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人闲话-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的;受了冤枉气,绝不忍辱偷生,虽然不会写人民来信,但大声嚷嚷还是能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它们也懂得友好、尊重和爱。你蹲下和它们视线相平,看着它们的眼睛,它们会安详而快乐地微笑——微笑不是在脸上,而是用长尾巴在地面上轻轻扫动;它们会愿意和你攀谈,接受你善意的小礼物,用额头蹭蹭你的裤腿表示感激;它们很善于辨别真诚和虚伪,也有点记仇。
是的,它们是主人,民主与平等不是暴力对抗的结果,而是职责与权利完好结合的产物。它们不是宠物,而是这个小城邦里的自由民。有它们在,家里睡觉插不插门闩是无所谓的;孩子放在摇篮里,大人尽管忙乎去,只要有它们在,就是有了专职的保育员;邻居间通个消息,不用人亲自去;夫妻吵架、婆媳嫌隙,它们一生气就训斥起来,家里人也就不好意思地住了口,至于矛盾闹大了止不住,它们一急便吼叫着去别家请劝架者,风波也就劝停了;说句实在话,有它们在,集市上连一块肉骨头都洁净得可以当艺术品卖。没有这一个群体,茶峒镇的日常生活不知是什么个糟糕样子。我从没见过这么一个群体,神闲气定,朴实,自尊、自爱、有责任心和创造力。
实际上这种气质是茶峒这个镇所共有的。凡人间最优秀的品质,都是生命与生命互相塑造的结果,你的眼睛掠过这些四只脚的生灵,看见了那些镇上的居民,我们的同类,他们眼睛里的神采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物欲都市里的人所看见过的呢?那些黝黑的、眼睛清亮的湘西女子,满脸沟壑纵横、语调幽默的老汉,瘦削有力、刚毅多情的山里男人,那些野性灵巧的小孩子,宽和、从容、淳朴得像这苍茫的山野,他们那诗性的语言,旷达的歌唱,这样赤裸又含蓄、刚猛又温柔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拥抱,你又哪里见到过呢?当我们的文明远离了人性,生活只剩下繁文缛节的躯壳,我们哪里又读得懂湘西的话语呢?
我是那么害怕,害怕那些文盲带着猎奇、贪婪、中心意识来掠夺、侵犯我的湘西——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当我看到湘西旅游日益成为一场火热的运动,看到我早年生活过的那些小村庄、小镇、小城一天比一天失去它过去的美丽、宁静、淳朴,我的痛心无与伦比。尽管我早已离开,就像早年离开冰雪北国走入湘西,可每一个你真正认真生活过的地方都成为了你的血肉,你的历史,一辈子都无法走出它,它是你一生的心痛,就像一个爱过的人。
有谁读得懂茶峒的那些狗呢?比翠翠那个年代更早,它们就自在地、快乐地、严肃地生活着。你若是去那里,千万别把它们当宠物,这是我的请求。走进青石小巷,记得友好地和它们打个招呼。你若是想和当地居民合影,记得叫上这最重要的家庭成员。爱每一处风景,每一条河,每一个生命。
《书人闲话》 第三部分去镇远探幽
慧远发帖时间:2001053110∶10∶00
镇远是一座小小的苗乡古城,位于黔东的沅江上游,沿舞阳河顺流而下可达八百里洞庭,自古即有“湘黔门户,滇楚锁钥”之称。这是我西南旅行的第二站,本来我是打算自湘西南进入黔东南的苗侗腹地,行至会同,接到家中电话,言数日后将有事于我,算算时间已不允许自己在这里更多盘桓,于是迂道西回,经怀化而直接进入黔东,来到了这座号称“黔东第一名城”的镇远。
镇远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这是一座典型的黔东山城,周围群山绵延,山势险要,狭窄的柏油路面顺着地形的走势呈波状。车站附近的建筑物非常混乱,路边的店铺除了饭店和旅馆,多是美容厅与发廊,饭店大都冠以“正宗花江狗肉”的招牌。镇远的街市分布在舞水的两岸,不过是一些到处都能够见到的普通楼房,还有一些仿古民居,只是因为地形的关系,给人一种鳞次栉比的层次感。城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经过改装的三轮摩的,但我每到一个新地方,总喜欢四处走走,熟悉一下当地的环境,当然也就不坐摩的,于是一个人背着包慢慢地向城内边看边走。
我在舞阳河畔找了一个滨水的民居住下,然后首先来到了在黔东大大有名的青龙洞。
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初,数百年前即是僧人传经拜佛和道家云游憩息之处。这里依山傍水,规模宏大,远远望去,颇有悬空寺之气魄。越过一片仿古街区,便是祝圣桥,这是一座横跨舞水的七孔石桥,桥面建有一阁,名“魁星阁”,这个三层重檐八角攒顶的楼阁,使古桥显出别具一格的风貌。过祝圣桥依次是中元禅院,紫阳书院,玉皇阁,万寿宫和香炉崖,形成了一种佛道共存的局面,其间多有文人雅士的墨宝碑刻。在万寿宫的山门牌坊两侧,各有精刻雕砖的青龙洞全景图,雕刻形象逼真,比例准确,是青龙洞的镇山之宝。最有特色的还是青龙洞的建筑,这些寺庙道观依山而建,且与山形地貌融为一体,中原宫殿建筑形式与苗乡侗寨的吊脚楼民居风格巧妙结合,贴壁凌空,回廊如第,拾级而上,曲折蜿蜒,真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大有移步换景之妙。站在香炉崖凭高远眺,青山绿水两相辉映,小城春色尽收眼底,虽然我只是走马观花地匆匆而过,也不能不在心中暗暗赞叹古人创造的绝妙佳构了!
吃过午饭,我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来到了镇远的古街区冲子口巷。与凤凰的老街相比,这里的境界稍显逼仄,却比凤凰多出了一份世俗生活的沉静与古朴。这里背倚石屏山,面临舞阳河,四通八达的青石小道蜿蜒贯穿其中,巷内大多是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老式庭院,这些庭院有着精美的石库垂花门,围以带有砖雕和石雕的高大的封火院墙,门匾上题写着一些文雅或者祝福的文字,如“书园”、“积善人家”之类。庭院以回廊相连,或以木篱笆作为庭院之间的隔断,马头墙上有很多惟妙惟肖的泥塑,其门窗木雕之精致细腻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在古巷道的尽头还可以看到几百年前的古井,自崖隙渗透而四季不枯,数百年来即供周围用户饮用,至今仍然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奇妙的是站在井边可以看到数尾小鱼在井中自由游动,从中可以体味出古城生活天人合一的那份悠然自适。
流连在这样的青石小巷之中,面对着鳞次栉比的高墙,临户开启的门楼,你会不自觉地想起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想起戴望舒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寞的雨巷……”你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一丝历史的温情和伤感。我喜欢这些铭刻着历史年轮的老房子,喜欢这样正在悄悄消逝的风景,它让我走近了真实的历史,触摸到了过去的日常生活。漫步在这样幽静而古朴的巷道中,我想像着自己也能够在这里拥有一处传统的庭院,厅堂高大而宽敞,老式几案上星罗棋布地摆放着图书翰墨和精致的茶具,室外多植芭蕉竹篁,春秋对月品茗,对酒当歌,夏冬红袖添香,蛰伏读书,即使真的“青春背我,黄卷笑人”,亦不负平生了。现代都市已逐渐难以分清彼此的面目,城市越来越大,楼房越盖越高,一样的钢筋水泥建筑,一样冷漠而招摇的玻璃幕墙,都市人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被同化,都市人的精神空间也越来越逼仄,他们已然抛弃了从容安闲的人生态度,行色匆匆地追逐着商品文化的速效与速成。在这样的社会中,精于生活智慧的有趣之人已近绝迹,甚至那些“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才子,“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的豪士亦不复有,也许,只有当我们处身于这样的一隅,面对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时,我们才有可能静下心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生命的意义吧。
在沉思默想中我登上了石屏山,来到了位于石屏山绝壁之上的“四官殿”。民族英雄林则徐赴云南途经镇远,曾写有《镇远道中》咏叹此地山水之险峻:“两山夹溪溪水恶,一经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不敢俯睨千丈渊,昂首但见山插天。健儿撒手忽鸣炮,惊起群山向天叫。”镇远古城四周群山环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铁壁三关,石门关扼城东,文德关扼城西,五老山踞城南,二仙山守城北,故“四官殿”前的“石屏巨镇”牌坊上书写着这样一副对联:“石屏为铁障扼隘当关御敌千军万马,巨镇乃雄区修文偃武扬名四海五洲”,形象地标示了镇远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战略位置。而“四官殿”中供奉着的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中名将王翦、廉颇、白起、李牧,大殿建于石屏绝壁,正是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意,以四位声名赫赫的战将作为当地人民的精神屏障。“四官殿”上行不远即是石屏山顶,站在高处极目望去,绵延的群山被夕阳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山下的舞阳河泛起点点白光,可以看到河边古老的码头以及停泊着的小小篷船;在远处的山冈起伏之间,府城墙的断壁残垣若隐若现,似乎仍然能够想见当年的兵戈铁马;附近有刚起的新坟,烧过的纸钱被春风吹得四处飞扬,让人不能不有生命悠悠如悬、人生如寄的感喟!在这样的境界之中,回首一些往事,回想一些故人,突然就会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也不过是天地间的一个匆匆过客,人在旅途,明天的我又将身在何方呢?
回到山下的旅居已是傍晚时分,即使这个处于偏僻一隅的小小山城也未能免俗,夜市的喧嚣正在昭示着商业的繁华,舞阳河畔的剧院里有歌舞表演,很远就能够听到大喇叭里播放的流行音乐,几个浓妆艳抹的小姐袒胸露背站在高处,用夸张的动作跳着不入流的舞蹈,用妖娆的媚态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在这个远离故土的山城里,在春风的抚恤中,似乎有一种无名的诱惑在撩拨着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