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小郎中-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骋烧獗是烤故遣皇潜蝗镜墓僭泵桥沧魉昧耍灾劣谛枰们蹦貌怀銮础�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猜测,他只能够呼吁,希望能尽快到位,但实际上这样的呼吁没有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因为到现在为止,这些公文都如石牛入海,不见回音。
而民工这一块能调集的人的数量远远达不到要求,因为黄河河堤京城一带绵延上百里。这么长的距离至少要投入十万以上民工才足以在短时间之内对河堤进行加固加高,而他没有权力调动民工,这需要由户部官员下达公文到各地方,再由地方衙门征集民工调送到京城来。
古代民工都是义务工,自己准备工具和粮食,义务替朝廷服劳役。不过,一般劳役都是征集当地民工,所以吃住都由自己负责。但现在需要从其他地方征集民工到黄河边来修筑河堤的话,自己解决吃住就不现实了,只能由朝廷来负责他们的饮食,而这需要大笔的钱。
民工也是需要吃喝拉撒睡的,需要三司出钱用于民工的饮食和住宿。这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洪提举去操心去协调,但是进展都极其缓慢。而洪水逐渐在向上蔓延,距离警戒线越来越近。
他连续向皇帝写奏折,但都如石牛入海。可能是因为洪水距离警戒线还有一尺吧。警戒线本身只是达到足以提高警戒程度的一条线而已,并不是说达到警戒线之后就一定会发生溃堤。只是危险性提高了,需要加派人手加固加高河堤。而现在距离警戒线都还有一尺,何必紧张,或许因此皇帝才没着急。
洪提举有多年的黄河镇守经验,亲眼目睹过黄河溃堤的可怕。他有一种感觉,今年这么大的雨水,超过警戒线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他多方的呼吁也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他手里能调动的也就一两千个民工,主要是负责河堤的巡查。能用来加固河堤的人也不过两三千人,这些民工只能在洪提举觉得最有可能的地方进行加固加高。而这一两千个民工对整个河堤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洪提举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没有睡着了,他日夜在河堤上巡查,以便及时发现管涌之类的直接威胁河堤安全的隐患,同时随时监控着河水的涨幅。
有一件事让洪提举十分不安,那就是他没办法第一时间掌握上游雨情,因为上游的雨情和洪水的情况会有四百里加急紧急报送到朝廷去,经过层层审阅后再呈报给皇帝,然后由皇帝再做决断。
他知道,一旦京城河堤出现溃堤,第一个问责的就是他,而实际上他本身却并没有左右大局的能力。他只能乞求苍天保佑,可是老天爷似乎并没有给他什么面子,雨水就没有断过。
他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好好睡觉之后,疲倦的他几乎站着都能睡着。就在这时,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这天傍晚,他正带人在京城河堤上巡堤。突然,他好像听到有什么声响从脚下大地传来。这声音有点像风刮过树梢的呜咽声,又有点像传说中的鬼哭狼嚎。各种声音夹杂其间,让他头皮都在发麻。
跟随他的兵士们个个都被这声音吓坏了,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这声音迅速变化,而且越来越大,颤抖也越来越厉害,洪提举已经几乎站立不稳了。
他抬头四下张望,当他目光望向上游时,他呆住了,眼睛瞪得溜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远处黄河河道之上,有一条黑线。沿着河道往这边推移,因为距离比较远,看不真切是什么,但是多年巡防河堤的经验让洪提举立刻预测到,那就是洪峰。
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可怕的洪水,他相信刚才从脚下传来的可怕的声响和剧烈的抖动,就是那雷霆千钧之势的洪峰给河堤带来的巨大冲击力造成的。
他眼睁睁看着那可怕的洪峰,犹如万马奔腾,朝着他们猛扑过来。
洪峰越来越近,脚下的抖动也越来越厉害,洪提举索性单膝跪在地上,用手撑着地面,用几乎绝望的目光望着朝他冲来的洪峰。
当洪峰靠近之时,他终于确认,那的确就是高达十多丈的黄色的水墙,由巨浪组成的墙如排山倒海,以横扫一切的气势,沿着河道往前推移。
洪提举很快发现,他脚下的黄河水迅即下降。应该是被那洪峰吸走了,然后卷在一起再拍回来。
不过,从洪峰过来的高度来看,应该还不足以冲出河堤。看清这一点后他的心才稍安些,惊恐万状的瞧着洪水,迅捷无比的从他脚下河堤横扫过去。
那巨大的冲击河堤所形成的声响,让他感到全身骨头都要被震碎了似的。在这强大水流冲击之下,河堤发出颤抖,就像一个迟暮的老人。
洪峰终于远去,向下游冲去了。
良久,洪提举才艰难站起身,走到河堤旁观望。洪峰过后,洪水暴涨,已经远远超出了警戒线,接近河堤顶部不足半尺了。
他全身都在发抖,惊恐的叫着:“快,快去禀报皇上,马上泄洪。不然京城不保!”
宋朝的河堤虽然也有用石头进行堆砌,在加上沙袋土袋,但是石头都只限于人挑马拉。重量更大的石块是没办法转移到河堤上来加固的,也没有钢筋混泥土之类的防洪堤,所以河堤的坚固性远远不如现代。
一旦河水接近河堤顶部,河堤被河水巨大压力作用和河水的浸泡将变得非常脆弱,随时都会发生溃堤,这是洪提举多年防汛得到的结论。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马上泄洪,这才能迅速将水位下降。因为这时候再想加固河堤已经来不及了。
而要泄洪,只能由朝廷做决断。
洪提举担心的是时间。报警的奏折报到京城,由皇帝作出抉择,然后再交到下面衙门执行泄洪,按照常理推测,没有两三天根本办不成。即便是快马加鞭也没用,毕竟这个朝代传送信息最快的只有马腿。若再加上官员的拖拉,官僚的层层审核,这时间只怕会更长。
洪提举还是马上写了请求紧急泄洪的奏折,用快马报送给朝廷。
接下来,他只有祈祷老天爷让洪水退下去,或者说让河堤够坚强,能耐得住致命的考验。可他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快,巡查河堤的民工和士兵都飞快地跑来向他禀报,发现河水已经漫过河堤了。洪提举只有用最后的努力来尽可能延长河堤抵抗洪水的时间。
他立刻将仅有的一两千民工调集起来,在最可能出现溃堤的地方进行加固。他自己也亲自参与了运输沙袋和装土。虽然他知道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职责所在,也只能做最后的努力了。
夜幕降临,新的洪峰并没有出现,但是洪水还在继续慢慢往上涨。
这时,朝廷终于传来了消息。通报上游发生超级恐怖的降雨,一天之中降下的雨水比以往一个月都多。多地发生山洪,冲毁民屋,淹没农田。巨大的水量从各个支流汇集到黄河,使得黄河的水位迅速上升。因此,下游很可能会经历可怕的洪峰袭击,让洪提举一定要日夜巡防,加强防护。
但是,紧急公文里没有提到朝廷将会泄洪。
难道自己的奏折没有来得及报送到朝廷吗?又或者自己的奏折报到了皇上那里却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他不清楚,不过从时间上推断。很可能是他的奏折还没有到朝廷,朝廷的这道公文就发了,但愿朝廷看见他的奏折之后,能够马上采取泄洪措施。
可一切都来不及了,就在这天深夜,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第800章 溃堤
就在这天深夜,雨水开始加大,犹如瓢泼一般。暴雨之中还夹杂着雷电,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整个河堤。
洪提举虽然已经好几个晚上没有入睡,但他还是坚持着,甚至把指甲都抠进了肉里面,用疼痛来唤醒自己坚持下去。他有一种悲凉,总想着很可能这是他这一辈子最后一次巡查河堤了。
他走到河堤上时,忽然站住了,四周虽然漆黑一团,但不时有闪电划过长空。他能看见黄河水如同地平线上冒出头来的怪兽,开始张开了恐怖的獠牙和绿色的眼珠,用死神般的目光扫视着他和他身后的京城汴梁。
而他站在河堤上,几乎就是站在水中一般。河水已经基本上跟他持平,一眼望去,以前能看见对岸的河堤,现在只有茫茫的河水淹过了地平线,整个世界都是滚滚的黄色的河水。
接着,他慢慢低头,因为他感觉到他的靴子似乎真的踩在了水中。虽然在暴雨中靴子早已经湿透了,但是踩在水中跟淋湿的靴子感觉完全不同。
当他低头望下去的时候,终于,他的心碎成了无数。因为他看见自己一双脚正踩在河水之中。浑浊的黄河水已经淹没过了河堤,达到了他小腿一半的高度。
与此同时,洪提举感觉到脚下的河堤在从内往外移动。他听到了河堤犹如垂死的老人发出最后的呜咽。他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时,一道闪电从上空划过,他看见他已经远离了河堤,而是站在一块孤独的随着河水漂动的大土块上。
溃堤了!
洪提举发出了一声悲号,随即被冲来的洪水卷走了。
河堤刚好从洪提举所在的位置溃堤,并迅速沿着河堤向两边撕裂,形成长达数百丈的缺口。
洪水找到了新的出口,原先规规矩矩沿着河堤往前缓慢流淌的洪水,犹如放出牢笼的猛兽,疯狂地往前冲去。滚滚的洪水冲向的方向,正是东京汴梁城。
————————
这几天,杨仙茅没有做别的事,他一直在催工那数百个木匠打造那艘大木船。
在他催促下,只用了几天时间,一艘宽阔的大木船就修好了。
杨仙茅吩咐将所有粮食装上了船,同时准备了若干淡水。另外,他采购了大量的常用药材,加上自家药铺的药材,都炮制好后装上了船。
银两等他并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