往他手里塞了几个铜钱:“我是来找何晖哥的,麻烦您帮着叫一声吧。”
洪晖进何府签的是死契,进府的时候就将姓改了何,所以在大宅院子里,小鱼能叫他洪晖哥,在何府门前,却是要叫何晖才成了。
听说是来找主人跟前当红的小厮的,那看门的脸色顿时和缓了不少,手里掂了掂那几个铜板,顺手塞到怀里去:“你在门口守着,这会他应该在书房伺候,若是得空,便让他来见见你……你叫啥?”
“您就说,是唐家的小鱼找。”唐小鱼连连躬身告谢。那人转身进去找人了。
等了约一盏茶的功夫,从院子里匆匆走来一人,身材修长挺拔,浓眉大眼,相貌端正得很,正是洪家老大。
“小晖哥!”小鱼高兴地向他招手。
“小鱼,真的是你啊!”洪晖也很高兴,紧跑了两步来到她近前,“怎么这会来找我了?家里有什么事吗?”
“上回你不是说喜欢吃我做的黄金棒吗?我现下正好有空,便给你送来了。”小鱼掀了篮子上盖的布,露出油纸包着的油条来。
盖布一掀,扑鼻的香,那看门的小厮闻着味儿把头也伸过来了,看着篮子里金黄胖长的油条嗷嗷地叫唤,“这不是正大街那家唐家摊子上有名的黄金棒吗?我早听人说过,原来小妹妹你是那摊子上的人啊!你早点说啊……”早说我不要你的钱,也给我带点好吃的来啊。那小厮嘿嘿笑着,眼巴巴看着篮子里的油条。
小鱼倒也不小气,从里头拿了一根递给他:“还热乎着呢,正好吃。”
那小厮喜笑颜开,靠在一旁便吃开了:“嗯,好吃,真香真脆。我说小妹妹,你们家那些早点真是绝了,我们家厨娘每天就只会给咱们吃点硬饼子泡米汤,没滋没味的。”
“大哥你要喜欢,以后来我摊上吃,有小晖哥的面子,我给您打八折。”
这也只是说笑,他是何府的小厮,上头没交待,他也不能随便离开宅子,不过这小姑娘嘴巴甜,人也大方,三两句便让人心生心感。
洪晖将小鱼拉到一边,小声说:“你上回对我说的事我仔细想过了,不大好办啊。”
小鱼点点头说:“我知道难办,哥你看着办,尽人事听天命呗。”
洪晖眉头微微皱了皱说:“我们家老爷这些天正烦心着,宅子里又不太安生,他心情不好。过几天,等他心情好了,我再试试看,能不能带他去你们家摊子上吃早点。”
“那就请哥帮忙吧。”小鱼心里虽然有些失望,但她也知道这事急不得。人家一个大老爷,府里什么吃的没有,不想在府里吃了,城里头各色酒楼都在,按着人家的身份,也没有去路边摊吃饭的道理。“这黄金棒你拿回去吃,趁热啊,凉了就腻人了。”
洪晖点了点头,抬手在她头顶上摸了摸:“回吧,路上小心着点。”
“哎!”小鱼拎着空篮子,垂头丧气地往回走了。
直到见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街头拐角,洪晖才拎着油纸包小步跑回书房去。
何家是个三进的大院子,书房在第二进小荷塘的边上。书房四周种了不少绿竹,十分清静雅致。何主簿是个好静的人,平时在家里大多时间都在书房里消磨。因为近日心情郁躁,中午他也没怎么吃,想起前些日子新得的一本杂记还没看完,便漫步走到书房,把书翻出来坐在躺椅上看起来。
洪晖出去前,主簿还没进书房,他拿着油条回来时,何主簿已经在里屋的椅子上半躺半卧着了。
洪晖是个仔细严谨的人,若是平日,他进了书屋一定会四处看一看,偏今天他心里头记挂着事,一时也粗心,站在外间里就将油纸包解开,拿了根黄金棒吃起来。
“咔嚓”几声酥脆的响声惊动了本来就没什么心思的何主簿,他站起身,掀了帘子,正看见平日他最喜欢的小晖正低头吃着一根长长的棒子。他提鼻嗅了嗅,好香。
“你在吃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