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1909-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叶开安排,戴鸿慈一行人下榻石园饭店,晚上六点多钟,他亲自去见戴鸿慈,当面商讨接下来的案件审理。
整整半吨重的资料,文件,案底被同时运到了饭店大堂,这三天内,他们哪也别想去了,必须要在开庭审理前看完,工作量可谓不低。
叶开进到戴鸿慈房间,遣退了其他人,有些话只能在这里说。
“光儒兄,审案的文书都在这里了,整整一大车,还有一些只能我亲自交给你,都是些绝密材料,可能牵涉到上面的人。”叶开的表情有些凝重,说话的声音也拘谨起来。
戴鸿慈一下子就明白怎么回事。
稍微缓了缓,他问道:“都是哪些人?”
“从升斗小吏到食禄大臣,该有的人都有,名字我不便说,改天把这些绝密文件送来,光儒兄自己看吧。”
叶开点到为止,没有直接说下去,这些东西一旦走露风声,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只能日后再细细详谈。
在整个逮捕活动中,叶开抓的人不下五百,而直接或者间接牵扯到的人超过千人,从他们的嘴里叶开撬出了不少秘密,这些秘密已经远远超出案子本身,股票投机之所以能持续五年之久,中间经过了多少双手,多少个关卡,不可能没人查觉,它之所以能积攒起如此庞大的泡沫股市,乃至于最后的聚沙成塔,一定有人在保护,从初步审理中得到的答案,也印证了叶开此前的猜想。
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官员**和权钱交易,数额触目惊心,有的人就堂而皇之的坐在内阁里,充当他们的保护伞,这些红顶商人后台,堪称坚不可摧,而这些也基本上是从李经楚嘴里抖落出来的。
事实上,在查察股票风潮的后期,叶开就把侦查方向转向了这一领域,动用了情报厅在京城,天津,上海,武汉等地的力量,寻着这些线索,一路查下去,得到的东西更加令人吃惊。
看到回报而来的调查结果,叶开当时也不经喟叹一声,如此国家,焉有不亡之理?
“赉臣,你觉得这场案子,该怎么审?”
被叶开这么一说,戴鸿慈也清楚这场案子不能按原先那样审下去,必须要更改审理策略。
“光儒兄,你是出洋五大臣,又掌司法权要,对洋人的审案过程想必也清楚的很,洋人审案子必要有律师,检察官,动不动还要上诉,所以,案子要想完结,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都有可能,如此一来此案必定旷日持久,而上海的经济发展也必受之影响。”
案子牵扯到的有不少是银商联合会的人,如严义彬,陈逸卿,不管是证人还是被告,如果频繁应诉,势必会对正常工作造成极大影响,而现在银商联合会刚刚走上正轨,可缺不得他们。
“你的意思是大事化小?”戴鸿慈揣测了一下叶开的话,嘀咕道。
“不”
“该怎么审还怎么审,良某绝不是让光儒兄为谁行方便,我意思是把一件大案拆成若干小案,一块一块审,一块一块结案,这样以来,就不会造成涉案审理旷日持久了。”
“一块一块。。”
说实话,这倒是个好策略,也减少了案件的审理难度,戴鸿慈点点头,默许了叶开的建议。
“至于我说的‘绝密’部分,恐怕要等到最后了。”叶开压低了声音。
戴鸿慈清楚,再度点了点头。
简单谈了谈后,叶开起身告辞。
。。。。。
考虑到整个审理过程又臭又长,叶开只好沉下心来,把心思转到浦东新区上。
再回去的路上,他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武备厅的杨文恺已经抵达了上海,奉叶开的命令接管江南制造总局,执行改组的任务,按照接下来几天的安排,制造总局的一些基础设施,将会被分裂,拆解下来的机器,设备,也会由货轮运到了指定地点。
有李平书的协助,杨文恺的工作势必会顺利一下,同时,改组之后的制造总局,将专门用于军事武器生产,直接纳入武备厅的统一调度下,和北方的三个兵工厂形成优势互补,为叶开接下来的新军计划生产大量低成本的枪械,作用不小。
经过这么一番改组,叶开梦寐以求的重工业体系也算有了一个影子,当然,这点家当还远远不够,工厂规模还偏小,设备也略显陈旧落伍,但起码也算聊胜于无了,至于扩大规模的事情,等到以后再做考虑吧。
回到总督署,还没坐下喘一口气,张啸光就拿来一封电报。
电报署名是陆海生。
盯着这个名字,叶开一点也不陌生,这是汪精卫所用的化名。
电报内容是请两江总督到茶庵弄的展览厅鉴赏名画。
约定日期为明天下午三点。
“熟人来了,啸光,明天咱们再去一趟。”
叶开清楚,这些都是拐弯抹角的密语,看罢后,点了一根蜡烛,烧掉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会胡汉民
(第二更)
茶庵弄,咖啡厅,老地方。
叶开,张啸光,和汪精卫三人准时到了,十分钟后,胡汉民也出现了,来的时候胳膊里揣着几个画轴,像是提前装扮了一番。
“听说良督昨日下令改建大学,还要重用蔡元培先生,可喜可贺。”胡汉民一上来就对叶开这么说道。
“胡先生好耳目啊”
作为革命党,胡汉民知道这件事并不奇怪,叶开当初也没有打算隐瞒的意思,随即接着道:“蔡元培是教育大家,闻名东南,本督焉有不用之理。”
“我和蔡先生私交甚好,那我就替他谢过良公了。”
“这是小事,不足谢。”
叶开微笑道。
胡汉民看了看汪精卫,两人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几天内,汪精卫没少在胡汉民耳前提叶开的名字,大谈此人如何如何可靠,合作必定成功之类的话,这倒是让叶开没想到,胡汉民对此虽未全信,却也半信半疑,这个良公先是放了清廷重犯,又下令重用革命党人士,莫非真的要跟革命党走在一起。
如果真这样的话,倒是极好。
相比上次见面的生涩警觉,这次双方倒没有了那么多的客套话,说话开门见山,直中要害。
“良督上次说的要求我向孙总理传达了,总理对良公的为人信得过,但对良公说的“毁党造党”,却觉得不合适。”
“哦?”叶开惊咦了一声,莫非孙文不答应?
“我兴中会虽然和光复会有隙,但同为革命党志士,血浓于水,哪有革命未成,‘屠刀’伸向自己人的道理?想想便觉得匪夷所思。”
胡汉民这话也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叶开却能意料得到,换言之,要是胡汉民一上来就直接答应,叶开反而不会相信。
革命尚未成功,光复会再怎么攻击也同属革命阵营,大家坐下有话好好说,或许还有缓和的可能,但叶开就不同了,他出身清廷,又是旗人都统,怎么看也不像是“同志”,孙文从大局考虑,一定会拒绝,但是,这并不等于关上了大门,如果光复会和他之间做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后者更胜一筹,那孙文自然会选择合作,而关键就是要证明他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光复会和其他异见者。
“良某说过,‘毁党造党’仅供你们孙先生参考,是否执行,在于你们自己,对于合作与否,并没有太多影响。”叶开重复了一遍自己的立场。
叶开的话倒让胡汉民颇感稀奇,摇了摇头,“良公”果然非寻常人士。
胡汉民既然都来了,也就说明他们是有合作的意思,见率叶开先表达了善意,他们这一方也就不得不让步一些。
“合作,总理是愿意的,所以良公也不用着急,既然良公的诚意摆着这里,我们也不好再提些什么,这样吧,先前说的三条要求可以去掉其后两条,但第一条:颠覆满洲,恢复汉统,是最基本的底线。”
“嗯,我赞成。”叶开回答的很干脆。
“那好,等我回复总理,即刻告知良公。”胡汉民回答道。
“好”
叶开起身,掏出了一个信封,递到了胡汉民面前,“我这里有一封信,请胡先生务必面呈你们孙总理。”
“这是。。”
“一点愚见”叶开道。
“好,等我到南洋,会面呈总理。”
胡汉民也不好继续问下去,接过信封,揣在了身上。
“告辞”
“慢走”
胡汉民和汪精卫两人依次离开,第二阶段对话到此为止,两次商谈进行下来,算是为合作奠定了初步基础,不过这些都远远不够,有些事或许只有等到亲眼见到孙文才能详谈。
叶开只能慢慢等,然后寻找机会。
。。。。
三天后,联合审理正式开始,地点位于租界内的会审公廨,负责此事中外法官和官员统统到场,再加上两边的律师代表,人数足足有近百人。
这么大的事自然吸引了无数媒体记者,从一开始,“啪啪”的拍照声就喋喋不休。
叶开作为中外的副负责人,自然是要亲自到场的,不过坐了一个多小时却枯燥无味,这次会面只是宣读了一下审理章程,明确了一下人数,剩下的时间主要是商讨联络机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展开。
所以,叶开早早便退了出来,那有戴鸿慈坐镇,自然不需要他。
趁着白天还没过半,叶开驱车第二次到了江南制造总局,魏允恭,李平书,杨文恺三人在厂房门口等候。
“启禀良督,改组工作进行的差不多了,拆解下来的机器,一共分了五批装运,第一批昨天夜里已经装船了。”魏允恭首先向汇报,他这次倒是恭顺了许多,或许他也知道,自己有太多命门握在叶开手中。
“还有一件事,请良督在斟酌一下。”想了想,魏允恭又道。
“什么事?”
魏允恭支支吾吾的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