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的题材,早在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绑的普罗米修斯》及十九世纪
英国诗人雷莱的创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都有过描写,但普罗米修斯
与人类的愚昧、无知作斗争,却是作者的新意。作者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好
的,只不过是他们心灵麻木,看不到自己的本质,无力辨别真伪,善意的活
听不进,而谗言却很容易接受,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的启蒙者,他是“理智”
与“信仰”的象征。卡里姆的目光在于人类的现在,他古为今用,把古代意
识与现代意识结合起来,针对人类存在的精神危机这一重要问题,塑造了普
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的火是智慧之火,光明和开启
人类心灵之火,而这把火正是无知的人类最最需要的。二十世纪末,人类的
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走向大空、开发宇宙,但是地球上的人与人之间仍然是
互不信任,仇视对抗,无理智地崇尚军事武力,在琐碎的事情上消耗自己的
精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心灵是闭锁的、愚昧落后的。所以作者站在
人类的高度,从宇宙的宏观来审察当今的人类世界和它的未来,呼唤普罗米
修斯,别扔掉火种,这也是卡里姆的“现代意识”。他比别人站得高,看得
远,关怀人类的前途与现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情感去唤起
人类的觉醒。使人类的未来变得比今天美好,《普罗米修斯,别扔掉火种》
这部戏剧具有幽默诙谐的风格。在庆功宴上,宙斯和赫拉要为女儿择婿,众
年轻天神的各显其能只能给人增添笑料罢了,大笑之余感到这里面寄寓了辛
辣的讽刺,具有一般的讽刺所不易达到的效果。剧本借用神话渲染气氛,更
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在普罗米修斯想要盗火之前,冥冥中命运女神已经预
示了他的后果,但普罗米修斯没有畏难而退,为了人类的幸福,他没有悔过
之意。卡里姆笔下的人物性格丰满,而且是不断发展的。最初,普罗米修斯
只是单纯地爱阿西亚,要使她永生,但当阿西亚表示不愿意离开人类时,他
又感到他有拯救人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责任,而当他肩负起这个责任并付诸
行动时,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变得高大,完美。卡里姆对人类寄托着美好的希
望,他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最终人们也都理解了普罗米修斯的奉献与牺牲,
这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高红瑛)


波兰文学

维斯拉夫·基拉尔死亡的回忆(1972)

作者简介维斯拉夫·基拉尔(1919—),波兰作家,出生于波兰克拉
科夫。1940 年因为参加反对纳粹的波兰抵抗运动而被盖世大保逮捕。1940
年6 月14 日,作者和波兰的囚犯一起从塔尔诺夫盖世大保监狱被押送到奥斯
威辛,成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第一批囚犯。当时,维斯拉夫·基拉尔还不满
21 岁,他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花名册上登记为290 号,并从此开始了五年集
中营的生活。作者在集中营的五年时间里曾经多次换过营区。而且,每换一
个地方,他的处境和地位也相继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命运让他扮演了许
多不同的角色:他当过医院为护理员、搬运过尸体、做过劳动分队的文书、
劳动分队的领工员(即劳动分队的负责人)、安装工等等。在奥斯威辛集中
营里,作看作为囚犯曾因过失而遭禁闭,然而他却也担任过名声极坏的职务
——囚舍长,成了一名特殊的囚犯。经历了各种难以名伏的折磨,逃脱了一
次又一次的死亡威胁,基拉尔伴随着奥斯威辛这座人间魔窟在煎熬中度过了
五个苦难的年头。他凭着个人的机智以及强烈的求生愿望,奇迹般地从监狱
生活的夹缝中活了下来,从而使得世界上千百万人有机会能够通过这位波兰
作家的回忆录,从一个侧面来了解纳粹德国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基拉尔
在集中营时的各种经历使他有机会收集不仅涉及囚犯,而且也涉及党卫队驻
军的各种资料和情况。因此,他的回忆录不汉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集中营的
生活,而且还能不加任何掩饰忠实而又残忍地揭开了这一生活中人们观点的
多样性,从而引起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反应。

内容概要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德国法西斯集团于1940 庄6 月在波兰境
内建立的一座大型监狱。随着法西斯侵略战争规模的日益扩大,犹太人、波
兰人和苏、英、美的战俘源源不断地被送进这座人间炼狱。集中营的占地面
积也随之扩大,最后竟达到八十公顷之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囚犯”到了这
里几乎都难逃魔掌。1945 年5 月,盟军的炮火解放了这座人间地狱。当年这
块充满腥风血雨,极尽人间悲惨的土地,终于随着第三帝国的灭亡才沉寂下
来。在令人毛骨悚然的五年时间里,葬身于这座集中营的冤魂屈鬼究竟有多
少,是一百万还是四百万?即便今天也还是一个谁也无法解开的悲惨之谜。
奥斯威幸集中营建立之时,联络官格哈德·帕利奇一他后来被称为“奥斯威
辛的刽子手”——亲自从其它地方挑选了三十名德国刑事犯,并将他们带到
奥斯威辛。这三十个人的编号是1 至30,他们和当时还不足一百人的党卫队
驻军组成了集中营的领导管理机构。而这批刑事犯则成了党卫队员的得力助
手,充当集中营的囚舍长和冒守。奥斯威辛关押的“囚犯”主要是三方面人:

1。战俘、2。犹太人,3·女“囚”。所谓战俘主要是“俄国人”。党卫队制定
的党的规章制度就是要把囚犯们从肉体上一个个消灭掉。在这以前,他们竭
尽人间卑劣手段,想方设法扭曲“囚犯”的心理,抹掉他们的灵魂,除却他
们做人的尊严。营区里的艰苦劳动,挨打、刁难、肮脏、疥癣、跳蚤、虱子、
流行病、饥饿以及除了在毒气室里大规模杀害囚犯以外,还给重病号注射汽
油和酚剂,这一切都在集中营造成了令人沮丧、绝望的气氛。集中营成了毫
无出路的世界,唯一的就是进焚尸场。用营区看守弗里奇的口头禅来说,这
就是通往自由之路。党卫队在几个星期时间内,就能把几千名苏联战俘变成

尸体埋在比克淄森林一条长长的深沟里。而这些战俘在生前必须赤身裸体地
跪着。尽管是严寒的冬天,他们的脚板还是踏在肮脏的水谭里,刺骨的寒气
透入骨髓,身上一丝不桂的囚犯紧紧地挤挨在一起,他们只能以此方法来暖
暖冻坏了的身体。除了战俘以外,犹太人进入集中营以后常常被打入惩罚队。
根据营区看守的特别指令,惩罚队里的犹太人都得“全部解决掉”。党卫队
员们和惩罚队的太保们干起这种事来毫不手软。联络官帕利奇最起劲地贯彻
党卫队一切惨无人道的命令,他将小口径步枪稍加改装,在枪口套上一种消
声器,这样就能悄无声息地连续枪杀成千的囚犯。有一个腰肥体胖的犹大人,
他是捷克最富有的工业家之一,到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后,经过党卫队的三
天拆磨,马上从一开始“顽强地干活到后来动作越来越慢,越来越不协调”,
党卫队员借故猛击他的腰部,将他打得鲜血淋漓,倒毙在地。然后又用一根
木棍横在他的脖子上,木棍的一边站一个人,像翘翘板似地晃动了一会儿,
直到棍子发出吱喀吱喀的响声。“这一下再也没有人怀疑这个犹太人还会有
气了”。这一切还不算,他们还将那具胖胖的犹太人尸体送焚尸场的解剖台,
根据党卫队医生的指令将他的旺脏特地制成标本。“这个肝特别大,颜色发
黑”。

犹太人之所以最终逃不脱彼惨杀的命运,是因为党卫队员把他的身体定
为研究的目标。他们想了解,经过三天酷刑后,这个巨大的肝脏将会变得如
何。当然,犹太人从各个地方成批地运到奥斯威辛,列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进
月台。不过,这些犹太人中往往只有微不足道的少数人进了集中营,其余的
都径直地进了林间的焚尸场,在那里完成他们人生旅程的终点。最后,关押
犹太人的“加拿大”营不复存在,随之而消灭的却是五十万个血肉之躯。女
囚也逃不脱魔掌的厄运。有时候,奥斯威辛集中营内关押几千名妇女,绝大
多数是波兰人,有一部分是斯洛伐克的犹太妇女。陷入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后,
囚犯们的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党卫队官兵的情绪好坏,而党工队官兵本来就
是一批杀人不眨眼的职业刽子手。他们靠杀人取乐,靠杀人致富,靠杀人发
泄。击毙一个逃犯享有三天的假期,难怪他们四处打枪,撞在他们枪下丧生
的人都是“逃犯”。除了这种零星杀害以外,大批处决关押囚犯也是集中营
的既定方针。处决的办法一是用毒气毒死,以至装尸工打开禁闭室的大门,
能从里面一下子拖出一千具尸体。处决的办法之二是枪毙囚犯,那时执行枪
决的小队常常换了一班又一班,枪内的子弹打出一排又一排,面前的囚犯倒
下一个又一个,以至于搬运工累得差点晕过去。不知究竟抬了多少人。装尸
体的汽车也超载了,车轮深深地陷进石子之中。而装卸尸体的劳动则是奥斯
威辛集中营中最为频繁的工作。装尸工在死者的胸脯上写上一个数码,然后
抓住死者的手脚,将尸体一倒一顺地放在担架上,以求得份量均衡。装尸工
用被子将四具尸体裹住,扣上固定在担架把手上的皮带,然后将它套到脖子
上,哼唷哼唷地抬起来,扛抬的尸体不少已经完全腐烂。腐尸臭味和成团的
苍蝇让人窒息。事情做完,搬尸工也早已臭气熏天,不知自己倒底属于死人
还是活人了。有时候,打开毒气室,成团的尸体扭在一起,似乎还保持着死
前站立的姿式。它们的脸呈兰色,带点紫黑,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几乎要
从眼眶里暴出来,嘴巴张开,舌头拖出长长的一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