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超女,你也是-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伴奏,他们想的点子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把手机的彩铃当作伴奏,有的自己带了吉他,还有的自带了快板,为自己打起拍子做伴奏。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残疾女孩,她5岁时就失去了双腿,已经在轮椅上度过了8年。她是被母亲推着走进演播间的。  ……我见到的是一个个自信的青春。无论唱的好坏,每个人都很勇敢、很自信,事实上,当很多女孩大声唱出她们声音的时候,我在心底里觉得她们已经成功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明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只要敢于秀出自己,展示自己,就是成功的,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自信。  孩子们的自信也是平民的自信,也是音乐元素的自信,更是前进动力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在这样的舞台得到的急速体现,让实现梦想变得只需要3秒。  平民“速食”梦想在前三甲的超女中得到完美体现。李宇春,她的高支持率来自于她的外表和贴近大众的歌路,而且她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最强;周笔畅的个性突出但又有邻家小妹的纯真,在与制作人磨合之后将会有很好的前途;张靓颖比较全才,她的歌路很宽,属于大众偶像型。在舞台上,超女的自信让很多人感觉到中国自己培养的“80年后新一辈”是这样的健美。  这是一个完全自信化的时代。当然,我指的是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这两个群体。这是我做“超级女声”海选评委很久以来一直的一个最大感想。  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湖南卫视举办的这个节目,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一代人的精神面貌。这一代的青春简直让我们嫉妒。她们太自信了,她们的青春太耀眼了。是她们把2005年的中国点燃了,2005年,是青春的一年。  对于一直流传的所谓湖南卫视的黑幕,作为曾经的评委,我也要说两句。  去年我参与过三十多场“超级女声”的评审工作,从来没有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向我针对某位参赛者打过招呼,所有的评审结果都是评委现场根据选手的真实水平做出的。主办方为了防止我们舞弊,甚至避免我们在台下私下里与选手进行接触。  “超级女声”的成功,其实是来自超越“美国偶像”的中国特色平民模仿,李宇春的走红并不是简单的“翻版孔庆祥”。  记得刚当评委的时候,主办方为了让我们之间免于“PK”,还让评委们提前上了培训课,专门看“美国偶像”,让我们学评委的说话方式,当时还觉得挺难的。为了达到完全模仿的效果,主办方还安排我们依照“美国偶像”的评审分派方式,给我们也分工——夏青作为长者,以非专业的形式,关爱选手;王向群的定位是摆酷,搞笑;而我就是以专业论调给选手提建议。我提倡批评人,但应该对事不对人。今年的评委黑楠、柯以敏等似乎“超越”了一点,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是最脆弱的,挫折教育是需要的,关键是火候。  总的来说,“超级女声”是一个平民的狂欢,它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综艺节目。它门槛低,不会因为任何外部条件、资历而拒绝任何一位选手。甚至它的结果都要靠民众来决定。那些所谓的评委专家所决定的都是有限的。今年在所有唱片公司都看好的叶一茜竟然被PK下台,张靓颖屈居第三,这都是由民众决定的。也许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所有心怀梦想的女孩、男孩都来吧,只要有自信,只要心怀梦想,所有的大门都会向你们敞开。


第一部分:序序(4)…(图)

爱她就投她,爱她就举她,爱她就说出来  代序三  女孩子:你的卑微也许会成为你的最光彩  文/阿飞  (幸福大街乐队主唱、《南方人物》周刊资深文化记者)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同时是一个“大玉米”。她激情澎湃、大汗淋漓地说:这个夏天有着太多的快乐、美好,还有情谊。她的心脏很狂喜。她刚从不近人情的杂志社辞职,重获自由身。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位著名记者,同时是一个“大凉粉”,他看到了一场“庶民的胜利”,人人都有参与的自由,这使他看到了“民主的示范、实践”。我想他是忧国忧民的。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位著名评论家,他是阿多诺、本雅明的嫡系学生,所以只要是大众文化,他都会板着脸,说上几个自己发明的不大常用的名词,在严肃的杂志上表达着他对大众文化的一贯批评态度。难怪他年近中年,却还没有很多钱。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位电视导演。他发现,电视台特意安排好多广告,以至于排队上厕所都有足够时间,这一点充分考虑到观众的生理情况,可见组织者心思之缜密。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位著名音乐人。他对“超级女声”十分不屑。我进一步的揣度是:有不少女歌手是他亲手捧红的,而超女根本没有经过他手。他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他们发现、分析、剖析了“超女”好多意义。  在全民狂欢的时候我感到抱歉,因为我不看“超级女声”。这是因为我不看娱乐节目。而我不看娱乐节目是因为我根本不怎么看电视,因为电视浪费时间。实际上我还是被我的各种朋友拉过去很零星地看到几个镜头。  我喜欢看女孩子唱歌,因为她们足够年轻、无邪,充满活力和幻想,因为我知道热爱唱歌的人在唱歌的时候是多么喜悦。我因为她们在实现着一个卑微的梦想而羡慕着。可是我不喜欢看她们等着投票的样子。看着她们一副羔羊待宰的样子,提心吊胆等着被“涮”下来。我不喜欢看见她们当众哭,他们为什么要她们哭?难道仅仅是因为可以提高收视率。  我其实很佩服超女。因为她们居然可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想唱就唱!我经常想,如果我是她们,我最可能的结局是怯场,张口结舌,一唱就跑到了爪哇国或者好望角。  我和他们一般大的时候干什么去了。真惭愧,因为那时侯攀登科学高峰是主流思想,所以我正在攀登科学高峰,解决各种数学难题。我当然也非常非常爱唱歌,可是我胆子非常非常小,只要有一个人在面前我立刻就会唱歌走调。所以即便是生在这个时代,我也没有办法,当着大家的面,想唱就唱。所以我由衷佩服“超女”们。我虽然解了那么多数学题却没有当众唱歌的勇气,一直到了好大好大,成了超婶、超母,超婆婆。  “超级女声”热火朝天的时候我采访了一个小女作家。她和超女们一样年轻,皮肤白皙,双腿修长。我知道她很艰苦地写作,因为她有着伟大的阴谋,她要成为一名著名的女作家,以便配得起她爱的男孩子。她18岁的时候果然写了类似名著的东西。然后她苦等了3年,书被出版了,封面看起来很下作,书商没有给够钱,而忽然有一名教过她的中学老师突发奇想地一定要起诉她,然后她众叛亲离,家人不再想理她,她就四处流荡,和一群中年男人赌博,考虑着和她的结发男友分手……  “我以为,我会成大名,我会很有钱……”我忽然明白了少女们的心,多么单纯,不过是想弄很多钱,安慰一下贫穷的妈妈。我也忽然明白了,偌大中国,有着无数单纯的“超女”,她们有才华,她们的才华远远超过唱歌可以“唱出声”,她们同样羞涩地需要被瞩目,被发掘,被鼓励。我们并不缺乏“超女”,却缺乏让更多“超女”们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  我想单单用电视台的灯光、掌声和荣誉来刺激“超女”们的表现是远不够的,用那些励志的、煽情的“坚持梦想”、“坚持自我”来阐释“超女”的意义也是远不够的。那些没有灯光照耀的“超女”,那些因为害羞而无法当中开口唱歌的“超女”们,请相信,你们的卑微也许会成为你们的最光彩。  前超女分唱区亚军赠言  每个超女都是坚强的水手  张玥  (2004年度“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南京唱区亚军)


第一部分:序序(5)

  “超级女声”,这是个仿佛一瞬间红遍大江南北的名字。它承载着多少女孩的梦想,多少家庭的希望;承载着多少歌迷的支持,多少观众的欢喜和忧伤。它是这样的想唱就唱,是这样的越唱越响亮。  我也曾经是那数不清勇敢女生中的一名,在“超级女声”大家庭里我第一次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和那专属于女孩子间的珍贵情谊。记得2004年的暑假,“超级女声”打的旗号是“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因为私人问题略带忧伤的我立即被这个比赛吸引了,抱着能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的心态,我报名参加了这个比赛,海选之后很快就有了结果,我幸运的进入了南京赛区50强,这将是我真正踏上“快乐”之旅的门票。因为我一路“通过”,接下来的比赛是一场又一场,铺天盖地地占领了我所有的生活空间,它让我觉得真的是在全情投入的完成一项事业,仿佛登上了一艘汪洋中寻宝的海贼船,每个“超女”都是坚强的水手,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海上风暴,激烈而残酷,一次次的待定和PK,极大的挑战着我们的能耐和心理素质。当然每次暴风雨过后,有人依然站在这艘船上,有人已经葬身茫茫大海。这也是“超级女声”真正的魅力所在,只有强者,才可以在这汹涌的大海上继续航行、继续探险。  航行对水手来说终有到达的一天,最后时刻我真的找回了快乐,当我拿着南京赛区亚军奖杯的时候再也忍不住欣喜的眼泪。  所有的“超女”都是怀着音乐梦想的女孩子,在比赛过程中很容易的就溶为一体了。就像我难掩对所有同伴们的喜爱一样,每个人都是友善的、和睦的、充满个性的,完全没有因为竞争而心生嫉妒。也许正是比赛的残酷性使我们更加珍惜彼此,珍惜这难得的缘分。这场比赛是无比辛苦的,很多姐妹都是带病继续着比赛,但这样也更能锻炼我们每个人坚强的意志。虽然辛苦,可我们还是觉得快乐。毕竟能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