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枝跟着一个名叫鲁菲诺的向导上路了。谁知这是一个阴谋,埃巴米农为了向
军方证明自治主义党与卡奴杜斯有勾结,便派遣杀手去谋害加利雷奥,准备
连同尸首与枪枝一道交给军队。不料,加利雪奥已有察觉,在搏斗中他打死
了两名杀手。但是第三名将他击伤了。多亏向导鲁菲诺将他救出并安排在自
己家中养伤。出人预料的是,满口革命的加利雷奥竟然趁鲁菲诺外出之机将
向导的妻子胡莱玛给奸污了。鲁菲诺闻讯后立刻回家报仇,但这时加利雷奥
已经带着胡莱玛向卡奴杜斯走去。鲁菲诺当即跟踪前往。不久便在丛林里追
上了加利雷奥和胡莱玛。结果两个男子汉在搏斗中同归于尽。只剩下可怜的
胡莱玛在兵慌马乱中东躲西藏。可是后来还是被溃兵轮奸了。就在她欲死不
能、欲活无望的情况下,一位吉卜赛侏儒帮助了她。后来他们在战火中遇见
了有高度近视的记者。从此三人互相帮助,辗转来到了卡奴社斯。这位记者
本来是随政府军做战地采访的,来到起义者中间以后,他对这场战争的态度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敌视起义农民到怀疑政府的做法,进而反对围剿,
支持卡奴杜斯群众的英勇斗争。在全书的最后一章里,近视记者采访了大贵
族的代表人物卡尼亚布拉沃男爵,后者表现了对起义农民的刻骨仇恨,而记
者则以大量的事实说明农民造反是有理的,二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全书是这
样结尾的:巴依亚州警察大队的马塞多上校到俘虏营地去追查起义者首领若
安·阿巴德的下落。他问一位老妇人阿巴德是否死了。老太太摇摇头,一面
咂咂嘴唇。他又问:“是不是逃跑了?”老人家再次摇摇头。最后,她环视
着周围的人群说:“天使已经把他接到天上去了,这是我亲眼看见的。”

作品鉴赏《世界末日之战》全书分为4 章23 节,以现实主义手法描
绘了卡奴杜斯起义的全貌,并且生动地塑造了安东尼奥·贡赛也罗、加利雷
奥、西塞上校、卡尼亚布拉沃男爵等一系列人物。它与库尼亚的名著《腹地》
的区别主要在于:后者以新闻纪事的手法、社会政治的角度详尽地介绍了卡
奴杜斯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四次围剿与反围剿
的经过。《世界末日之战》则着重塑造人物性格,因此虚构了不少情节,比
如:加利雷奥的冒险故事,胡莱玛与近视记者的奇遇与爱情,卡尼亚市拉沃
的糜烂生活,起义者的精神领袖安东尼奥·贡赛也罗的乖癖,等等,显而易
见,作者对这一历史题材进行了艺术加工。为了写好这本书,巴尔加斯·略
萨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素材,并且直接深入到巴西腹地的20 几个村庄去调查
研究,他访问了卡奴社斯镇,同许多居民谈了话,发现安东尼奥·贡塞也罗
在当地至今还有影响,比如有关他的事迹还在流传,不少人能指出当年的战
场和安东尼奥领导修建的教堂等等。毫无疑问,这些宝贵的素材是《世界末
日之战》创作的重要源泉。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来
处理这一重大题材,他解释说:“我这本小说用的是传统结构,当然并没有
忘记当代小说的技巧。这本书的主线是一部历险记,由于人物众多、情节复
杂,我不得不做出最大努力使之简化,否则真要变成一座迷宫了。我花的最
大力气就在于找到鲜明、简洁的表现手法。”正如作者所言,《世界末日之


战》的特点之一就是结构简洁。全书虽有50 多万字,却公分成四章。在每一
章中,按人物故事分若干小节,比如:第一章有七节,一、一节主要介绍传
教士安东尼奥·贡塞电罗的生平与传教活动,三、四节介绍安东尼奥手下主
要将领出身和参加起义经过;五、六、七节介绍无政府主义者加利雷奥来巴
西的缘由以及政府军两次围剿失败的经过。到此为止,近百个人物便栩栩如
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此外,情节曲折是该作品的又一特点,如:安东尼
奥的生死消息若明若暗,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近视记者与胡菜玛的相遇,
使人感到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加利雷奥的已西历险看似荒唐,实际
上完全符合欧洲无政府主义者的言行。对于这些特点,拉美文学评论界普遍
给予高度评价。秘鲁著名作家、评论家、历史学家、语言科学院院土路易斯·阿
尔贝托·桑切斯的评价,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他说:“《世界
末日之战》是巴尔加斯·略萨已出版的十部作品中的最佳之作,它的结构完
整,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以经过锤炼的艺术风格将魔幻与历史结合起来,
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热情激荡的1890 年的巴西形象,即
一个从君主制向共和制过度的形象。”

(赵德明)


巴西文学

吉·菲格雷多伊素(1953)

作者简介吉列尔梅·菲格雷多(1915—)是巴两现代著名剧作家,生
于圣保罗,后在里约热内卢上学。他父亲是一名军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曾因反对法西斯专制而长期入狱。菲格雪多从13 岁起当记者,继承了父亲的
战斗传统,以笔作武器,宣传民主自由的思想。1936 年起,对文学产生兴趣,
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但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剧作多以古
希腊神话故事为题材,并溶入人生哲学和巴西现实。其第一个剧本《格基瓦
夫人》描写诺曼列奥弗利克伯爵夫人忍受侮辱,牺牲自己,从而使同胞们得
到平安和幸福的故事。第二个剧本《神在家里过夜了》是以希腊神话故事中
的人物格拉库利斯的奇妙诞生为题材而写成的。著名寓言剧《伊索》(又名
《狐狸与葡萄》)发表于1953 年,曾获巴西国家金盾奖章及最优秀剧作家奖,
作者因此而脐身于现代世界优秀剧作家的行列。1961 年发表另一个重要剧作
《疯子》,作品描写一个政治家的没落。其他主要作品还有散文《两个聊天
的人》(1962),小说《巴黎蒂尔西街十四号》(1975)等。此外还翻译过
莎士比亚,萧伯纳等人的作品。菲格雷多曾当过外交官,担任过巴文西学戏
剧教授和巴西作家协会主席。

内容概要(第一幕)萨摩斯岛克桑弗之家,女奴梅丽塔一面给哲学家
克桑弗的妻子克列娅梳头,一面给她讲述外边发生的奇闻趣事。克桑弗从后
门上他吻过妻子之后对她说,他又给她带来一件礼物,随即唤进一个奴隶,
他便是相貌丑陋然而聪明机智的伊索。克列娅嗔怪这件礼物的丑陋,伊索则
从容不迫地给她讲了个狐狸见狮子的寓言,得出结论说,人们的眼睛会逐渐
习惯于丑陋的东西。紧接着又给她讲了个老虎与狐狸比美的寓言,说明自己
的美不在外表上,而在心灵里。在回归萨摩斯岛的途中,伊素多次帮助克桑
弗摆脱困境,为了换取自由,他把找到的财宝全部交给了主人,然而,他所
得到的却是严厉的惩罚。趁克桑弗离开的机会,克列娅主动提出释放伊索,
但伊索不要这种牺牲他人而得来的自由,他给她讲了个《狐狸与葡萄》的寓
言。这时,克桑弗兴冲冲地回来,带来了他的朋友阿格诺托斯卫队长,并置
酒款侍。席间,克桑弗让伊索去市场上买最好吃的东西。伊索买来一盘清蒸
舌头,克桑弗非常满意,说这是世界上最情美的食品。但接下来第二道莱是
舌头,第三道莱是红烧舌头,主人发火了,伊索则说,舌头是科学的钥匙,
真理和理智的武器,世界万物都是用人的语言所创造的,而语言还要世世代
代地流传下去,没有舌头,则什么意思也表达不出来。克桑弗听罢高兴至极,
又让伊索再去市场上把最坏的莱买来。片刻之后,伊索还是端来一盘舌头,
主人又发火了。伊索不慌不忙他说,舌头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它是一切阴
谋的源泉,一切争论的开端,它能撒谎,掩饰,颠倒是非,诱人堕落,克桑
弗又被说服了。他醉醺醺地向卫队长宣称,他是一个富翁,又有这样聪明的
一个奴隶,真是幸福得能喝掉世界上的所有美酒,能把整个大海喝干。卫队
长摇手否认,克桑弗则坚持己见,并固执地要和卫队长打赌,于是,两人当
即立下字据。大醉中的克桑弗还扬言要烧死自己的妻子。(第二幕)第二天
早晨,清醒过来的克桑弗见妻子已经弃他而去,便绝望地大喊大叫,询问伊
索有何办法找回妻子,伊索提出只要给他自由,他可以为他找回妻子,克桑


弗满口答应。于是,伊索为主人买回许多结婚用品,克列奴闻知此事,果然
回到了丈夫身边,伊索要求主人兑现诺言,给他自由。克桑弗无理狡辩,他
让伊索到门口去看天空,如果那里正巧出现两只喜鹊,他便给他自由,伊索
的愿望再次落空。克桑弗吻过妻子,到学校去了。这时,克列娅请求伊索爱
她,拥抱她,以此作为对言而无信的主人的报复。但伊索拒绝了她,他又一
次给她讲了《狐狸与葡萄》的寓言,而这次却是狐狸没有理睬那熟透了的葡
萄,这使克列娅老羞成怒,决心对他施行报复。正在此时,克桑弗气喘吁吁
地跑了回来,急呼伊索救他,发誓愿以自由为交换条件。原来,前一天他与
卫队长打赌喝掉大海的诺言今日要兑现,否则,他将失去所有财产。克列哑
却插话要求丈夫惩罚伊索,因为伊索试图引诱她。但克桑弗对此并不理会,
他一心想着怎样保住自己的财产。在克桑弗再三恳求下,伊索终于告诉他,
你既然答应要喝掉大海,那就强调“大海”这两个字,只有大海,没有那汇
流进它里边的河水。克桑弗恍然大悟,随即向外走去。他不仅没有给伊索自
由,反而屈服于妻子的要挟,命令奴隶阿比西尼亚鞭打伊索。(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