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名城 作者:黄泽全-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途跋涉来到这儿,但他们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只见海面上有星星点点的一些岛屿,
海水随风扬起,冲击岛边的岩石,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其中一个人脱口大声喊道:
“阿尔及尔!阿尔及尔!”其意为“快瞧呀!那些白色的群岛。”从此这个名称便一直
沿用到今天。
阿尔及尔是北非地区的一座历史古城,多少世纪以来一直是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公
元前2世纪,腓尼基人在这里建立港口,后来罗马人在这里建立起一座城市,定名为西
奥姆。
公元4世纪,城市遭到汪达尔人破坏。公元7世纪中,阿拉伯人在这里建成繁华的商
港。公元10世纪,博洛吉纳·伊贝里·济里国王在此建立起一座新城,称之为杰扎伊尔。
15世纪,被阿尔及尔公国定为首都。1830年7月,法国殖民军占领这里。1962年7月3日
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布独立,阿尔及尔成为阿尔及利亚的首都。
阿尔及利亚人最喜欢白颜色,他们认为白色象征着洁白无瑕的心灵和安居乐业的环
境。阿尔及利亚的国旗由绿、白两种颜色,加上一颗红色的新月和一颗红星组成。他们
的服饰大多为白色的阿拉伯长袍。他们对白颜色的喜爱也在建筑物上充分地表现出来。
阿尔及尔城内,不论是高耸入云的清真寺,还是那一座座玲珑精巧的别墅和现代化的高
楼大厦,全是白颜色的。阿尔及尔整座城市,自海滨层层高起,傍山而建。山坡上高低
起伏的白色建筑物在终年常绿的树丛中时隐时现,就像片片白色的贝壳飘流在平静而蔚
蓝的地中海上。阿尔及利亚人把阿尔及尔称为“白色的岛屿”,既体现了他们对自己首
都的赞美,又生动地勾画出这个现代化城市的风貌。
阿尔及尔是阿尔及利亚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贸的中心,拥有260万人口,是
全国人口最多、最集中的一座城市。位于市区东北面的卡斯巴区,是古老市区之一,为
穆斯林聚居区,卡斯巴这个名称来源于一座古堡的名称。这儿的房屋多为二至三层楼房,
用稍加雕琢的石头依着山坡砌成,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古香古色的城堡遗址,圆形
塔顶的清真寺,高高耸立在这些房屋之中,格外引人注目。这里街道多半为台阶式,狭
长的街道上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的店铺连成一片,橱窗里摆满了各种富有民族
特色的手工艺品。摊贩占满了这里的街头巷尾,高亢的叫卖声,嘈杂的议价声,在人群
的上空回荡,异常热闹。清晨或傍晚漫步在这里,清真小吃店和茶馆散发着阵阵诱人的
香味,宏伟高大的宣礼塔里传来了响亮而有节奏的呼唤祈祷的声音,使人仿佛进入了一
种神奇的世界。卡斯巴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新市区的建筑与旧市区形成两种绝然不同的风格,那里多是高楼大厦,街道宽敞整
洁,马路上车水马龙,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繁华景象。新市区内,绿树环抱的“人民宫”
是总统府所在地,许多政府机关、文化和外贸机构也都设在这里。
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位于该国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是摩洛哥全国
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市区房屋整齐洁净,街道宽阔笔直,市南大西洋岸,海滩
平坦细软,是夏季旅游胜地。
拉巴特这个名称源于阿拉伯语,含义不一,说法众多。一种说法认为“拉巴特”是
“捆绑”的意思。乍一听,简直让人吃惊,一个国家的首都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名称呢?
追根溯源,原来是这样的:很早以前,拉巴特只是大西洋畔的一个小村子,当时的国王
将逮捕的犯人和掳来的战犯,用绳子捆绑起来,命令士兵将他们押送到这里从事繁重的
苦役,随着被送来的人越来越多,村子逐渐扩大,以致形成城市,从而得到一个奇怪的
名称——拉巴特。另一种说法是: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统治者阿卜杜勒·阿
里·穆明为了出兵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渡海远征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罗马城市萨累的
废墟附近建立了一座军事要塞,定名为“里巴特·法特赫”。这座军事要塞便是乌达亚
城堡,也称乌达亚要塞,至今依然保存着。在阿拉伯语里,“里巴特·法特赫”意为
“胜利的营垒”,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阿拉伯军队在阿拉科萨战役中打败西班牙人的胜
利。后来,时代变迁,几经沧桑,“里巴特·法特赫”这个军事要塞逐渐扩展为一座规
模宏大的城市,但仍沿用旧的名称,简称“里巴特”,久而久之,“里巴特”演变成
“拉巴特”,并作为城市名称沿用到今天。
拉巴特是非洲的历史名城之一,始建于公元12世纪。
1912年,法国殖民者将摩洛哥的首都从另外一座古城非斯迁到拉巴特。1956年,摩
洛哥独立,正式定拉巴特为首都。市区由拉巴特新城和萨勒旧城组成。萨勒旧城筑有红
色城墙,迄今保存完好。城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建于公元12世纪的哈桑清真寺,是当时
北非最大的清真寺,传说当年由国王亲自监督建造,长183米,宽139米,内设16道门,
虽然因发生于15世纪的一场大地震而遭到严重破坏,但清真寺的宣礼塔至今完整无损,
它占地16平米,高44米,如果加上塔顶,则高69米,用玫瑰石块砌成,规模宏伟,充分
显示了摩洛哥古代劳动人民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座落在海角上的乌达亚城堡,城门、
了望岗楼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采,城堡内的花园里生长着奇花异草。位于新城东南的萨
累古城遗址,门楼、清真寺、墓碑等迄今保存完好。建于1785年的拉巴特王宫,是一座
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占地两平方公里,拥有众多的、式样各异的宫殿,屋顶为绿色
玻璃瓦,华丽而壮观。旧城区古香古色,众多的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反映出浓厚的民族
色彩,手工艺品作坊布满深街窄巷,连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保持着浓厚的中世纪风
采。新城区现代化建筑与阿拉伯建筑错落有致,交相辉映,街道两侧绿树成荫,花团锦
簇,街心公园随处可见。傍晚时分,漫步在大西洋岸畔的海滨大道上,望着落日西坠,
聆听浪涛呼啸,别有一番情趣。
从拉巴特机场进入市区,公路两旁尽是鲜花,一簇红,一簇黄,一簇紫和一簇蓝,
宛如五彩缤纷的巨幅阿拉伯地毯铺在眼前,伸向远方。远处的丘陵、山峦也是绿油油的,
浑然一片,显得非常均匀、整齐,简直就像经过人工细心栽培似的。沿途还可以看到一
种奇特的橘子树。这种橘子树一年四季开花结果,有趣的现象是:在同一棵树上,有的
枝头上正开着花,有的枝头上正含苞欲放,有的枝头上已结出小果实、有的枝头上却挂
满了黄澄澄的大橘子。这种橘子个头异常大,有人形容像排球那样大,虽然有些夸张,
但说它像柚子一样大小,是恰如其份的。橘子不仅个大,而且皮薄汁多肉厚,味道酸甜
适度,是宴请宾客的佳品。保护得很好的大自然绿色植被,带来了舒适宜人的环境。拉
巴特空气清新,一尘不染,即使很远很远的景物,也能清晰地观其轮廓。
非斯
摩洛哥历史名都非斯,位于国境北部,座落在中阿特拉斯山北麓海拔410米的高地
上,西距首都拉巴特190公里,居东、西、北部地区交通要冲,为摩洛哥国土上最早建
立的阿拉伯城市,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伊斯兰教圣地之一。
非斯城始建于公元前808年,据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曾孙、摩洛哥第一个
王朝国王伊德里斯二世于公元8世纪在汪达尔人毁坏的城址上重新修建。非斯这个名称
是由“法斯”演变来的。在阿拉伯语里,“法斯”意为“金色的斧子”,据说伊德里斯
二世当年主持该城破土奠基时,在面向麦加圣城的方向发现一把金色的巨斧,伊德里斯
二世感到这是吉祥的征兆,当即给城市定名为“法斯”,后来“法斯”变成了“非斯”,
并一直沿用到今天。当城市建成后,伊德里斯二世将它定为摩洛哥第一个伊斯兰王朝—
—伊德里斯王朝的都城。在阿拉伯语里,“法斯”还有“肥美的土地”和“鹤嘴锄”的
意思。由于非斯城建在一个不大的山谷里,郊外丘陵环绕,山坡上橄榄树郁郁葱葱,越
过丘陵便是一望天际的大平原,小河沟渠纵横,流水淙淙,气候宜人,植被茂盛,终年
常青,物产丰富,故有“肥美的土地”之称。关于“鹤嘴锄”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一天,
伊德里斯二世拿出一把似鹤嘴的锄,让手下的人传看,因当地人从未见过这种锄,感到
非常惊奇。伊德里斯二世命人用此锄翻一下地,以考察此锄是否有用,手下的人一试,
发现这种锄翻地又快又好,连声称赞。后来,此锄传到民间,很快被人们采用。为了纪
念这一有意义的发现,便将伊德里斯二世居住的城市称为“法斯”,即今天的“非斯”。
非斯城素以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著称于世界。古城建于公元前808年,占地300公
顷,街道狭窄弯曲,两旁店面、作坊毗邻连片,有些商品直接摆在店外,街区只能步行,
有时相互让道还须跨进店门,机动车是无法通行的,主要运输工具是马、驴或平板车。
城区的建筑风格、居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仍表现出浓厚的中世纪的风貌。古城里历
史古迹到处都是,而且这些古迹都保护和维修得很好。据记载,公元12世纪伊斯兰教全
盛时期,城内共有清真寺785座,据说现在保存下来的仍有360多座,其中以拥有270根
圆柱的卡拉万纳清真寺和摩洛哥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昂达吕西昂清真寺最为著名。其
他反映伊斯兰建筑艺术特色的古城堡、宫殿、博物馆等,亦比比皆是。城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