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171-骷髅会精神-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代企业讲求双赢的战略,这不仅使自己获利也使别人获利。团队内部的成员之间也应该讲求双赢的战略,因为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自己损失一点儿往往会得到更多。可是,有些团队成员之间拉帮结派,自己没有机会也不能让别人有机会,结果双方均以失败告终。这不仅影响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涣散了团队的军心,还给对手进攻的机会。


第二部分第六章 找到自己的团体

    2找到自己的团体    
    作为耶鲁大学的精英组织,更多人希望加入到“骷髅会”这样的精英团体中来,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与经济上的远大抱负。也正由于这样明确的目的性,很多成员都在加入之前,曲折辗转,在不同的团体中成为活跃的骨干分子,比如在学校的球队或是其他社团成为一个耀眼的明星,才会被更多的关注,也就能使自身的价值体现的更为完美。    
    人们不断地组成团体,也不断地选择着团体,营造适合自己的圈子,在团队里寻找寄托。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团体”就是“社群”、“部落”;从个人经验来说,“团体”就是由志向、趣味、年龄甚至居住地点都比较相近的人自动形成的组织。    
    团体的形成应了这句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一种特征,比如职业、品味、爱好、特长、个性、收入甚至年龄、性别,都可以组成为不同的团体,以保持自身的一种生存方式。    
    很多“骷髅会”的成员都知道团体的重要性,团体一定要不停地构筑,才能让朋友越来越多、路越走越宽。要想拥有自己的圈子,就得开展“圈地运动”。    
    一是初步建立“圈子”。有米才成炊,“圈子”要靠自己一点点拉拢才能成型。号称“台湾第一报人”的高信疆先生,在创立“人间副刊”的时候,没人愿意为其投稿,只能自己“造米下锅”。他每天会写20封信,不管认识不认识,不管能否接到回音。坚持的结果是,“米多锅少”,就一再扩版,成就了以副刊带动整个报纸的辉煌。而他自己的“圈子”也同时成就了规模。你可以推而广之,每天发20封电子邮件,不怕陌生、不怕不熟。联系多了,自然就成了你“圈”中之人了。    
    二是扩大“圈子”。“圈子”不能一成不变,像盖好的楼盘,要想着开发II期。总是几张老脸相对,哪还来得新鲜?现在,高先生虽说已无暇每天写20封信,但他依然规定自己每天至少给新朋老友打5个电话,所以他的“圈子”还在扩大。你的“圈中人”不可能只认识你一个,不妨互通有无,带好各自的朋友扩大联盟。这样交叉着,你的“圈子”很容易扩张,你的获得就永远新鲜。    
    三是拥有不同的“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分”当然有其特定的标准和要求。但当这个标准或要求太具有功利性时,“圈子”有时就会从圈住共同东西的领域变成了阻碍人迈出脚步的套子。这时,“圈子”便不知不觉变成了圈套。别让圈套套住你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几个不同的“圈子”。怎样做此运动呢?涉猎广泛一些,展示自己不同的侧面,就很容易拥有不同的“圈子”。    
    那么我们身在圈子中,该怎样扮演好自己的圈中角色呢?    
    1。让自己有亲和力    
    有亲和力的人在圈中会更有吸引力,大家都愿意去和他交往,甚至以他为中心。    
    2。要主动    
    如果一个圈子的人都很被动,势必让圈子变得沉闷乏味。主动地和你的圈中朋友打个招呼或者打个电话,主动地制造一些新鲜有趣的话题,圈子自然就有了生命力。    
    3。保持乐观豁达    
    圈子是给你快乐的地方,有时不必过于严肃认真,计较得失。乐观豁达一定会让圈子的氛围保持轻松。    
    4。切忌功利心太强    
    有了功利目的的圈子,人际关系一般很复杂。人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但不要把功利目的带进所有的圈子里,甚至把单纯的兴趣爱好圈子也搞成有利害关系的地方,那样,你就活得太累了。


第二部分第六章 变长处为强项

    3变长处为强项    
    作为一个组织成员,耶鲁大学的教育给“骷髅会”的成员灌输了这样的观念:成员的缺点最小化,而是为了使组织成员的长处最大化。    
    组织的任务就是为了取得共同的绩效而通过利用每个成员的长处聚沙成塔,根据各人的长处来安排他到发挥其长处的位置。    
    我们首先会面临挑战的领域就是如何安排员工的工作。富有成效的领导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进行任命和提拔,进行有效的工作安排和决策。    
    精英总是善于把自己的长处转化为成效。他们明白,人应当尽可能的扬长避短。为了取得成效,我们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和自己的长处。这些长处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机会。组织的惟一用途就是把组织成员的长处转化为成效。    
    组织当然不能克服我们每个人身上大量存在的缺点,但却能回避它们。林肯总统在谈到他新任命的总司令格兰特将军贪杯时说道:“要是我知道他贪杯的坏名声,那么就会给其他将军送大桶的酒去。”林肯是在肯塔基州和伊利诺期州交界地区度过的童年,因此肯定知道酗酒及其危害。但是在联邦军队的将领中,只有格兰特被证明很善于运筹帷幄,带兵打仗。对格兰特的任命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这是一项卓有成效的任命,因为林肯是根据久经考验的带兵作战能力,而不是根据滴酒不沾的生活习惯——即没有缺点的标准——来选择自己的将军的。    
    凡是为了避开某人的缺点而给他安排工作,或为了避开组织成员的缺点给组织配备人员,到头来最多只能配备一些平庸之辈。认为存在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完美无缺”(无论是指“完人”、“成熟的人格”、“完全适应环境的人格”,还是指“通才”)的人的观点,如果这不是为无能之辈,也至少是为平庸之辈开出的处方。优点突出的人,其缺点也一定十分明显,有山峰必有山谷。而且,一个人不可能在许多领域都具有特长。对照人类的全部知识、经验和能力,即使最伟大的天才也可以被看做是完全的失败者。从来就没有什么“无所不能的人”,关键是能人的“能”在哪一方面。    
    凡是关心别人不能干什么,而不是关心别人能干什么,因而对别人的优点熟视无睹,而不是把别人的长处转化为成效的人,都是智力有问题的人。这种人很可能把别人的长处看做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这种人之所以没有吃亏,是因为他们的下属非常能干,卓有成效。    
    在发挥效能方面,没有比美国钢铁工业之父安德鲁·卡耐基为自己挑选的墓铭志更加值得引以为豪的了。他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这里安息着一个懂得如何使他身边工作的人比他本人取得更大成效的人。”在他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当然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因为卡耐基善于发现并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这些钢铁公司的经理人人都是某个特定领域和特定职位上的能人。不管怎样,卡耐基就是他们中间最有成效的一员。    
    关于罗伯特·F·李将军的故事很能说明变长处为成效的意义。    
    故事是这样的:李将军手下的一位将领违抗命令,甚至全盘否定他制定的作战计划,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李虽然通常都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但这次却大发雷霆。等他冷静下来以后,他的一名副官十分恭敬地问道:“您为什么不解除他的指挥权?”听到这话,李惊讶不已地看着这位副官回答说:“多么愚蠢的问题!因为他卓有成效。”    
    社会精英们很少去考虑“他如何与我融洽共事”,他们会思考的问题是“他能贡献什么”。他们绝对不会考虑“某人不会干什么”。而是考虑“某人能不寻常地干好什么”。在人员配备方面,他们追求的是某一主要方面的优点、而不是东拼西凑的绩效。    
    追求某方面的长处,并发挥这方面的长处,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一切关于“完人”或“成熟人格”的言论都掩盖了对人类最特殊的才能——把自己的所有禀赋全部用于一种活动、致力于某方面的工作、取得某个领域的成就的能力——的严重蔑视。换句话说,这也是对卓越的蔑视。人的卓越只能体现在某个领域或最多体现在少数几个领域。    
    注重长处,就是提出对绩效的要求。不是首先考虑“某人能干什么”的人所能接受的必然远远少于其同事的实际贡献。他们事先就为同事的无绩效开脱。他们的这种行为具有危害性,缺乏批评意义,更不用说具有现实意义了。    
    真正的精英不是思考这个人的缺点,而是思考这个人的优点,不是思考他不能干什么,而是思考他能干什么。    
    试图避开组织成员的缺点来营造组织,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可在克服其成员的缺点并消除大部分危害的同时,把其成员的长处转化为绩效。最能干的人既不需要也不愿意参加组织。他们自己单干,效果更好。但是,我们绝大多数其他人就没有那么能干,以致我们因为能力有限而不能单干。“我们不能雇用一个人的手,而必须雇用整个人。”这是人际关系学派的一句格言。类似地,我们单靠自己也不会变得非常能干,缺点总是伴随着我们。    
    有人会说:“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这个道理为什么不能时时付诸实施呢?为什么能把长处——尤其是同事的长处——转化为成效的管理者就那么少?为什么就连林肯的幕僚在用人之前也要再三考虑他们的缺点呢?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