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黎平故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鸡。不知道是这儿没有还是那么凑巧问到的人都不知道,我最终没能找到,于是我七拐八弯地进了一家网吧,心情和情境所致,发了一些酸溜溜的信,又磨蹭了些时间,可离开车仍有好些时间,我只好又出来走。后来是怎样转回到车站来的已经记不清了,记得走了一条人比较少的充满阳光的大道,进一个医院上了厕所,走过一条好像挺萧条的步行街,看见许多人在打麻将……
我回到车站,还剩两个小时,我租了个钟点铺,草草睡了一会儿。结帐时那个人说:“这么年轻的女孩子怎么一个人出来,要让男朋友陪着一起啊!”我笑笑。
初秋的那次在鹰潭搭的到怀化的火车,是从张家界绕行的慢车,走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好在车上的人很少,可以松松垮垮地一个人坐一排,而且那时初秋的天气很好,可以不尽地看窗外的湘西:高高的铁路桥下的牛和牧童,还有一群在灿烂的阳光下奔跑着要扒车的少年。湘西有很多名字很好听的小站,其中一个名叫“相会”。到相会的时候是早晨,没有站台,火车停在山里,山里的雾气一直袭到车厢里来。相会站上来几个穿蓝布褂子搭蓝布头巾,背着竹背篓的苗族姑娘,素净的大圆脸,很美丽。
那次小杨到怀化接我,火车中午到怀化,我们搭了傍晚去靖州的火车。那趟车的人也很少。窗外是初秋的山和田,傍晚清凉的空气非常好,不断地吹进来。天暗下来了,夜风还是那样吹进来。我希望就那样俩人一起坐着火车,永远地坐下去。
到靖州,已经赶不上到黎平的汽车了,只好留宿。住的是一家冷清的民家旅店,是栋二层楼的砖房子,感觉只有我们两个住客,因此行动起来很轻松。我冲了个冷水澡,换上草绿色的裙子,轻轻地走在那条灰色的安静的走廊上,欣喜地看着天上那美丽的月亮——或者那天是没有月亮的,或者那儿根本看不到月亮——都记不清了。
关于从怀化到靖州的火车,还有一次非常好的记忆。那次搭的是早上的火车,一列淡季的,人非常少。我在最后一节车厢,车厢的尾门是开着的,可以看见铁轨两边火车不断远离开的景物和铁轨蜿蜒远去的模样,真是很好。早晨清凉的的山里空气也恰到好处。当时的情绪和所见的情景一直让我记着——在那样一段偏僻的山间,那样一列空荡简陋的火车,可以那样愉快而无忧无虑地,充满即现的希望地,坐在火车里,看火车身后不断远去的铁轨。
第一章 到黎平去家庭生活(1)
一
我第一次到黎平,没和杨打招呼,直接就去了。杨没料到我会那么早来,结果屋子的修整刚进行了一半,我出乎意料地到了,于是我们就一起弄屋子。杨原来住楼上,现在要和二哥换楼下的房间,把废猪圈开出来做小院。我到的时候,猪圈已推掉,正被挖开,几个古老的大石头放在烂泥上,当踮脚用,旁边的一个两平方米左右的洗澡间刚建好,不过还没有门,也没有热水。我从那些石头上跳到洗澡间里,洗了个冷水澡。
然后我们自己刷油漆,粉墙壁,杨叫下午和老六来帮忙建了水池子,抹了小院的水泥地。下午高高瘦瘦的,吊眼皮,大嘴巴,脸上瘦而多皮,因此表情丰富,像卡通片人物。不知是他故意显出一些孩子气来迎合我,还是原本这就是他的性子,他总要弄出点活泼的表情和话语来,所以相比下,老六安静多了。
水泥还没干的时候,下午在池壁上认真地绣花一般地写了我和杨的名字。他的字和他的人长得一样,瘦长、多褶,字写得不好看,但总够上会写了,他还在两个名字中间还画了个心,下边注上年月日期。现在这个俗气的纪念还在上边,但水缸已经漏水了。下午和老六毕竟不是手艺人,小院的水泥地也裂了个大口子,杨隔三差五地从工地要些水泥来修修补补,现在拱成了个大包,至于漏水的池子,杨用补鞋胶补了补。
自来水是从山里的水库来的,水库不叫水库,叫江,因为离县城有五里路,所以叫五里江。五里江来的水内容很丰富,池底里会有线虫、蚯蚓、虾子,还有小青蛙等。这些大自然的小家伙千里迢迢地,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到我们这儿来啦。
最后搬衣柜,直接从二楼是没法搬进来的,只好搬出大门去,搬进隔壁邻居家,再从隔壁家的菜园子接过来。六七个人像蚂蚁一般,摇摇摇,磕磕碰碰,有惊无险地把那个衣柜弄进了小窝。
洗澡间的“热水器”也弄好了,热水器是一个大大的塑料桶,安根电热棒在里边,通了两根水管,一根上水,一根通到篷头。电热棒没有插头,两根赤裸裸的金属头的线,所以插座也是两根金属线,要热水时,就用那两根弯勾的线扣到插座上。这是件惊险的事,接线的时候,会起火花。后来,广州的老姚来我们这儿,实在是不敢碰那儿,三分钟就把澡洗完了,慌慌忙忙地出来,说:“不行不行,你们这样不行!”估计他洗澡时一直提心吊胆地盯着那个赤身裸体的插座,可能还想到了不小心一头撞上烧成炭人的可怕模样。以后他打死也不进去洗澡了。
两个房间,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搁了个大石头做刷牙的踮脚,石头是从猪圈下边挖出来的。这儿原来是个坟墓,光绪年间的,这个大石头就是建墓用的,挖出的还有一块完整的墓碑和其他零碎的墓石,至于别的,珠子银子什么的——没有啦,坟墓是人家早刨过的。夏天的夜晚,可以坐在那块清朝的大石头上,看清朝的月亮和清朝的星星,杨坐在水池盖上拨吉他唱“唐朝”。月中的时候,在院子里可以看见月亮从远处的山上,一点一点地升起来,水银色的,圆满、优美。没有月亮的时候,就会有好多好多的星星,有时候星星是那么多,抬头一看,都要撒下来一般。虫子们热情地唱歌,整夜整夜地唱,歌声的丰富,给人的感觉和很多很多星星的时候一样,多得让人不安。
深夜的有些时候,四周人家静悄悄的,在院子里露天冲凉,池子里的水被太阳晒了一天,直接舀来冲,很适合的温度。头顶着高高的天空和美丽的星子,四周是不眠的虫子在歌唱,身体发肤在大自然的空气里,在夏夜的好风中,甚至能感觉到细胞的跳跃和伸展。
我回到学校后,杨说他在建厨房,我实在想不出我们那儿还有哪个地方可以腾出来再建设,杨告诉我就是挨着洗澡间的那个角落,噢,那个地方,一平方米还不到。来信里说着在砌灶台了,在贴瓷砖了,在做碗柜子了,两个礼拜后,厨房“竣工”了。杨说是个小厨房,小小的,亮亮的,半露天的,雪花和雨丝可以飘到锅里——炒菜炖汤不用加水了。
我再来时,看见了我们的厨房,果然是个小小,小小的厨房,有个小小,小小的烟囱,还有小小,小小的柴笼,小小,小小的灶眼,以及小小,小小的其他。我仿佛是鲁滨逊到了小人国。杨的学生来我们家看见了,回去告诉妈妈说,杨老师家的灶“嗯细个”(那么小),白白亮亮的,很干净。在她小小孩子的眼里,那一定是个过家家的好道具。杨老妈说它实在太小了做不成事情,杨说:“我们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们那鬼事——”杨老妈说:“我们‘麻雀虽大,没得(没有)五脏’。”说完咯咯地笑。
这个“小麻雀”倒也真是五脏俱全,不过呢,毕竟小了,能安放“脏”器的地方都安放上了,到处是钉钉,挂炒勺,挂漏勺,挂抹布,挂筷笼,挨挨挤挤,满满当当的。那么点锅台还打了两个灶眼,安了两口小锅,上边的壁柜把整面墙占满了,也不知道杨从哪里七拼八凑来的木料,还在柜门上一本正经地安了把大锁,我说,小题大作了,杨说强盗会(黎平话里的强盗是专指晚上偷东西的,摸钱包的那种才叫小偷)翻墙进来什么都偷,院子的墙实在太好翻了。后来我虽然没亲身领教,也晓得了强盗确实什么都偷,饭锅、水桶、盆子以至碗碟筷子,“统统杀它个干干净净”。可我们的锁只认真地锁了两天,我发觉很上当,麻烦,强盗实在要来偷让他偷好了。不过强盗没来过,倒是经常有猫咪来光顾,厨房是开放的,没有门,猫咪晚上的时候来转转,就留下了许多爪子印。有时候装有排骨的菜篮子放在外边的房间,我们在里边的睡房看电视,没关门,再出来的时候,排骨就不翼而飞了,当然,是猫咪干的。
灶台有两个键盘那么大,下边的搁板用的就是挖出来的那块墓碑,墓碑有美丽的雕刻沿边,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归天后的家门,或者是个美女吧,用来作灶台,美女应该不见怪吧?灶台下柴笼的封壁用的是那些碎墓石。这样,空留下的地方刚好够一人转身和蹲坐下烧火,胖的恐怕就不行了。杨的一个胖胖的同事坚决不来我们家搞伙食,他说我们的袖珍厨房是在一个小弄弄里,灶孔还没有他的拳头大,搞不成。他第一次看见我们的厨房,哈哈大笑,把手握成拳头,伸到灶孔前,说:“哈哈,进不去!”
第一章家庭生活(2)
二
朋友们很好奇,常问,你在那深山老林里做些什么呢,怎么呆得住?把华丽热闹的年轻日子过得这般寡素,这种在别人看来的沉闷我自己倒不知觉,似乎很满意(除了想到对家里人的愧疚的时候)。
每次从千里外迢迢地来,车子爬过山岭,经过养着许多狗的寨子,然后看到路两边密绿色的树林,再然后看到山城的人烟,我都会有心花怒放的感觉,见到了杨,看到了这里的山野田地和到处睡着跑着的狗。
刚从热闹纷繁的大城市里转来,一下子这么安静,听到的是邻居一些家常的无所谓的谈话、打骂孩子的声音和一日三餐准点响起的炒菜声。那频繁的炒菜做饭的动静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