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希望下一代超过我这一代。古人的用心。
江逸子居士给我们画了一张城隍的德像,原本我们带来了,他戴的帽子就是这个意思,他画的服装是宋朝的服装。这个像我们曾经在香港做版,把它复印出来,应当印好了。我这一段时期没有去查问,将来我们分送到全世界各个道场,我们来供养。城隍是福德正神,他很慈悲,他教导众生不遗余力。他教的是什么课程?因果这门课程,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不断的在提示大家。这是真的,决定不是虚假的,决定不是迷信,我们应当要重视。这些都是「方便愿力生」。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第六段刹清净,偈颂第一首:
【一切刹海诸庄严。无数方便愿力生。一切刹海常光耀。无量清净业力起。】
这一首前面虽然介绍过,它的意思深广无际,重要的是我们要怎样来学习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庄严遍一切处,我们无论是世法、出世法,现在人常说门面包装,这个门面包装就是佛法讲的庄严,让人家看到、听到、接触到都能生欢喜心,别人欢喜自己也欢喜。由此可知,我们以道场为例,道场一切设施都是庄严。这个庄严离不开愿力,离不开善巧方便,随我们自己心力、财力、能力把它做到尽善尽美,这就是庄严。
佛陀的教学对这一桩事情尤其重视,不但接引众生,接引初学,成就老修;成就老修里面,那就是庄严里面有表法。我们这个建筑里面有殿堂,殿堂里面有许许多多庄严具,一般寺院供佛菩萨形像,庄严!佛菩萨形像是主体,配合幢幡宝盖、香花灯明种种供养具,无一不是庄严。初学的人看到欢喜,像到一个博物馆去参观一样,许许多多东西他初接触,都感觉得很新鲜很希奇,一定他会问、会请教。在这个时候,执事人员就为他讲解、为他做说明,这叫机会教育。对老修,老修都懂得种种庄严表法的义趣,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帮助自己念念当中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所以这就是属於艺术化的教学。
现代人常常讲艺术,殊不知佛法是最早把教学把生活艺术化,日常生活都是艺术化,所以佛法的修学是高度的艺术生活,真善美慧的生活。我们如果不能够做出来,如何接引大众?接引大众最殊胜的方法,就是把这个艺术化端出来,人见人爱,人见人欢喜。这个一定要大愿,一定要善巧方便。
后面这一句,『一切刹海常光耀』,「光」是光明,「耀」是照耀,光明照耀永恒不断,这叫常。什么光?智慧之光,福德之光。福慧两种光明,永恒不断,照耀菩萨刹土,这是果。因是什么?『无量清净业力起』。福慧的真因都是净业,净是慧之因,业是福之缘。菩萨的业是什么?六波罗蜜。从布施、持戒到禅定,这是福业;般若是慧业。福里面有慧,这是净业。慧离相,慧心地清净,慧不染污。
菩萨在世间,我们细细的去看五十三参,这五十三位都是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全是修的净业。无论是生活,无论是事业,大的事业、小的事业,摆个摊子、做个摊贩是小事业,都是福慧光耀,把「大方广佛华严」就在他人事物当中表现无遗。「大方广佛华严」在哪里看?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一切大小事业里头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无论大小事业,为便利社会广大的群众,为供养利益一切众生,修布施!
他做得如理如法,买卖的时候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这是持戒波罗蜜。耐心、尊重、恭敬对待一切顾客,这是忍辱、精进波罗蜜。所以虽然摆个小摊位,你仔细去观察,他是十波罗蜜齐修。再深入观察,具足普贤十大愿王。摆个小摊,这个小摊贩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在摆小摊贩;大的,公司行号的老板,一个国家国王、大臣,你仔细去观察。
我们从这个地方学习,我现在过哪一种生活?从事哪一种行业?怎样把普贤愿、文殊行落实在我的生活上,落实在我的工作上?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文殊、普贤菩萨的日子?我们生活的境界是「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这个佛学了真有受用,你真的学会了。
佛家讲的「会学」,宗门祖师大德常说「你会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来的经教,你会落实在生活吗?你会落实在工作里面吗?你会落实在日常处事待人接物,现在人讲的交际应酬?会!会,你过的是佛菩萨生活;不会,你还是个凡夫,所学非所用。你的心不清净,你的身不清净,你在你的生活、工作、应酬里头不放光芒,你是一团乌烟瘴气。
现在你看看中国很普遍,有一些练气功的,还有一些特异功能的,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他们能看到一个人的气。每一个人气大小不一样,色彩不一样,大概是金色的、白色的,这是最好的,心地善良,心地清净。烦恼习气重的,他的气是灰色的、暗色的,它不明。如果发现看到他的气是黑色的,他的灾难就来了。心有所感,就产生生理上的变化。凡是心地清净的,善良慈悲,也有能力观察,这是很科学的,不是迷信。
我们一定要修净业,净业的因是清净心,清净心里面一定是圆圆满满含摄著真诚、平等、正觉、慈悲,缺少一个,他的清净不圆满,这是《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同样一个道理,慈悲心里头一定真诚,一定清净,一定平等,一定是正觉,少一个慈悲心也不圆满。
这些东西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之处。佛菩萨起的是什么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不起心则已,一起心准是这个心,恒常不变。我们常讲真心流露、自性流露,这就是真心,这就是自性。凡夫起心动念跟这个完全相违背,真诚的反面是虚伪,清净的反面是染污,平等的反面是傲慢、贡高我慢,正觉的反面是愚迷、邪迷,慈悲的反面是自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是落在哪一面?如果是落在负面的,你要不要把它修正?这个修正就是修行。
我起心动念是虚伪的,现在要把虚伪舍掉,我要用真诚心,无论对待什么人都是真诚心。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你要怕吃亏上当,你就上了大当,你就吃了大亏。为什么?你还继续搞六道轮回。诸位要晓得,虚伪、染污、傲慢、邪知邪见、邪迷、自私是三恶道的业因。这个心不但是不能出轮回,是堕三恶道。上品地狱道,中品饿鬼道,下品畜生道。反过来,凡夫就作佛,反过来是真心、自性,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
世间一切法,佛在经上讲得透彻,是虚妄的、不实的。不但世间一切法不能贪恋,连自己这个身都不可以贪恋。身也是假的,众缘和合而生,所以叫它众生。说「众生」,你要晓得,就是提醒你它没有自体、它没有自性,它是众缘假合而现的现象。缘聚,这个相起;缘散,这个相就灭。相是妄相,相有没有生灭?没有。所以讲缘起、讲缘生,你就立刻要体会到不生不灭。所以生,没有欢喜,没有贪爱;灭,没有苦恼,没有悲伤。那些现象叫七情五欲,那是痴迷的现象,不是觉悟的现象。觉悟的现象,这个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不会被虚妄境界所转。
这些事情,我们从前在一个小册子里头讲澳洲的土著,《旷野的声音》。澳洲有一些土著,甚至於他也有这个境界,他们的生活完全随顺自然。生活也好,与人交往也好,从来不加一点意思在里头,这是我们讲的回归自然,反璞归真。
我们读了这些小册子很欢喜,许许多多地方他们所做的跟佛在经典上讲的相应。然后我们再想想,他们做得相应,我为什么不能相应?这些人没有学过佛,没有读过佛经,他知道那个生活快乐,他们没有我执,或者说我执非常淡薄,妄想分别执著都轻,都很淡薄。他们过的生活,他们的心境纵然不能入佛菩萨的境界,非常接近。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天天在学佛,天天在念佛,我们跟佛的境界距离遥远。
这个事情很多人自己也很清楚,常常读经,只要认真反省一下自己的思想、观念、言行,一对照、一比较就很清楚很明显的看出自己是什么境界。摆在我们眼前这十法界、十条路子,我们到底是在走哪一条路?这个自己要知道。「我走成佛之道」,没错,你嘴巴说的是没错,实际上你走的不是成佛之道。你所想的跟你所说的与你实际上走的不一样,这就不诚实了,没有真诚。既然不真诚,后面毛病一大堆必定都犯了,你的心不清净、不平等,一定邪迷不觉,没有慈悲心,一连串的都来了。
我们今天修行,自己比什么人都清楚,我走的是哪一条路。过去走错了,不怕,怕的是你不肯回头,佛家常讲「回头是岸」。怕的是你不肯回头,不知道回头。知道,不肯回头的人大有人在。我们要问:他为什么不肯回头?没有别的,迷恋五欲六尘,不舍贪瞋痴慢,这就是知道也不能回头。
总而言之一句话,「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放不下自己眼前的小利,真正是古人所谓蝇头小利,损失的是大利。大利是什么?往生净土,亲近诸佛如来。生到净土,你亲近阿弥陀佛,做阿弥陀佛的学生,一切时一切处真的是称心如意,你可以参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这个大利!为了小利不肯放下、不肯舍弃,把大利失掉了,这个经上我们常常看到,佛感叹可怜悯者!众生可怜在哪里?你要是懂得这个事实真相,你才晓得真可怜。许许多多菩萨,我们在经上读到的,希求这个法门而求不到,没有缘分,遇不到。
这个法门是净宗法门。诸位要晓得,《华严经》是净宗经典,谁说的?彭际清居士讲的。他说的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我反过来说,《华严经》就是大本《无量寿经》,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