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朱元璋传 吴晗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彭大勃然大怒,“简直是胡闹! 有我彭大在,
看谁敢动你元帅一根毫毛 !”即时点起雄兵,元璋也
全身盔甲,团团围住孙家,掀开屋瓦,救出子兴。只
见他脚镣项枷,全身稀烂,朱元璋当即打开枷锁令人
背回住宅。赵均用知道彭大出头,怕把事情闹大,只
得隐忍了事。
正在濠州城内内讧热火朝天时,元相脱脱趁连下
徐州、汝宁之威,分派御史大夫贾鲁杀奔濠州而来。
大敌当前,红军头领们不得不捐弃前嫌同心戮力坚守
城池抵御元军。由于朱元璋的干练豁达,同为各方所
重,守城重任由其统一指挥。元璋不敢怠慢夜以继日
地巡防督导,将士们同心协力拚死固守,亦赖城坚池
·32·
固粮食丰足,从这年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元军整
整围攻了5个月,也未撼动分毫。这时贾鲁病死,元
军久围疲惫,了无斗志只好解围他去,濠州遂以保全。
然而红军还是损折了不少人马,吃了大亏。
彭大赵均用兴高采烈,有些忘乎所以,自封为鲁
淮王和永义王。做不了皇帝,当当王爷,也不快哉!
郭子兴和孙德崖等5人仍为元帅。时在至正十三年春
天,朱元璋26岁。经过濠州之围,朱元璋看透了他
们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成不了气候。打定主意:走自己
的路,带自己的兵,做自己的事。战事结束,濠州民
生凋敝。朱元璋想尽办法弄到一些盐到怀远换了几十
石粮食献给子兴,然后请准假回到老家钟离县招兵买
马去了。少年伙伴徐达汤和等几十人听说元璋做了红
军头目,都来投效,不过十天功夫就募得七百子弟。
子兴大喜,这年六月升元璋作镇抚,一年后升任总兵
官。
·33·
二 南略定远 攻克集庆形胜地
朱元璋寻思彭赵等人张横暴虐,军纪败坏,不足
共事;子兴势单力孤,难作主张,不可久持;不如单
枪匹马另谋出路。“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
费聚等人南略定远”。 先使巧计招降了张家堡驴牌寨
的三千民兵;然后以此为基础,向东突袭元将老张,
收降其民兵男女七万口,又挑选得两万精壮之士,浩
浩荡荡,“赤帜蔽野而盈冈”。从此有了自己的军事资
本,并开始与天下英雄一较高低。
朱元璋深谙治军之道,从一开始他就非常注重军
事纪律和军事训练。纪律散漫将成乌合之众,没有好
的军事训练就难有坚强的战斗力。
朱元璋纪律严明,在定远迅速打开局面。地主冯
国用冯国胜两兄弟闻讯也带着民军前来投效。朱元璋
极为高兴,把兄弟俩留作幕府参谋,把两家军队合并
编制。 冯氏兄弟建议元璋攻取集庆(今江苏南京):
“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
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
足定也 。”
完成整编后,朱元璋迅即南下进攻滁州。滁州守
军薄弱,元璋的前锋黑将军花云单骑冲破敌阵,大军
·34·
跟着推进,迅速占领滁州。
在进军滁州的路上,定远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
朱元璋“与语大悦 ”,相见恨晚。李学识渊博,深谋
远虑,料事如神,元璋得天下,善长功不可没。朱元
璋问以天下太平之事,李善长劝其学习汉高祖:沛县
贫民出身,胸怀博大,知人善任,仁德宽厚,五年而
得天下。濠州与沛相去不远。元朝政治已污七八糟,
土崩瓦解就在眼前,抓住机会,苦心经营,不愁大事
不成。朱元璋大以为是,从此刻意学习模仿这位同乡,
从说话办事带兵打仗到政治权谋都与汉高祖有几分相
似。朱元璋任用李善长为掌书记,依靠他出谋划策,
上传下达,勾通将士意见,选贤用能,使上下一意,
倾心尽力地去谋就功业。
滁州既下,朱元璋军威大振,声名远播,久已失
散的亲人纷纷打听前来投奔。亲侄文正,姐夫李贞带
着外甥保儿(后改名文忠)与元璋相认,此时才知二
哥三哥均已故去,一大家人就剩下这点血脉,悲欢离
合, “一时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朱元璋将
侄儿和外甥都收作养子,同时收养的还有定远孤儿沐
英,后来又陆续收养了二十多个养子。俗话说“打仗
还需父子兵 ”,朱元璋大量收抚孤儿义子,自有其用
意:军事险要之地常以义子为心腹协同将官固守,并
行牵制监视在外将官之利。有时难免与守卫将官发生
·35·
矛盾,朱元璋不得不亲自出面调和。如至正十八年,
胡大海李文忠占领严州后,两人意见不和,
元璋亲自批示帐前都指挥使司首领郭彦仁说合二
人 :“保指挥我之亲男,胡大海我之心腹,前者曾闻
二人不合。且指挥使我亲身也,胡院判即我心腹也,
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若有定,身自然而定。你必
于我男处丁宁说知,将胡院判以真心待之,节制以守
之,使我之所固易成,只此 。”
为了严防将士离心叛德,使其忠心耿耿,不具二
心,朱元璋还经常以将士家眷留作人质。朱元璋统兵
攻集庆时,马夫人和诸家属均留和州,朱元璋在攻取
集庆后定下规矩 :“与我取城子的总兵官、妻子俱要
在京住坐, 不许搬取出外 。”“将官正妻留于京城居
住,听于外处娶妾 。”诸路将官自然不得轻举妄动,
只好死心踏地效忠领袖。此外,朱元璋严令武官不得
与读书人过从甚密,“所克城池, 令将官守之,勿令
儒者在左右议论古今。止设一吏,管办文书,有差失,
罪独坐吏”。凡是元朝官吏和儒生,都要由朝廷选用,
逃者处死,严禁将官擅用。
正当朱元璋进军滁州时,濠州红军在彭大赵均用
率领下,趁虚攻下盱眙泗州。因为郭子兴之事,俩人
结下怨仇,此时又失和气,竟致彻底闹翻了。彭大忧
闷成疾,不久病死。其子早住袭称鲁淮王,倒也相安
·36·
无事。接着郭子兴代替彭大成了出气筒,赵均用等人
多次设计相害,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惧怕元璋在
滁州势大,未敢造次。设计想调元璋来守盱眙,以收
一石二鸟之计。元璋心里明白,找个托词,说军情紧
急,部队转防不得;并用钱买通王府管事之人,拿话
劝均用不要“相煎太急”! 否则万一激出变乱,于他
自己也不一定有什么好处,不如好好地待子兴,让他
出力占地方、保疆土。均用觉得有理,竟放子兴带着
一万人马回到滁州。元璋把兵权交出,一任丈人节制。
两军合在一处有近5万人马,旗帜鲜明,军容整肃,
遂为“滁阳一旅”。子兴大喜。
第二年, 至正十四年十一月,“元丞相脱脱大败
张士诚于高邮,分兵围攻六合”。
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人,和弟士义士
德士信一家子都靠运官盐过活,大碗酒大碗肉结识了
不少英雄豪杰,于至正十三年五月带领兄弟和李伯升
潘原明吕珍等18壮士举义起事,杀了邱义和仇家大
户,一把火烧了房子,招兵买马,攻下泰州高邮,占
了36个盐场,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年号为天□。
六合告急,主将亲自向郭子兴求救。六合在滁州
东面,万一失守,唇亡齿寒,不得不救。但子兴与之
有仇,不肯发兵,元璋费尽口舌,子兴才勉强依允。
然元兵势大,号称百万,无人敢去,元璋只好自讨令
·37·
箭统兵出救。
元军攻城甚急,排山倒海,城防工事几乎全被摧
毁;尽管守军拚死抵御,但仍然难以抵挡元军的强大
攻势;眼看守不住,张士诚等人只好将城中老弱病残
撤到滁州。元兵乘胜进击,元璋在中途设伏,大败脱
脱,所获马匹兵器甚多。然而这并不能改变敌我力量
的悬殊差异,滁州孤城无援,若元兵再聚兵包围,不
困死也得饿死。想到此,朱元璋不得不委曲求全,与
元兵修好:派地方父老把马匹交还,并打点酒肉哀求
说:之所以团结守卫,“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耳”!
今不慎得罪, 情愿贡奉大军军需粮草, 并力去打高
邮。元兵信以为真,引兵他去,滁州之围遂解。
元兵既去,郭子兴以为四方将定,号令诸将,南
面而王正其时也。朱元璋晓以利害:滁城山城闭塞,
交通不便形势不好,一称王目标就大了,更易招致元
兵攻击。子兴只好作罢。
元军全力攻取高邮,眼看城池不保,张士诚急得
团团转,准备城破时突围下海。那知元顺帝一旨诏书
救了大命!圣旨宣谕 :“脱脱往年征徐州,仅复一城,
不久复失。这次统率大军,劳师费财,征战三月,了
无寸功。着削去兵权,安置淮安路,弟御史大夫也先
贴木儿安置宁夏路。如敢抗旨不遵,即时处死 。”全
军听后无不忿恨恸哭,树倒猢孙散,有的竟投红军去
·38·
了。张士诚趁机出击,不但转危为安,而且从此江山
稳固,再也不能动摇了。并从此成了朱元璋抵抗元兵
的稳固的东面屏障。如果失去这道屏障,朱元璋不可
能有那么好的修养生息的机会,实乃天意。
脱脱被贬,在押送西行的路上,被鸩死于吐蕃境
地。此元朝唯一一位有作为有威名的大将一死,元朝
覆灭的命运也就彻底决定了。
滁州在战乱后,要维持这几万人大军的生存,已
成为极其艰难的问题。若发生粮食危机,军心必乱。
元璋建议南取和州,移兵就食。这时虹县人胡大海带
全家来投,此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朱元璋就任他
作了前锋。
至正十五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