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伯利亚。他当过伐木工人,卡车司机等。普罗斯库林从小酷爱文学。长大
以后将所有的空余时间全部用于阅读和练习写作。1958 年开始发表作品,在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他发表了3 部中短篇小说
集《大森林之歌》(1960)、《一块面包的价值》(1961)和《人类之爱》
(1965)。同时完成了《深深的伤痕》(1960)和《暴风雨里露根基》(1962)
两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的创作素材全部源于作家自己最熟悉的劳动生活和
感受最深的人生经历,反映的是当代苏联远东的林区生活和卫国战争期间的
斗争风云。1964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从此他成为职业小说家。接着发表
长篇小说《苦草》(1964)、《出路》(1967)。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命运》
(1972)和《你的名字》(1977)。这是各自独立的两部小说,但又拥有共
同的主人公和前后关联的情节线索,因此无论作者本人还是评论者都称之为
两部曲,作品具有恢宏的史诗风格。小说通过一个名叫杰留金的农民家庭展
开故事情节。然而两部曲的内容却涉及到这半个世纪以来动荡的岁月和巨大
的社会变迁。中篇小说《黑鸟》(1981)颇具艺术特色,笔触细致传神,故
事撼人心魄,通过一个女音乐家自己一生的回忆,赞颂了高尚者,鞭挞了卑
鄙者。

内容概要黑色天鹅绒股的夜空中的星星和稀疏的灯光穿透黑暗,在塔
玛拉房里形成了一片抖动的光亮。辽阔而朦胧的音乐从远处飘然而至,塔玛
拉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她又在睡梦中唱起那些遥远的年轻时代的歌曲。
她睁大眼睛,凝神谛听,她分明听见外面刮起了暴风雪,她走向弓一间房间,
在这扇门的旁边停留了一瞬间,她多么强烈地希望推门而入,抚摸一下那忠
实的占老的钢琴的盖子,这是丈夫格列布留下的最珍贵的纪念品。时间刚过
午夜,不知不党塔玛拉眼前出现了几十年前的一幕,格列布冲进了厨房兴冲
冲地告诉她:“被批准了,明天一早上前线!”塔玛拉突然感到一阵头晕、
格列布喃喃地说,“还有几个小时是咱们的,还有整整一夜是咱们的”。格
列布的声音将她从惊慌不安中惊醒了,她紧紧拥抱着榕列布。。清晨来临
了,塔玛拉太阳穴突突跳动起来:“他要走了,他要走了!”格列布象作出
了什么重大决定似地,庄重地对她说:“我不久前谱写了一个主旋律。是个
比较深刻的想法。。我马上弹给你听!。。走!”他抓住她的手,拉着她朝
那架老式大钢琴走去。格列布以庄严、柔和的动作奏出了第一组和弦,塔玛
拉似乎听见了翅膀的呼哨声,轻松地飞上云霄,陶醉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格列布若有所思他说,“我一直渴望写出一组斯拉夫多神教的祈祷曲,这首
曲子就是向太阳的祈祷。”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叠成四折的乐谱,小心翼翼
地放在钢琴盖上:“你要保证一条。。任何人永远也不应该听到它!”塔玛
拉在安乐椅上猛地一抬身,睁开了眼睛。她想,今天的暴风雪正和分别那天
一样呵!格列布上前线后一个月便阵亡了。她得了几次严重的喉炎,嗓子倒
了,再不抱有当歌唱家的奢望了。她目前干钢琴伴奏工作,几个女孩子跟她


学琴,有时在睡梦中唱起自己心爱的歌。岁月流逝,青春不再来。不知怎地,
就在这深夜里她精心梳妆打扮起来,然后又闯到暴风雪中去,她孤身一人徜
徉在无边无际的沉睡的城市里。她穿过了红场,走过瓦西里教堂,一直走到
大剧院,在柱廊的圆往边站住了。她的愿望实现了:这里是她和格列布第一
次见面的地方,是她心中永恒的圣地。当她冒着风雪严寒回到自己房间时、
她已极端虚弱,一会儿她晕过去了。清醒过来时,她听见了咳嗽声,闻到了
熟悉的烟味儿。原来是萨尼亚,他是格列布的老同学。早在格列布之前他便
开始追求塔玛拉。不知不觉她又回忆趄和萨尼亚交往的一殷经历了,在幽美
的湖边她和萨尼亚相瓦偎依着,头顶上是黄昏时分那种蓝色、深邃的天空,
塔玛拉闭上了眼睛,她想:多年孤独的沙漠般的生活总算过去了。过去是无
法挽回的,格列布在战争中牺牲了。她活着,需要适应新的习惯,萨尼亚爱
她,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还需要什么呢?。。天很诀暗下来了。萨尼亚突然告
诉她,他在担心不久他个人的音乐会是否能够成功。塔玛拉热情鼓励了他,
音乐会那天,塔玛拉衣着华贵,怀有一种节日般的愉快感觉。幕间休息时她
偶尔碰见了戈尔斯基,当年他才华横溢,是格列布的老对手。坦率正直的戈
尔斯基正告塔玛拉,萨尼亚是个庸才,是个市侩,他靠压制排挤别人爬上音
乐界的显赫位置。他指出:“你曾经跟格列布在一起,那是座火山,是具有
荡涤作用的雷雨。真没想到你会跟萨尼亚!”戈尔斯基的话语猛烈叩击她的
心扉。是的,塔玛拉早已感觉到了萨尼亚身上那么一种虚伪和庸俗。当塔玛
拉再回到包厢里去时,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乐曲开始了,渐渐小提琴音部越
来越强,就象一股轻柔的海浪冲洗掉心中的焦虑和疲惫。塔玛拉沉浸在某种
熟悉亲切的感觉中,她突然明白清泉股明快的旋律是来自格列布的《太阳祈
祷曲》。原来,萨尼亚把格列布的乐曲不加修改抄袭在自己的交响乐中。卑
鄙的抄袭!塔玛拉恨不得向整个大厅狂喊起来。她愤怒跑向音乐厅的大门,
急忙叫了辆车,回到家中。她颤抖着双手翻阅着一张张熟悉的乐谱,发现“祈
祷曲的乐稿不翼而飞了。。萨尼亚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在萨尼亚的一片温情
之中,塔玛拉似乎又开始谅解他了。但是塔玛拉在凝思遐想中祈祷曲似乎又
不断在她耳畔回荡,她开始审视自己,终于塔玛拉站到萨尼亚面前冷冰冰地
告诉他:“你把从格列布那里偷走的东西统统还给我!”“你是小偷,你剽
窃了亡友的作品,玷污了对他的怀念,。。梦幻般的国忆中断了,塔玛拉又
回到现实中来。在茫茫的风雪之夜里塔玛拉刚才晕眩得很厉害,现在好多了,
萨尼亚端着一怀热茶,小心翼翼放到小桌上。塔玛拉预感着万古不变的永恒
将要来临,她的目光落在那架钢琴上时,她突然产生了一种抑制不住的寻求
崇高艺术境界的强烈渴求。她急不可耐地把珍贵的乐谱交给萨尼亚,央求他
弹奏出来。旋律飞旋而出,瞬间周围一片光辉。此时萨尼亚突然发出了一阵
狂笑:乐谱终于被他骗到手了。塔玛拉央求,呼喊,诅咒,都无法让萨尼亚
交还乐谱,塔玛拉此时只能向上帝祈祷了。奇迹出现,格列布挺身而出,他
大笑着:“可以偷走一张纸,可精神是抢不去,偷不走的!”他用手掌把钢
琴上的乐谱轻轻一抹。萨尼亚只见塔玛拉一下子精神焕发,自言自语,他也
觉得十分诧异,他什么也顾不上了,他贪婪地抓起钢琴上的乐谱,但一刹那
间他的脸扭曲了:他手中攥着的只是几张干干净净的乐谱纸而已,上面连一
个音符影儿都没有,他惊呆了,随后他冲向街头,整夜徘徊着,嘟哝着那几
句话:“我会想起来,我会全都谱下来的。。是的,是的,我自己!”

作品鉴赏中篇小说《黑鸟》笔触细腻传神,风格抒情委婉,向读者展


示了一个撼人心魄的故事,作品以一个善良而脆弱的女性为中心,以一部《太
阳神祈祷曲》为线索,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道德力量的尖
锐冲突,揭示天才与庸才之间的天然差别,整部小说充满着朦胧、忧伤而又
优美的音乐氛围。作者大胆而成功地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完美地烘托了小说
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小说的开头瑰丽而又感伤。心神疲
惫的女主人公面对天上闪烁的星光,窗外的飞雪,倾听自己心中冉冉升起的
歌声,突然领受到惊喜和慰藉,她早已沉入茫茫的孤寂。但她有一份独特的
灵感,她在沉思着什么,她在幻想着什么,一切似平朦朦胧胧,飘忽不定,
这一开头立刻在读者心中勾起强烈的悬念。于是主人公开始回顾自己,小说
便断断续续的展示全部的故事。这里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哀怨的故
事,穿过主人公塔玛拉的心灵,缓缓流淌而出,时而清晰完整,时而朦胧零
碎,有时纯粹是一种诗意的感觉,有时是深深的反思,无论是对格列布的爱
情和崇拜以及永别的辛酸,还是与萨尼亚的感情纠葛。都是以一种任意驰骋
的联想,梦幻式的回忆而再现出来,这恰恰符合主人公孤独凄凉的特定处境,
也正是具有艺术家禀赋的主人公一颗易感而脆弱的心灵的写照。在生活的打
击之下,她难以把握自己,她崇拜格列布,但是他早已牺牲,她的生活失去
了依托;她无法和萨尼亚产生心灵的契合,但她是个弱女子,难以独自承受
孤寂、单调、沉重的岁月。她凭直觉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音乐,她凭良心懂得
什么是正义和高尚,但是她却无力面对现实。于是她转向了内心,只能在暗
夜面对星光和飞雪对自己倾诉,在睡梦中哼唱自己年轻时代的歌曲。在迷离
的意识流中,那《太阳神祈祷曲》以宽阔悠远的旋律渐渐揉合了进去,构成
一种诗意朦胧的背景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油然而生。主题也伴着它的旋律
而升华。作者描绘音乐确是别出心裁,他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艺术手
法,着力将难以言传的听觉转化为具体清晰的视觉,“听,音乐已经充满了
周围的一切,黑色天鹅绒般的夜空中的星星,下面的稀疏灯光,统统化成了
音乐。。”“她听见了翅膀的呼哨声,仿佛两只有力的、呼呼作响的翅膀舒
展开来轻捷地飞上云霄”,“那悠长的、坦率的狂喜的一道道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