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鲁迅全集卷野草+朝花夕拾-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
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3〕看哪,他们打他的头,吐他,拜他
……

  他不肯喝那用没药〔4〕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
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丁丁地响,钉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悯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
和。丁丁地响,钉尖从脚背穿透,钉碎了一块骨,痛楚也透到心髓中,然而他们自己钉杀着
他们的神之子了,可咒诅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

  十字架竖起来了;他悬在虚空中。

  他没有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
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

  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

个强盗也讥诮他。〔5〕
  看哪,和他同钉的……

  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诅的人们要钉杀神之
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
和大悲悯中。

  他腹部波动了,悲悯和咒诅的痛楚的波。

  遍地都黑暗了。

  “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

  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6〕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
然而以色列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

  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的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语丝》周刊第七期。

  文中关于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事,是根据《新约全书》中的记载。

  〔2〕 以色列的王 即犹太人的王。据《新约全书·马可福音》第十五章载:“他们
带耶稣到了各各他地方(各各他翻出来,就是髑髅地),……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
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人的王。”

  〔3〕 关于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情况,据《马可福音》第十五章载:

  “将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作冠冕给他戴
上,就庆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阿。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
他。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4〕 没药 药名,一作末药,梵语音译。由没药树树皮中渗出的脂液凝结而成。有
镇静、麻醉等作用。《马可福音》第十五章有兵丁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耶稣不受的记载


  〔5〕 据《马可福音》第十五章载:“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
右边,一个在左边。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
来的,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罢。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
,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
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祭司长,古犹太教管祭祀的人;文士,宣讲古犹太法律,兼记录和
保管官方文件的人。他们同属上层统治阶级。

  〔6〕 关于耶稣临死前的情况,据《马可福音》第十五章载:“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
黑暗了。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
,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气就断了。”

希  望〔1〕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
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
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
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

  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2〕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
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3〕
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ǒfi Sá
ndor(1823—49)〔4〕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5〕兵的矛尖上,已经
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ǒ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
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6〕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
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
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
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
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九日《语丝》周刊第十期。

  作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

  〔2〕 作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
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
给了我提笔的力量。‘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3〕 杜鹃 鸟名,亦名子规、杜宇,初夏时常昼夜啼叫。唐代陈藏器撰的《本草拾
遗》说:“杜鹃鸟,小似鹞,鸣呼不已,出血声始止。”

  〔4〕 Petǒfi Sándor 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匈
牙利诗人、革命家。曾参加一八四八年至一八四九年间反抗奥地利的民族革命战争,在作战
中英勇牺牲。他的主要作品有《勇敢的约翰》、《民族之歌》等。这里引的《希望》一诗,
作于一八四五年。

  〔5〕 可萨克 通译哥萨克,原为突厥语,意思是“自由的人”或“勇敢的人”。他
们原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农奴和城市贫民,十五世纪后半叶和十六世纪前半叶,因不堪封建压
迫,从俄国中部逃出,定居在俄国南部的库班河和顿河一带,自称为“哥萨克人”。他们善
骑战,沙皇时代多入伍当兵。一八四九年沙皇俄国援助奥地利反动派,入侵匈牙利镇压革命
,俄军中即有哥萨克部队。

  〔6〕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这句话出自裴多菲一八四七年七月十七日致友
人凯雷尼·弗里杰什的信:“……这个月的十三号,我从拜雷格萨斯起程,乘着那样恶劣的
驽马,那是我整个旅程中从未碰见过的。当我一看到那些倒霉的驽马,我吃惊得头发都竖了
起来……我内心充满了绝望,坐上了大车,……但是,我的朋友,绝望是那样地骗人,正如
同希望一样。这些瘦弱的马驹用这样快的速度带我飞驰到萨特马尔来,甚至连那些靠燕麦和
干草饲养的贵族老爷派头的马也要为之赞赏。我对你们说过,不要只凭外表作判断,要是那
样,你就不会获得真理。”(译自匈牙利文《裴多菲全集》)

雪〔1〕
  暖国〔2〕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
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
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3〕,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
的蜡梅花〔4〕;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
,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
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
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
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
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