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三国-第6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缓了蜀国灭亡的时间。
如果不是刘胤的横空出世,日薄西山的蜀国也就将寿终正寝,因为以姜维的能力,蜀汉朝廷确实是再无回天之力的。
但刘胤却生生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巧出奇兵,平定关陇,而后更是席卷天下,扫胡灭晋,这兴复汉室,还与旧都的功勋,一大半是要记得刘胤的头上的。
随着刘胤有中原大地上的狂飙奔进,姜维的地位也渐趋尴尬起来,做为统领蜀汉三军的大将军,功勋和名望都被刘胤压了一头,其中的不爽,只有姜维自己清楚。
嫉妒是人的天性,而不是女人专利,许多人不嫉妒,是因为自己的地位达不到那个高度,如果你坐在了姜维的位子,看着刘胤一步步地超越自己,这种心情是很难言喻的。
姜维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为了保住自己执掌了十几年的权力,自然不可能与刘胤和平共处,在刘胤就任大司马之后,姜维心中的这一份执念便更加地强烈,必须要有所改变了,权力之争,永远都是一条血腥之路。(未完待续。。)
第1109章 归还借兵
“此次刘胤归还禁军虎骑营虎步营,大将军就没有什么担心吗?”钟会向姜维道。
虎骑营和虎步营是原属禁军的兵马,在刘胤北伐之时,划归到了刘胤的麾下,如今刘胤麾下兵马二十万,自然也不差这一万人,霍弋提出来将虎骑营和虎步营重新划归到禁军的编制之中,负责洛阳城的城防,各方对此似乎都没有什么异议。
从表面上看,虎骑营和虎步营从刘胤的麾下被剥离出来,似乎对刘胤的实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事实上,这支军队经过刘胤多年的调教,已经是绝对忠诚于刘胤的部队了,此番留在洛阳城,等于是让刘胤把一只手伸到了宫城之中,这也正是钟会所担忧的。
可是这几乎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调动了,当年刘胤借的兵马,现在归还回来,似乎是天经地义,就算有人想要指责要诘难,也是无从下口的。
钟会此刻提醒姜维,就是要姜维防备刘胤的这一手,原来刘胤一直征战在外,对朝廷的禁军一直也没有什么影响力,此番将虎骑军虎步军调回到了禁军的行列,无形之中,让刘胤的势力渗透进入了禁军之中,这显然不是什么利好的消息。
对此,姜维却是淡然地一笑,道:“虎骑营虎步营回归禁军,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他们终究是禁军之中的外围兵马,对皇宫大内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禁军的编制分为羽林军、虎贲军和虎卫军,其中羽林军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分为左右两军,分别由羽林左部督和羽林右部督统领,左右两军各设两营,羽林军总共有四个羽林中郎将,分别为前后左右中羽林中郎将。羽林军主要防卫皇宫之内的安全,同时在皇帝出巡之时,也是最为主要的随驾人马。
虎贲军则负责皇宫外围的警戒和防卫,虎贲军由虎贲督统领,下设左右两个虎贲中郎将。而虎卫军则是负责京城内的治安和警戒,由虎卫督统领,分设虎骑中郎将和虎步中郎将两个中郎将。
此次虎骑营和虎步营调回禁军之中,也只是担任皇城最为的外围的警卫,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皇宫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更何况四万禁军之中,虎卫军也只占到了四分之一,这也是姜维丝毫不以为忤的地方。
姜维虽然不敢说已经将禁军的指挥权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现在担任卫将军的李球和羽林左部督马秉和姜维的关系都相当的不错,姜维的儿子姜源更是任职羽林右部督,而担任虎贲督的董宏是董和之孙,与姜维的关系更是没得说,也就是说,姜维对禁军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十之七八,虎骑营虎步营两支外围的禁军势力加入,丝毫不会对姜维掌控皇宫产生任何的影响。
尚书令霍弋倚仗着和刘禅发小的关系,一路高升,从建宁太守做到了首辅大臣,但霍弋所培植的势力在南中,如果说蜀汉朝廷迁都到南中之后,霍弋对朝廷的影响力极为巨大,但迁回蜀地之后,霍弋的影响力就渐式衰微了。
姜维没到去南中,他一直留在蜀地坚持作战,蜀汉朝廷在南中的时期,姜维自然也无法对蜀汉朝廷施加多少的影响力,但自从朝廷迁回到雒县之后,姜维对朝廷的掌控力就与日俱增。
霍弋虽然担任了尚书令,执掌尚书台的日常事务,但失去了在南中的根基,就连霍弋都觉得自己跟无根的飘萍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大将军姜维的强势更让霍弋隐隐地有些担忧,以前在朝中颇有权势的张绍现在由于身体的关系,已经是退居二线了,这更让霍弋在朝中形单影只。
尽管霍弋从来没有和姜维发生过什么冲突,但他毕竟不是姜维一系的人,身处高位,却没有相应的根基势力,让霍弋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霍弋刻意地向刘胤这边进行靠拢,在霍弋着来,现在唯一可以和姜维分庭抗礼的,也就只有刘胤了。
刘胤虽然不在朝中,但这些年征战在外,开疆拓土,确实也培植了不少属于他自己的势力,这些势力分布在北方诸州之中,横跨万里之域,这无疑是一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力量。
调虎骑营和虎步营入洛阳,也是霍弋深思熟虑的结果,权谋之争,说到底也是一种制衡之术,刘胤的势力虽然庞大,但基本上属于外围藩镇的力量,在朝廷之中的影响力极为地有限,此次借归还禁军两营兵马的机会,无疑将刘胤的势力导入了皇城内部,与姜维形成一种制衡关系,也就避免了姜维一系独大的局面。
在这一点上,霍弋是煞费苦心的。至于支持刘谌继位,霍弋倒没有什么别的用心,也不存在什么私心,毕竟前代有着太多废长立幼血淋淋的教训,不得不让霍弋有所警惕,他不想让史的悲剧再次地重演。
更何况,刘谌和刘恂的为人,霍弋也不是不清楚,两个人相比较,从来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本着为蜀汉朝廷挑选一个合格接班人的态度,霍弋支持刘谌,也就毫不出奇了。
但姜维考虑的却和霍弋有所不同,主强臣弱和主弱臣强之间,姜维宁可选择后者,也不会选择前者。北地王刘谌性格刚直,而且和刘胤的关系非常地铁,这无疑对姜维是不利的,一旦刘谌上台,姜维就很难保得住目前的地位。
而新兴王刘恂,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入过姜维法眼的纨绔子弟,但正如钟会所说的,平庸之主,往往可以造就出强臣来,正是因为刘禅的平庸,才会有诸葛亮的强势,才会有姜维今天的地位,如果你换曹操、孙权或者是刘备这些雄主试试,恐怕在朝堂之上,姜维就连话语权都没有了。
所以,支持刘恂,成为了姜维不二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1110章 钟会的野心
钟会看到姜维主意已定,心中窃喜,拱手而退,回到了自己的镇西将军府。
当初钟会叛乱之后,司马炎大为震怒,钟氏一族,满门伏诛,钟家原有的府邸宅院,都被官府给抄没了。此番姜维进洛阳之后,钟会就提出了要回钟家老宅做为自己的镇西将军府,姜维自然是欣然同意。
钟府废弃多年,早已是房屋破蔽,杂草丛生,钟会回到老宅之后,不禁是感慨万千,钟家上下三百余口,都被司马炎杀了个干干净净,但钟会依然不会对当初的所做所为而后悔,古来成大事者,必定要有所牺牲,自己在荆州叛乱,斩杀了司马炎的皇叔司马亮,遭到司马炎的报复满门被抄斩,早已在钟会的意料之中。
成者王侯败者寇,如今钟会重返洛阳,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了钟府故居,而曾经高高在上的司马炎,已然化为了一具焦尸。
只要有钱,重修钟府亦非难事,钟会没有选择其他设施齐备的府邸做为自己宅子,而是花大力气花大价钱重修了钟府,就是要向洛阳人向天下宣告,他钟会又回来了,钟家不会灭绝。
两个月的时间,钟府被修葺一新,比起当年的模样,还更为奢华几分。
钟会的养子钟邕一直负责钟府的修缮事务,钟邕是钟会大哥钟毓之子,和钟毅一同过继了钟会,钟毅及钟毓的其他儿子都被司马炎所杀,现在钟会的膝下,也就剩下这么一个养子了,成为钟家唯一的血脉,钟会对他自然是钟爱有加,让他担任镇西将军长史,在自己的身边任职。
钟邕对重修钟府自然是十分地卖力,钟府的重建对于钟家而言,意义十分地重大,钟邕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诸事亲力亲为,细心操办。
看到钟会回府,钟邕立刻是迎上去,躬身道:“父亲,府内诸事,都已齐备,只剩下府门口的那块大匾,已经在城东林记木坊订下了,只是不知道用紫檀木好,还是红木的好,还得由父亲来定夺一下。”
钟会沉吟了一下,道:“用红木吧,红者旺也,红木贵气,我们钟家,此番能有重兴之日,将来也必是大富大贵,大红大紫。”
“好的,稍后我便派人去林记木坊,通知他们用红木来做匾。还有就是这匾上的‘钟府’二字,还须父亲亲自来题,最为合适。”钟邕说道。
钟会是欣然点头,如果论起书法来,钟会自称当世第二,恐怕还真没有敢称第一的。钟会父亲钟繇的书法得自蔡邕之女蔡文姬的真传,堪称是当世第一,钟会的书法则是得自父亲真传,世人谓之“大小钟”,和后来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为“钟王”,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也占据着极为显赫的地位。
这块匾,自然是由钟会来题最为合适,钟邕立刻派人奉上笔墨纸砚来,钟会当即时挥毫泼墨,书写上了“钟府”二字。
钟会的书法,笔力遒劲,奔放惊绝,这二字又是悬挂在钟家老宅门口的,钟会自然写得十分地用心,尽展其书法才华。钟会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