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诗词例话-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蹙雍郝洌肴髟铺炖铩Q龉凼谱郏吃赵旎Α:7绱挡欢希抡栈箍铡?罩新覞溕洌笥蚁辞啾凇7芍樯⑶嵯迹髂旭肥6依置剑灾囊嫦小N蘼凼硪海业孟闯狙铡G倚乘匏茫涝复侨思洹!

  就这首诗看,把那首七绝中的形象和夸张都包括在内了。如“银河落九天”,即“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即“挂流三百丈”,“欻(同忽)如飞电来”。但这首诗里写的,像“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在七绝这首诗里都没有,所以就内容说,这首诗比那首七绝更丰富,写得也更细致,比喻用得更多。又这里的“欻如飞电来”,“电”字一本作“练”,看来作“练”是对的,因为闪电一闪就消失了,用来比瀑布不确切,作“飞练”更合。那就同徐凝的“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样了,这也可以说明徐凝的诗不是“恶诗”了。

  但胡仔的意思不是这样,他就举“海风吹不断”两句,说是“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提“语简”,可见不是指全首诗;提“清”,也对,这两句是白描,不用典故。提“磊落”,那是指俊伟说的,即写得突出而不同寻常,看来“飞流直下”两句,比“海风吹不断”两句更突出而不同寻常;提“壮”,有雄壮有气势的含意,“飞流直下”两句显得更壮。再说,“海风吹不断”两句,配合在全首诗里才显出它用风吹月照来衬托瀑布的好处,胡仔把它从全诗中割裂出来,单看这两句,那是不是使人看不清它在讲什么吗?苏轼赞美“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这话是对的,不论就形象生动说,就“磊落清壮”说,绝句都比“海风吹不断”两句好。

  通过这个例子,接触到怎样来读这些名篇,怎样来评价这些不同的评论。对于这种描写景物的诗,是不是看它描写得是否真切,是否形象鲜明,是否写得突出而不一般化,是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来读这些诗,这样来评价各种不同的意见,是不是有助于我们的欣赏。

14。偶合

  《蔡宽夫诗话》云:“元之①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②。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技花”之句,语颇相近’,因请易之。王元之忻然③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耶!’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五)

①元之:宋诗人壬禹偁字。 ②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③忻然:欣然。

  在写作上要求创新,所以陆机《文赋》里说:“谢朝花之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朝花已开,指别人已经写过的意境,要辞谢掉,不再去写它。夕秀未振,晚上还没开的花朵,指别人没有写过的,要开放,要写。可是这里也有分别,有的是自己没有意境,袭用别人的意境,那是要不得的。有的是偶合,不是有意抄袭,情形就不同。由于有些作家生活环境相类似,他们在描写同类生活、表现同一主题如离愁别恨等,有时可能发生类似的构思。这样的偶合,仔细辨别起来一定会有不同,可供我们比较,还是可取的。这里讲王禹偁不肯改掉他同杜甫偶合的诗,是对的。

  王禹偁本来是学白居易的诗,他写的《春日杂兴》却同杜诗暗合。试把这两首诗比较一下。杜诗《绝句漫兴》:“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桃李是亲手种的,有主的。只是墙低,不能保护好桃李花,虽在家内,还像被春风欺负,吹落数枝。这里反映杜甫飘泊到成都作客的失意心情。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被贬官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想欣赏桃杏花,看到花的吹折,产生春风容不得的感想。两人都在失意中,都对着落花感叹,所以产生相类似的感情。不过由于两人的处境不同,所以说法也不一样。王禹偁是被贬,所以说即使想要桃杏来装点一下都容不得,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不平。杜甫是因乱飘泊,所以在感叹中没有这种不平的质问。这两诗虽然相类似,还是真切地写出两人不同的处境和感情,可见偶合的诗还是有不同的。

——以上欣赏与阅读

第二部分:写作

15。立意



  老杜《剑阁》诗云:“吾将罪真宰①,意欲铲②迭嶂。”与太白“捶碎黄鹤搂”,“铲却君山好”语亦何异!然《剑阁》诗意在削平僭窃③,尊崇王室,凛凛有义气;“捶碎”“铲却”之语,但一味豪放了。故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黄彻《蛩溪诗话》)

  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乐天《新制布裘》云:“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⑤。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薪制绫袄成》:“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山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⑥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皆伊尹自任一夫不获之辜⑦也。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然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白氏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忧劳者易生于善虑,安乐者多失于不思,乐天宜优。或又谓白氏之官稍达,而少陵尤卑,子美之语在前,而长庆在后。达者宜急,卑者可缓也;前者唱导,后者和之耳。同合而论,则立意老杜之仁心差贤矣。(同上)

①真宰:犹天公。 ②铲(chǎn产):削,平。 ③僭(jiàn剑)窃:越分冒用名物,这里指封建割据。 ④指屋漏,衣被给雨淋湿,夜长,等天亮很难熬。彻:通,指天亮。 ⑤四垠(yín银):四面边界。 ⑥争得:怎得。 ⑦《孟子·万章》篇里说,伊尹认为要是有一个人没有得到仁政的好处,好像自己把他推落到水沟里一样,认作自己的罪过。辜,罪。

  有些诗句就字面看好像写得同样豪迈,由于含意的深浅,就分出高下来。比方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他在江夏和友人韦冰喝酒,看到那里的“头陀(寺)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对于黄鹤山上的古迹像头陀寺、黄鹤楼都看不上眼,对于长江边的鹦鹉洲也觉得讨厌,酒中忽发狂言,说要捶碎这些古迹,倒却鹦鹉洲,使得眼前空阔,所以说“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又《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第二首说,“醉后发清狂”。要铲却君山,正是醉后的狂言。君山在洞庭湖中,遮住人们望洞庭湖的视线,比鹦鹉洲更讨厌,所以想铲除。“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望出去更加扩大了,更好喝酒来欣赏洞庭湖的风光,所以说“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些话写得意气豪迈,但并没有什么深意。杜甫《剑阁》诗讲到剑门形势险要,野心家利用它来进行封建割据,所以说:“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迭嶂。”杜甫反对野心家的封建割据,所以说要责备天公,想铲除重重迭迭的山峰。这样说就有含意,在当时反对割据是进步的,所以有思想性。

  这里也引了杜甫和白居易的名篇,这三首诗的含意都比较深刻,所以经常为人称道。杜甫在茅屋给秋风吹破后,又淋了雨,可是他却不是首先想到自己,而是想到天下寒士,只要天下寒士都有广厦住,自己就是冻死也感到满足。白居易在自己新制布裘时,想到天下挨冻的人;新制绫袄时,想到人民的啼饥号寒。这在当时都是比较难得的。这种关心人民的思想,给他们的作品奠定了较高的思想性,使它们成为传诵的名篇。

  有人在讨论这几首诗谁写得更好,都从用意着眼,有的认为白居易更难得,有的认为杜甫的用心更好。假如从用意着眼,杜甫想到的是寒士,白居易想到是百姓,好像白居易比杜甫更高一些。其实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及其他关心人民的诗,他何尝不想到人民。只是写这几首诗时,两人联系各自的处境着想,白居易在做地方官,自然想到他治下的百姓。杜甫当时的处境比较困苦,自然想到寒士。因此,要评价这几首诗,不能脱离两人的处境来看用意,还要结合用意和艺术成就来看。就用意说,都是好的,就艺术成就说,杜甫的就比白居易的两首高,因为他还有“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进一层写,就更有力量,在艺术上的成就更高了。



  范元实《诗眼》云:“尝爱崔涂《孤雁》诗,云‘几行归塞尽’者八句。豫章先生①使余读老杜‘孤雁不饮啄’者,然后知崔涂之无奇。”(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引赵彦材说)

  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飞鸣念群,一诗之骨,片影重云,失群之所以结念也。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末用借结法。(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之五)

  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全唐诗》卷六七九)

①豫章先生:宋诗人黄庭坚。豫章,即江西,黄庭坚,江西分宁人。 ②矰缴(zēngzhuó增灼):箭和系箭的绳子。

  上文指出风格相同的诗,即同样刚健,由于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