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2曹操大传-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击,刘表也出城和孙坚对抗。
孙坚军团面对刘、黄军团夹击,毫无惧色。他派遣部将程普、黄盖、韩当率主力部队,力抗刘表,把刘表逐回襄阳城,自己则率领轻骑兵突击黄祖部队。黄祖败走,便往岘山流窜,孙坚乘胜追击,夜间到达岘山间,埋伏部队以箭雨及飞石夹击,一代猛将孙坚死于敌箭中,年仅三十七岁。
由于孙坚子孙策、孙权等尚年幼,所属军团便由其兄孙贲暂代,并归属于袁术。
当袁氏兄弟严重内讧的时候,曹操正率领着他的部队屯居河内依附袁绍。他虽努力避免卷入两袁间的争斗,但也无力突破困境,挣脱寄人篱下的生活。
这时,鲍信由于对袁绍兼并冀州这件事很不满,便对他十分看重的曹操说:“袁绍身为盟主,却不思讨伐之事,终日所为,只是如何自己抓权,抢夺别人地盘。如此下去,必兴大乱。我看一个董卓没有除掉,另一个董卓又来了。我为将军打算,不如回到大河以南去,随时观察形势,再作行动。”
鲍信这番真心话,正说在曹操心坎上。他表示,他早有离开河内之心,只是一时没有机会。不过目前他下了这个决心,只是什么时候走的问题了。
初平二年,即公元一九一年的七月间,曹操的机会终于来了。
第六章 风起云涌 军阀重开战(5)
这时,同时属于征讨义军联盟的东郡太守王肱,派人来向驻守河内的曹操求救。
原来,原属冀州的黄巾党人,在张角兄弟溃灭后,便以道教的黑色旗为记号,屯属于河北的黑山,号称“黑山党”。
黑山党人的首领有于毒、白绕、眭固等,共有党人十余万,皆是反对腐败的朝廷和官僚的百姓组成。黑山党人的士气很高,战斗力颇强,一鼓作气攻下兖州的魏郡后,即威胁到邻近的东郡。
东郡地跨黄河南北两岸,黑山党的兵分两路,予以侵扰。太守王肱面对两股雄兵,疲于奔命,无法遏阻,所以来向屯驻北方邻郡河内的曹操求救。
王肱这时据守在黄河南岸的郡城濮阳,遇到黑山党人白绕的围攻,情况至为危急。
濮阳城北依黄河,东傍新沟河。而白绕由城的西南方围攻。曹操探明情况,即派夏侯惇绕道新沟,由东南渡河过去攻打白绕军。白绕军突然发现一支部队来攻,乃回头全力对抗。而曹操趁白绕军不注意时,却亲率部队由北南渡黄河,并以铁骑部队由后方突击。
如此一来,白绕就遭到了几方突击,再加上黑山党人士气虽高,毕竟缺乏长期训练,组织不免松散一些。对于一般攻战,倒能所向披靡,因都有视死如归的气概,而对于这种几方夹击和奇袭的战斗,就无法应付了,因而大败。白绕领部撤退,怎奈两方是水,两方是兵。白绕的黑山党人只得拼死冲杀,奋勇作战,表现了无畏的气概。但终于敌不过训练有素的官兵,几乎全军覆灭。
曹操解救了王肱,王肱感激不尽,并对曹操用兵佩服不已。
袁绍鉴于王肱不胜其职,乃做了个顺水人情,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表示谢意,但他并不驻守在东郡,而是将郡城迁往黄河北岸的东武阳,目的是为了联系自己长期在河内经营的地缘关系。这确也表现曹操高人一筹的地方。
在这里,曹操首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有了地盘,就有了粮草给养的来源,就不再有寄人篱下之苦了。
但是,白绕所率的黑山党人虽彻底溃散,但整个黑山党人却并未因此气衰。初平三年,即公元一九二年春天,经过半年多休养生息,黑山党人在于毒的领导下,再度出击,准备向曹操展开报复。这一次,黑山党人攻击的目标,是曹操的新郡城东武阳。显然于毒是经过仔细分析的,认为东武阳作为郡城并不如东郡城那么牢固。
曹操得到黑山党人要攻新武阳的情报,立刻作了部署。他令曹仁等负责策划守城,自己则亲率主力部队驻屯在新武阳西南两百里处的顿丘。这时距黑山党人的大本营黑山,正好是正东两百里左右。换言之,由顿丘往东北到东武阳,往西到黑山,几乎是相等的距离。
曹操这样部署显然是有用意的。面对人数众多的黑山党人,曹操抓住了对方缺乏训练的弱点,决定以智取而不以人力敌的方法。
曹操设定的作战地点是顿丘西北方一百里的内黄。最巧的是,内黄距离东武阳及黑山也各自两百里左右。曹操暗中利用军队调动,策划一个黑山党人万万想不到的陷阱。曹操洋洋自得,他断定黑山党人绝不会识破他的计划。
曹操似乎已经算好,从黑山出发的黑山党人,由于缺乏长期严密的训练,行军速度必不会快,即使骑兵也需要两天才可能到达东武阳。但是从顿丘到黑山,骑兵只需一天,而由顿丘直奔内黄,则只有半天不到。依曹操的布局,曹军到达预定战场,都比黑山党人要快上许多。
于是,曹操首先故意将顿丘的轻骑队分成数批布阵,让黑山党人看不出这是曹操的主力,以为是巡逻部队而已。因此,黑山党人十数万众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开来,打算踏平东武阳,曹操在黑山党人出兵约一天余时间后,便将顿丘的驻军一分为二:一部分到内黄摆开野战阵势,一部分以“围魏救赵”的策略,直挑黑山党人的大本营黑山。
在东武阳驻守的曹仁等,采取坚守不动的策略,黑山党人虽以大军将城团团围住,但始终围攻不下。于毒等领袖正苦思着如何破城的时候,忽然接到紧急军情,说黑山大本营突遭曹军围攻,眼下情况十分危急。
于毒等人大惊,完全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不管怎么说,大本营才是最重要的地方,于是下令,放弃东武阳回师黑山。
于毒率黑山党众由东武阳赶回黑山,因情况紧急,不容缓慢,黑山党人跑得气喘吁吁。正行间,一支人马杀出,于毒一看,又是曹军。不过人数并不多,于毒决定将其歼灭。本来于毒正在气头上,对曹军恨之入骨,再回想到若不将骚扰部队予以歼灭,他的回师必不顺利。于是于毒停止前进,回头认真对付这支人马。
原来这是早等在内黄的曹军,专等黑山党人回防半途予以阻挠,但是,他们刚一与黑山党人接触,就又往北撤向内黄。于毒凭着黑山党人的人多势众,紧追不放,进入了内黄。
这时攻打黑山的曹军,估算一天行程,便也向内黄集结,而东武阳的守军也在曹仁率领下,速奔向内黄。这样一来,于毒的黑山党人就必然被围了。
黑山党人虽然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连日长程奔跑,马不停蹄,早已疲惫不堪了。而曹军却是作短程运调,一鼓作气,来势迅速,很快便分别进入主战场。以逸待劳地等待黑山党人的会战,更巧妙的是,曹军人数虽少,却同时由三方面包围黑山党人,造成一种假象,使黑山党人的首领们根本搞不清曹军有多少人,只感到曹军是由四面八方冲入。首先在心理上就有几分空虚。所以一展开战斗,黑山党人士气大减,溃不成军。而曹军乘势猛攻,黑山党人四处逃散,几位首领也各自奔走。曹军绝不放松,直到将黑山党人赶杀得不见了一点踪影才算罢休。
第六章 风起云涌 军阀重开战(6)
这一仗,是给黑山党人以致命打击的一战,于是,从汉灵帝以来,一直纵横南北的黑山骑兵队,从此一蹶不振了。
这一年,曹操三十七岁,他不仅得了东郡这个地盘,而且还得了个相当有名的谋士,叫荀彧。荀彧乃荀谌之兄,颍川才子,少年时便颇富才名。很早以前,汉末名士看到荀彧时,便公开表示:“此子才华,可为帝王之辅佐。”
后来,荀彧料到本地颍川将受兵灾,就带了本地愿跟他的人到冀州去投奔韩馥。当他赶到韩馥那儿,冀州已属袁绍所有了。但袁绍把荀彧当作贵宾招待,请他与其弟荀谌,还有同乡辛评、郭图一同做事。荀彧在袁绍处没过多久,就很快发现袁绍有很大弱点。他认为袁绍好谋而不能断,不可能有太大作为,料他成不了大事。另外听说曹操才是个有能耐的英雄,便亲自到河内,来投靠曹操。
曹操见到荀彧,一席谈话之后,非常高兴地表示:“你,正是我的张子房啊!”
张子房即张良,汉高祖争天下的首席军师。曹操如此比喻,足见其对荀彧的佩服和尊崇了。这时荀彧才二十九岁,与三十七岁的曹操相比足足小了八岁。曹操为表示自己的诚意,便以自己奋武将军的资格任命荀彧为奋勇司马。曹操从此十分信任荀彧,凡事总先与之商量。有一天,曹操问荀彧:“董卓权大兵多,怎么办呢?”
荀彧说:“凡事都有个极限,董卓如此暴虐,显然已到了极点,再发展,必无好下场,况且,董卓其人,若遇事,他是无能为力的。”
“可是还有个袁绍……”曹操又急着问。
荀彧笑道:“且不说袁绍才能有限,首先公孙瓒就不会放过他。”
曹操点了点头,他已经知道,公孙瓒因受袁绍之骗,正恨着袁绍。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后,回忆着公孙瓒与袁绍的仇恨渊源。原来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在宫中做了侍中,跟汉献帝到了长安,其时,十一岁的献帝觉得董卓不该把他弄到这儿来,便偷偷地跟刘和商量,要他逃出去,到他父亲刘虞那儿,叫他快点发兵来接他回旧都洛阳。
刘和遵献帝之嘱,逃出武关,路过南阳,见了袁术,并把献帝的心思告诉了他。袁术认为是个机会,便将刘和扣下作为抵押,要求刘和之父刘虞发兵帮他去打长安。刘虞接到儿子的信,不得已发兵帮袁术。而公孙瓒得此消息,认为袁术不怀好意,劝刘虞别去上当。刘虞自然不会听,公孙瓒又怕袁术知他曾阻止刘虞发兵,也许会因此而怪他,便耍了个花招,派他的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