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三国-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都方面战况如何?”刘谌向汉嘉太守方则问询道。到了离了成都最近的地方,刘谌显然很是关心蜀中的战局。
方则禀道:“成都已是一片废墟,无法留驻军队,现在魏吴两军相争的要地在雒城和广汉,魏军主攻,吴军主守。双方在雒城交战。已经胶着了数月之久。依卑职看来,短时间内依然难分胜负。”
刘谌不禁长嘘短叹,好好的一片江山沃土,此刻却成为了两个敌人交战的战场,现在的蜀中,恐怕是赤地千里,白骨于野,鸡犬无闻。民不聊生了。
刘胤可顾不上感怀伤情,现在已经是八月中旬了,必须要抓紧时间,趁着天气还没有转凉之际,即刻北上,否则到了严冬,再想翻越雪山和跨过草地,就更加地艰难了。
汉嘉郡虽然与蜀郡相邻,但山险地狭,道路难行。刘胤命汉嘉太守方则派遣兵士,封锁住通往成都的各个隘口。禁止任何人等通行,同时令方则不可泄露自己和北地王刘谌到达汉嘉的消息。
刘胤也没有向方则吐露他此行的真实意图,离前线越近,越发得谨小慎微,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以刘胤和刘谌的身份,自然是方则仰望的对象。这次出征,刘胤交卸了执金吾的差事,由中尉左丞杜弼来继任执金吾,冯全仍为中尉右丞,空缺出来的中尉左丞则由原汉中司司丞郑揖来担任。
中尉府的一套班子刘胤做了妥善的安排,有杜弼、冯全、郑揖来打理,刘胤自然也是很放心,此次北伐出征,朝中的事务刘胤是鞭长莫及,此时将执金吾的职位交卸出去,正是适当其时,何况中尉府的人基本上是刘胤的心腹,就算刘胤不再任职中尉府,却依然脱不出他的掌控。
此次出征刘胤是以平尚书事、镇北大将军、雍州牧、都督雍凉诸军事的身份出征的,假节钺。
假节钺是皇帝赋予出征将领的最高责权,一般分为四等: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假节持节的标志就是一根竹竿,假节战时可以处置违反军令的人,持节在战时可以处置二千石以下的官员,使持节则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处置二千石以下的官员,而假节钺的标志是两柄黄色的大斧,执有者有权处置节将。
曾经只有镇守荆州的关羽是假节钺,其他的官员最高也不过是持节使持节,虽然诸葛亮身为丞相录尚书事,大权独揽,但也是持节没有被授予假节钺。
虽然这个形式上的一个东西,关羽有假节钺并不代表他的地位就可以超越后来的诸葛亮,但刘禅给刘胤这个特权,是因为身处关陇,与南中消息隔阻,许多军务都得临机处断,刘胤有假节钺的特权就可以便宜行事。
至于刘胤重权在握,是否有不臣之心,这个刘禅也是有所考虑的,委派刘谌为监军,就是要扼制刘胤的权力,防止他拥兵之重,独断专行。
帝王的驭人之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以刘禅有本事,也就仅学个皮毛而已,和他的父亲刘备比起来,那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刘禅也懂得将欲取之,必行予之的道理,是否能能下关陇,实现蜀国三代人的梦想,就看刘胤此举能否成功,所以刘禅对刘胤的待遇一点也不吝啬,刘胤也有幸成为继蜀汉朝以来继关羽之后第二个假节钺的封疆大吏。
关羽镇守荆州,那是名符其实的封疆大吏,刘胤的这个封疆大吏还得靠自己去努力,雍州牧和雍凉大都督这两个官职到目前为止,还是遥领,能否化虚为实,全得依赖此次北伐的成败。
方则对刘胤的命令自是言听计从,刘胤那对木头做成表面镏金的超大斧头(当然不是铁的,如果是铁制的,那么一个大玩意,再壮的壮汉也举不了多长时间)虽然砍不了人,但那可是比尚书宝剑还要顶事的东西,不光是二千石的官员杀伐随心,就连持节假节的官员照样能处置,他一个小小的郡守如何敢拂逆刘胤的意思。
方则当下做出安排,下令郡兵在通往成都的道路险隘之处设下关卡阻截来往的行人,严查细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刘胤也不耽搁,交待完汉嘉的防务之后,连夜出城,趁着苍茫的夜色,离开了汉嘉城,向北而进,于天明拂晓时分,抵达了大雪山的脚下。
后世这座大雪山名叫夹金山,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雪山,不过现在这些地方荒无人烟,处于蜀国的边界地区,人们只是将这些雪山笼统地称之为大雪山,山高险峻,积雪覆盖,亘古以来无人翻越。
而陈寿所负责筹集的粮草和物资,就全部都屯积在山脚下的大本营中。(未完待续。。)
第295章 谷地内
ps: 正版读者请十分钟之后再看,谢谢
蜀汉的大军在诸葛瞻的统领之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成都,向东而行,旌旗蔽日,枪戟如林,气势巍然。
刘胤暗暗观察,诸葛瞻虽然没有正式地出征打过仗,但其行军时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宿营时壁垒严明营帐齐整,如此治军严整,比久战疆场的老将也不遑多让,看来诸葛瞻自幼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之道,当真有乃父之风。
不过——刘胤却是暗暗摇头叹息了一声,诸葛瞻表面上看起来军阵森严壁垒严明,但只凭这些,就可以打仗了吗?刘胤对历史上的绵竹之战是记忆犹新的,那场关乎蜀汉前途命运的大战最终以诸葛瞻的低级错误而葬送掉了,诸葛瞻只学到了诸葛亮的皮毛,就自以为天下无敌了,但在久经善战的邓艾面前,他白的就如同小学生一般。
或许是诸葛瞻缺乏历练,象邓艾这样的名将,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层走上来的,诸葛瞻仕途青步平云,没有经历过任何的波折和磨砺就到达了人生的颠峰,位极人臣,但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他指挥打仗几乎是没有一点的帮助,在顺境中成长的人,一般都是比较骄纵孤傲的,但遇到挫折,却明显比逆境中成长的人抗压能力低。
如果诸葛亮可以多活几年,如果诸葛瞻可以在边关前线多些磨砺,也许绵竹之战的悲剧便不会重演,但这种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蜀汉能征惯战的大将诸如姜维、宗预、张翼、廖化现在都到了前线。成都能执掌兵权的。除了诸葛瞻之外,真的再无旁人了,历史非常巧合的又一次将诸葛瞻推到了前台,去肩负起蜀汉兴亡的重担。
而他的对手,却是由邓艾换成了陆抗。别看陆抗现在默默无名,但他却是东吴的最后一位名将,陆抗的成名之战是几年以后的西陵之战,以三万之众一举挫败晋军的八万大军并攻杀叛将步阐。这一战也让陆抗名扬天下。强大的西晋在灭掉蜀国十七年之后才有机会灭掉吴国,正是由于陆抗戎守边关十余年,晋人始终未敢越雷池半步,而陆抗去世之后,吴国失去了中流砥柱,不过几年的光景就被西晋所吞灭了。
此时的诸葛瞻,却并不知道他的对手有多么可怕,意气纷发,锐意而进,就连队伍最前面的那两面用金丝银线勾勒出来的“汉”字和“诸葛”字号的大纛也是迎风招展。丝毫不掩饰主帅的踌躇满志。
刘胤很想提醒一下诸葛瞻要对陆抗提高足够的重视,但话到嘴边刘胤又咽了回去。虽然说出征的那次谈话之后诸葛瞻对他的态度亲和许多,但也并不表示他就可以在诸葛瞻面前直言无忌。此刻的陆抗的确是籍籍无名,只是顶着陆逊之子的头衔而已,也拿不出任何的骄人战绩,要诸葛瞻相信陆抗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刘胤可拿不出什么令人信服的说辞来。
相比于刘胤,似乎阎宇的关系要和诸葛瞻更亲近一些。阎宇的脸上挂着招牌似的笑容,对诸葛瞻更是恭敬之至,言听计从,诸葛瞻的命令,阎宇执行起来是不折不扣。虽然诸葛瞻知道阎宇和黄皓交情不错,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阎宇也是蜀中难得的重将,曾出任庲降都督和永安都督,称得上是实力派的将领,此番东征,诸葛瞻还要对其多方倚重,所以二人的关系看起来很融洽。
阎宇巴结诸葛瞻不难理解,诸葛瞻既是此次出征的主帅,更是朝中的首辅大臣,一向投机钻营的阎宇如果不巴结诸葛瞻的话,反倒是让人奇怪了。
不过让刘胤费解的是,阎宇不但刻意交好诸葛瞻,就是和自己的态度也是极为地友善,甚至算是上是谦恭,按理说,阎宇是右将军,虽然被刘禅取缔了大将军的封号,但他的品秩还是在刘胤的安西将军之上,犯不着来巴结自己呀?
不过几日,大军就已经赶到了东广汉郡的郡治郪县。东广汉郡是延熙年间析广汉郡东部四县而新设立的郡,只下辖四个县,面积不大,但却是成都的东面门户,战略位置极为地险要。
郪县也是此次刘胤所规划的防线,而兵行至此,诸葛瞻并没有停止进军的意思,不禁让刘胤暗暗地心急。
大军在郪县留驻一晚,第二天早晨准备开拨之时,刘胤翘首以盼,总算是等来了阿坚的“利好”消息。为了慎重起见,刘胤没有派普通的斥侯兵,而是派最擅长侦察刺探和追踪的阿坚前往江州去刺探军情。阿坚果然不负刘胤的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了吴军的最新动向情报,立刻返回禀报给刘胤。
这个消息对于刘胤而言,算是“利好”,但对于蜀汉大军而言,却无疑是一场灾难,以陆抗领衔的吴军不但已经偷袭攻陷了江州,而且此刻倍道而行,前锋已逼近德阳,距离郪县也不过只有三四天的路程了。而且吴军的数量根本就不是此前人们预计的三万之众,而是整整的十万大军,数量超出蜀军一倍不止。
很显然,吴军在攻克永安之后,立刻向川东大规模地增兵,十万大军入川,看来吴人的胃口肯定是不止局限于川东几个郡,他们的野心是要拿下整个的益州。
由于吴军在攻克永安之后封锁了整个川东的水陆交通,所以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