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第1卷祝融神杯-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来来回回地蹲下站起,然后原地打转。我奇怪地看着他。忽然,他笑了起来。
“看那里!”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是干尸堆里老苗的背包,“看出来什么没有?”
“是老苗的背包!”我老老实实地回答。
“再往前看,干尸堆后面的东西!”
经他这么一提醒我才发现,干尸堆堆满的只是中间的一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布满了整个甬道。越过干尸堆的地方,在射灯照耀下,有一些星星点点的亮光,旁边还有一个黑糊糊的东西。
“我靠,那是咱们撒的盐!”我用发现新大陆的口吻惊奇地说。
“你再看看旁边是什么东西?”老钟戏谑地对我说。越过干尸堆我看到一个黑色的背包,还耷拉着被我扯坏的吊带。
“啊,我的背包!”光顾着背着老苗跑了,自己的背包给忘了。可是,我的背包怎么突然会跑到干尸堆的另外一边了呢?我有点莫名其妙,明明是刚才撒在身边的盐粒,也空间转移一样挪到了另外一边。
这两样发现处处透着诡异,让人不寒而栗,身边的东西却变幻莫测地跑到了对面,按照我们刚才走的路线明明是一个狭长的甬道,而且从甬道两边的直线来看,这是一个竖直的甬道,不可能是一个环形或者弧形,这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我再一次看了看身后的老苗,却突然发现身边的老钟却不见了,随着我四处晃动的战术射灯,周围的明暗变化让人有点阴阳两隔的感觉。
下墓以来,老钟一直是我的主心骨,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都坚信老钟能带领我出去,可是此刻老钟突然的消失让我有点无所适从,比刚才在墓道里与老钟分开还恐怖,因为仿佛一下子老钟就没有了,消失了,仿佛蒸发了一样。
这时候对面却传来了簌簌的响声,我急忙调整战术射灯向对面望去,在约十米长的干尸堆对面,老钟苍白的脸孔在强光的照射下显得很突兀。
“老大,你怎么跑过去的?”我开始怀疑周围是不是有什么通道之类的东西直通对面,或者是在甬道旁边有什么我所没能注意到的侧门。
但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对面的老钟在不断地朝后退,直直地朝后退,就在我的注视下隐入了旁边的甬道墙壁里。
破墙术?穿山?人?鬼?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老钟又鬼魅一般在我身边出现了。
“我靠,你知不知道这样会吓死人的啊!”我大声地吼起来。
老钟灿然一笑:“我们都被自己的视觉给骗了!其实这是一个环形的甬道。”
在我疑惑的目光下,他拉着我一直往后退,不大会儿的工夫,我们就退到了干尸堆的另一头,几百条旱蚂蟥已经在细盐粒里挣扎,我的背包就在旁边伫立着。
然后他又迅速带我朝前直走,就在我以为自己是朝前直走的时候我们却来到了干尸堆的另一头。
“明白了?”老钟看着仿佛恍然大悟的表情。我木然地摇头。
“看这里。”老钟指向墓道旁边的那些线条,刚才一路上我就注意到了这些线条,它们用一种很奇怪的纹路镌刻在甬道旁边的石壁上。
“这个墓主人跟我们玩了一个视觉小魔术,我们在这里的唯一参照物就是甬道两边的墙壁,而这些墙壁上的花纹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一直在走一条直线,其实我们是围绕着这个墓室转了一个圈。”老钟终于揭示了刚才为什么会突然隐没到墙壁里。原来这些花纹和甬道的特殊设计会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奇特的错觉,在转弯的时候对面看他的人就会产生钻进墙中的错觉。
这个设计太他妈的巧妙了,简直是对现代物理学的一种挑战。
可是,设计这么巧妙的甬道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让闯进这个墓道里的盗墓贼迷失在这里?事情远远不会这么简单。
回想一路上我们所经历的一系列危险,看似毫无瓜葛却环环相扣:会游走的守墓夜游神,上下翻动的墓道石门,鲜血祭奠才能开启的墓门,充斥了无名霉菌的干尸武士,还有现在四处蠕动的旱蚂蟥,让人怎么都觉得不像是一个正常的墓葬,多少都带了一点诡异。
突然,两个字眼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老苗在晕倒之前似乎也提到了这个事情,难道这不是一座正常的古墓,而是……
我突然想起来以前爷爷跟我提过一些看似很无稽很荒诞、我都拿来当神话听的故事。那些故事里的场面一一在眼前闪现,一个有关死尸塔祭奠的故事突然出现在脑海里。
因为是木匠的关系,爷爷对各地的建筑很感兴趣,他不仅继承了太爷爷在机关上的天赋,还在厅堂楼阁的建筑上颇有建树,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游历四方寻找各地一些奇怪的建筑。
曾经有一次,在河北的某个小县城的剧院里,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剧院的台子是圆柱形的,不跟其他地方的四方舞台一样。在询问了当地的一些老人后才知道,这个剧院以前是个乱坟岗,传说有很多古墓,这个台子早就在乱坟岗里存在,后来破四旧的时候把坟岗都平了,而这个圆柱形的台子则被保留了下来修葺以后作为新剧院的舞台,无人能说出来这个台子是干什么用的。
就在准备离开那个县城的当天晚上,下了一场暴雨,半夜里起夜的老爷子又鬼使神差地来到这个舞台周围,他发现在舞台旁边有一个大洞,是被雨水冲出来的。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是贼胆大,就拿了把手电下去了。
下去后才发现,顺着洞走了大概十几米以后,竟然绕着圆柱形的舞台盘旋起来,老爷子走了约几小时还不见到头,开始有点心虚,就在他默念“地藏王咒”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一束光从不远处的头顶透进来,正是刚才他进来的地方。老爷子急忙往那边跑,就在顺着洞口往上爬的时候老爷子脚蹬旁边的土壁一下子踹出个窟窿来,趁着早上微亮的晨曦一看,乖乖,全是一个一个圆滚滚的人头,老爷子一害怕,脚一发力死命爬了上去,然后连扑腾带划拉把洞口给封住了。
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人头塔,是战国时代诸国征战的时候斩杀敌军首领的集中处理地,把所有的头颅都垒在一起,构成一个巨型的圆塔,在外表覆盖上一层厚厚的黏土作为一种彰显军功的建筑。但是后来就在这些塔的周围发现了好多尸体,那秦灭赵以后把赵国贵族集体屠杀之后埋葬在那里,用这些兵尸人头塔的阴气去镇伏赵国贵族,好诅咒那些漏网的赵国贵族兵刃加身。
想到这里,好像脑海中隐隐约约感悟到了点什么,应该对我们有点帮助,但是又觉得好像帮助不大。
老钟还在忙活着寻找四周的暗门,他认为既然这些线条能够欺骗我们的视觉,那么就一定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发现的暗门。
看着四周简洁的甬道,我轻轻地拍拍手,一阵似有似无的回响开始不断地在身边传递出去,跟回声壁是一个道理。
我想,我基本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也许我不知道我们怎么出去,但是我想我可以让我们有办法进去!”我很认真地对老钟说。
“什么办法?”老钟很疑惑地看着我。
我把刚才自己想到的东西跟他讲了一遍,然后说出来自己的推测:我估计这个墓室压根儿就不是一个为了葬人而修建的,它应该有其他的目的,就目前来说,我们这次遇到的情况跟我爷爷所遇到的情况有点异曲同工,同样是圆形的墓室,同样是谜一样的道路,我感觉应该是墓主人为了某种目的修建的这个地方,很有可能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仪式,或者是一种祭祀,或者是一种诅咒!而究竟是什么目的,只有我们进入中心的墓室才知道。
老钟此刻也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地走向那些干尸堆,笑了一下:“其实,这里就是通向墓室的大门。”
就在我诧异的时候,老钟从背包里掏出来一罐液体,开始在干尸上面泼洒,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酒精味。
复活旱蚂蟥已经有一部分死在老钟的盐粒下,其余的死在了腾空而起的酒精火里,蓝火舔舐着残余的干尸和其身上的其他易燃物。老钟和我都紧紧地靠着墙壁,三个人用湿毛巾捂了口鼻,并轮换着吸入氧气,虽然墓道里有一个老苗挖通的洞口可以流动空气,我们不必担心燃烧导致氧气的稀缺,但是,由于害怕燃烧带来的有害毒气,老钟还是把氧气罩给老苗戴上,我们俩则轮流使用那个损坏的面罩。
“我会被同行骂死的!”面对这些消逝在火里的木乃伊,老钟表情惨痛。
“什么?”我有点心不在焉,因为此时火势渐渐小了,那些干尸已经变成了一堆黑色的粉末。粉末下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存在。
我试探着用旋风铲刮去表面粘的黑色物质,不大会儿的工夫,一个张着嘴巴的巨兽造型的门出现在地面上,门扉装饰有朱雀、青龙、白虎、鱼状的铺首衔环,铺首是门扉上的环形饰物。
老钟和我互相对视了一眼:“阿拉伯有个什么咒语来着?”我愉快地问。
“芝麻开门!”
第十章 鲛人长明
掀起来才发现,这扇嵌在地上的铜门其实远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重,打开以后是一个漆黑的方形洞口。洞口下面是一条由青条石堆砌的台阶。
我背着老苗和老钟一前一后,小心翼翼地踏进去。就在刚刚踏上脚步的一刹那,台阶上猛地一松动。墓道两边的石壁上突然闪起了一团亮光,紧接着在不远的地方又亮起一团,就像被唤醒一样,墓壁上竟然由近及远陆陆续续地点燃一排灯,在石壁上有一条不断往前燃烧着的绳子,绳子所到之处就会引燃一盏油灯。
黑色的油灯造型古朴,仅仅一个浅凹形的圆盏,盏边一根短灯草,盏里是固体的黑色油脂,火焰正在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