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管理就这么简单-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自信的侵犯。他们很容易心理受伤。久而久之,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由此引发组织的重大问题时,往往已无法补救。不少自恋型领导者口头上提倡团队合作、平等交流,但内心想要的却是满口称是的下属,致使有独立思想的下属不断离去或被解雇,最终出现人才危机。
不善于教导。自恋型领导者习惯于发号施令,不善于教导员工。即使是高成效的自恋型领导者杰克·韦尔奇也不会启发性地教导员工,激发其创造性,而是让员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模式行事。他们不是教练,而是指挥官。指挥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而教导则需要理解、尊重、容忍和内心。这些正是自恋型领导者的弱项。
自我迷恋在企业中常见的表现是:过于迷信个人魅力。许多管理者都有一种误解,认为个人魅力是管理的精华所在。但是,有效的管理并不靠个人魅力。魅力有时反而是管理者的致命要害:它使管理者变得死板僵化,自以为无所不能,而且抗拒改革。
纳德勒和泰斯曼曾经为美国《加州管理评论》联合撰写了一篇精彩的论文,文中描述了魅力领导的一些限制,包括:
设定不切实际的期望;
造成组织的依赖性,每个人都宁愿按兵不动,静待指示;
架空下层主管,让他们因而失去领导力,除非命令来自领袖,否则就毫无方向、远见、忠告、奖励或者惩罚可言;
妨碍了管理阶层的应变能力,因为他们的专业技巧和其他素质“有限”;
沉溺在“魅力”的神奇中不能自拔。
不要只眷恋自己的想法,其他人的思路可能更胜一筹。相反,倒应该用你的想法来引导他人。让大家都来憧憬未来的成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景。你可以阐述自己的想法,也要让别人用你的想法来创造成功的看法,然后大家把他们的意见传给你。通过这样的行动,你就会得到一个更丰富多彩的、而且大家都愿意接受的统一认识,因为它是大家共同形成的认识。
第四部分第3节 不要只说不做
口出智慧的语言并非智者,行出智慧的举动方为真智者。
——圣葛里高利
“探求真相是很重要,但是,时候到了就应该停止探求真相,转而开始解决问题。”这是我一直信奉的箴言。
我们大家,或许是所有的人,都是知之多于行之。我们没有主动去运用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我们没有把知识当做一部分工具来使用。
我们掌握了很多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却没有应用,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的那样:我们大多数人都只关注于把我们知道的东西划分到不同的专业领域去,而非竭尽全力去运用知识的力量来应付各种不同的问题。
汤姆·彼得斯在他著名的《追求卓越》一书中曾说道:“卓越的企业实际上和它们的顾客靠得很近。即:其他的企业在谈论这些,而卓越的企业则在做这些。”他一语中的,说出了卓越企业与一般企业的不同之处。
CNN的总经理汤姆·约翰逊说他尽量在24小时内回复所有的信件与电话。迪克·比格斯刚完成了他的第一本书《假如生活是一种均衡的动作,为什么我这么笨拙?》。他最近告诉我,我的建议帮助他写了这本书,可我完全不记得我说了什么。“我给了你什么建议?”“你告诉我‘就去做吧’,我就去做了!”
方案再完美,如果不去实行,就一点价值也没有。
在《商业七宗罪》中,作者爱琳·夏皮罗谈到了使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第一条“致命的罪恶”就是说很多公司设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却很少关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彼得·布洛克的《乘务员:超越私利去选择服务》一书中,布洛克先生让我们面对了“如何”探求这一问题的真相:
和其他问题相比,“如何”的问题更需要我们从外部去寻找答案,即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疑惑之处。
对“如何”问题的回答就是“是”,它把提出问题的人摆放到可解决问题的恰当位置。
布洛克先生的终极真理深入我心,我把它当做指南针。对我来讲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基本的核心问题能够被分离出来,并能用非被迫的方式对它做出清晰的界定,那么其后的时间便会被人们用来互相开诚布公地探讨这些问题的特殊性,并去探索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对常见的问题作出界定是能够做到的,不过,我知道,只对问题作出界定还远远不够。
由于我始终在观察那些领导者,和他们共事,帮他们寻找解决业务问题的答案,所以我认识到,如果核心问题能很快被界定出来,这些领导者仍会面临“怎么做”的难题。即使是世界上最有才华的领导者,要想弄清该怎么做也还是要耗费心神的,尤其是在桌子上堆满了需要引起重视、需要开会讨论、需要在世界的飞速变革中利用所剩无几的时间来思考的一大堆问题时,情形更是如此。对于那些为从长久的搁浅中恢复元气而苦苦挣扎的领导者来说,弄明白该做什么无疑是一大艰险之事。看到因惊恐无力和无所事事而导致的领导人无意识的失败令人悲伤,但当睿智的领导人从自己的身上发现力量时,又使人兴奋。
“说”代替了“做”的现象存在于许多企业。它们会以各种形式存在:
演示代替了行动:将讨论、撰写作为管理人员的中心工作。在大企业中尤为突出。
案头工作替代了行动:用制定计划、会议研讨、准备书面材料等等替代了行动。
企业信条代替了行动: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把企业信条或价值观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如印小卡片给员工,或是印在海报上),事实上,希望得到的东西不会自动变成现实。这时,“说得多做得少”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可以接受的行为。人们之所以觉得它可被接受,是因为没有人出来反对或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大多数人都太愿意分析问题了。我们常常小瞧那些能马上带来经营成就和变革的简单行动,总是要等到事情逼到头上,才去做点什么。标准制定出来了,过程也被定义了,这些内容也恰如其分地变成了问题,经过校对,还配上了带有缩略语的图表。然而,只要还停留在分析和规划阶段,就是说得多,为实现那目标做得太少。尽管规划和分析有时也很有用,但其中许多工作对我们想达到的结果并不能产生任何直接的影响。有时候,最好的起点就在眼前。运用现有的时间、资金和资源,竭尽全力去完成使命,从今天开始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怎么摆脱只说不做的困境呢?专家的建议是:
不要把解决问题复杂化,让行动容易些。
先做后说。
不要又是各就各位。当解决行动似乎很危险或者人们对未知事物有恐惧感时,人们就很容易回到夸夸其谈的老路上去。“请站到起跑线上……”,当你听到这样的话后,作好准备努力向前冲吧。不要又是“各就各位……”。
帮助其他人。
合作!
大胆些!要谴责无为。
一定要让行动得到你最大的关注。
第四部分第4节 不要只做不想
只有想法没有行动,无非是在做梦;只有行动没有想法,那简直无异于浪费时间。想法和行动在一起才能改变世界。
——乔尔·A·巴克(未来学家)
别光做事,停下来用点脑筋
避免“行动陷阱”。何谓“行动陷阱”?“行动陷阱”是指人们忙得团团转,想把事情做好,却又没有人停下来用点脑筋,想想看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对。但是,事实已经告诉我们:
◆多用脑就可以少用脚
小时候,我喜欢和我父亲下国际象棋。除非他故意放水,否则通常都是他赢。我的毛病就在于我只想到下一步棋要怎么走,然后就陷入了他所设的圈套中。由于他知道可以在后面一两步棋时吃掉我两三个棋子,所以他愿意先放弃一个棋子。他赢是因为他预先设想好后面的几步棋,经过周密的思考后,他就贯彻实行。
这就是每一个行业中的成功人士尝试做的。他们会事先预测什么是可行的,什么不可行,以及需要花多少时间、精力、资源。如果你能在心里模拟计划的每一个步骤,也可借助纸和笔来帮忙模拟,你就可以预估需要多少资源及何时需要这些资源。如果你没有这么做,你可能会在计划进行到中途时,才发现自己缺少完成计划所需的资源,结果是进度严重落后,甚至整个计划完全失败。
“审慎思考,贯彻到底”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但是却天天都被大家忽视。我们都见过设计得一塌糊涂的建筑和仪器,我们会问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是设计者没有作好心理上的模拟计划。
有一位研习会的学员告诉我,他每一次在干部会议前,都会将会议大纲发给每个出席者。这个大纲包括会议目的,参考资料,以及疑问、问题、目标。他发现在会议前发送大纲可以节省开会的时间,因为事先看过大纲的出席者可以很快地把问题解决。
爵士音乐家拉姆齐·刘易斯告诉我,他习惯在上台表演之前,一个人独自静坐,在心里将整场音乐预演一次。刘易斯预想他弹奏每一个曲目的情况,也就是他会怎么弹、时间多长、观众的反应如何。他说:“当我这样做过以后,就会等不及要赶快开始表演。”凯特·戈雷斯是位于圣地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