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795-武夫当国(1895-19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阒萦傻谌ψし馈K镏猩脚晒庞Ψ业鹊交葜萦映戮济骰厥〗邮兆懿恐叭ā3掠械缦蛩锴爰伲月骄艹ひ恢安辉偻拼恰! �
孙中山对陈作了重大让步,又相信他不会“造反”,因此5月6日偕同胡汉民、许崇智出发韶关,并在当天下了总攻击令。8日,北伐军在南雄与赣南镇守使岳兆麟部开始接触,同时得到奉军战败的消息,李烈钧电劝张作霖切勿气馁,坚持待援。
从5月中旬到下旬,北伐军以破竹之势先后占领南安、新城、崇义、信丰、虔南、龙南等县,但是广州却落在“陈家军”的手中。原来,叶举等并不接受孙中山的命令,5月8日率领“陈家军”全部回抵肇庆。10日,孙中山电令广州卫戍司令魏邦平,非有大本营命令,各军不得开进广州。“陈家军”哪里肯听,18日回到广州,提出了“清君侧”、“除宵小”等口号,其攻击对象为胡汉民、廖仲恺、许崇智等。22日,叶举等公开电请复任陈炯明为广东总司令兼省长,罢免胡汉民,魏邦平在电报上列了名。孙中山采纳了汪精卫等的建议,允许陈在北伐军中路联军总司令、粤桂联军总司令、两广军务督办三职中选择其一,并派汪到东江与陈当面接洽。但是叶举等坚决要求恢复广东总司令,不赞成其他任何名义。27日孙中山下令,“陈炯明以陆军总长办理两广军务,所有两广军队,悉归节制调遣”。陈对这个命令不置可否,但有电报回答说,已饬叶举等回防,并以人格生命担保叶举等必不发生轨外行动。
陈光远战败后,4月27日北京政府派蔡成勋为“援赣总司令”,率领所部第一师及河南暂编第一师常德盛部开往江西增援。蔡是曹锟的把兄弟,而陈光远在湘鄂战争和奉直战争两个时期,首鼠两端,因此曹、吴蓄有以蔡代陈之意。
“陈家军”回广州后,桂系残兵败将死灰复燃,梁华堂占领桂林,林俊廷,韦荣昌占领南宁,李宗仁占领贵县,贲克昭占领浔州,陆云高占领武鸣,刘达庆占领藤县。孙中山派刘震寰为广西绥靖处督办,该部只能保守梧州一隅之地。
“陈家军”在广州派捐筹饷,明抢暗劫,广州秩序大受破坏。6月1日,孙中山由韶关回到广州,打算召集叶举等当面谈话,解决军饷和移防问题。叶举不愿见孙的面,先一天离开广州到石龙去了。孙对此非常愤怒,曾密令海防司令陈策开炮轰击“陈家军”,又因妥协分子竭力劝阻而罢。
《武夫当国(1895…1928)》 第二部分第五十九章 黎元洪再任总统(6)
6月12日,孙中山召集广州各报记者举行谈话会,表示了对“陈家军”的态度。他说:“我北伐的目的,在于打破北方武人的专制,不料广东军人武武相护,反对北伐。陈竞存(炯明)本人出身秀才,他反对北伐可能由于政见不同,他的部下反对北伐却是为了拥护武力。我出兵八月没有获得进展,问题在于武人专制,在后方掣我的肘。我改道江西北伐,是由于湘赵表示服从成为我们的友军,我们必须走到岳州才能遇见敌人,而出兵江西,走出广东一步就可以遇到敌人。不料陈竞存疑心改道是为了对付他们。我由广西回到广州后,北伐军乘车向北江出发,陈竞存才知道我并无不利于他的企图。但是陈家军由南宁开回,在浔州举行秘密会议,歃血为盟,他们一定要恢复陈总司令的职权,否则誓不罢休。他们经过肇庆、三水、河口开到广州,其兵力共有60营。这时,北伐军义愤填膺地请求回师平乱,我劝他们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北伐,后方问题由我负责处理。我回到广州已有十多天,而陈家将没有一个人前来见我,却用兵威向我索讨军饷。他们口口声声说我不应当罢免他们的总司令。应当知道,废督裁兵是我回到广东定下来的大政方针,总司令是变相的督军,陈总长没有反对裁撤总司令的任何理由。而且总统有用人行政之权,任何人也都不能加以反对。但我仍然委曲求全,派陈竞存以陆军总长兼办两广军务,做到仁至义尽,而陈家将张牙舞爪没有改变。我如果没有把握,决不会自己投入到60营军队的大包围中。这种无纪律的军队必须裁汰。我为了保全广州秩序,今天特请舆论界前来讲清道理,希望你们在十天内将陈家将在广州的种种不法行为尽量揭露,然后诰诫他们全部移驻广州城外30里,听候宽大处理。否则我一定要顺从人民的意见,加以驱逐。你们叫我孙大炮,我就是孙大炮!我以前炮打过莫荣新,今天可以用同样手段对待陈家将!”
孙中山发表演说后,第二天“陈家军”就在白云山一带宣布戒严,叶举等纷纷由东江回到广州。14日,他们在叶举的总指挥部举行秘密会议。15日,孙中山派往惠州迎接陈的廖仲恺在石龙被扣。15日晚间,叶举等发出通电,请孙中山实践其与徐世昌同时下野的宣言,并派兵围攻总统府,孙化装走到海珠海军司令部,与海军司令温树德同登楚豫军舰。16日,叶举在广州城张贴布告:“国会恢复,护法告终;粤军将士,一致赞同。请孙下野,表示大公。诸色人等,安居勿恐。”17日,孙中山亲率永丰、永翔等舰驶入白鹅潭,炮击白云山叶举的总部和观音山洪兆麟的司令部,开炮后各舰驶回黄埔。同日,魏邦平、伍廷芳伍廷芳于6月23日在广州病死。偕往黄埔谒孙,孙命第三师协助海军收复广州,但魏按兵不动。19日,孙电令北伐军迅速回师靖难,广东省议会和各团体举行联席会议,议决赞成统一,欢送孙中山下野,迎接陈炯明回省,电请孙、陈双方停止战争。海军总长汤廷光要求各舰勿向广州开炮。21日,海军与“陈家军”妥协,汤廷光、叶举、魏邦平三人以陆海军的联合名义布告安民,吁请“孙公下野”。
孙中山由韶关回广州后,北伐军与北军第十二师及洪兆麟部发生了赣州的争夺战。6月5日,北伐军占领赣州,北军15000人退至吉安大肆抢劫,即向樟树溃走。英、美军舰曾由九江开往吉安保护侨民。6月8日,陈光远向北京政府辞职。13日,蔡成勋行抵南昌,即在吉安、新淦、樟树设立三道防线。北伐军在北军阵地内查获陈炯明与陈光远相约夹攻北伐军的往来电报,15日韶关大本营开会讨论,决定乘胜直趋南昌,暂不回师广州。19日,北伐军占领万安、太和,前锋距离吉安仅有数十里。他们接到孙中山“回师靖难”的电令,6月26日开始回师,7月10日分兵两路进攻韶关、翁源,18日占领翁源。“陈家军”杨坤如、翁式亮两部开到韶关增防,陈炯明电请福建李厚基出兵夹攻北伐军,孙中山也电令张开儒部滇军迅速由柳州开驻梧州,以便与北伐军会师广州。到8月4日“陈家军”占领南雄后,北伐军才分作两路退却,许崇智、黄大伟、李福林三部绕道江西退往福建,滇军朱培德部绕道湖南退往桂林。8月9日,孙中山接受沙面英国领事的建议,乘坐英舰摩汗号到香港,10日乘坐俄罗斯皇后号轮船赴上海。
陈炯明于8月15日回到广州,9月16日复任广东总司令。
六西南“联治派”建议召开联省会议,吴佩孚指使沈鸿英等通电反对。川湘两省内争激化。广西混战不停
南北两总统被迫下台后,由于南北军阀存在“中央集权”(大军阀控制中央)与“地方分权”(小军阀割据地方)的矛盾,和平“混一”仍然不能实现。
当时西南六省的情况是,除贵州袁祖铭、广西林俊廷与吴佩孚早有勾结外,广东陈炯明、湖南赵恒惕、云南唐继尧、四川刘湘都不反对恢复法统和黎元洪复职,但是必须取得制定省宪的切实保障,才肯服从北京政府。1922年6月8日,唐继尧通电赞成迎黎复职及恢复法统,主张召开南北各省联席会议解决省宪问题,6月29日又通电提出联省自治为解决时局的惟一办法。7月1日,赵恒惕致旧国会的电报,提出“国会自由集会,首在完成国宪,并予各省以自由制宪之权,或纳省宪大纲于国宪之中”,另有长函向曹、吴畅论“联邦制对中国有利无害”。刘湘、袁祖铭都有电报称“黎大总统”,但也主张召开联省会议,把恢复法统与联省自治运动两个问题统一起来。
国会和黎元洪方面,对联省自治运动并不表示反对。国会议长王家襄等回答赵恒惕的电报,同意他的意见,后来国会宪法审议会通过“省之事权取概括主义,中央事权取列举主义”(8月19日),又通过(1)各省于不抵触国宪范围内得自制省宪;(2)地方制度章 内应规定关于省宪各原则(8月26日)。7月1日,黎也下令表示尊重地方自治,并称:“国会将来制定宪法,所有中央与各省权限,必能审中外之情形,救偏畸之弊害。一俟宪典告成,政府定能遵守,切实施行。”
反对直系的三角联盟,自奉系和孙中山在军事上先后失败以来,也都倾向于利用自治潮流以抵抗直系的武力统一政策。孙中山一再宣言“尊重自治以发纾民力”,但是反对以军阀割据为实质的假自治。皖系军阀卢永祥冒充浙江人,李厚基也冒充福建人,力求把他们的个人权位与地方自治精神翕合无间,以便久于其位。张作霖除在奉天筹备制宪外,并提出先行实现东三省联省自治的主张。
关于联省会议问题,陈、赵、唐三人都想在8月1日国会开会前召开,卢、张二人也都表示赞成。会议地点,以章 太炎、谭延辏椎脑谝啊懊鳌敝髡旁诔ど痴倏浴⒊露宋吮苊庵毕档奈淞Ω缮妫髡旁谏虾U倏ā⒌帷⑶≡蛑髡旁谥厍煺倏8魇〗换灰饧螅恢峦庠谏虾U倏髂狭∨捎写碓谏虾W槌闪艘桓龃俳∠艿耐盘澹凑叫伎帷! �
这是湘军“援鄂”失败后又一次出现的联省自治运动高潮。这个运动与吴佩孚的武力统一野心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