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皇帝也疯狂-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二世杀得兴起,就连自己同母的兄弟也不肯放过,将闾等三人是他的同母兄弟,比其他兄弟都要沉稳,秦二世实在找不出什么罪名陷害他们,就把他们关在了宫内。他们以为秦二世会网开一面,被囚于内宫后还自认为无罪,以为不久就可以获释。可是等其他许多兄弟被杀后,他们也接到了令他们自尽的诏书,将闾等人对来人说:“宫廷中的礼节上,我们没有犯过任何过错;朝廷规定的礼制,我们也从来没有违背;听命应对,我们更没有一点过失,为什么却说我们不遵守做臣子的礼节,要我们自尽呢。”来人答道:“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定罪处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三人相对而泣,高呼“无罪”,最后也只好拔剑自刎。
  秦二世的兄弟里有一个叫公子高的,看到这样的大肆杀戮,知道自己一定不会幸免。便想出了一个保全亲属的办法。他向秦二世上书,说是自己想念父皇,甘愿为父殉葬。秦二世一看这个兄弟这么“合作”,自是龙心大悦,下诏表扬了他一番,还给了他十万钱助葬。
  秦二世一边自残手足,屠杀自己的兄弟,一边大肆杀戮群臣。首先杀的是蒙恬、蒙毅兄弟。他们与赵高有仇,赵高早就恨得咬牙切齿。一旦大权在手,自然不会放过。开始秦二世还想继续利用这两兄弟,不想杀了他们。赵高就在他前面进谗言,说秦始皇本来是要立他为太子的,但由于蒙毅的反对才没有立成。于是,秦二世大怒,把他俩都关了起来,又派使者逼二人自杀。蒙恬开始还不肯,要面见秦二世,申说自己的冤屈。但使者哪能不知道秦二世的心思,自然不许,于是蒙恬只好服毒自尽。在蒙氏兄弟之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老臣,也被莫须有的罪名逼得自杀。朝中的功臣除李斯之外,都被清洗得差不多了,一时朝堂空虚,幸存者人人自危。空下来的位置,就被赵高安插了自己的亲信。他的弟弟赵成被任命为郎中令,掌握京师和皇帝的卫队,女婿阎乐为咸阳令。其他如御史、侍中等官,也都换成了赵高的人,朝中到处都有赵高的爪牙和耳目。
  杀了许多朝中的大臣,秦二世又开始盯上了地方官吏。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年初,他效法自己的父亲秦始皇,也巡游天下。南到会稽(现在的苏州),北到碣石(现在河北昌黎北),最后从辽东(现在辽宁的辽阳)返回咸阳。在巡游途中,赵高劝他应该趁机树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听话的官吏统统杀掉。于是秦二世不问青红皂白,就连连下令诛杀异己,结果弄得大臣们惶恐不安,人人自危。

  第4节:在老师的指点下自残手足(2)
 
  秦二世对赵高言听计从,赵高的权势一天天在增长,于是对李斯的丞相之位便产生了觊觎之心。但是,李斯也是扶助秦二世继位的功臣。而且,在深受法家思想的秦二世看来,李斯的存在正好对赵高起到权力制衡的作用。所以,尽管赵高在他面前大讲李斯的坏话,他却没有马上采取什么行动。这个时候,由于秦二世的严刑酷法,横征暴敛,激起了陈胜、吴广的起义。李斯数次进谏,秦二世都不理他。却派使者来指责他身为丞相却不能使国家安定,反弄得盗贼蜂起。李斯受到指责,惟恐自己失宠,就写了一篇文章劝秦二世行“督责之术”,向秦二世献出了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给他的暴政火上浇油。但这一招并不奏效,秦二世最终还是听信了赵高的谗言,把李斯抓到监狱里去了。
  李斯在监狱里受到严刑拷打,但他还幻想着秦二世能明了他的冤屈,便在狱中写了一封自辩书,托狱吏上达秦二世。但这封书却落在赵高之手。赵高怕李斯会翻供,就叫自己的亲信装作御史侍中去轮番审问李斯。李斯不知其中有诈,就以实情相告,结果每次都遭到残酷的拷打。后来,秦二世派人来核实李斯的供词,李斯以为又如前几次一样,始终没敢改口,承认了谋反的罪名。
  赵高把这份供词上奏给秦二世,秦二世看后还非常高兴,以为要是没有赵高,就几乎上了李斯的当了。于是李斯被定成死罪,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临刑前,李斯凄楚地对他的二儿子说:“我现在再也没有机会和你牵着黄狗,去上蔡东门打猎了。”李斯一死,朝中的大权完全集中在赵高手里。

  第5节:胡作非为的始作俑者(1)
  
  秦二世从登上皇位,到大肆杀戮,胡作非为,以致身遭横死。所有的这一切,都和他的老师赵高有很大关系。若说秦二世一朝的政事,都是系在赵高的手上,也不为过。那么,这个权势通天的赵高,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按照历史上的一般说法,我们都认为他是个典型的奸臣。但是仔细检索史书中的相关记载,我们却会发现,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在隐隐的浮现。
  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先从他的姓氏谈起,他姓赵,和战国时赵国的国君同姓。按照《史记》的说法,是“诸赵疏远属也”,也就是说他是赵国王族的后裔。当时已经是秦统一的前夕,在秦始皇凌厉的军事进攻面前,山东六国很快就土崩瓦解,六国的许多王室贵族被俘被杀。赵高一家作为赵国的贵族,赵王的远亲,虽然逃脱了被杀的厄运,但却做了秦国的俘虏。他的父亲被处以宫刑,母亲成为秦宫的奴隶。赵高及其兄弟数人也被处以宫刑,并被罚为秦宫的奴仆。
  昔日的富贵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高贵的王族后裔一下子成了秦宫中的下等奴婢。这种身份的巨大转换,不知道赵高是如何应对的。我们能看到是只是他凭借着才华从奴婢中脱颖而出。因为他聪明强干,通晓法律,秦始皇提拔他作了中车府令。
  面对着这位过去的仇人,现在的上司,赵高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很难说作为赵国王室后裔的他会没有复仇之心。当时六国贵族的后裔对秦朝的统治都十分不满,不肯放过每一个复仇的机会,张良在博浪沙掷下的那个大铁锤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秦始皇的精明残忍非同一般,即使赵高有意复仇,也不得不把他的这种欲望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不敢在言行上有所表露。否则,就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但秦始皇对赵高的才华的确是十分欣赏的。赵高曾犯下死罪,已被蒙毅判了死刑,秦始皇居然法外开恩,不但救了他一命,还恢复了他的官爵。后来,又让他当上了自己心爱的小儿子胡亥的老师,教胡亥书法、文字及狱律令法的知识。
  如果赵高对刺杀秦始皇已经绝望,那么命运又给他带来了另外一种可能。胡亥是秦始皇的儿子,将来就可能成为秦朝的主人,虽然他只是秦始皇的小儿子,离皇帝的宝座还是很远的。但秦始皇并没有立太子,这也许是因为他还在幻想着自己长生不老,不想考虑身后继承人的事情。可这也意味着他每一个儿子都有均等的机会,尽管这个机会十分渺茫。赵高对此并没有忽视,他尽心的教导公子胡亥,很快就让胡亥对他信任有加,寸步不离,他感到自己已经完全能够控制这位小公子了。
  于是,在公元前209年的沙丘,赵高的一切努力都得到了回报。他成功的扣下了秦始皇命令扶苏即位的遗诏,成功地说服了手握大权的丞相李斯,与他联合起来,推举自己的学生胡亥登上了皇位。凭借着胡亥对他的信任,他已经站在秦朝权力的顶峰了。
  赵高是个十分有才华的人。他对秦国的法律能够倒背如流,这在“以法治国”的秦朝,无疑就是掌握了全部国政的要害。他也精通文字,曾经和李斯、胡毋敬一起对秦国的法定文字小篆作过整理,还写有《爰历篇》作为人们临摹的范本。他心思机敏,能够冷静而迅速地把握局势,这从他劝诱李斯拥护胡亥的那段说辞中就可看出。以他的才华,再加上秦二世对他言听计从,如果想辅助秦二世作一代明主,使秦朝政治清明,国力日盛,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从历史上看到的,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赵高似乎在用他的全部才华,把秦朝推向灭亡的深渊。
  在秦二世由于皇位来得不正而感到忧虑时,赵高很聪明地把这种忧虑转移为对秦朝宗室的深刻猜忌。于是大屠杀开始:杀秦大公子扶苏,杀秦大将军蒙恬,杀秦宗室公子公主,杀秦文臣武将,杀秦大丞相李斯,直至杀到秦二世胡亥自己。一路杀下来,杀得大秦帝国庙堂之上几乎是空无一人。如果赵高存心复仇,看到这种情况一定十分快意。那个暴君秦始皇害得他灭国毁身,那他就把他的子孙几乎杀光,让他的社稷一朝倾危。

  第6节:胡作非为的始作俑者(2)
  
  字体:【大 中 小】
  于是他对秦二世的胡作非为推波助澜,让他继续大修阿房宫、秦始皇陵,效法秦始皇四处巡游,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弄得天下人怨声载道,纷纷逃亡,后来更引起了叛乱。而这或许正是赵高盼望的。所以他会对平叛有功的大将章邯百般猜忌,使他为了避祸竟投降了项羽。当关中义军声势日盛,咄咄逼人的时候,就连昏庸得不太管事的秦二世都表示忧虑,出言相问,他却轻描淡写地说:“都是些小股盗贼,各地已经抓捕干净了。这点小事陛下不用忧虑。”
  不过这都是猜测,根据现有的史料,我们也不能确定赵高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为了复仇,还是仅仅出于身为宦官的变态心理。但是,史书中却有一条记载,似乎能够给我们一个可能的答案。
  根据《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和《高祖本纪》,赵高和刘邦有过盟约,他要灭掉秦国的宗室,条件就是在关中称王。当时义军蜂起,六国之后已经纷纷独立,作为赵国王室后裔的赵高,或许也会有一丝兴复故国的念头,于是他逼杀了秦二世。只是,赵高或许忽略了一个问题,身为宦官,又如何称王呢。
  于是,秦二世死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