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易尚氏学-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E笸摺Q远赝濉5蒙芯又姓灰病>哨蚶に蠹芭笠迨Т9饰抻械媒庹摺#ɡ窦巧僖怯型龆藜病=锴氪哟送觥W⒔匝滴ァ#
象曰。苞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五位尊。故曰光大。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陂倾也。复返也。阳息至三天地分。故曰平。然三居卦终。乾三云。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言阳至三而盈。将反初成巽也。故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巽陨落故倾)平陂往复。虽相循环。然三本当位。能艰贞自守。必无咎也。坤为忧恤。(临六三云。既忧之无咎。以坤为忧。易林大壮之损云。使母忧叹。以损互坤为忧也。详焦氏易诂。)三临之孚于群阴。故无恤。兑口为食。坤多故曰于食有福。乾为福也。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广韵际边也。畔也。三应在上。三上居天地之极。极则返始。释平必陂。往必复之故也。宋衷曰。三位在乾极。应在坤极。以极诂际字。最为明晰。乃惠栋李道平等解释宋注。竟从小尔雅谓际者接也。天地际。即天地交接也。岂知乾极坤极,正释际义。际若为交接。与无往不复之义何与哉。失宋义矣。其它更无有能得解者。易理之失传。更甚于易象矣。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震为飞。故曰翩翩。坤虚。故曰不富。以与也。震为邻。以其邻不戒以孚者。言四及五上。皆有应予。下孚于阳也。阴得阳应必吉。故曰不戒以孚。戒告诫也。震飞之象。易林屡用之。同人之坎云。出于幽谷。飞上乔木。以坎互震为飞也。证之易明夷初九云。明夷于飞。易即以震为飞。旧解以离为飞。若泰无离象也。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坤为心志。(按益九五云有孚惠心。以互坤为心也。否初象云志在君也。以坤为志也。易林以坤为心志。证尤多。旧解皆以坎为心志。自得此象。凡易言心志者。始皆得解。)中心愿者。言阴喜应阳也。阳为实。失实。言无阳。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震为帝。坤贞乙。故曰帝乙。兑为妹。震为归。妇人谓嫁曰归。归妹谓嫁妹也。正中爻震兑象也。祉福也。以祉元吉者。言二升五。五来二。(来二即归)各当其位。永为俪耦。故元吉也。象释曰中以行愿。即谓五愿归居二也。帝乙或谓为成汤。或谓为纣父。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五位尊。故曰元吉。中以行愿。即谓五愿归二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复覆通。诗陶复陶穴。说文引作覆。是其证。艮为城。兑为隍。城池也。三至上艮覆。正当兑泽。故曰城覆于隍。九家云。城覆于隍。国政崩也。崩即谓艮覆。京房于复卦。朋来无咎。朋作崩。与此义同也。又易林归妹之泰云。倾夺我城。使家不宁。城倾。即谓泰三至上艮覆。释此爻也。坤为师。震为言。为告命。坤阴下降主退。故曰勿用。吴先生曰。邑挹之省文。挹损也。言自挹损其告命。如复世之下诏罪己也。贞吝。言卜问不吉。泰极将返否故也。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坤为乱。其命乱者。言泰极返否。为天地自然之命运。无可避免。此命字与告命异。诸家混同之。非。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阳上升。阴下降。乃阳即在上。阴即在下。愈去愈远。故天地不交而为否。否闭也。泰上六象传云其命乱也。言泰极反否。乃天地自然之命运。必至之理。非人力所能为。此曰否之匪人。仍其义也。阳往外而诎。阴来内而信。故不利君子贞。贞卜问。其以正为说者。无论若何斡旋。皆不能通。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天气本上腾而在外。地气本下降而在内。愈去愈远。故气不交。气不交故万物不通而死矣。坤为万物为邦国。乾上坤下。君民不亲。上下闭塞。而邦必乱。故曰无邦。否七月卦。阴长阳消。故曰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乾为德。俭约也。坤闭故曰俭德。言敛抑自守也。互巽为伏。故曰辟难。坤为患为难。言遁世不出。以避世难。乾为禄。艮为荣。巽伏故不可荣以禄位。言当否之时。遁人山林。高隐不出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亨。阴皆有应。故辞与泰同。泰茅茹象。指应爻。此则用本象也。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君也。坤为志。乾为君。志在君。言上应四也。
六二。苞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苞今本作包。依唐石经及释文。下同。包苞古通用。禹贡。草木渐包。注包丛生。释文。字亦作苞。是包苞古不分。尔雅释言云苞稹也。疏。孙炎曰。物丛生曰苞。诗唐风。集于苞栩。亦以苞为丛。是苞有多意。众义。坤为众。苞承者。言下三爻皆承阳有应也。小人谓二。二得中有应。故小人吉。凡阴得阳应必吉。阳得阴应不皆吉。而否卦阳气上腾。不能下降。故大人否亨。大人谓五。否不。言五虽得二应而不亨也。朱升释承为脀。卦既无此象。荀爽谓二为四所包。朱震谓二为五所包。夫四五若能下施包二。则大人不否亨矣。非也。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坤众放曰群。坤为乱。乱杂也。不乱群。言五不能下施应二。俾天地相杂也。故否亨。虞翻谓坤三阴。乱弒君。大人不从。故不乱群。岂知不乱群。即仍天地不交之义。言五不能交二也。群义即释苞义也。
六三。苞羞。此苞字与上同义。仍坤众坤群象也。羞。说文进献也。左传隐三年。润溪沼沚之毛。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杜注羞进也。国语楚语下。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以羞子文。注亦作进。苞羞者众进也。否本阴长之卦。故群进而消阳也。
象曰。苞羞。位不当也。六三不当位。进至于四。或与上相上下。则当位矣。言所以进者。以不当位也。释苞羞之故也。自荀爽释为羞耻。朱升释为膳羞。位不当之义。皆莫知所指矣。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命。说文使也。广韵召也。有命言有所使命也。巽为命。周语襄王锡晋文公命。盖四履群阴之上。万民(坤为民)顺承。故有所锡命。四不当位。宜有咎。得群阴使命。故无咎。颐上九云。利涉大川。与此义同也。畴俦同。荀子劝学篇云。草木畴生。注畴同俦。前汉韩信传。其畴十三人。义亦同俦。俦众也。下坤为众。离附着。祉福。畴离祉者。言众阴同附阳。得主而受福也。孔疏训畴为匹。匹谓初。言初得阳应而受福。然象释曰志行。荀爽谓志行于群阴。固统三阴言。不专指初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四履重阴。得行其志。故曰志行。
九五。体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说文人依木则休。休者憩息也。休否者。言当否之时。而休息以俟也。盖初四三上相上下。则既济成。五当位居中。宜静俟也。旧解释为休美。与其亡义背。似非也。九五为大人。故曰大人吉。九五巽体。巽为桑。坤为多。故曰苞桑。陆绩京氏易传注云。苞桑则丛桑也。巽为绳。为系。故曰系于苞桑。乃巽为陨落。五虽居中得正。而风陨在下。故有其亡之惧。盖系在大木。方能巩固。桑而丛生。其柔可知。系于柔木。其危可知。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者。言时时虑亡。如系于苞桑之不足恃也。王陶庐云。唐石经初刻作包。后增改作苞。按禹贡草木渐包。传释为丛生。仍与苞同。自风陨象失传。后儒不知危亡之故。在五履巽。于是旧解皆以坚固为说。遂与易象不协矣。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五位尊而中正。故曰位当。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侯果曰。倾覆也。上应在三。三巽为陨落。故曰倾否。言倾否而出之尽也。然当未覆之先。则仍否也。故曰先否。上反下则成震。震为乐为后。故曰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否终则倾。言否终则泰复。不能长否。按否泰云。大小往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终则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否则曰否之匪人。皆言天地否泰之运。循环往来。自然如此。不假人为。为上经天地水火之枢纽。明天道本如斯。不可易也。至下经第十卦之损益。则曰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曰损刚益柔。曰损下益上。损上益下。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所言皆履世之大经。修治之极轨。无丝毫委心任运之意。以为咸恒既未济之枢纽。明人事宜如斯也。尽人事。听天命。斯学易之功也。
周易尚氏学卷五 上经 (校对版)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荀爽曰。乾舍于离。相与同居。九家曰。乾舍于离。同而为日。天日同明。故曰同人。是乾之居南。汉儒已言之矣。又荀爽注阴阳之义配日月云。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不惟乾南。且言坤北。而惠征君以为此汉儒言先天之铁证也。而欲减其迹。曰荀氏用鬼易。以乾归合离。坤归合坎释之。按乾归为大有。坤归为比。而荀氏所言者。则同人师。乃离归坎归也。于游归恒例。尚不能知。而欲减其证。其谁信之。故夫同人卦义。舍九家荀爽说。无有当者。伏坤为野。正义云。野以喻宽广。言和同于人。宜无远弗届也。易林九家荀爽皆以乾为河为海。是乾亦为大川。利涉谓五。中正有应。故传释为乾行。乾为君子。故利君子贞。贞卜问也。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坤为天下。五应二故能通天下之志。详解在焦氏易诂中。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易以阴阳相遇为类。(王引之繁称博引。释类为比。岂知皆非易之所谓类。)族。正义云。聚也。聚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