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觉、联觉、通感等艺术手法,将这些景物景观实在、具体、形象地介绍给了
读者,又尽力不使其雷同。“。。很近的地方响起一声晚祷钟,钟声是从一
片橡树和栗树后面传来的,近得似乎一垂手就可触及一般。村庄的水塘。坐
在窗前天竺葵中间,一动不动地打着毛衣的老妇人。夏日树下嗡嗡作响的苍
蝇。孩子们。。上完教理课以后,吃着抹了豆泥的面包片,在教堂前的椴树
下轻声地元单脚跳。小屋的门前搭着葡萄棚,屋子宛如洞穴低矮,阴凉。玫
瑰色的方砖地终年用一把湿拖把擦来擦去,年长日久磨成浮石一般。幽灵似
的细微劳作。下午在麦垛的阴影下打吨的人的迷糊举动。”这可称得上是一
幅西方的《清明上河图》,一派浓郁的农家乐气氛。在这些图景中,融入的
是主人公那焦急、喜悦、紧张、忧虑、激动、舒坦等等的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心绪。所有这些又紧紧环绕着“等待”这一中心情节。“难道她还会来?”
“我要等待”,“我无人要等”,“只得等待”“如何才能和她相会呢?”
这些心理活动,与西蒙和伊尔姆嘉在一起的幻想与梦境等等,自然地穿插在
一起,使之形成一种情景交融、心绪交错的意境。贝克特《等待戈多》表现
了宇宙的存在和人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是没有意义、荒诞、无用这一主题。《半
岛》表现的却不是这种消极与荒诞。它揭示是一种等待的过程,一种为达到
目的而经历多种情境的心理审美过程,一种期待的心理哲学。“我的生活中
只有出发”,“我从来不喜欢到达”,“世界无可等待,从来都无可等待”,
“等待这样东西,有某种禁忌”,西蒙的这些想法都体现这种复杂的哲理。
“如何才能与她相会呢?”西蒙的茫然与困惑,又表明了目的不重要,重在
过程的这一意蕴。这一点又在某种程度上与荒诞派和存在主义文学校吻合。
无论怎么说,等待过程如此冗长,山水草木、田野沼泽。海滨城镇如此反复
出现,总让人觉得有点枯燥和沉闷,这也许是作者没有预料到,也许是作者
有意这么安排,以突出等待中的焦虑、厌烦情绪吧?西方的现代派作品还是
常有这种现象的。

(朱希祥)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环城大道(1972)

作者简介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是当今法国文坛上的一位
著作小说作家,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
1945 年出生于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祖籍是佛兰德尔的犹太人,六十年
代的西方世界,人们为了填补日益加深的精神空虚,曾兴起一般追“根”热
潮。在法国,这股热潮至今方兴未艾。莫迪亚诺1958 年发表的处女作《星形
广场》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同年,该作品获罗歇·尼半埃奖,后又获
费内翁奖。随后他写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
凉的别墅》和《黑店街》等等作品,并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过电影剧本《拉
贡勤·吕西安》。其中,《环城大道》和《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分
别荣膺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
从此莫迪亚诺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
国均引起巨大反响。他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对这派作家作品
的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
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
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

内容概要亚历山大在一只抽屉里偶尔发现了一张照片,他轻轻沫去上
面的灰尘。这是他那胖胖的父亲德克盖尔和另两个粗俗之流米拉耶、马尔什
莱一起在克罗—弗克雷旅馆酒吧间照的相片。亚历山大看着照片,想象那发
生在遥远的过去。米拉那当着一个杂志的主编,是个惯于政治讹诈、深涪黑
市交易的家伙,马尔什莱曾入过伍,回法国后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他想娶
米拉耶的女儿为妻。他们在酒吧间调笑戏谑又鬼鬼祟祟。亚历山大第一次见
到父亲已是17 岁,那时他从寄宿学校毕业。父亲把他交托给一位老妇人。他
是在她家里长大的。进中学后,父亲把他带到代家长贝萨克夫妇那儿。俩人
到了火车上,父亲向他解释没给音讯的原因,还给他买了块蛋糕,这使亚历
山大深为感动。但对他提出的问题,父亲都一味地闪烁其词。到了巴黎,他
们生活在一起了。起先,父亲对亚历山大表现出一种彬彬有礼的殷勤。但说
话装腔作势、拐弯抹角,时时露出自怨自文的神情。他为儿子取得中学学位
而高兴,可谈到自己的“生意”就垂头丧气。亚历山大对他的活动一无所知。
有天下午,父亲想出去出手一张“稀有”邮票,结果被人谩骂和殴打。亚历
山大无法忍受,用一把雨伞作武器,将父亲从人堆中拉了出来。几天后,父
亲讲了他的“生意”情况。原来是搜集各种五花八门的玩艺儿进行倒卖。儿
子帮助他搜集珍本,他们用伪造题词的方法,赚了不少钱。亚历山大希望正
经生活,但在巴黎,这是很难的。父亲说:“总有一天,我们会拥有一座公
馆”。他们住破屋、穿破衣,憧憬着新生活,但又感到茫然与孤独。早先在
巴黎外国有一条叫“小环城”的铁路线,父亲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带
着亚历山大沿着这条铁路闲走,还不时掏出本子写或画点什么。一天,他们
在铁路上迷了路,晚上,父亲象一位梦游者,把笔记本撕成碎片,抛向四周。
第二天,亚历山大和父亲一块去倒换车。亚历山大站在离铁轨最近的第一排,
人群前拥后挤,他见父亲汗水满面。列车呼啸着进了车站。在这当口,亚历
山大忽然被人在背后猛推了一把。过后,亚历山大躺在车站的长凳上,人们
交头接耳,庆幸他的脱险。父亲退缩在后面,不时发出轻咳声。两个警察把
亚历山大和他父亲一起带到分局。分局长问亚历山大为什么连声喊:“杀人


犯,杀人犯,?“也许是有人在您背后推了一把?”又问他父亲:“您儿子
是否患有被迫害妄想症?”亚历山大知道,当时推他的就是他的父亲,因为
感觉到了他手上的戒指。但他对分局长说他们相处得很好。出了分局,亚历
山大对父亲说:“您是想要送我死的。。”父亲没搭话。亚历山大并不埋怨
父亲,他们一起去喝了酒。出酒店后,父亲在亚历山大面前消失了。从此,
10 年中杳无音信。亚历山大不停地打听父亲的去向。最后得知父亲与米拉耶
和马尔什莱过往甚密,就通过他们找到了父亲。亚历山大看到父亲与他们这
些浪荡鬼在一起,很是不安。马尔什莱、米拉耶和浪女亚尔维亚娜在酒吧间
又是喝酒胡闹又是窃窃私语地交谈,而父亲却一声不吭,连汗流下来也没有
用手绢去擦一下。马尔什莱宣布要与米拉耶的令爱安妮三天后结婚,他让父
亲做证婚人,父亲低声答应。米拉耶约亚历山大写一个短篇。他父亲还呆若
木鸡地坐在那儿,亚历山大感到闷热不舒服,就跑到室外。他们互相间一直
没有公开相认。晚上,亚历山大与父亲道别后,就被亚尔维亚娜纠缠住了。
亚历山大仍想着父亲。亚尔维亚娜解衣上床,合情脉脉。亚历山大却向他打
听父亲的情况,她毫无兴趣,只是淡淡地回答他是米拉耶的心腹,但米拉耶
正算计着甩掉他。米拉耶的婚礼翌日要举行了,可安妮却不见了。他们到处
找她不着。亚历山大的父亲提供了一个电话,米拉耶不仅不相信,还大骂父
亲。亚历山大和父亲在阳台上交谈起来,儿子问父亲是否在经商,父亲无声
地笑了笑。儿子提议出去活动活动腿脚。父亲让儿子参观他的别墅。亚历山
大进屋后,父亲又是倒茶又是拿饼干。他们分别了10 年,有多少话要互相倾
诉。儿子劝父亲要提防米拉耶和马尔什莱,父亲说话含糊不清,象是电话里
的声音。他们一直谈到很晚。马尔什莱和安妮总算匆忙地进行了婚礼。婚礼
宴会上,人们欢闹着。米拉耶向亚历山大介绍了两位记者,一位是吉尔贝尔,
一位是菜斯当第。“我们从尼斯回来,”菜斯当第说,“见不到一张人脸,
尽是些犹太佬。简直令人作呕。。”吉尔贝尔提议道,“只需向儒尔(指占
领巴黎的德军的情报机构)通告一声他们的房间号码就行了。。这样就可以
给警方的工作带来许多方便。”下午,马尔什莱将一瓶香槟酒泼在父亲脸上,
说这是醒脑。父亲毫无反抗,反而表示歉意。亚历山大气极了。他与莱斯当
第一起到了矮树林。莱斯当第说亚历山大的父亲“长着一副投机钻营的嘴
脸。”亚历山大说,“他是个犹太人!”莱斯当第说,“我们要叫这个混帐
东西出示证件!”“他是我的父亲。”亚历山大卡住了莱斯当第的喉咙,一
直到他不再挣扎。亚历山大旋即又劫走了米拉耶的汽车,带着父亲逃离法国。
父亲的一位“朋友”声称负责把他俩送过比利时边境,让他们远走高飞,不
料暗中却向保安队告了密。有4 个人走近了他们,要求他父亲出示证件,并
给了他一个巴掌。亚历山大发现,父亲忽然老了30 岁。父子双双锒铛入狱。
克罗—弗克雷旅馆仍在大路尽端。一位干了30 余年的男侍还保存着德克盖
尔、米拉耶和马尔什莱的3 人照片。亚历山大来到这里,又与他聊起了很久
以前的事情。

作品鉴赏作品写于一九七二年,这是一个较为奇特的故事:17 岁时才
第一次与父亲见面的儿子,不久就被父亲狠心地推下地铁站台,险遭大难。
但脱险的儿子竟不记此仇,反而千方百计寻找父亲和接近父亲,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