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伤了大家的积极性,人们纷纷涌到国营林场去挣高工资去了。大家只关心自
己,以往那种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亲如一家的和睦融洽关系已经荡然无存,
于是米哈伊尔迷上了伏特加,成了一名酒鬼。喝醉了酒他就欺负妻子和母亲,
甚至威胁母亲说国家规定老人只能活到77 岁,过了这个年龄就要送去做肥
皂,惹得母亲十分伤心。二女儿柳霞战后便离开村子到城里去了。她看到母
亲病情好转便不再守在病榻边,走到树林里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在城里难以
得到的乐趣。故乡的山川田野勾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青少年时代,她在这
儿与伙伴们嬉戏玩耍,耕耘播种,参加星期日义务劳动,进城之后这一切逐
渐淡忘了,也从未向别人谈起过这一段生活。眼前的一草一木使她产生了一
种莫名的懊丧和难言的隐痛,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怀有一丝负罪的感觉。
伊里亚从部队复员后便去北方当了汽车司机,并在那儿成了家,十多年来只
回来看望过母亲一两次。兄弟妹妹之间难得的相聚并没有使他们重温往昔的
手足之情,彼此很少共同语言。安娜老人急切盼望的小女儿塔季娅娜是她的
掌上明珠。不仅因为她最小,出落得活泼可爱,而且因为她最孝顺、最能理
解母亲的心。自从她嫁给一名军官到了基铺之后,还一次也没有回来探望过
母亲,安娜老人连女婿是什么模样也不知道。不过,小女儿经常写信,而且
与哥哥姐姐顺便在信上问侯母亲不同,她在信封上专门写上母亲的名字,还
甜甜地称她为“我的妈妈,”使老人格外幸福。老人坚信温柔体贴的小女儿
一定会回来为她送终,可是3 天过去了,依然不见塔季娅娜的影子。老人并
没责怪她,反而怀疑她出了什么不幸的事,大家对她隐瞒了真情。不知出于
安慰母亲还是别的动机,米哈伊尔告诉大家他已经给塔季娅娜发了第二封电
报,要她别回来了。老人听了气得差点晕过去。大家都责备他没有良心,存
心欺侮母亲,“剥夺了母亲的最后一点欢乐,遮住了最后一点光亮。”米哈
伊尔并不服气,他说既然你们孝顺母亲,那就把母亲接走吧,免得她在这里
受气。瓦尔瓦拉借口住房拥挤无法安顿母亲,柳霞推托母亲暂时经不起折腾,
都一一拒绝了。伊里亚支支吾吾。不置可否。安娜老人决定在睡梦中咽下最
后一口气,可是死神依然没有光临。黑暗消逝,曙光初露,新的一天开始了。
安娜老人竭尽全身力气,挣扎着下了床,扶着墙壁,爬过门槛,伤心地坐在
台阶上。伊里亚和柳霞见母亲已经能够下床活动,再也不愿意继续留在母亲
身边,决定乘当天轮船回去。米哈伊尔劝他们再稍等一两天,私下里向哥哥
承认自己并没有给妹妹塔季娅娜发过第二封电报,那是故意编造的谎言。安
娜老人含着眼泪苦苦哀求柳霞和伊里亚:“我要死了,就在今天。你们再等
等吧,我再也不需要什么了。”可是兄妹俩坚持要走,并开始准备启程。原
来打算留下来的瓦尔瓦拉也改变主意,决定和他们同行。就在瓦尔瓦拉、伊
里亚和柳霞离开的当天夜里,安娜老人的心脏停上了跳动,她的生命之火终
于熄灭了。
作品鉴赏母爱是个永恒的主题,一代又一代的作家热情颂扬着人类这
一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如果说普拉京诺夫写于30 年代,以母爱为主题的
短篇小说《第三个儿子》以其深沉含蓄的笔触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博得了
读者的喜爱并令海明威倾倒,那么40 年后拉斯普京联系当代现实,深入开掘
这一主题的《最后的期限》更有理由受到公众的好评并在苏联文学中取得一
席经典性的地位。作者着力刻画的安娜老人这一形象十分成功,令人难以忘
怀。这是个平凡而普通的女性,一生辛劳,忍辱负重。为了抚养众多的子女,
她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她深明大义,献出了3
个儿子,丈夫也在前线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人世。面对重重困难和一个个
沉重打击,她没有退缩,没有消沉,没有抱怨,而是用她那孱弱的女性的双
肩,负起了生活的全部重担。她只知奉献,不思索取,即使到了体弱多病的
晚年,也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甚至在临终之前还为自己没有及时死去而感
到不安。正是千千万万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使人类得以繁衍发展,使生活
不断前进。安娜笃信上帝,不无宿命的思想,可是她心目中的上帝实际上是
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理想。作者不仅从道德角度展示了安娜的崇高品德和美
好心灵,而且从哲理高度概括了安娜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对待死亡的豁达态
度。安娜把人类的生命看作一个永不停留永无止境的运动过程,但世代的更
替交迭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生命运动的前进和发展。人是这根链条中的一
个环节,如同自然界中的任何东西一样,既有自己的降生和开端,必然也有
死亡和终结。既然活着的时候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问心无愧,那么面对死亡
也毫无畏惧,平静坦然,正是这种朴素的哲理思考使安娜的形象具有更深刻
更丰富的意蕴。就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而言,她的几个子女比她大为逊色,
适成鲜明的对照。瓦尔瓦拉见到垂死的母亲不禁号陶恸哭,却又没有眼泪,
柳霞指责弟弟和弟媳不关心母亲,让她睡又黑又脏的床单,可是自己又不愿
瞻养,甚至不顾母亲苦苦哀求,在母亲咽气前夕扬长而去。小女儿培季娅娜
没有出场,可留给读者的印象尤其深刻。她是母亲最钟爱的女儿。可是电报
发出3 天后杳无音讯。期望愈殷,失望愈深,作家用强烈的反差表现了母亲
滚烫的爱心和小女儿的冷漠寡情。子女们没有继承母亲身上所体现的劳动人
民的传统美德,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必然会变得感情贫乏,道德低下。
拉斯普京怀着深深的优虑和强烈的义愤谴责了背叛故土、抛弃传统、追求物
质享受的丑恶现象,呼吁人们保持传统美德,继承安娜所体现的宝贵的精神
遗产。拉斯普京在《最后的期限》中显示出洞察心灵奥秘的高超技巧。他创
作这部小说时不满30 岁,可是对安娜老人的心理刻画非常细腻,非常真实。
老人弥留之际思想的变化,情绪的起伏,心灵的颤动,作家把握得相当准确,
完全符合主人公性格。拉斯普京忌讳用单色调塑造人物,在他笔下没有或天
使或恶魔的脸谱式典型,每一个人物都以其丰富复杂、真实可信的性格令人
难忘。当你看到米哈伊尔狂饮无度,甚至唆使女儿去偷拿伏特加的时候,厌
恶愤怒之情会油然而生,但是当他对伊里亚和柳霞撇下母亲表示不满,拒绝
伊里亚递给他的伏特加的时候,你甚至会对他产生一丝好感,米哈伊尔复杂
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那么逼真、那么自然。
(徐振亚)
加·尼·特罗耶渡利斯基白比姆黑耳朵(1971)
作者简介加夫里尔·尼古拉耶维奇·特罗耶波利斯基(1905—)苏联
作家。出生于唐波夫省(现沃龙涅什州)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1921 年毕业
于农业技术学校。曾当过乡村教师和农艺师。1937 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最
初发表的一些作品未能引起大的反响。1953 年至1954 年期间,他在《新世
界》杂志上发表了一组题为《一个农艺师的札记》的短篇小说(后结集出版),
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注意。苏联作协书记斯米尔诺夫称他为写农村题材的“有
才华的文学家”,著名作家特瓦尔多夫斯基等人也给予高度评价。这部集子
共有7 篇小说,均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叙述了一个农艺师在某集体农庄的
见闻,塑造了农村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是当代苏联文学史
上,最早真实反映苏联农村生活的代表性作品之一。50 年代他的主要作品还
有电影剧本《大地和人》(1955)、中短篇小说《米特里契》(1955)、《副
博士》(1958)、长篇小说《黑土》(共两部,1958—1961)。60 年代他的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芦苇丛中》(1963),这部作品借鉴了屠格涅夫《猎
人笔记》的形式,提出了苏联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尖锐的问题。他还写了一
部政论文集《论河流、土壤及其它》(1965)。70 年代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
说《白比姆黑耳朵》(1971)和剧本《房客》(1971)等。其中《白比姆黑
耳朵》一作给作家带来极大的声誉。小说获1975 年苏联国家文学奖金。由小
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先后获1977 年苏联“最佳影片”奖、1978 年卡罗维
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和1980 年苏联列宁奖金。
内容概要退休老人伊凡·伊凡内奇的妻子已经去世,他没有亲人,生
活恨孤独。他领养了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狗,那是只纯种的名犬塞特猎狗,可
惜毛色不纯:身上是白的,有浅棕色的大小斑点,只有一只耳朵和一条腿是
黑色的。为此它领不到猎犬协会的品族证书。但是老人非常喜欢它,并给它
起鲁叫比姆。小狗长得很快,很壮实,而且聪明机灵。它渐渐明白了主人的
眼神、声调、手势的意思,成了主人的好朋友。自从有了比姆,伊凡·伊凡
内奇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不再那么寂寞孤独。他常常带比姆出去散步,训
练比姆猎鸟的本领。满两岁时,比姆已经长成一只优秀的猎犬,可靠、忠诚。
为了比姆,伊凡重新拿起猎枪,去森林里打猎。有一次,他带比姆到郊外去,
公共汽车司机不让比姆上车,伊凡只得掏出钱贿赂了司机。过后,伊凡觉得
自己做了一件可耻的事情:为一点小事,竟然出卖良心。一天、房管会主任
来找伊凡,说是有人写信控告比姆咬人。原来这是游手好闲的邻居刁婶告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