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5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蜀军所需的军粮,大部分是从关中运来的,千里迢迢,消耗甚大,不过只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或许过一两年并州冀州局势稳定,生产恢复之后,蜀军的粮草可以实现自给,那时候,这条千里运输线才会结束它的使命。

    兵员的补充倒是比较充足,晋军投诚和归降的俘虏,冀州本地招募来的壮丁以及关中运送来的兵源,基本上可以保证辊军的需求。

    为了应付下一阶段战争的需求,蜀军的规模也是相应地扩大了,虽然原有的三个军团十三个军的大编制依然保持未动,但每军下辖营的数量却有所不同,比如虎骑军就下设有三个营,而青龙军则只有两个营,此次的扩编,将两个营的军都扩充到了三个营的编制,仅此一项,蜀军就增加了六、七万人,总兵力近二十万人。

    刘胤一直以来都奉行的是精兵路线,强调兵不在多而在精,如果军队过于的冗杂,战斗力并不一定会提高多少,反而给后勤保障带来极大的困难,毕竟人越多,要张的嘴也多,刘胤感到,能支应二十万大的后勤保障,已经是极限了,如果继续地无限度的增加兵力,关中后方必将会不堪重负。

    安国之战让晋军损失惨重,但却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冬季歇兵之后,可以预贝多芬的是晋军的报复将来来得更加地勐烈。

    所以备战是蜀军的头等目标大事,是压到一切的重中之重,刘胤及全体蜀将皆不敢有所懈怠,充分地利用冬歇期的每一天,做好战备任务。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战火也随之重燃,不过战争的重心却从冀州移向了并州。(未完待续。。)

第948章 再起波澜的晋阳城

    自从平定匈奴之乱后,晋阳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依照晋蜀两国达成的协议,晋阳城被一分为二,城东由晋军来控制,城西由蜀军来控制,双方的分界线就是晋阳城的中轴线唐明街。

    唐明街是一条贯穿于南门和北门之间的大街,为了便于管理,晋阳城只留了东门和西门,方便晋蜀两军各自进出,南门和北门,则被完全地用沙袋土包给封死了。

    进入晋阳城驻防的晋兵和蜀兵并不多,每方只有一千人,整整的一千人,既没有多一个,也没有少一个,这个数目是经过刘胤和当时的晋军大都督羊祜口头上商榷的。

    一部的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维持城内的治安是绰绰有余的,但如果交兵打仗的话,却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晋蜀两国的主力大军进军冀州之后,晋阳这边倒是平静了下来,双方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倒也没有什么交集,一直以来相安无事。

    统帅蜀军这一千人马的是别部司马王庆,王庆雍凉人,出身于金城郡,当年蜀军在金城募兵时,将王庆招入了军中,王庆弓马纯熟,武艺不错,后来积功升至别部司马,被调到晋阳担任守备。

    履职一年多来,王庆的任务相当地轻松,每天就是在城中巡游一番,各处走动走动,基本上没有别的什么事。

    唐明大街是王庆每日必来之所,这一条长达数里的大街是晋蜀两军的分界线,处于敌对双方的晋兵和蜀兵临街而立,各自守着并不太宽的这条大街的两边。

    唐明大街如今已是禁区,禁止一切商贾百姓通行,城西的百姓想到城东去,也只有从西门出城,再从东门进城,兜一个大圈子才能成行,本来是对门而居的两家人,现在想见上一面,却也得绕上很远的一段路才行。

    这让城中的百姓颇多怨言,但一看到守唐明大街的两边士兵明晃晃的刀枪,阴森森的脸,就算是再大胆的百姓也不敢向前了,禁令就是禁令,不管任何人违反,都会被格杀勿论,这些平民百姓可不敢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开玩笑。

    唐明大街的路中央,堆放着一些拒马和栅栏,似乎有意地将两国的领地给分割开,但这障碍物也不全都有,许多的路段上,还是一片空白,但就算没有障碍物,也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王庆却是少数几个可以越过红线的人,几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庆意外地发现,统领晋军的校尉居然是他的本家兄弟王应,王应原本也是金城郡人,幼时随父母迁居河东郡,成年后应募入伍,担任了军中校尉,此次调任到晋阳来,连他做梦也想不到居然可以在这儿看到幼时的玩伴王庆。

    意外地重逢让兄弟两个很兴奋,全然地忘了他们之间敌对的关系,只要有机会,两个人总要聚到一起,闲聊一下旧事,互道下离情。

    秋天晋蜀两军在冀州爆发大战的时候,晋阳城的局势也一度变得紧张起来,双方剑拨弩张,似乎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冀州那边打得如火如荼,晋阳这边却仿佛是一座被遗忘的城池,驻守着晋阳的晋军和蜀军,一直没有接到开战的命令,既然上头没有命令,双方也只能是暂时维持着这样的关系,僵持着,对峙着。

    不过这似乎并不能妨碍王庆和王应兄弟二人来叙旧,每日茶余饭后,有闲瑕的时候,王庆总会巡视到唐明大街,如果正巧可以遇到王应,王庆定然会与他多说一会儿的话或者送他一件东西。

    转眼之间冬去春来,晋阳城一切如旧,平静的没有一点的波澜。

    这日王庆拎了一坛酒,兴冲冲地去找王应,这壶酒可是回家探亲的老兵给他稍回来的家乡酒,是王庆的老父老母闻听找到王应之后特意酿出来的一坛好酒,饱含着浓浓的乡情,王庆特意地准备与王应分享这坛美酒。

    正巧今天也是王应当值,两人在十字街头碰了面,王庆哈哈大笑道:“兄弟,今天你可有口福了,看,这是什么?”

    王应疑惑地看了一眼,不就是一坛酒吗,自从兄弟俩相逢之后,可是没少喝酒,这有什么稀奇的?

    王庆看到王应疑惑的神情,故作神秘地一笑,打开了酒坛的盖子,将坛口朝向了王应,道:“兄弟,你来闻闻?”

    王应伸鼻一闻,恍然地道:“好熟悉的味道,难道是金城老家的酒?”

    王庆得意地笑道:“这么多年了,难得你还能记得这酒的味道。”

    王应轻叹一声道:“记得小时候,我俩还一起到地窖里偷酒喝,喝得醉得不行,出都出不了地窖,被你爹回来逮个正着,好一顿熊揍,不过那酒的味道,可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王庆道:“那以后你们就举家搬迁了,我爹一直后悔打你的那一顿,这不听到你的消息,特意地酿了一坛酒,让人捎到晋阳来,以表当年的歉意。”

    王应道:“难得他老人家还记得这么一件小事,只可惜……不说了,今天难得高兴,你们兄弟共饮这坛酒如何?”

    “好!老规矩,你一口我一口!”

    两人轮流地喝了起来,不时地开怀大笑,很快地一坛子酒就见底了,看到只剩最后的一口酒,王庆将坛子递给了王应,道:“兄弟,这最后一口归你。”

    但王应动了,却没有接坛子,王庆很是纳闷,正欲将酒坛子递过去,只觉得小腹一阵冰凉,他吃了一惊,低头一看,一把雪亮的匕首插在了他的小腹之上,王应正是从坛子底下动的手,王庆丝毫没有察觉。

    酒坛子掉到了地上,碎了一地,酒香在夜空中弥漫着。

    “为什么?”王庆手捂着伤口,直直地瞪着王应,满眼都是不可思议的目光。

    王应面色苍白,后退了一步,在月光之下,他的脸变得狰狞恐怖起来。

    “不为什么,错就错在你我各为其主!”(未完待续。。)

第949章 张良计,过墙梯

    晋军的突然进攻确实打了蜀军的一个措手不及,别部司马王庆遭人暗算,死在了唐明大街上,随后晋军很快地控制了唐明大街,并开始向晋阳西城发起进攻。

    这显然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行动,平静了大半年的晋阳城突然之间就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在晋军犀利的进攻之下,蜀军是节节败退,晋军一路狂攻,向着晋阳城的纵深挺进。

    王应的城府很深,虽然王庆对他很不错,但为了爬上更高的阶位,王应还是选择了牺牲掉王庆,在王应看来,亲情神马的都是浮云,只有官阶富贵才是最真实的东西,用王庆的命来换这些东西,简直就是超值大划算。

    王庆是晋阳城中蜀军的统领,只要能杀掉他,蜀军群龙无首,不战自溃。从接到上峰的命令之后,王应就开始谋划着如何来刺杀掉王庆,一个有心,一个无备,这样的结局,就不会令人奇怪了。

    随后的进展就变得十分地顺利,晋军搬开拒马,拆毁大街中心的障碍物,对蜀军所占据的西城发起了勐烈的进攻。

    蜀军猝不及防,再加上指挥官的缺失,很快就溃不成军,城中的要塞之处连连失守,败兵一齐地涌向了太守府。

    蜀国派驻晋阳的最高长官是太原太守杜绩,不仅管着半个晋阳城,晋阳以西太原郡辖区之内的地盘都归他署理,这一段时间来晋蜀关系极为紧张,处于最前沿的晋阳城虽然是相安无事,但私底下暗流涌动,杜绩一直是密切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每晚杜绩都睡的很晚,出事之夜他也没有安寝,正在油灯下写东西。

    忽然之间,外面喊杀声响了起来,杜绩皱了皱眉,搁下了笔,问下人道:“城中出了何事,如此地喧闹?”

    下人刚要出府去打探,就见一浑身浴血的蜀军军官闯了进来,向杜绩急报道:“启禀杜太守,晋军突然地向我军发起进攻,目前已经接连攻占了好几条大街,正向太守府杀来。”

    “别部司马王庆何在?“陆绩倒是没有太过慌乱,沉声地喝问道。

    “王司马遭遇敌人暗算,当场身死。”

    “哦?”杜绩这才略感诧异,王庆有一个本家兄弟在晋军之中任职,这事杜绩也是知道的,为此杜绩还劝说过王庆,就算是儿时关系亲密的发小,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