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795-武夫当国(1895-19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仅留下了一团人,又与赵方结下不解之仇,因此被迫投入谭军,而姜畲和会就在战鼓骤鸣之中结束了。
18日,赵军强渡渌江进攻谭军谢、方两部,这是双方又一次的主力战,战况非常激烈。此时广州形势非常危急,孙中山电令谭军兼程来粤以解广州之危,同时桂军败将沈鸿英窜入湘南,谭军后路有被截断的危险,因此谭军放弃朱亭、攸县向郴州急遽退走。
当姜畲和议破裂、湘潭发生混战的时候,长沙对岸蔡部为了配合作战,曾限赵军于10月19日以前从水陆洲(湘江中的一个小岛)撤退,否则炮轰长沙。赵军除在天心阁高地架炮抵御外,并在城内各主要地点堆置沙包准备巷战。从20日起,湘江两岸枪炮声大作,长沙全城闭市,市民经常被隔江打来的流弹打死或打伤。24日,长沙英侨全部撤走。湖南自有南北战争以来,长沙虽然经常成为你争我夺的战区,但是困守孤城,坚持不退,省城化为战场,人民死于流弹,这却还是第一次。到10月下旬谭军在湘东战败后,赵军才有可能腾出力量来对付一江之隔的敌人。11月2日,赵军在小火轮上架设机关枪冲锋前进,后面拖带舢板小筏载兵渡江,蔡部仓皇向宁乡、益阳方面退走。11月3日至4日,赵军连续占领湘潭、湘乡,至此长沙之围才解除了。
11月7日赵军重占衡阳的一天,沈鸿英军已经入据郴州。谭军过境时,沈军不敢抵抗,退往宁远、临武、蓝山一带以避其锋。11月13日,赵军占领郴州,至此湖南内战告一段落。
湖南大打内战的时候,吴佩孚乘机调遣北军第二十五师陈嘉祐旅进驻岳州,中央第二混成旅胡念先部进驻常德,并在岳州组织两湖警备总司令部,自己兼任总司令。吴表示入湘北军可以受赵的指挥加入前方作战,但以湖南取消自治为条件。吴认为谭、赵之争不是湖南局部问题,如果谭军得胜,下一步骤就是南军出兵武汉,讨伐直系,因此不能置之不理。但是,赵只求接济军火而不愿北军投入战斗,他知道如果借助北军,自己一定会站脚不住,他仍然要利用“自治”这块招牌作为保全势力的工具。这一态度使吴大发雷霆,曾一再施加压力,赵就用老一套的办法来应付,表示必要时期他可以带兵退往湘西,让南北两军在长衡一带直接冲突,这样,他就由当事人的地位转化为旁观者的地位,可以保全实力,待机重来。这个办法使吴无计可施,因为吴的主要敌人在北方,在奉系军阀仍然强大的时候,他不可能把全部力量投入到南方来。
吴虽接济赵军军火,但从来不肯予以充分的接济,要打完一仗才拨运一批。吴鉴于以前王占元接济湘军军火而湘军用以驱王,湖南如不取消自治,总不能取信于人。谭军退出湖南后,吴又一再催促赵军乘胜追击入粤以除后患,并取消自治,赵可以取得湖南省长、督理湖南军务、两湖巡阅副使兼援粤军总司令等头衔,同时可以取得军火和军饷的充分接济。赵仍然婉词加以拒绝。
在湖南内战的过程中,赵军取得军火接济是谭、赵两军决定胜败的重要关键。而吴逼迫取消自治,不肯充分接济军火,却又是赵军不敢进攻广东的主要原因。
《武夫当国(1895…1928)》 第四部分第六十五章 国民党改组和湘粤川内战(3)
二广东东江的拉锯战。帝国主义派舰示威,阻止广州政府提取关余。国民党改组。广州商团叛变被削平
广东自沈鸿英叛变被击走后,北江沈军残部勾结北军不时向南反攻,东江仍为陈家军所盘踞,西江也有沈桂军,粤南则有邓本殷、申葆藩等势力负隅琼崖一带,广州政府仍然处于四面受敌的地位。孙中山所依靠的滇桂军也都是些打着革命旗帜的野心军阀,并不热心于东征西讨,而他们争权夺利的本领却十分厉害。1923年6月,沈军、北军乘广州政府用兵东江的时候,发动猖狂反攻,占领韶关、英德、南雄、仁化、始兴、翁源一带,西江沈桂军也乘机进至德庆、禄步、悦城等地。7月3日,沈、北等军被滇军击走。6日,孙中山亲自到韶关布置防务,18日,粤军第一、第三两师攻下梧州,广州局势才又一次安定下来。
孙中山受陈家军的牵制不能出兵北伐,使奉皖两系的反直军事受到影响,因此段祺瑞、张作霖、卢永祥等都劝孙中山与陈炯明妥协,以便集中力量北伐。北方政客梁士诒、叶恭绰,南方有关人物章 太炎、于右任、柏文蔚等,也都先后从事调和孙、陈,但都没有效果。另一方面,直系却用金钱、地位收买广东军人投降北方,除粤军黄大伟变节投陈,滇军杨如轩、杨池生两师叛附直系外,驻粤海军司令温树德也于10月30日率领永翔、楚豫、同安、豫章 四舰开赴汕头,通电赞成“统一”。
段祺瑞曾派吴光新入粤调和孙、陈,建议陈炯明自将一军攻闽,林虎一部则由李烈钧率领攻赣。由于调和失败,皖系便又反过来帮助孙中山解决“陈家军”。7月上旬,卢永祥接济臧致平(驻闽皖系军)大批饷械,叫他联合东路讨贼军孙本戎(孙系许崇智部,也在闽南一带活动)由饶平、黄冈进逼潮汕,因此“陈家军”被困于孙中山部讨贼联军与皖系闽军的钳形攻势下。“陈家军”改推林虎、洪兆麟为正副指挥,首先集中力量应付皖系闽军,仅留少数部队防守龙川、老隆及惠州两线,因此讨贼联军得以乘虚而入,直抵惠州城下。7月21日,林虎部攻下饶平、黄冈,前锋侵入闽境平和。同时臧致平部因受驻闽海军杨树庄与在闽投机军阀王永泉攻捣后方的双重威胁,不得不迅速撤退。7月31日,王永泉部占领泉州,8月8日,林虎部占领漳州,臧部退守厦门。于是林虎、洪兆麟便又调回兵力来救援惠州。
“陈家军”大举反攻后,8月23日孙中山亲到石龙指挥作战,次日到博罗与东路讨贼军总司令许崇智会晤。许劝大元帅不宜身临前敌,孙即回驻石龙。随后讨贼军桂军总司令刘震寰退守飞鹅岭,许崇智在博罗被围,孙催促滇军杨希闵、范石生、蒋光亮等迅速赴援,他们却借口不发饷不能打仗,迟迟不肯出发。幸而正值东江水涨,“陈家军”被阻于水,未能攻下博罗。
东江大战时期,沈、北两军不断反攻北江,幸而沈军已成强弩之末,不能长驱直入。9月上旬,邓本殷、吕春荣、申葆藩等部也在南方发动侵入高雷一带,声势十分猖獗。
9月10日博罗解围后,11日讨贼联军从侧面攻下惠州后方平山,孙又到前线亲自发炮攻打惠州。此时“陈家军”将闽南军队扫数调回潮汕,洪兆麟部由紫金、横沥猛攻马鞍、馒头等岭,杨坤如部也从惠州城冲杀出来,声势颇为嚣张,讨贼联军被迫放弃河源,退守博罗。另一路放弃平山、淡水,退守广九路南端平湖。10月下旬,洪兆麟配合地方民军绕道攻占平湖,北路“陈家军”也已攻入博罗、增城,两路直逼石龙,广州大为震动。孙中山下令,各军将领凡退回石龙者一律处以枪决,但滇军蒋光亮部仍然不战而退,幸而范石生部赶到,才把石龙守住。
此次讨贼联军大败,主要由于主客军不合作,滇军不肯力战,客军到处搜刮引起了各地民军的武装反抗。11月3日,孙又由广州到石龙督战,但因各军均无斗志,11日退驻石滩车站。12日石龙陷落后,前方溃兵就像潮水般夺车退回石滩,迫使大元帅专车逆行退回广州。孙派兵在大沙头截堵溃兵,勒令缴械,才把这股逆流挡住了。
“陈家军”倾巢而出,志在夺取广州。孙也把北江滇军扫数调回救援广州,并令谭延辏Р肯婢臃辣苯有悴吭ゾㄎ馀彐谂衫垂ピ恋木樱诒苯鹨逋端铮┩度肭胺阶髡健�11日15日,孙任命杨希闵为滇粤桂联军前敌总指挥,谭延辏婢芩玖睿巍⒙场⑿弧⑽狻⒉涛迦宋婢谝恢恋谖寰ぁP沓缰遣桓示友钪拢浩爰俑盎Α4�18日到19日,广州市展开了血肉横飞的争夺战,洪兆麟猛攻石牌,李易标(原系沈鸿英部将)猛攻龙眼洞、瘦狗岭,他们都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而讨贼联军将领也都亲自上火线督战,因此双方死伤极大。20日以后,“陈家军”因攻势受挫才迅速撤退,26日放弃石滩、石龙退回惠州,从此东江方面又转入两军相持的阶段。
广州解围后,讨贼联军迫切需要解决军饷的问题。11月23日,孙命元帅府外交部长伍朝枢照会北京外交团,要求将所扣粤海关关余拨还广州政府。帝国主义认为与广州政府并未建立外交关系,公然置之不理,让其向北京政府交涉。孙一气之下,准备直接向粤海关提取关税。12月1日,北京外交团训令广州领事团警告广州政府,如果敢于截留粤海关关税,即以武力对付。12月5日,伍朝枢复以照会说,海关为中国税收机关,应受中国政府节制,我们拟令广州税务司勿再以税款解往北京,这是中国内政,你们不能干涉。本政府拟再等待两星期执行,希望考虑回答。
帝国主义看见广州政府不受威胁,不禁恼羞成怒。12月7日,英、法、美等国竟调来军舰17艘驶入白鹅潭示威。10日,北京国务院电劝孙对海关问题应“慎重将事,勿引起列强干涉”。帝国主义的炮舰政策激怒了广州市民,16日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孙接见了市民代表,表示将以正式公文通知税务司接收关税。21日,两星期之期届满,帝国主义不作任何回答。24日,孙命令广州税务司将本政府辖境内所收关税,除按比例偿还外债及赔款外,其余均应由本政府以命令支付,如果敢于抗令,即派员前来接收海关。30日,北京总税务司安格联训令广州税务司拒绝执行这个命令。
但是,帝国主义毕竟是欺软怕硬的,由于孙中山采取了强硬政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