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鲁迅全集卷野草+朝花夕拾-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
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
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
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
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
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
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六日《语丝》周刊第十一期。

  〔2〕 暖国 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3〕 宝珠山茶 据《广群芳谱》卷四十一载:“宝珠山茶,千叶含苞,历几月而放
,殷红若丹,最可爱。”

  〔4〕 磬口的蜡梅花 据清代陈○子撰《花镜》卷三载:“圆瓣深黄,形似白梅,虽
盛开如半含者,名磬口,最为世珍。”

风  筝〔1〕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
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2〕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
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
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
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
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
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
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
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
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
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
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
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
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
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
,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
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
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
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
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
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
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
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
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
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
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
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
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日《语丝》周刊第十二期。

  〔2〕 风轮 风筝上能迎风转动发声的小轮。

好的故事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
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2〕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
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3〕,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
枯树,茅屋,塔,伽蓝〔4〕,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
,……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
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
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
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5〕,该是村女种的罢。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茅屋,狗,塔,村女,云,……

  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

  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
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
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
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
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
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6〕〔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九日《语丝
》周刊第十三期。

  〔2〕 《初学记》 类书名,唐代徐坚等辑,共三十卷。取材于群经、诸子、历代诗
赋及唐初诸家作品。

  〔3〕 山阴道 指绍兴县城西南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世说新语·言语》里说:“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4〕 伽蓝 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泛指寺庙。

  〔5〕 一丈红 即蜀葵,茎高六七尺,六月开花,形大,有红、紫、白、黄等颜色。

  〔6〕 文末所注写作日期迟于发表日期,有误;《鲁迅日记》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八
日记有“作《野草》一篇”,当指本文。

过  客〔1〕
  时:

   或一日的黄昏。

  地:

   或一处。

  人:

   老翁——约七十岁,白须发,黑长袍。

   女孩——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

 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
  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2〕的竹杖。

  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翁——孩子。喂,孩子!怎么不动了呢?

  孩——(向东望着,)有谁走来了,看一看罢。

  翁——不用看他。扶我进去罢。太阳要下去了。

  孩——我,——看一看。

  翁——唉,你这孩子!天天看见天,看见土,看见风,还不够好看么?什么也不比这些
好看。你偏是要看谁。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还是进去罢。

  孩——可是,已经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