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惊慌失措,纷纷逃退,一直跑到几里外还喘息未定。坦克首战取胜得到了意外的效果。一辆坦克攻占了一个村庄;另一辆夺取了一条堑壕,居然俘虏了300多名发了呆的德军官兵。
人类有史以来的坦克战取得了胜利,让英国人受到鼓舞。但它的数量毕竟太少,速度也太慢,时速只有6公里,况且无法越过泥沼地,因此在战略上价值不大。
这次不大的战斗是坦克在战争舞台上的首次亮相。此后,德国、法国、俄国也都制造出了自己的坦克。
一战结束以后,德军被禁止拥有坦克,然而魏玛时代的德国国防军却暗地里同苏联合作,着手研制自己的坦克。二十年代末,德国专家到苏联喀山的试验基地秘密测试了英国劳埃德4型坦克,并购买两辆回国,这就是后来德国Pz1型坦克的原型。
1931年,古德里安出任国防军摩托运输部队总监,开始大力发展坦克。他设想的德军装甲部队,将拥有两种坦克,一种是装备反坦克炮的中型坦克实现突破,一种是装备大口径压制火炮的中型坦克提供炮火支援,这其实就是后来的Pz3型和4型坦克。
德**火工业没有设计制造先进坦克的经验,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不能指望外援,只能白手起家。德军急切需要坦克训练装备部队,因此只好因陋就简、降格以求了。
如果看到当时德军训练部队的情况,谁能相信这就是六年后打遍欧洲、横扫北非、染指中东的德军呀——当时的德国连一辆坦克都没有,几辆大众汽车上绑着三合板,上面胡乱涂着大炮和机枪,最多再添加个戴着钢盔的人形。一大群德军步兵跟在这个非牛非马、大衣柜似的东东后面狂呼乱叫,嘴里模仿着乒乓的枪炮声冲向假想的敌人。不时有木板从车帮子上掉到地下,咂到旁边士兵的脚面上。
1932年,德军军械署提出一种轻型坦克的设计要求,最后奔驰的车体和克虏伯的底盘分别中标,组合起来就成了“装甲战车Ⅰ型”坦克,简称Pz1型。
Pz1型坦克高仅1。72米,还不及一人高。跟同时期的欧洲其它国家的现役坦克相比,这款坦克简直像个玩具,然而穷疯了的德国国防军却毫不嫌弃——好歹也是坦克,至少比三合板弹好得多。最初的德军装甲部队就是在这些微型坦克里磨炼技术的。Pz1型坦克从1934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39年停产,一共生产了1500辆。
德军也清楚Pz1型坦克的诸多缺点,1934年提出了Pz2型坦克的性能要求,克虏伯的设计中标,次年开始批量生产。Pz2型坦克的乘员增加到3人,重量增加到9吨,正面装甲厚度15毫米,后来增加到35毫米,武器是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机枪,并排装在炮塔上。20毫米机关炮射速每分钟280发,使用穿甲弹时5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10毫米的装甲,勉强具备了攻击轻型坦克的能力。德军统帅部下令大批生产,到1942年停产时,共生产了1800辆Ⅱ型坦克。
但是这些坦克太悲催,由于个头太低、火力太弱,在西班牙内战中屡屡被苏联坦克嗯在地上拳打脚踢。饱尝苦头后,德国终于在1937年定型生产Pz3,这就是Ⅲ型坦克。它才是开战初期闪电战的主角。
Ⅲ型坦克高2。5米,重量22吨,正面装甲先是15毫米,此后不断加厚,到西线战役前加厚到50毫米。它使用扭杆悬挂系统,梅巴赫12缸汽油发动机,功率300马力,公路时速最高可达40公里,到1942年5月底时共生产了3100辆,还有同样数量的改装成了Ⅲ型突击炮。
德国吞并捷克后,斯柯达军工厂生产的38t理所当然的加入了德军。38t型坦克全重10吨,高2。3米,装甲厚度25毫米,后来增加到50毫米,装备一门37毫米L/48加农炮,两挺机枪,六缸汽油发动机功率150马力,公路最高时速42公里。
38t坦克是轻型坦克,战斗效能近似Pz3型,但只有一半重,因此机动性很好。不过38t的装甲是铆钉接合的,而不是焊接而成,中弹时铆钉会被震落,在坦克内部横飞,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第14节 虎豹横空出世
然而,山外有山,天外有天。1941年德军潮水般进入苏联,才发现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有一山高;德军当成镇山之宝的Ⅲ号坦克面对苏联T34时,好似老鼠见了猫一样。人家的75毫米长管炮优于75毫米短管炮,人家装甲比它厚,速度几乎快一倍。尤其让德国人生气的是苏联人把T34坦克骑在Ⅲ号坦克头上的照片广为散发,让自诩为优秀民族的德意志人很没有面子。
德国坦克在KV坦克面前简直成了孱孙,于是Ⅳ型坦克披挂上阵,代替Ⅲ型成为德军主战坦克。克虏伯生产的Ⅳ型坦克中重20吨,乘员5人,采用板簧平衡式悬挂装置,装甲厚度20毫米,以300马力汽油机为动力,最大速度4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200千米,装有1门75毫米火炮和1挺机枪。该型坦克参加过入侵法国,并与苏联作战,参加过北非作战,是入侵苏联前德国最好的坦克,由于数量很沙,德国人把它当成大熊猫。
但是面对苏联新型的T…34和KV…1坦克,德国性能最好的Ⅲ、Ⅳ号坦克也大为逊色。短管坦克炮穿甲能力严重不足,相当部分反坦克任务只能依靠步兵火力完成。而且德国坦克的装甲薄弱,难以抵挡苏联步兵反坦克武器攻击。
苏联坦克设计上最为深思熟虑的,是其倾斜式装甲,不但可以轻易弹开炮弹,而且也增加了装甲的密度,使炮弹不易射穿。此外较宽的履带以及较大的路轮也大幅改善了在松软地面上的机动性。
迄今为止,德国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坦克战术运用的出色,将坦克集中使用,以及良好的空地、步坦协同,所以能够避实击虚,在战争初期取得很大战果,此外苏联各级军事指挥的无能也促成了这一结果。
反过来说,苏联拥有2万辆各种坦克,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好的T…34和KV…1坦克。但是苏联的训练、士气和战斗经验不如德军,那么好的坦克竟然没有无线电,依靠旗语联络,好比千里马被蒙上了一只眼睛,焉有不败之理?
为了对付T…34坦克,德国人采取权宜之计,开始对Ⅳ号坦克大加改进:加装长身管75mm火炮,增强了装甲,勉强可对抗T…34/76。同时尽快研制新型坦克。
1941年9月,德军军械署带着嫉妒的心情,来到前线仔细检验T…34坦克。面对苏联坦克优异的性能,他们不得不服气,立马向元首报告。希特勒根据他们的报告,授命奔驰公司和曼公司(MAN公司)设计新型的30…35吨位的坦克,指定开发编号为VK3002,这就是Ⅴ型坦克,也就是后来的豹式。
戴姆勒…奔驰公司所设计的,几乎是T…34的摹仿品,不同于以往偏向复杂的设计,奔驰公司务求做到在车身、炮塔、柴油发动机、驾驶系统、悬吊系统及履带等方面类似苏军T…34坦克的简易设计。
曼公司的设计则符合了德国传统的想法:在大而宽的车身后端安装一个坚固的炮塔、一个汽油发动机、采用扭力棒的悬吊系统和典型德国坦克的乘员舱房。尽管希特勒打算采用奔驰公司的设计,但最后曼公司赢得德**部的赏识。
豹式坦克的乘员由五个人来担任:驾驶员、无线电员、炮长、装填手及车长。而其斜甲则采用了均质钢板,经过焊接及锁扣后变得更为坚固。坦克两侧加上了5毫米厚的裙边,以保护坦克不受敌人磁性地雷的损害。
豹式坦克的主炮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携带79发炮弹的75毫米半自动火炮。虽然75毫米大炮不算大口径的火炮,但豹式的主炮却是最具威力的火炮之一。特长炮管和强大的推动力,为其提供了高速的发炮能力。令豹式坦克成为战场上最有效的杀人机器。
而且,它也装上了两支MG34机枪,分别安装于炮塔上及车身斜面上,有助于扫除步兵及防空用途。
豹式坦克的最大弱点就是其最终的驾驶部件。这是因为在战争期间,德国缺乏制造齿轮的机器,刚巧生产该部件的机器也缺乏必须的齿轮,才导致这个尴尬的局面。而且,这个部件的寿命也不过行进150公里。
豹式的悬吊系统由前方的驱动扣链齿轮、后方的导轮和八个涂上橡胶的钢轮所组成,它更在每个震臂中添上两支扭力棒作为其悬吊系统的另外部份。因此,尽管豹式的越野性能极佳,但造价十分昂贵且很费时。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突然召见著名设计师波尔舍和亨舍尔,要求他俩提供一款重坦克的设计。最后亨舍尔的设计方案最后中标,这就是二战的偶像派明星虎式坦克,德军正式编号是Pz6型坦克。
实际上,虎式坦克无非是把德国著名的88毫米炮装进炮塔、加上轮子而已。平心而论,虎式坦克并不是一款先进的设计,整个车身和炮塔的线条直来直去,没有任何斜角,不过这已经无关紧要,因为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厚达100毫米,炮塔弹盾厚110毫米,就连侧面装甲也有80毫米,这意味着无论是T…34/76坦克还是M4谢尔曼坦克,都无法在800米以外击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
虎式坦克战斗全重56吨,稳如泰山,是非常理想的射击平台,配备的火炮光学瞄准仪堪称世界一流。这些优点使虎式坦克具有惊人的准确性和远程杀伤力。但虎式坦克的生产实在是耗时费工,生产一辆老虎,等于生产两辆Ⅳ型、四辆T34坦克。
后来的事实证明,虎式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重型坦克,盟军坦克的一名强大的对手,主要优点是这种重型坦克火炮威力大,防御能力强。所以,“虎”式重型坦克在二战中,像一群钢铁巨兽,炮管里喷着火焰,耀武扬威地前进,曾经在欧洲战场上显赫一时。
但是它的主要缺点也是致命的:油耗过大,补给困难,在后勤运输线遭到前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