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乡亲们见他俩天真活泼,非常可爱,有一次便拉着他们的手问:“你们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调皮的小何贤赶忙给何添打了个眼色,说:“哥哥,别告诉他!”
在场的人听了都笑破了肚皮。直到今天,大名鼎鼎、功德无量的何贤先生早已作古,而他穿“开裆裤”时的天真故事还在应塘村人中间流传,美谈一般津津乐道,这也是老人们给时下穿“开裆裤”小孩们讲的“古”。
村前碧绿的水塘,村后葱翠的唐梅岗,村头参天的古榕、傲岸的红棉,还有村尾阔挺的芭蕉、婆娑作响、风姿摇曳的竹林……从容又安详地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当然,那时的村子里还有不少光着屁股上窜下爬摘果子吃的孩子,以及瘦骨嶙峋、满脸皱纹的穷苦农夫。
到入学的年龄了。小哥儿俩七岁时,家里让他们到附近颜家巷的一家私塾念书。
塾师叫潘伯强,和大多数私塾先生一样,穿长衫马褂,刚刚剪去辫子没多久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小何贤觉得,先生拿着书本领弟子们唱读时,越过书本扫向课室的目光格外犀利,这威严的扫视,往往使调皮的他欲搞小动作却又不敢轻举妄动,真够压抑的。特别是先生教桌上放着的那把木制戒尺,小何贤不止一次尝过它的滋味儿,手心过了几天还隐隐作疼呢。
私塾的学习对小何贤来说,是古板枯燥的。读的是《三字经》、《大学》、《孟子》一类的书,天天读,天天背诵,天天习字,就这样初步掌握了文化知识。
小何贤最怕先生对对子。当他把视线投向窗外,欣赏偶尔飞过的一只小蜻蜓或一只花蝴蝶时,老先生便会突然出个对子让他去对,害得何贤如坠五里雾中,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对答。
而哥哥何添,不论是背书对对,都能应付自如,有时还令先生拍案叫好。
小何贤呢,还不喜欢写字。正襟危坐,屏住呼吸一笔一画临贴,令生性好动的他感到着实困难。他的字写得远远不如哥哥何添好,何添的字常受先生的称赞。
然而,大凡好动调皮的孩子,脑子没有不好使唤的。
何贤聪慧之极,他记忆力过人。在读私塾期间,每天放学后,何贤就到父亲的店铺帮忙,尽管他当时年纪还小,却对经营业萌生了兴趣,也学到了一点商家小本事。
他喜欢坐在柜台后的高凳上,噼里啪啦地拨弄着算盘珠子,俨然一个大掌柜的派头。
他还喜欢学着店员的模样,拖腔拉调地招呼客人,用零零碎碎听来的知识和信息,向顾客卖力地作着介绍。何澄溪公看着小儿子稚气可掬的样子,在一旁会心地微笑,这不,儿子可以继承他们何家善于经商的传统了。
何厚铧家族传4、教子有方为经商
4、教子有方为经商
何家虽不是书香世家,但何澄溪教子极严,对孩子的教育并不姑息。在经商的闲暇,他也常常摇头晃脑地教儿子们背诵诸子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或者是《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何澄溪不是学究,也不在乎附庸风雅。他教孩子们背诸子格言,明显带有生意人注重实效的特点。他只教日后有益于孩子安身立命的格言,并且每教一条,就要求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付诸于实践。
有一回,村里来了个卖货郎,货担子上全是小孩们喜欢的小商品,吃的玩儿的应有尽有。小何贤同其他孩子们一道,眼花缭乱地流着馋水儿,围着货挑子转悠个没完。遗憾的是,他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花光了。
卖货郎把货郎鼓摇得叮当乱响,极富吸引力地高声吆喝叫卖,诱惑着围观的孩子把兜底都翻出来。买了货的孩子,高擎着小玩艺儿或零食,撒着欢地挤出人群欢呼而去。
小何贤呢,眼睛吧嗒吧嗒眨着,实在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只好硬着头皮回家伸手向老爸要钱。出乎意料,父亲爽快地答应了小何贤的要求,但附加了一个条件:何贤必须自己从下个月的零用钱中扣除“债款”。
小何贤的心都快给那货郎鼓咚咚作响的声音勾出魂儿来了,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于是他不住地点头答应了。
第二个月,何澄溪照例给孩子们派发零用钱。
小何贤也跟往常一样拿到自己应得的一份。
可是,从父亲那里出来,小何贤却将手头的几个钱翻来倒去地看,心里正为是否把上月超支的钱还给老爸而发愁。照上个月的允诺,“债”是还清了,可这个月的零用钱就所剩无几了呀!
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于是决定父亲不发话质询,就不主动退还。小何贤抿抿嘴巴,拿定了主意,心中释然。何澄溪一连几天都没说什么,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样子。
而何贤更是小孩子心情,玩着玩着,干脆很快就把这件事丢到脑瓜儿后面了。
到了月中的一天,何澄溪公把孩子们叫到书房,给他们讲起了诸子格言。这次讲的就是孔老夫子的训诫:“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叫孩子们跟着读了几遍之后,何澄溪发挥开来说,圣人的这个训诫,对我们做生意的人家尤其重要,也最奏效。不讲信用,没有信誉,最终就会成为奸商,人家再也不会相信你的!
讲到此处,何澄溪盯着小何贤看了好一阵子。
这一盯,把何贤盯醒了,老爸要“秋后算账”的,他心知肚明。于是,只得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再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从父亲房里退出来,小何贤赶忙溜回到自己的房里,拿出应扣除的零用钱,回身跑去还给父亲,作了一回“君子之交”。
那个时代,读书人看不起生意人,同样,生意人也不买读书人的账,认为书呆子们充其量也只会夸夸其谈。因此,何澄溪倒并不大在意何贤兄弟俩在私垫里读得怎样,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主要是能写会算,便于日后做生意。
况且,那时清王朝已被推翻,读书取功名走仕途已不大可能,用生意人功利的眼光看来,整天一味讲什么破题、承题、起讲、入手之类,实在是用处不大。因而,何澄溪平素并不怎么查问儿子们的功课,倒是常给他们灌输些经商之道。
一天,何澄溪教何贤兄弟俩打算盘。教给他们珠算口诀后,何老先生便将小哥儿俩关进一个房间里,规定他们何时背熟何时出来。到晚上掌灯吃饭时了,小何贤拍门要求出来。
父亲问他口诀背熟了没有,他笑不答腔,小嘴一张,却是别出心裁地将口诀从后往上背诵给父亲听。轻易不夸奖小儿子的父亲,这下忍不住连声喝起彩来。
何添呢,见弟弟受到父亲称赞,自己背熟了也不肯出来,愣是在房里又闷了三天,直到能跟何贤一样倒背如流才肯罢休……
两小无猜的兄弟两人,仅读了三年私塾,家境便开始紧张,何贤不想读书了,他帮父亲干活,而且干得越来越有兴趣。
何厚铧家族传5、起步闯荡穗兴祥
5、起步闯荡穗兴祥
十三岁时,何贤眼看着日渐萧条的农村,还有困难的家境,他便向父母表示不读书了,苦苦地请求大人准许他辍学,离家去干活,好让哥哥多读些书。他想到广阔的天地,闯一条创业的路子,尝试独立谋生。
“让我到外面去闯一闯吧!”小何贤叫叫喊喊。
母亲们经不起小儿子的要求,无奈说:“好吧,你出外不同在家,要好生做人啊!”话音未落,两位妈妈已不觉珠泪满腮……
而父亲何澄溪,眼见当时农村的经济每况愈下,衰落不景,自己所经营的油粮小商店充其量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想想儿子的未来,也就点头同意了。1921年,南国春早,小儿先飞了,他只有13岁,是今天孩子上初一的年龄……
这天,何贤起了个大清早,或者说,他压根儿一夜没睡着。
母亲给他卷起棉被和一张龙须席,几件换洗衣衫。哥哥也快手快脚地把那几本连环画塞进弟弟的行囊。于是,何贤挑着行李担,由两个母亲和哥哥何添伴随着,默默无言地来到石楼岳潭乡的码头……
母亲们柔肠寸断,落泪涟涟。哥哥何添,感到身边朝夕相伴的弟弟突然要远行,一脸的失落,拉着宝贝弟弟的手一阵阵发呆。
惟独何贤,兴奋不已,毫无伤悲之色,感到好像突然添了翅膀,冲动着一种将要振翅高飞的喜悦。
少小离乡,少年气盛。何贤血气里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儿。这情景,大概是一种中国式的东方情怀吧。娘舍不得儿,却又扯不住儿的襟;望子成龙心切,却又经受着阵阵的痛……
半个世纪以后,何贤回忆起当年离家的情景,眼睛里依然闪着骄傲的泪光。他是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出来的弄潮儿,既懂得“男子汉,上跪天地,下跪父母”;也深知“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广州沙基,即今天的六二三路,有一间规模不大的叫做穗兴祥的上海粮庄,零售油、粮、花生等。何贤的父亲常常去那里买花生榨油,因此与穗兴祥的老板相熟。从前父亲去进货时,也不时地带上何贤,小何贤的聪明与勤快,也颇得穗兴祥老板的好感。
当时广州的商家,有让自家子侄去别人店铺做伙计以资见习的习惯,还有“孩子由别人管教更听话”的信条。何澄溪见穗兴祥老板喜欢何贤,遂提出让何贤去那儿当伙计的想法,对方听了二话没说,一口应承下来。而现在,何贤出外闯荡,自然顺理成章地来到穗兴祥里做杂工。按老规矩,入店做伙计要行拜师礼。何澄溪择好吉日,带上礼物同何贤一道拜了师。
小小穗兴祥里,先向赵公元帅的牌位行礼,一拜财神;接着向老板行礼,二拜师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