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氏三兄弟-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聂荣臻接过信看了,觉得不妥,并说:“这个名我不能签,建议你也不要写这封信。”
“我们的部队快拖垮了,前线领导不换怎么行?”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林彪对聂荣臻不签名有看法。他把信接过来,不太高兴地说:“不签也可以,以我个人的名义写算了。”
聂荣臻见他满脸不悦,劝告他说:“林彪同志,你这样做不妥,我建议你不要发这封信!”
“有什么不妥?”
聂荣臻又对他解释说:“革命到了这样的紧急关头,你不要毛主席在前线领导,谁来领导?你刚参加了遵义会议,现在又反对遵义会议,这是违反党的纪律和组织原则的。更何况,你跟毛主席那么久,对他也很了解。过去在中央根据地时,你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打了很多胜仗,记得你过去保存了一个小本子,一说起以往打的胜仗,就把小本子翻出来说你打的仗最多,缴的枪最多,现在怎么把过去都忘了呢?你应该充分相信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才能改变我们的被动局面,挽救中国革命的危局。你要我在反对毛主席在前线指挥的信上签字,我不仅不会签,而且还反对你上送。如果你不听我的非要上送,后果也只有你自己负责。”
“好,一切由我负责!”
林彪拿着信转身走了。他叫人把反对毛泽东在前线指挥红军的信送给了当时的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张闻天看了林彪的信很有想法,又将信转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看了林彪的信,心情十分沉重。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及其军队好不容易摆脱了危机,在这关键时刻,林彪突然又来这么一着,是什么目的呢?这个人年轻肠子嫩,打仗虽然很行,但观察、分析问题还比较简单,没有远见,思想也爱摇摆不定。看来,他对四渡赤水的认识还有问题,全军的思想还未统一。试想,红军如果不在赤水河上渡来渡去,或二占遵义,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北渡金沙江,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坐镇贵阳的蒋介石和他的大军会扑朔迷离,疲于奔命吗?云南的滇军调得出来吗?红军能摆脱困境吗?为了摆脱敌人北上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部队多走一点路算得了什么?多跑点路,不比与敌人硬拼的损失小得多吗?看来,要统一全军的行动,必须重开一次会议。
毛泽东正式向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人建议再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专门解决红军领导人的思想认识问题。
毛泽东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在会理城郊外的铁厂村,中央政治局在一间宽敞的房子里开扩大会议。参加此次会的除政治局委员外,第一军团的林彪、聂荣臻,第三军团的彭德怀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毛泽东主持。
张闻天首先在会上总结了遵义会议以来的行军作战工作,肯定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小组的军事指挥是正确的,四渡赤水也是必要和正确的,这一段时间与敌人兜圈子的行军虽然使部队很疲劳,但这是必走之路。
毛泽东针对林彪在信中的指责,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近几个月来,特别是第二次东渡赤水以来,我们运用大迂回、大穿插的战略,不但摆脱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且把他们弄得昏头转向、精疲力竭。当然,我们自己也很疲劳。现在,敌人不但打不着我们,而且总不知我们的去向。如果我们不在赤水上渡来渡去,灵活机动地变换作战方向,忽东忽西,迂回穿插在敌重兵之间,我们能处处主动,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追堵吗?能打垮王家烈的8个团、吴奇伟的2个师吗?现在,我们有些干部对这次迂回穿插有意见,说怪话,还有的写信给中央总书记,要求改变前线的军事指挥,这是短见、错误的,是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在作怪。大敌当前,这种思想非常有害,应该丢弃,以维护全党、全军的高度团结和统一。要相信,现在的中央领导是正确的。对于这一点,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会上,毛泽东虽然未点林彪的名,坐在板凳上的林彪自然听出毛泽东、张闻天是批评他的。
他不高兴地低着头,一言不发。
随后,与会人员一一发言赞成张闻天、毛泽东的意见。
林彪见大家都批评他,感到受不了。他抬起头辩解道:“我给中央写信,没有别的目的,也是希望革命少走些弯路,减少部队的损失嘛!”
毛泽东马上又批评道:“你还是个娃娃,懂得什么?”
林彪再也不作声了。
这是毛泽东对林彪最严厉的一次批评,而且此事还使彭德怀背了几十年的黑锅。因为,毛泽东一直怀疑林彪写给中央的那封信,是彭德怀在背后策动的,只是没有说破而已。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又将此事重提起来,批评了彭德怀一通,林彪考虑到此事确实与彭德怀无关,便主动地向毛泽东申明,当年的信是他自己要写的,与彭德怀没有什么关系。
此事过去了几十年,再回过头来去看林彪当年写的那封信,林彪此举确实太草率了,观察、考虑问题还不太成熟,而且缺乏远见。
第三部分 林彪——葬身异国的军事家第87节 领兵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0日,红一军团先遣师到达大渡河西岸,并迅速占领了小镇安顺场,计划在此强渡大渡河。
这时,蒋介石住在昆明指挥其部围堵红军,并亲自策划了南追北堵的“大渡河会战”,妄图使红军走太平天国的石达开之路。他的围堵计划是:令川军扼守大渡河沿岸等地,又令薛岳、周浑元及滇军向金沙江尾追,企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
江以东地区。
在他的亲自指挥下,敌人放火烧了安顺场,并将所有的船只拉到河对岸毁掉。老百姓在国民党的宣传煽动下,均躲藏起来。红军到达河边时,安顺场空空如也。
林彪、聂荣臻站在高处俯视河岸,发现安顺场渡口的3只船有一只拴在南岸,惊喜交加。
原来,这一只船是四川军阀刘文辉下属营长赖执中和他妻子过河探亲接客而拴在南岸的。赖执中没有料到红军来得这么快,过河不久就被红军连人带船俘获了。
为了迅速过河,林彪与聂荣臻当即下令红一团迅速组织突击队强渡,并对渡河作了周密的布置。在南岸强大火力的掩护下,突击队开始强行渡河。
渡河勇士顶着弹雨,经过两小时的搏斗,终于爬上了北岸。他们快速地占领了滩头阵地,接着扑向敌人工事内,消灭了守敌,缴获了枪支。然后,他们又缓慢攀登到一座可以俯瞰敌人阵地的峭壁上,乘守敌还未发觉,架起机枪,突然向沿江守敌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红军的这一着,敌人未料到。他们怕死,迅即撤到第二道防线,然后又撤到第三道防线。
敌人退远了,红军勇士们便派人把北岸的3只船送回南岸。3只船一次可渡240人,头两天,3只船日夜渡人,红一军团的第一师全部运到了北岸。到了第三天,河水越流越急,摆渡越来越困难,运一船人需要4个小时。如按这个速度运南岸的红军,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渡完。
红一军团的全部人马涌进安顺场后,因后面侧翼部队、辎重队和后卫部队人员较多,蒋介石派空军对江边的红军进行狂轰滥炸,使红一军团受了一些损失。由于国民党的追击部队也加快了进攻红军的步伐。他们兵分两路,一部分从东南方向赶来,另一部从北面进逼,情况变得十分危急。
在这紧急时刻,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陆续到达江边,亲自指挥战斗。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红一军团的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渡到大渡河对岸,仍由刘伯承、聂荣臻领导,从东岸北上。林彪率红二师和红一军团团部和红五军团,火速从大渡河西岸赶向泸定桥。
23日清晨,林彪、聂荣臻向红四团下令:“分兵沿岸向泸定桥方向前进,并迅速夺取泸定桥。”
已经过河的红军部队也同时向北推进。两岸红军都能清楚地看清对方,而且都以最快的速度向泸定桥方向飞速前进。
许多红军战士脚上没有穿鞋,他们在又是砂石,又是棘荆的峡谷山路上行军,非常困难,但为了夺取泸定桥,他们将一切困苦置之度外。
行军的第二天,右岸的部队因川军在路上构筑了工事,前进受到阻拦。为了前进,并与左岸部队同时到达泸定桥,红军必须消灭这股敌人。刘伯承、聂荣臻当即下令向敌人阵地发起猛攻,坚决消灭阻拦的敌人。经过一阵激战,红军扫清了前进的障碍。
西岸部队也坚忍不拔地快速向前推进。
不久,西岸部队发现对岸有增援的白军。林彪判断:这是前来与红军争夺泸定桥的一股敌人。为了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5月23日,林彪又向走在前面的红二师第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下达了25日必须夺取泸定桥的命令,并在命令中说:“你们要以最高的速度行军和机动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在此次战斗中,要突破过去夺取遵义和五团夺取鸭溪一天走160里的记录。你们是火线上的英雄,红军中的模范,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准备庆祝你们的胜利。”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有320里。红四团像一阵风,展开了飞行竞走,呼呼往前赶。
25日早上6时,第四团到达泸定桥。
泸定桥系四川通往西康、西藏的桥梁,长约100米,横跨大渡河。桥由13根铁链组成,两边各两根为桥栏,底部并排9根铁链为桥面,面上铺有木板,桥东端即为泸定县城的西门。桥上面的木板已被敌人拆掉,只剩下孤零零的铁索,空荡荡地悬在高空。桥下红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