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唐朝-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才行。就连坐在里面喝个小酒,也感觉到特别的有感觉。
也有看上夜总会里面某个妹子的,抱着鬼祟祟的心理询问着正式开业的时间。盘算着到时是不是多带点银两过来,然后砸银两把某个妹子推到,满足自己某种需求。
“今天来这夜总会转了一圈后,才发现以前去的地方太简单了。跟这一比,简直就是豪宅和陋室对比,完全没得比。以后有机会了,可以多来这边坐坐。”
老王跟着李好在里面转了一圈后,满是感慨。他好歹也算的上会玩的主了,从洛阳玩到长安,然而到了今天才算是让他见识到什么叫住会玩,自己简直就是乡巴佬一般。
冰镇葡萄美酒,精美的小吃食,还有那些打扮的让人兽血沸腾的服务小妹,以及台上那些奇异的表演,完全颠覆了老王的认知。这个时候的青*楼,也叫弹个琴唱个小曲而已,跟这夜总会一比,完全没得比。
薛礼在一边只是笑了笑,并没评价什么。跟老王不同,薛礼虽然也出生在名门,但是到了他这代后家里已经落魄,靠种田给人跑单为生,哪有钱财去那些地方玩?见都没见过。
“这个还不算什么了。”李好听后很随意的回了一句,尤记后世的胜景啊。有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和闪烁的五颜六色的灯光,能刺激人的腺上素快速分泌起来。
这山寨的东西终究是山寨的东西,跟后世的夜总会还是差了不少。不过这时候的技术就这水平,想要发展更多也难。不过这个时候的人民容易满足,这种山寨货就能让他们兴奋起来。
“嗯?难道李少君见过更好的?”王玄策听后不解的看向李好,他不觉得还有那里能跟现在的大唐国都长安相比。
“没有,我只是觉得这夜总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并算不上什么好地方。”李好这个时候醒悟过来自己失言了,笑了笑,把话题扯到一边去。
自己难道能告诉这些家伙,后世会有屏幕显示画面,还有电灯,电乐器什么。估计就算自己说了,他们也不懂,所以继续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郎君,这里的冰块哪里来的?那么多?我记得去年冬天咱们府上和武府都没怎么储存冰块啊。”李好身边的武顺跟着李好进去后一直没怎么吭声,这个时候像想起什么一般,问向李好。
李府去年储存过一些冰块,但是数量不是很多。而且那些冰块都是给作坊那边用来做冷藏用的,可现在李好竟然能拿出那么多的冰块出来,那个啤酒红酒都能用冰镇过去喝。
“这个简单,我让作坊那边做出来的。”李好听后有点不以为然,硝法制冰,后世穿越中比较牛逼的技术。李好不懂这个技术没关系,不过他从系统里面可以用积分换取。
“那这个冰块可不可以分一些给采蝶轩?”武顺听后立刻望向李好,随着端午过后,天气慢慢变得炎热起来。采蝶轩那边正需要这种东西了,要不然很多东西都不好保存。
而且有些东西似乎冰过更好入口,在炎热的天气里面还解渴,只是这个时候的冰块真不好储存。私人家里储存的都不多,只有皇宫才会储存不少,但是那边的消耗也大,一般人很难得到。
现在李好这里竟然能够得到大量的冰块,对于正急迫需要的采蝶轩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了。或许过段时间,李好就是卖那些单独的冰块,一个热天都能小挣一笔。
“当然!”李好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这东西成本不高,比起那种取冰窖藏到现在的方法好用多了。采蝶轩怎么说自己府上还有大份子,不照顾这边的生意怎么行?
“那采蝶轩以后可以卖一些冰镇糖水了,这种天气在长安会最好卖了。”武顺听后喜滋滋的说道,这可又是新的收入呢,证明自己其实也能想到挣钱的法子。
虽然不能跟自家郎君这种天赋型极高的人相比,但是比起一般人来说强不少了。而且这段时间忙着采蝶轩的事情,让武顺也没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
“冰镇糖水?”这名字有点耳熟,让李好想起了不少东西出来。后世不就能在路边随便看到糖水店么?自己在后世的时候热天喜欢吃什么?
冰冻绿豆沙,红豆沙,莲子汤,还有冰淇淋,老冰棍,冰镇西瓜。哎呀,好多可以消暑的东西啊,看来自己得趁这段时间在长安这边,可以弄出来看看了,有了这制冰法,一切都变的简单起来。
“等下我们从采蝶轩那边路过,我去拿点东西,突然想起来有几个消暑的小吃食,如果能做出来我们以后天气热了也有东西来消暑。”想起来就得实际做,反正最近李好也不用那么忙。
“为何不放采蝶轩制作?”武顺听后有点好奇的问向李好,如果在采蝶轩的话这边的材料随时都能拿来用。
“这边没有冰块,我要做的东西跟冰块有关系。”李好笑了笑回道。无论是冰淇淋还是冰棍,没有冰块做出来都没那个味道。
第一百八十章 国虽大,忘战必危
“呃……”李好翻了个白眼,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汉武帝的事情李好怎么可能不清楚?实际上他了解的并不这个时候的人知道的少,甚至还能更全面的来分析。
昔汉武帝将盐铁酒国营专卖,实行平准均输政策。目的是防止商人从中渔利,从而增加政府收入,达到了调节物价及防止市场垄断的功效,把财富集中到自己手上。
但是反而造成了与民争利的局面,商人遂将注意力转移至土地买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这中间就是一个经济的问题,李好自认自己比这个时候的人至少要多见识了不少。
这个时候的人大致还只能在什么官府不能怎么样怎么样着手,而后世的经济学家们已经从宏观调控说到微观调控,计划经济说到了市场经济,高下一看就清楚。
虽然汉武帝武功极盛,但是那是几代积累。而到他自己手上,反而因为他到处征伐也造成了国库空虚,大量人民被征召从军,死伤甚重,也影响了经济发展。
由于民生困苦、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及民怨沸腾,天汉二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相继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征和四年汉武帝只得亲自颁下了《轮台罪己诏》,向人民承认自己的罪过及公开作出反省。
这段历史从不同的时候能看出不同的问题出来,对于李好来说,后世的各种论坛上面各种分析,他对这里面的事情怎么应对他反而更清楚一点,但是这时候的人不怎么想。
“陛下,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啊。”
那位说过和亲的家伙被李好说了一句荒谬后,立刻扯着脖子抹着眼泪,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和满朝大臣讲起了古。完全一副为李二的江山作想,为大唐作想的样子,李好的那句荒谬严重的伤到人家的自尊心了。
古代的人对于汉武的评价基本上是基于人家小刘同志自己下的罪己诏来评论,当不了真。尤其后来的那个砸缸的小光同志的评价,在其《资治通鉴》中评判毫不留情,更是扯蛋:
“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对汉武帝刘彻执政期间的作为有这样的评论:“汉武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李好想对那位大臣还有小光同志说的是两个字“扯蛋。”要知道大宋王朝就是因为极度富裕,却打不了仗而灭亡的,最后连皇帝公主全部被蛮族抓去当奴隶一样对待。
对于这种不通军事还喜欢掉古文的家伙李好相当的鄙视,首先来说这位大臣,在他心目中的战争应该就象李二之前的败笔一样。自己掏腰包打仗,打完了还得行仁义之师,对化外之民训斥一番再加以抚慰,说不定还要送个公主和大量的技术人才过去就好了。
然后再自己掏腰包赏赐有功战士,至于战死的,随便打发点就完了。钱从那里来,国内那么多平民向他们多征收点赋税就好了,内王外圣用的极为漂亮才能显示我王师的风度和气量嘛。
国内百姓的死活那有面子重要?所以仗打的越多,胜仗越多士兵的损失就越多,国内的老百姓的日子就过的越苦。打着打着,人家日子过不下了不就造反了?
那《无向辽东浪死歌》不就这么个意思?帮国家打仗还不如做强盗好,以后谁还去打仗?老杨同志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第一次征高丽华丽的失败了,而且接着又败,败着败着就把江山败没了。
至于小光同志,这位同志是大宋的保守派兼节流派,我想他心目中的战争应该是所有的将士光着膀子去和胡人交战打赢就好,要不然大家都省吃俭用过日子,省下的钱给辽人送岁币去。
至于他的能力怎么样就不评价了,但是宋在他和小王同志的争斗之后完全的衰弱下去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宋还是屡被外夷欺压最弱的王朝,从来没有在对外上面强硬过一次。
所以这种人去评价一位极具武功的人的话基本可以当成放屁,他要是有点眼光的话大宋也不会如同一位脱光了衣服的美女任人蹂*躏了。至于他的为人此处不做评价,不过纸上论政算他一个。
相比其他人,这个时候的李二其实对汉武还是相当推崇,史记唐太宗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二的评价还是相当公正。
只是后来他被尊为“天可汗”后才会洋洋得意的说句“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又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瘦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这是李二不知道他死后的事情,要不然他就不敢说那句话了,或者他活到汉武一样的年纪他也不敢如此自夸了。他会后悔当初怎么不把那些王八蛋全部屠了,所谓的怀柔政策四夷来朝基本都是自己往自己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