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何做个好太太-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华是一个12岁的男孩子,他向我们讲:“我妈总给我讲她是如何地爱我,但她常把答应过的我事忘得一干二净。好多次,该她来接我的时候,我老等都等不来,过后她还总找些破借口。我还记得我当时是这样想的:你要是真的爱我,你就不会这样对我了。”
父母参加学校的活动也很重要,一方面是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另一方面也使孩子懂得学校和学习的重要性。你还可以为学校组织的实地考察旅行、班上的集会、舞蹈演出等活动出出力,这很有可能会占用你一部分上班时间,可那是值得的。
一般情况下,出席孩子的运动会、音乐会、舞蹈演出、学校的表演以及相关的这类活动非常重要。只要这件事对孩子来说重要,你最好尽可能到场。如果你和丈夫能同时参加,且表现热忱,孩子会非常高兴。
当然,这就要求你与丈夫充分沟通,对哪些是孩子的重要活动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哪怕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
当然,生活中的多数父母都认为,他们对孩子的爱,说得多,做得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要把自己的语言化为行动。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当孩子向你吐露他的情感时,你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置之不理,此时正是你教孩子如何处理问题的好机会。如果情况是孩子能控制的,那么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最好。但如果是碰上一些牵涉到孩子无法控制的问题,孩子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你要教孩子重点学会用以情绪为中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如何尽可能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如何换个角度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如何控制不满情绪,接受现实等等。
总之,要让孩子学会好好表达内心情感,哪怕只是谈谈自己的心情都有好处,这样,不但有助于帮助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心。
但是,你不要强迫他讲,你能做的,是帮他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使他能够向你倾诉一切。同时,你还要经常提供一些机会,避开任何打扰,与孩子敞开来谈。
你还要发展你们的关系,可以让孩子提出任何问题,让他能放心地在你面前真实地表露自我、释放情绪,而不用担心你不把他的感情当回事。
不要怕费时间,好好想想如何向孩子表达“我爱你”,把想出来的方法列成表,作为你的行动方案。要知道,你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你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但又不知道从何入手,下面几点,将会对你有所帮助。
(1)说“我爱你”。把“我爱你”说出来很重要,应该经常说。
( 2 )在孩子生活的周围,如床旁、衣服口袋里等,放一些心形的图画或“我爱你”的图案。
(3)用身体语言表示你的爱,如拥抱等。
(4)为孩子做一本相册或剪贴本,贴上孩子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照片或手工,并记录好相关内容,把做好的本子放在孩子房间。这样做,孩子会觉得你很在乎他。如果你已经这样做了,请保持下去。
(5)把孩子的相片挂在屋子里。
(6)给孩子写信,把你看到的他的优点告诉他。
(7)把孩子在学校的好成绩、好的手工、奖状等展示出来,尽量做得有创意。有一家人,把孩子做的美工,用很精致的镜框装起来,做得像博物馆的展品一样,然后与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一起挂在墙上。
不要虐待你的孩子
无论对少年犯的问题持什么样的法律主张,成年人都难以坦然地面对孩子们的暴力问题——没有人能为成年人社会真正开脱。因为成年人认为,无论是孩子们的行为冲动还是他们的行为方式,都与他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有关。
孩子受到的虐待和伤害往往来自于自己的父母,当父母认为孩子并不为自己所需要,或者孩子妨碍了自己某种欲望的实现时,孩子就可能被父母抛弃或虐待。
据报道有位名叫张园林的女孩子出生刚10天,即被重男轻女的父母送到祖母处寄养,9年后当她被送回父母家中后,便开始遭到生母的虐待和毒打。当最后警察接到举报将小女孩儿送到医院抢救时,“她从头到脚,被金属烧烙、竹扦划刺得遍体鳞伤,惨不忍睹”。而身为教师的父亲,即使是在孩子入院救治期间,对孩子也表现出惊人的冷漠。
这样的事件,或许可以说是较极端的例子。但家庭暴力中的孩子受虐问题,在许多国家正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却是引人注目的事实。
家庭暴力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孩子的人性受到伤害,而最终也开始拥有了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也频频传来了孩子以暴力伤害家长和同学、教师的事件。据调查,这些暴力事件中的少年大都成长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之中,从小受到父母的虐待,身心已受损或者扭曲,因此引发了他们极端的行为。
问题在于,无论对少年犯的问题持什么样的法律主张,成年人都难以坦然地面对孩子们的暴力问题——没有人能为成年人社会真正开脱。因为成年人认为,无论是孩子们的行为冲动还是他们的行为方式,都与他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有关。
爱你们的孩子,不要虐待他们。这是近几年一些关心儿童成长的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在这些作品中,父亲常常是虐待孩子的主角,而母亲则在其中充当调解者,可见母亲在缓解家庭暴力中起到的作用有多么大。
解救读书压力下的孩子
制定了目标后,你每个月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就会有一个度,否则,你会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让钱慢慢从手中流走而不自知。毕竟,花钱比节约更令人快乐、更容易。
在历来的中国社会中,作为一个“好孩子”的标准,除了必须恪守孝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致力于向上层社会流动——“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在历来被用于教育孩子的启蒙学教材中,这种教人努力学习以改变社会、经济地位的教诲处处可见,诸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而穷人家的孩子经苦读书终于成才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代代相传,如借光读书的匡衡、映雪读书的孙康、囊萤读书的车胤、卖柴买纸的葛洪、对月读书的江泌、切粥充饥的范仲淹……统统激励着孩子们发奋努力,以扬名声、显父母。
这样一种“望子成龙”的孩子观,曲折地反映了中国的父母及成人社会对孩子态度的功利性;人们对孩子的态度、教育投入往往是建立在对孩子将来的“前途”的判断上的。如果觉得孩子是“读书的苗”,读上去能考上大学,就花大本钱,甚至血的本钱(常常能听到有关父母卖血供子女读书的动人故事)培养,反之,如果觉得读书也不一定“有出息”,那就可能止于“识点字就行”,甚至让其休学。鲁迅曾说中国的父母或者是“为儿女做牛马”,或者是“任儿女做牛马”。今天的孩子们的状况以及亲子关系的情形,固然有了很大的变化,可是在许多表面化的内容里,依然有着变的一面。孩子的学业,承载着父母、祖父母们的希望。那些被称为“小皇帝”的孩子们,在读书压力下,已经将自由的玩耍当成奢望了。而那些将孩子当作小太阳般供之奉之犹恐不及,又恨不能将孩子锁入书房、浸入题海的父母们,何尝就是在将孩子当作“人”来培育呢?
所以,作为母亲的你,要学会解救读书压力下的孩子。当然,解救读书压力下的孩子并不是要禁止他们读书,而是要把他们引导到良性读书的道路上。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从孩子的天赋方面下手,制定孩子合理的读书计划,寓教于乐,让他们在玩耍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同时,也不要把父母本身的功利期望压到孩子的身上。
当然,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其个人的天赋爱好都是不同的,作为母亲的你,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要学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爱好和专长,并针对他的爱好和专长制定培养计划,这样,将会收到奇异的效果。
上天生物,万物自有其特性,人也一样,每一个孩子来到世间,必然有着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这种特长和优点往往是他在奔赴成材道路上的有力武器。如果你发现了孩子的特长,例如绘画、写作、唱歌、跳舞,或者喜欢一些小实验,那么就着手针对这一方面施加一些影响和力量,并遵循循循善诱的原则,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在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上多下一些功夫,这样就可以减缓孩子读书的压力,并帮助他们少走一些人生的弯路。
如果我们漠视自然规律,一味地给孩子施加各种影响和压力,不但无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而且,这样恐怕也会使他们最终对知识和学习产生厌烦,不但无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会浪费了他们自身天赋的特长,长大后,不过是个碌碌无为的庸才。
制定养育孩子的计划
孩子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也是一个家庭未来梦想的寄托者,所以,当孩子出生以后,作为母亲的你,就要制定一个养育孩子的计划。制定这种养育孩子的计划书,不但能深深地表达你对自己孩子的爱,并且有助于你与自己的丈夫把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安排得井井有条。
尽管在中国没有任何一项法律要求我们一定要为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个养育计划书,但是我们别忘了自己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尤其是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有责任为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个养育计划书。
那么,如何做好孩子的养育计划书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