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莱太史慈-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顺见太史慈没有出声,便继续说了下去道:“按照主上学说的解释,刘虞乃是火德之人,而外族蛮夷逐草而居,当属于木德之人,由此可知,刘虞这般作也并非没有道理。”
  太史慈闻言,面色凝重起来,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新‘五德终始说’居然可以反过头来为刘虞的行为作辩解,这实在是大出意料之外。
  而高顺的话也提醒了太史慈早就应该注意的事情:那即是说新“五德终始说”虽然完美,但是却是以种谁都可以利用的学说,新“五德终始说”虽然为自己找到了称帝的理由,但是这个理由却同样适用于有志于天下的人。
  新“五德终始说”虽然使得大汉皇室的尊严荡然无存,但却也使得天下大乱起来,现在自己已经是骑虎难下,若是将来不能给华夏一个强大的未来,那自己便是埋下战乱的千古罪人。
  新“五德终始说”使得所有世家大族全部肆无忌惮起来,将来若是自己失败,那还是小事,可是天下的世家大族都拿新“五德终始说”做争霸天下的借口,说自己是配五德的君子,进而导致比历史上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更加混乱的局面,那自己就是最莫大焉了!
  想到这里,太史慈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一点在袁术称帝,说自己是配五德的君子的时候自己就应该察觉到的。
  看来自己以后要更加的谨慎才行。
  想到这里,太史慈随口对高顺说道:“那怎么相同?虽然外族人的木德,受制于我大汉火德,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斩草不除根,我大汉的边疆哪有真正的宁日?”
  高顺身躯一震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上这句话说得极有道理!日后我便用这句话来回答那些不支持主上征讨外族的书呆子!哼,主上说得对,单单靠火德怎可能还我大汉边疆的太平?还是看我们这些金德之人为主上斩草除根!”
  太史慈却在苦笑:这个新“五德终始说”越来越夸张了,自己只不过引用了一句诗歌、一个成语,怎么也符合“五德终始”来?


 第二部 天下 第八卷 第二章 兖州(一)
  太史慈在那里苦笑,高顺却没有注意到,只是对太史慈兴奋道:“属下懂了,原来五德终始仅仅是一种常态,但是到了具体的环境还要因敌制宜。所谓相生相克,千变万化,就是这个道理了。”
  太史慈点了点头,想起一事,笑道:“还记得当年在洛阳,幼安兄第一次提出新‘五德终始说’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这个道理,他说都说水火不相容,但是若有金德辅助,那就是蒸蒸日上。”
  高顺点头道:“这个我知道,幼安先生的比喻很生动,说火德操纵金德可以使得水德得到壮大,就好像在火堆上架起一个铁锅烧水一般。”
  太史慈笑道:“所以说五德乃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地位不同,但是却并不分贵贱,只要方法得当,那就是一荣俱荣,若是彼此视对方为仇敌,那就是一损俱损。故此上天有好生之德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我们这些在五德之之内的人怎么作。”
  高顺笑道:“这个我知道,这就是主上在青州五德院的课本中提倡的‘双赢’的理论。主上之才,当世无双。”
  太史慈心叫惭愧,叹了口气道:“其实新‘五德终始说’也不过是一种理论而已,若是没有实用价值,早晚会消亡的,最怕的就是被人歪曲。”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高顺点了点头道:“就像主上所说,将来我们若是对付刘虞的话,人家一定会拿我们的新‘五德终始说’反驳我们的,不过幸好主上点醒,才令属下恍然大悟,看来对着这些草原民族就应该把他们赶出草原,让他们没有放马牧羊的地方。不过这草原无边无际,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可大获全胜。”
  太史慈沉声道:“这些事情我们先不说,但我已经决定在子龙回来后便让他来主持对外族的讨伐战争,那将是一段十分漫长的岁月。而且单靠出动军队的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向北方移民,这才是彻底的解决办法。”
  高顺一愕,说不出话来,他当然不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意义。。
  太史慈又转过头来,看向大海的方向,沉声道:“还是那句话,五德终始没有错误,但是不要把敌人也放到我大汉的五德终始之中才是,就好像草原民族虽然属于木德我们尚要斩草除根一般,我们莫要让那大海上的敌人乘着汹涌的波涛而来,用滔天的洪水灭了我大汉的火德!”
  高顺皱着眉头疑问道:“大海上的敌人?”
  他当然不知道太史慈指的是后世西方殖民者的侵入。他更不知道就因为今天两个人的谈话,让太史慈下定决心今趟回去后要大力发展水军。
  高顺凝神想了一会儿便放弃了,他和太史慈相处这么多年,早知道自己的这位主上每多惊人之语,常常令人云山雾罩不明所以,在青州,只有管宁和郭嘉等数人能够听明白太史慈的意思。
  想起赵云,高顺对太史慈道:“对了主上,不知道子龙在荆州怎麽样了。”
  太史慈笑道:“子龙文武双全,为人机警,武功又不在我之下,即便是对上吕布,若是他想要蓄意逃走的话,我看吕布也拦不住他,不过若是碰上了荆州的黄忠,子龙会有一些麻烦。“
  高顺都未听说过黄忠的名字,也没有放在心上,对太史慈:“主上,子龙对军事有一种天生的悟性,我看将来会远胜于我。”
  太史慈想起赵云那有如大底般无边无际、又不失群山巍峨、令人高山仰制的枪法点头道:“抢如其人,只看子龙的枪法就可知道子龙将会为我华夏守土开疆。前途不可限量,到那时,即便是战国时代的王翦和李牧都远不如他。”
  高顺完全同意的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向往的神色。
  太史慈看着高顺,心中赞叹:这就是高顺!永远公允地评论其他人的沙场智者,一辈子宠辱不惊,对于赵云这小字辈如此的推崇,若是换成别人,只怕根本做不到。
  高顺哪里知道太史慈在想什么?因为说起幽州的事情,又想起一件事情,对太史慈道:“对了主上,甄氏家族的事情您已经知道了吧?”
  太史慈冷哼道:“这个我自然晓得,不过这事情和甄氏家族实在没有太大关系,谁家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不肖子孙,若是说难过,我想我那岳丈刘方老爷子现在比张夫人还难过吧?”
  高顺点了点头,刘岱勾结袁绍的事情现在在青州的高层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刘方本来就已经得了重病,现在又因为刘岱的事情更是卧床不起。
  太史慈却想起了自己的刘璇,这时候还不知道怎样的皱眉不展呢,不由的叹了口气,勉强抛开这些烦心事,对高顺笑道:“袁术方面的人自以为天衣无缝,可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甄宓带到豫州去,却懵然不知一切全在我们的掌握中,若不是我们要弄清楚在冀州内部所有潜藏的敌人,早就已经动手,哪会等上这多时候?”
  高顺笑道:“主上这一招十分高明,凡是袁术的人所经之处必严加盘查,弄得很多潜藏在我冀州为袁术效命的大人物纷纷浮出水面,因为若是没有他们的掩护,袁术的人根本没有办法穿州越县,不过他们想不到,前脚他们刚刚掩护袁术的人撤退,后脚我们青州的特种精英就到了,把他们一个个抓起来。在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离开冀州境内,到那时,就是我们动手的最好时机了。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世家大族会受到连累。”
  太史慈冷哼一声道:“正因为如此,我才知道袁术在冀州的影响力到底有多么巨大,这样也好,省的这些世家大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我阴奉阳违,明里笑脸相应,暗中却在不断地破坏我冀州内部的日常事务。”
  高顺叹了口气道:“这问题在兖州一样存在,前两天张燕就常向我抱怨,说是伊籍大人在兖州的改革虽然大体上进行顺利,但是始终不如在青州的时候得心应手,尤其是主上假装失踪这一段时间,那些世家大族更是一个个装傻充愣,拒不合作,虽然伊籍大人按照与这些世家大族指定的协议办事,这些世家大族却专在细节字眼上挑毛病,弄得伊籍大人肝火大冒却又无可奈何。不过现在张燕假意谋反,这些世家大族马上原形毕露,一个个暗中与张燕联络,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太史慈闻言摇头失笑道:“那张燕不是大发了一笔?他不会这么傻的拒绝吧?”
  高顺笑道:“张燕哪里会客气?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是给你送礼呢?我看张燕接受的是心安理得,不过听他手下的人说,他在接受这些东西的时候总使用眼睛盯着别人的脖子看,不知在想什么,我后来问他,这小子却告诉我,他在算计着这些人的脑袋还会在脖子上留多上时间。”
  太史慈忍不住哈哈大笑,打趣道:“张燕这强盗当得太没有职业道德了,一般在说完‘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之后,若是对方双手奉上钱款,就该放人一条生路,哪有劫人财又劫人命的道理?不行,待会见到他我定要教导他一下什么叫做‘盗亦有道’。”
  高顺闻言爆笑,对太史慈道:“主上言之有理,若是我碰到这种强盗,那就是要钱没有,要命不给了。”
  太史慈没想到高顺这平常不苟言笑的人居然会冒着这么一句来,不由得哈哈大笑。
  这说话间,大帐的门帘一挑,一个敏捷如豹的身形轻盈的闪了出来。
  太史慈一见大喜,连忙站起身来,迎了上去,来人正是张燕。
  张燕一见太史慈,翻身便拜,被太史慈一把拦住,太史慈看着张燕,点头道:‘张燕你很不错。为了我青州,竟然让你背负上了叛逆的名字,待消灭掉二袁后,我便还你清白!”
  张燕被说得很不好意思,老脸红了一红,转过头去向在一旁面上带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